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國陶瓷承前啟后,空前發(fā)展的一個時期。公元960年北宋結(jié)束五代十國戰(zhàn)亂一統(tǒng)中原,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措施,政局穩(wěn)定,生產(chǎn)力恢復,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宋代制瓷業(yè)提供飛速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在日益擴大增長的需求和要求下,宋代制瓷業(yè)得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并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局面。這時期無州郡不壘窯燒制瓷器。除出現(xiàn)了聞名世界的五大名窯外,長江南北各處更是名窯輩出。如江西湖田窯如冰似玉的青白瓷;浙江上虞越窯秘色青瓷;浙江龍泉窯的龍泉青瓷;福建水吉窯的建窯黑瓷;河北磁縣的磁州窯;河北曲陽的定窯;陜西銅川的耀州窯。徹底的打破唐代形成的所謂“南青北白”局面,各色瓷種不論南北各有千秋。
北宋耀州窯夔龍紋獸足爐-日本大坂國立美術(shù)館藏
宋代是一個文化燦爛的時代,宋詞委婉柔美,不過細細品來不乏奢靡享樂之氣,也正是宋代的這一時代特點決定了宋代主流瓷器所追求的高質(zhì)量和高藝術(shù)性。瓷器中國為魁,又以宋瓷為最,青瓷為最美。
北宋湖田窯青白釉水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宋人喜好青瓷,這可能和當時是文人主政有密切關(guān)系。從著名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以及傳說中未得一窺全貌的“柴窯”,僅僅就一個定窯是非青瓷產(chǎn)品,這就不難看出宋人尚青瓷的程度非同一般,本就來說說宋代青瓷。
第一章 越窯
越窯概述
兩宋時期青瓷除五大名窯中的“汝官哥鈞”外,最重要的就是浙江余姚的越窯、浙江龍泉的龍泉窯和陜西的耀州窯。從歷史上看,越窯為先,那我們就先從越窯開始我們的講述。
三國東吳四圍龍紋洗-浙江館藏
青瓷是最古老的瓷種,早在商周時期的越地(浙江)就有燒造青釉半瓷化的原始青瓷。早期青瓷一直由浙江余姚、上虞以及婺州等地越窯青瓷為主導。越窯,以余姚上林湖區(qū)為中心,在經(jīng)歷兩晉時期的第一次大發(fā)展后,越窯的影響幾乎覆蓋浙江全省甚至波及周邊地區(qū)。楊萬里先生說過:“因為有了越窯,有了龍泉窯,才有南宋官窯”?!恫杞?jīng)》在談?wù)摬杈邥r有云:“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可見越窯在中國陶瓷歷史上的地位。
北宋越窯劃花對蝶紋盤-浙江館藏
窯址
越窯產(chǎn)區(qū)主要集中于浙江余姚、上虞一帶,唐時隸屬于越州而得名。主要以燒造青釉瓷器為主,早期少量燒有黑釉瓷。如著名的德清黑瓷。
器型
越窯的器型品種十分豐富,有各種日用瓷、陳設(shè)瓷、祭祀瓷和殉葬用的冥器。
