發(fā)生矛盾,感情用事大喊大叫的方式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如果認識不到自身的錯誤和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對方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只會加劇雙方的矛盾。
我們通過《婚姻心理學》來分析和解讀一下發(fā)生矛盾和解決的有效辦法。
一,首先,我們發(fā)生矛盾情緒沒有管理好,就會失控,我們覺得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尊重或者受到傷害時,出于自我防守的考慮,才會如此這般的勃然大怒。這樣的后果就是讓雙方產生僵持的狀態(tài)。
這種失控似乎是發(fā)泄自己不滿情緒的最好方式,卻是不夠理智的體現(xiàn),也是自我不夠成熟的表現(xiàn),殊不知,當我們被焦慮、悲傷或者憤怒困擾的時候,我們丟掉的這種心態(tài)正是我們在解決此類問題時最有效的工具。當一方失控,另一方緊跟著失控,一味地責怪,怒吼,批判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二,發(fā)生怒吼爭吵過后,緊接著就會僵持,冷戰(zhàn)。互相保持距離,誰也不愿意作出讓步,把自己封閉到自己的內心空間,不愿與對方交流,甚至會認為自己先開口都是一種自我貶低的行為,但事實是兩個人要抬頭不見低頭見,內心世界再怎么封閉,也在一個空間活動。
即使迫不得已開口,也會非??蜌猓饕呛ε旅茉俅蔚谋l(fā)而受到傷害。但這樣一直冷戰(zhàn)也不是辦法,兩個人生活難免少不了磕磕碰碰。為了避免自己情緒再次失控,一直保持疏遠的狀態(tài)是不利于關系的緩和,時間久了,還會衍生出更多的猜疑和麻煩。與其在這種矛盾的逃避和冷戰(zhàn)中僵持,不如想辦法找個折中的臺階下,既不讓對方積怨,也不會讓自己郁悶。
三,雙方互相疏遠意味著切斷了與對方的聯(lián)系,很難保證正常的溝通和解決問題。因為其中一方認為只有完全與伴侶斷絕聯(lián)系才會變成一個完整、健全的個體,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解脫了自己,卻無法擺脫與伴侶的聯(lián)系,不管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甚至以后都會不斷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
一廂情愿只能暫時蒙蔽自己的眼睛,讓自己有脫離困境的假象,但實際上是自己不能與有關系的人都脫離關系,排斥別人,這是不現(xiàn)實的,也不可能與自己期待過的感情完全解脫。
兩個人的結合到分離都是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可以說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尤其是有孩子的情況下,孩子就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完全不接觸是不可能的,沒有孩子的呢?不見得沒有過感情,也很難從記憶中徹底抹掉。
其實越是刻意越會顯得計較,相當于就給自己的心理暗示,這樣倒助長了不平衡心態(tài)。與其刻意去忘記和改變,不如放松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改變自己,自己變強大了,也就不會計較這些。
四,雙方的承擔不一致。一個事事親為,盡心盡力,一個不管不顧,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就會讓做的多的一方產生抱怨和不滿,不付出的一方會養(yǎng)成懶惰的習慣,最后就會分歧越來越大。
一方對于婚姻生活總是過于操勞,可以說是事事關心,比如,在打理家務、管教孩子、走親訪友、相互溝通、增進感情等方面往往超出了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相反,另一方則明顯缺乏責任心,總是表現(xiàn)得游手好閑、經常在辦公室待到很晚或者借口身體不適不愿意承擔責任。
這樣就會引起下意識的消極作用,承擔過多就會疲倦,由抱怨到消極抵觸,就會產生很大的間隙,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就會持續(xù)發(fā)酵,直到爆發(fā)。
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協(xié)調分工,減少對方的負擔,讓兩個人處在平衡和輕松的狀態(tài),這樣就不會積怨成恨。
五,把第三人卷入雙方的沖突中。兩個人不能心平氣和的交流時,就會尋求第三人來傾訴,表面自己的立場,遇到明事理的第三方,倒能緩和兩個人的矛盾,否則,不但沒有意義,還會引發(fā)更嚴重的矛盾。不能直面自己的婚姻問題,一味地向第三方傾訴自己的苦惱,只會加劇自己的煩惱,對解決自身矛盾沒有作用。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和客觀看待對方的問題就顯得很重要,自己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就會改正,了解到對方的迫不得已就會包容,既能讓自己有勇氣化解矛盾,更能給對方一個讓步的機會,也算是兩全其美。
認識自己很難,找準自己的位置,保持冷靜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有問題有矛盾保持冷靜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不僅能避免問題的擴大,還能及時有效地找出根源和解決辦法,相反,爭論誰對誰錯只會加劇問題的嚴重,還會傷和氣,沒有任何的意義。
婚姻心理學從婚姻角度入手,解決兩性的矛盾和相處難題,同時也適用于平時的人際交往,道理是相通的,具體如何做,還需要每個人根據(jù)自己遇見的不同情況進行對待,但需要的冷靜態(tài)度是必要的,沒有冷靜應對的心態(tài),是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解決實際問題的。
冷靜,反思,有效溝通就是和氣相處的萬能鑰匙,對大家來說都有用。
圖|網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