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暴力,都是人對內(nèi)心極度孱弱的掩蓋。
生存的威脅,讓弱者反抗,這是人類發(fā)展史的一個重點,也深深扎根每個人。
弒母女生,一定是感覺弱到難以承受,才奮起反抗。從這位女生寫給母親的信我們可以明確看到泣血字字透露出自己的弱小無助:
周五時,我充滿恐慌,我不知周末該如何與您相處,我擔心您的批評、指責、抱怨,更恐懼您的失望,然后,便沒有然后了......
這位母親,只怕屆時正在家盼望女兒回來:想好了一些要跟她說的話;準備了一些她喜歡的零食和菜品。
母親的愛,匯聚成一股由“批評、指責、抱怨、失望”擰成的繩,套在孩子身上,也最終套在了自己身上。為什么會這樣?
一切源于母親的強勢。但凡能夠與母親進行可能的溝通,孩子都不會走到那一步。沒有了一絲轉(zhuǎn)機的曙光,孩子只有魚死網(wǎng)破了。
這個孩子寫道:
一、舉一例
上大學的兒子昨晚做了菜,自己卻不吃。似乎有什么煩惱,也不言語。今天早上,雅準備出門,跟兒子說冰箱里有早餐,要吃自己弄。他答應了,還在煩惱。雅便問:你好像有什么煩惱?他怏怏地擺弄著電腦說:考試了,什么都不懂。
換到以前,雅會停下自己的一切事物,認真地,語重心長地跟他交心:現(xiàn)在你的煩惱是以前不認真學習的結(jié)果啦;以前越是輕松舒服,現(xiàn)在就會越難受想哭啦;要想以后好過,從現(xiàn)在開始要努力啦......。
哪一句不到點子上?哪一句沒有道理?就是這一句句言真意鑿的話,一再將兒子從雅身邊推開,豎起壁壘,不再愿意交流。
這次,雅在內(nèi)心吸了口氣,緩緩地說:只怕你們班好多同學都是這個樣子呢;看來,要把控住局面還真是不容易啊。就走了。
至少,雅的話里面沒有“批評、指責、抱怨、失望”,這就是母親進步。有時候,鼓勵的話語也深藏著這些負面元素。對于這個,雅也是知之甚深。
二、專家:家長對孩子慎用關注
我們知道,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父母愛的關注與陪伴。那時候,父母對孩子別無他求,只要他健康快樂。所以孩子便健康快樂。
可是,隨著孩子漸漸成長,父母開始擔心社會的壓力。為了將孩子培養(yǎng)成能抗衡社會壓力的人,他們忽略孩子的成長特點,更多地開始以自己的思維與理智為中心管束孩子。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大人可能就以自己的關注方開始讓孩子羞愧而不知。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舉例:如孩子尿床,大人大驚小怪,經(jīng)常說他。孩子知道這一行為被人關注,就會產(chǎn)生反感,排斥相應的控制訓練,反而經(jīng)常以膀胱表達自己的意愿。
同樣,教師的孩子成績不好;醫(yī)生的孩子患精神疾病等,都是因為父母的過度關注,給孩子造成錯覺:我這個行為能引起關注,而執(zhí)著這種不當行為,形成習慣。
原來,那么多教師教不出自己的孩子,就是這個原因。父母什么都懂,什么道理都在掌控中。孩子一點點的失誤與走偏,都逃不過高人父母的火眼金睛。那孩子還怎么混?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啊。
沒有錯的孩子,只有教養(yǎng)不好的家長。家長如果將自身置于孩子敵對方,就會造成自己越強,孩子越弱的情形。
家長不由自主犯下的錯誤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總在講道理,想以理服人的家長造成弱小的孩子。
以年齡與經(jīng)歷而言,父母掌握的道理肯定多于孩子。以理服人實則是以氣勢壓人。這不是公平的交流而是教訓。作為弱者,孩子的抵觸是正常反應。
強勢的尤其某行業(yè)專能的家長,他們上下左右都周全地說到,孩子還有什么余地?他們唯有俯首稱臣,從此不問世事,都交給家長,把自己想強大起來的決心都泯滅。
第二,父母的強處,很容易構成孩子難以擺脫的陰影。
就像星二代往往難以超越上一輩一樣。如果敵我形勢形成,那么,父母越強,只會把孩子變得越弱。
如上文所說:家長是專家,專門找孩子的錯處。孩子唯有處處提防,沒有辦法專注自己做的事情,無法進步,在家長眼里錯上加錯。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第三,孩子是會被打油或者說油的。
俗話說:家是不講道理的地方。可是家長就是不信,為了孩子好,常打罵。時間一長,打油了也罵油了,就會油鹽不進,也無長進。