釉色
早期越窯釉色為淡青(蛋清)色和灰青,主要為唐代以前。唐代多黃釉,后逐漸減少,晚唐時出現(xiàn)了“秘色”。北宋多青釉,少量釉色略微偏青灰色也有部分為青黃色。越瓷釉水清亮,釉層透明,光澤度好。
文飾
早期越窯不太注重花紋裝飾,多雕、鏤空和堆塑為主,少量采用簡單的紋飾做局部裝飾,如西晉時期的動物造型器、罐、盂類和一些殉葬用冥器,大量作堆塑設(shè)計。唐代多采用素面,加刻瓜楞的手法表現(xiàn)器物的線條美,同時部分器物局部也使用花紋裝飾,少量陳設(shè)器在釉下加繪褐彩,如“連座獸足香熏”。五代逐漸使用刻花、劃花、雕花、印花等技法做大面積花紋裝飾,如五代時期的“蟠龍罌”龍紋占據(jù)罐體全身,采用雕、刻、劃等多種裝飾技法相結(jié)合。
胎質(zhì)
越窯胎體多數(shù)偏厚重,質(zhì)地堅致,胎色多為青灰色和灰白色。早期由于煉泥工藝還不成熟,胎泥中含有沙礫,燒成后凸于器表,造成不光潔,有氣孔和分層現(xiàn)象。到唐代中期,煉泥工藝的改進完善,這一現(xiàn)象才得到了改善。
北宋越窯龍紋標本
北宋越窯云鶴瘟標本
北宋越窯刻花蕉葉紋標本
宋代是越窯的鼎盛時期也是越窯的衰落時期
北宋早期越窯工藝和風格,基本上是繼承了五代吳越國時期的特征。北宋比五代時更注重紋飾飾的裝飾效果,這期以纖細的劃花裝飾為主要特點,胎泥淘煉更精細,胎體燒成后也更為堅密,釉層厚而透明光澤度更好,釉色以青灰色居多,也有青黃,青綠等釉色。器物的裝飾以纖細的劃花為主或伴有少量的刻花。紋飾圖案十分豐富,也十分流行對稱圖案,如對雙鳳、對雙蝶、對雙鸚鵡、對稱的花卉等等,其它還有如云鶴、鴛鴦戲荷、龜心荷葉等等。北宋早期越窯是一個紋飾裝飾藝術(shù)成就的高峰時期,一改唐代注重整體造型線條美的審美風格,在注重造型的同時,運用各種裝飾技法大量在器物表面進行紋飾裝飾。這一風氣有如春風般,由南至北迅速影響了整個中國的制瓷業(yè),北方定窯、耀州窯、臨汝窯等窯口都受到影響,南方諸窯更是受其影響甚大,比如龍泉,同一時代的龍泉瓷幾乎就是越窯的翻版。
圖片中這件執(zhí)壺是北宋初期越窯的制品。在造型上基本繼承了之前五代時期的造型特點,不同點在于,流較五代時期有所加長,執(zhí)把的設(shè)計更趨于流線型,底足和五代時期比較有明顯加高,且外撇程度更大。五代繼承晚唐時期造型風格執(zhí)壺很少設(shè)計蓋子或蓋子一般為斗笠型鈕蓋,造型單一,到北宋開始在執(zhí)壺上大量出現(xiàn)出各種造型蓋子,且蓋體明顯增高,多為套蓋,有部分蓋鈕做動物造型設(shè)計。這樣的改變和器物用途以及使用方式的改變有直接的關(guān)系,宋人飲茶為沖茶,沖茶時也稱為“注”,所以壺也叫“注子”。1981年北京遼(公元995年)韓佚墓中出土一把執(zhí)壺,在造型十分接近。
北宋越窯執(zhí)壺-浙江館藏
這件藏品的造型是否非常奇特,是否又陌生又熟悉呢,沒錯這就是北宋初期越窯生產(chǎn)的“藥罐”。不過到底用途如何有兩種主流觀點,一為煎茶所用、一為煎人參所用,個人更傾向于是煎茶時使用。該造型最早流行于晚唐時期,到北宋中期基本不見,這時期中國飲茶文化從“煎茶”改變?yōu)椤皼_茶”這也從側(cè)面驗證其應(yīng)實為“茶釜”。唐代時此類壺都帶有“流”,造型不一樣,五代后逐漸發(fā)展為無“流”。從文飾上看也基本保持五代時期流行的雙層蓮瓣紋只是在表現(xiàn)上有所加強,特別是蓋鈕“葉?!钡脑O(shè)計更體現(xiàn)出宋人的情趣。釉水較五代時更加透亮。
北宋越窯帶釜壺-浙江館藏
北宋中期越窯在早期的繁榮下,制作工藝停滯不前,并有衰退的跡象。劃花裝飾繼續(xù)流行,同時大量出現(xiàn)以刻花裝飾為主的器物,這也成為這一時期的特點。器物的造型、釉色、及燒造工藝上基本與前期接近,但整體的精細程度上已稍有遜色。
北宋越窯蓋盒-浙江館藏
北宋越窯蓋盒-浙江館藏
這兩只不同形制的蓋盒雖然造型接近,同為北宋中期制品,顯然第一只要比第二只更為優(yōu)秀,釉水青翠釉面平整,年代上也早于第二只基本保持了早期的水準。第二只釉色青黃,正面采用刻花手法進行裝飾,但是釉面整體不如前者平整,造型也不如前者規(guī)矩,這也正是越窯逐步衰落的表現(xiàn)。
北宋晚期是越窯的衰落期。這一時期,越窯產(chǎn)區(qū)大大縮小,在中心窯場外的窯口已經(jīng)寥寥無幾,生產(chǎn)規(guī)模和產(chǎn)品質(zhì)量都急劇下降。胎質(zhì)燒結(jié)后常常小氣孔;釉色也比早期灰暗,多數(shù)已無光澤感;刻劃出的文飾趨于草率;釉面不光潔;器物制作粗糙。品種上僅剩下一些日用瓷品,以高圈足碗為多。
此件執(zhí)壺與早期相比真是相去甚遠,從釉水、造型、文飾的裝飾效果、燒造的水平以及藝術(shù)性和早期都相差甚大,可見北宋晚期越窯自早期失去了朝廷“貢瓷”的地位后,加之自身資源的消耗以及其它諸窯的興起繁盛,越窯在北宋晚期正迅速的衰敗。
北宋刻花執(zhí)壺-浙江館藏
該蓋罐和執(zhí)壺在時間上基本相同。從造型特點、裝飾程度和燒造水平看都為典型北宋晚期制品,特別是其加高的圈足,更是北宋晚期越窯制品的一大特征。釉水灰暗而稀薄,光澤黯淡,已經(jīng)失去了往日“奪得千峰翠色來”那樣的清秀之美,完全落為以使用為目的日用品。
北宋越窯蓋罐-浙江館藏
越窯鑒定與特征
近年隨著對越窯認識程度的加深,和收藏活動的興起價值正迅速攀高,這也促使仿品越來越多。越藥仿制水平普遍并不高,只是廣大收藏者認識不深,對其特點掌握不透,才導致讓做偽者有機可乘。
之前已經(jīng)看過不少越窯的精品后,相信大家對越窯已經(jīng)有所認識,下面我們通過“修足、釉、紋飾、工藝“四個方面來加深了解。
北宋越窯標本-釉水
裝燒工藝特征
越窯在五代、北宋早期器物基本上都是采用全滿釉裹足,底部支燒的工藝,足是不露胎的,所以鑒定越窯胎反而較其它幾點特點次之。首先我們來說燒造工藝。
相信看過這圖,大家應(yīng)該明白,越窯所采用的燒造方式了,沒錯墊燒。當然不同時期方式自然有所不同,這也成為判斷一件器物所屬年代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我列舉,越窯不同時期的墊燒方式。
唐代
唐代是越窯工藝的一個重要轉(zhuǎn)型期,這時期出現(xiàn)了匣缽,雖然沒有大量采用,但是。匣缽的出現(xiàn)也表明了越窯從這時候開始有了燒造高質(zhì)量的高檔瓷器的可能和需求。瓷坯裝入匣缽內(nèi)燒造可以很好的避免柴薪燃燒時煙塵對釉質(zhì)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這時期,同時也存在著多種裝燒方式。下面我們介紹常見兩種。