強勢的父母,其實內(nèi)在大有欠缺。他們以外表的強勢掩飾內(nèi)在的空虛,卻讓一切落差負擔讓孩子承擔。這樣的父母是懦弱而沒有擔當?shù)谋憩F(xiàn)。
即使像張律師這么成功的人物,只要她對于女兒顯露的真實一面是指責、抱怨的話,就說明外在一切的虛假,更反射出內(nèi)在的欠缺。這種落差讓一個單親家庭的女孩來承擔,可謂不出事才怪。
其實,外強內(nèi)干的人比比皆是。每個做父母的都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自我反省。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情緒或者心理問題,立即需要家長自我審視,轉(zhuǎn)變錯誤教養(yǎng)方式,化險為夷:
第一,接受孩子的凡人性
假設根據(jù)二八規(guī)律,20%的人能出人頭地。心急火燎父母的孩子不屬于這20%。這些父母不甘平凡而沒有正確的方法,只會導致失望和悲劇。家長無法接受孩子反人性的原因有:
其實,這些想法都有它一定道理。但是培養(yǎng)孩子不是想什么就成什么,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如果孩子在你的培養(yǎng)下,日漸枯萎。那么還不如放手讓他做那80% 的凡人。尋找到做人的樂趣,說不定能過上幸福凡人的理想生活。
第二,以理解代替指責
孩子起不來床,家長們罵罵咧咧開始了新的一天。有沒有反省過:這么罵罵咧咧有作用嗎?沒有,沒有還罵?家長的自控力著實讓人著急。
如果我們凡事能多等幾分鐘,說不定孩子就自己起來了。因為他們都有著來自學校、老師、同學的壓力或者說督促力,正常是不會敢缺席的。如果家里沒有人對他們造成雙重傷害,使他們硬起心腸來當壞學生,他們應該會自己乖起來的。
如果起不來,開始幾次遲到,讓他們在同學面前丟臉。只要家長們正常而有愛,他們會受不了自己的墮落從而有自己的成長,擔負起正常學生的責任。
家長很多時候缺乏耐性??粗⒆右宰约旱姆绞脚c速度成長,就著急。其實不是孩子出問題,而是家長心態(tài)出了問題。
那些輔導孩子做作業(yè)的咆哮的家長,有幾個你們自己小時候電閃雷鳴般快速完成作業(yè)的?如果是,你們的家長是否如你們一樣心急火燎?
第三,不抱怨
以前,倩在家總愛說孩子爸的缺點,想讓孩子避開他爸的缺陷健康成長。這可能嗎?不可能,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除了像他爸一樣沒出息,還會像你一樣怨天尤人。
現(xiàn)在,倩學乖了,她不再說孩子他爸了。要說就說:你看你爸,工作不容易,但是為了家庭,還是得承擔起責任。生活對誰都不容易,但是有責任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張律師對孩子的指責抱怨,如果沒猜錯,包含著她對于前夫的不滿。這種不滿帶給孩子很大的傷害。本來就是殘缺的家庭,沒有了父愛,而母親殘缺的個性讓孩子處境雪上加霜,生無可戀。
不抱怨的家長是整個家庭的福氣來源。父母不抱怨,孩子才能夠更專注于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上,取得進步,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劃重點兩個:
愛恨
父母與孩子,本該互相攙扶相助著走完人生。相親相愛才能快樂幸福,相生相殺是人間最大的悲劇。
父母的愛可以給人最大的溫暖,產(chǎn)生最強的能量。但同時,也可能造成最大的壓力。愛畸形與愛不夠或愛太多一樣,都是有毒的。
所有不健康的愛都有一個共同點:父母以自己為中心來要求孩子,來規(guī)劃孩子的人生。
父母的愛應該始終以孩子成長為考慮中心才是正常而健康的,從而對孩子有益的。
強勢
有些家長自己碌碌無為,卻對孩子無比強勢,恨不得讓孩子為自己闖出一片天。
有些家長自己事業(yè)有成,對孩子也充滿了愛與耐心,能與孩子交朋友,放孩子自由成長。
因此,家長的強勢不在于事業(yè)有成與否,而在于內(nèi)心有沒有大格局:自己或安于平靜,或有所成就,但是始終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
因此,真正強大的家長都是不斷充實自我,并尊重孩子。
與孩子能產(chǎn)生有效的情感互動,并以自己行為示范的家長是所有父母的學習模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