疊燒法:數(shù)個器物通過泥點間隔相互疊壓采用明火燒造。以碗為例,在碗心,器底采用6-7個泥點作為間隔防止燒成后相互粘合,泥點都是隨手捻來,形狀不規(guī)則的坯泥,泥點燒成后一般遺留痕跡都比較明顯。
匣缽裝燒法:這種方法一種應(yīng)用在比較高檔的瓷器上,單獨一件器物裝匣燒造。在裝燒時,僅足尖采用泥點與匣缽隔離燒制,燒成后在足尖部留下墊燒痕跡。
五代-北宋初
五代時匣缽的大量采用,促進了越窯產(chǎn)品整體水平的提高,這也是因為市場的要求所決定的。這一時期明火疊壓燒法基本不見,幾乎都采用匣缽裝燒。底部的墊燒位置,由圈足移到了外底內(nèi)部,墊燒物依然采用泥點,泥質(zhì)里特意加入了石英沙以防止在較高的溫度下器物與匣缽粘連,燒成后遺留較多,刮之容易脫落。
北宋
經(jīng)過五代、北宋初對匣缽的大量運用和改進,北宋的匣缽出現(xiàn)多種形式以滿足需要,器物的裝燒也再次發(fā)生了改變。由于在器物表面大量使用紋飾裝飾,為避免對紋飾的破壞,均采用單件裝燒法。墊燒物也不再使用泥點,而采用墊圈支燒。在裝燒時,先在器物外底內(nèi)貼上數(shù)條細長的泥條,再放到位于匣缽中心的墊圈之上,再進行裝窯燒制。由于泥料中攙雜了石英沙燒成后輕敲后使墊圈和器底分離。
器足
北宋早期開始的,這一裝燒方式,直到越窯晚期基本上沒有很大的改變。與燒造方式改變相對的是器物的足型。器物足型,某種程度是要配合裝燒方式來進行調(diào)整的,根據(jù)上面所講的裝燒方式的變化,越窯對器物足的處理也可分為三個階段,唐代、五代-北宋初以及北宋。每個時代足的處理都不一樣,很多仿品都忽略這一點,一眼既新耳。
唐代
唐代越窯,對大多器物要求不是太高,所以大宗器物采用的疊壓法燒造以提高產(chǎn)量。疊壓法,墊燒位置在器物的足部,為了方便燒成后清除墊燒物,在足的處理上就要讓底足有足夠堅硬度來承受分離疊壓狀態(tài)時所承受敲擊力,避免廢品率增加,所以唐代越要的器足普遍都比較后代要寬,甚至出現(xiàn)“玉壁底”這樣的“假圈足”,同時很多器物也采用平底的處理以方便燒成后墊燒物的清除。
五代-北宋初
這一時期由于底部的墊燒位置由圈足移到了外底內(nèi)部,從而相對的器物的底足也需要做相對的改進。這一時期為配合墊燒方式的改變,越窯器物的底足由此時逐漸加高變窄并向外形成外撇足過度,北宋早期為甚。
北宋
五代開始,底足的變化到了北宋初期以后基本上形成了穩(wěn)定的形制,只是到晚期稍有所變化,但也基本保持一致的形制。這一時期器物圈足高,且向外撇,配合整體的造型形成了優(yōu)美的線條。為了配合使用墊圈支燒,圈足比五代-北宋初年有很大程度的加高,底足外撇也是為了配合墊圈的使用做出的改變,這一改變是徹底的,就連蓋盒這樣一直是平底的器型在這一時期也出現(xiàn)高且外撇的圈足。
釉色
越窯瓷釉的化學成分歷代都沒有發(fā)生多大的變化,可隨之燒成工藝的不斷改進,歷代對瓷器釉色審美的變化,瓷釉的顏色也發(fā)生變化,瓷釉的光澤度也隨之出現(xiàn)變化。
根據(jù)窯址發(fā)掘和有紀年的出土器來看,唐代越窯早期釉色有青灰色、青黃色,以及淡青色;經(jīng)過中期的發(fā)展到唐代后期以翠青色“千峰翠色”的秘色瓷為最高追求。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聽得松風并澗水,急呼縹色綠瓷杯”。這些詩句都說明當時越瓷是以一種青翠的綠色為最。根據(jù)史料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越窯這種翠綠色釉的“秘色瓷”燒造時間為唐代禧宗時期至北宋初期。唐末-五代時期在江南吳越地區(qū)建國的吳越國為逢迎中原朝廷大量進貢“越器”,很大程度上強速越窯的發(fā)展。至北宋滅吳越國后,“秘色瓷”失去了其作為“貢瓷”的地位,也因為北宋朝廷對其它窯口瓷器的重視和偏好,而放棄越窯,直接導致其衰落,雖然北宋朝廷停了越窯的“貢瓷”,但是仕族階層對“秘色瓷”的喜好和追捧,很大程度上在維系著越窯再向前一步,所以北宋早期的越窯依然一片青翠之色,這些瓷器釉層比前朝更厚,在色澤青翠的同時光澤度也更亮,在纖細而豐富文飾襯托下器物更有藝術(shù)性。到北宋晚期這樣的盛況才隨著社會風氣的改變而逝去往日的輝煌。
唐代中期青黃釉刻花碗-浙江館藏
唐代晚期青秘色瓷碗-法門寺藏
五代-北宋早期雙鳳蓋盒-浙江館藏
五代越窯執(zhí)壺-浙江館藏
北宋越窯青黃釉刻花蓋盒-美國弗利爾和沙可樂美術(shù)館藏
北宋越窯灰青釉刻花蓋盒-浙東越窯青瓷博物館
北宋越窯青綠釉標本
紋飾
越窯文飾豐富多彩,運用技法多樣。主要技法有刻花、劃花、印花、堆塑、鏤雕等。文飾千變?nèi)f化,題材新穎,構(gòu)圖精美,主要紋樣有植物、動物、昆蟲、人物、幾何紋等千姿百態(tài),各時期流行紋樣有所變化,采用的主流技法也不相同。下面根據(jù)圖片來大概了解一下各時期常見的一些紋飾和技法,鑒定能很好的掌握時代特征。
五代由于時間較短。且當時越窯以造型和釉色取勝,所以文飾裝飾并不常見,唯以在器物外壁刻出多層蓮瓣紋最多。
北宋刻花花卉紋標本
北宋刻花加劃花紋標本
北宋越窯刻花梅瓶標本
越窯除刻花、和劃花外,鏤雕和印花也十分流行。
北宋越窯印花蓋盒-浙江館藏
北宋越窯鏤雕標本
雖然多數(shù)仿制品在造型、釉色、裝飾手法及花紋與真品相差甚遠,在經(jīng)過學習后可以較容易的分辨真?zhèn)?,但也有少量精細的高仿之作,作為一般初學者很難明晰辨別。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讓大家對越窯,由唐代轉(zhuǎn)型后在北宋出現(xiàn)的這一鼎盛時期的作品能有基本上的認識,在以后的收藏活動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歷史回顧
宋.莊季裕,在其書《雞肋編》中對浙東山區(qū)有山無木的荒蕪現(xiàn)象作出過描述:“山林之廣,不足以供樵蘇,雖佳花美竹,墳?zāi)怪砷?,歲月之間,盡成赤地?!睆拿枋鲋锌梢钥吹疆敃r為了燒造瓷器,整個浙東山區(qū)的林木已幾乎伐凈,一片荒蕪景象。山林的過度砍伐直接導致燒瓷燃料的匱乏,加之從窯政的角度,失去了朝廷對越窯高檔瓷器的急切需求,這樣也就失去了一根強有力的資金支柱,加上沉重的賦稅負擔,致使廣大窯民負債者甚巨,有“家累千金之”之言。
就在北宋走向滅亡時,在越窯中心區(qū)外,幾百里地甌江河畔的琉華山下,一個名叫龍泉的地方,它正逐漸的擺脫早期越窯對其的影響迅速脫穎而出成就中國青瓷的更高輝煌,這就是龍泉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