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相作為沉積物生成環(huán)境、
生成條件和其特征的總和,
對(duì)研究地層地貌學(xué)、巖石學(xué)以及
進(jìn)行油氣勘探開發(fā)工作等
有著重要的指導(dǎo)作用。
分布廣闊,形態(tài)各異,
地球上的沉積相有著
屬于其自身的
充滿特色的壯觀景象!
01
山麓—洪積相
山麓一洪積相由
眾多沖積扇和充填其間的
山麓坡積、墜積物組合而成。
一般出現(xiàn)于大陸地區(qū)的山前帶,
常環(huán)繞山脈沿
山麓大面積分布。
坡積堆積物(圖源@維基百科)
沖積扇在空間上是一個(gè)
沿山口向外伸展的
巨大錐形沉積體,
錐體頂端指向山口,
錐底向平原延伸,
長(zhǎng)度可達(dá)數(shù)百米至百余公里。
02
河流相
根據(jù)河道分岔彎曲情況,
可將河流分為
順直河、曲流河、辮狀河和
網(wǎng)狀河四種。
其中曲流河作為
最常見最重要的河流類型,
是目前研究程度最詳細(xì)的。
曲流河相可劃分出
河床、堤岸、河漫、
牛軛湖4個(gè)亞相。
其中河床亞相的巖石類型以
砂巖為主,其次為礫巖,
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
曲流河沉積
河流可搬運(yùn)攜帶
各種粒級(jí)沉積物。
粉砂和粘土呈懸浮狀,
易于被帶至遠(yuǎn)處,
或漫出堤岸沉積在泛濫平原內(nèi)。
而礫石等粗碎屑物質(zhì)
留在河床底部,
形成河道(床)滯留沉積。
邊灘(點(diǎn)砂壩、曲流砂壩)
(point bar)是曲流河中
主要的沉積單元,
是河床側(cè)向遷移和
沉積物側(cè)向加積的結(jié)果。
03
湖泊相
04
三角洲相
三角洲是河流與
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
河流、波浪、湖汐對(duì)
三角洲的形成起控制作用,
依據(jù)三種作用的相對(duì)強(qiáng)度
可對(duì)三角洲進(jìn)行三端元分類。
三角形三個(gè)端元分別代表
以河流(河控三角洲)、
波浪(浪控三角洲)、
潮汐作用(潮控三角洲)
為主的三角洲。
前者屬建設(shè)性三角洲,
后兩者屬破壞性三角洲。
05
障壁島、潟湖、潮坪和河口灣相
障壁島、潟湖、潮坪和
河口灣屬于海陸過渡相組。
障壁島海灘體系沉積亞環(huán)境與
無障壁海岸相似,
發(fā)育臨濱、前濱、后濱沙丘以及
越過障壁島的漫沖積坪。
06
海相組沉積相
濱岸相根據(jù)海岸環(huán)境特征,
可劃分為障壁型和
無障壁型兩類。
無障壁濱岸相的沉積環(huán)境是
無障壁島遮擋、
海水循環(huán)良好的開闊海岸帶。
進(jìn)一步按照海岸水動(dòng)力狀況和
沉積物類型分為
砂質(zhì)或礫質(zhì)高能海岸及
粉砂淤泥質(zhì)低能海岸兩種類型。
高能海岸帶(上)(圖源@Andrew / CC BY);低能海岸帶(下)(圖源@ Brian Spittles / CC BY)
淺海陸棚相
(shallow sea shelf facies)
與濱岸相相鄰,
位于正常浪基面與陸架
(continental shelf)邊緣之間,
深度一般10-200m,
寬度由數(shù)公里至百公里。
大陸邊緣(圖源@Britannica)
古代陸棚沉積多屬
水體較淺、海底地形平緩的
陸表海沉積,
現(xiàn)代陸棚多屬陸緣海性質(zhì)。
現(xiàn)代陸棚沉積物主要是
粉砂質(zhì)粘土或粘土質(zhì)粉砂。
非洲東南部海流控制的陸棚沉積(圖源@文獻(xiàn)[1])
半深海對(duì)應(yīng)大陸坡沉積環(huán)境,
陸棚邊緣坡折帶沉積
水深一般為90~180m,
大陸坡底水深一般為2000m,
深者達(dá)3700m。
半深海相沉積主要由
泥質(zhì)、浮游生物和
碎屑三部分沉積物組成,
來源主要是陸源物質(zhì)和
海洋浮游生物,
其次為冰川和海底火山噴發(fā)物。
半深海相沉積
深海相(abyssal facies )
是海相沉積類型之一。
形成于大洋底部,
海水深度>2000--3000米。
海深相中的主要沉積物是
含抱球蟲的石灰質(zhì)軟泥、
含硅藻和放射蟲的
硅質(zhì)軟泥、紅色軟泥等。
深海沉積物(圖源@smithsonian)
[1]朱筱敏. 沉積巖石學(xué).第4版[M].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2008.
[2] 趙澄林, 朱筱敏. 沉積巖石學(xué) (第三版)[M].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2001.
[3] Burns C E , Mountney N P , Hodgson D M , et al. Anatomy and dimensions of fluvial crevasse-splay deposits: Examples from the Cretaceous Castlegate Sandstone and Neslen Formation, Utah, USA[J]. Sedimentary Geology, 2017, 351(APR.15):21-35.
[4] Cosentino D , Giaccio B , Gliozzi E , et al. Lacustrine deposits of the late Piacenzian-Gelasian L'Aquila intermontane basin (central Italy)[M]// Field Trips - GUIDE BOOK, 34th IAS Meeting of Sedimentology, Rome (Italy) September 10-13 2019. 2019.
[5]馬世忠, 張永清. 應(yīng)用遙感信息圖像研究現(xiàn)代水下分流河道河流類型[J]. 地學(xué)前緣, 2012(02):28-35.
[6] Birgenheier, Lauren & Horton, Brendan & McCauley, Andrew & Johnson, Cari & Kennedy, Angela. (2017). A depositional model for offshore deposits of the lower Blue Gate Member, Mancos Shale, Uinta Basin, Utah, USA. Sedimentology. 64. 10.1111/sed.12359.
[7] Cardenas B T , Mohrig D , Goudge T A , et al. Anatomy of exhumed river-channel belts: Reconstructing bedform- to belt-scale kinematics from the Cretaceous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Utah, USA. 2019.
[8] Song F , Su N , X Kong, et al.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humid alluvial fan and its control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 case study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west China[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187:106729.
YouTube、NASA、BBC、GEOLOGY、維基百科、搜狐、百度百科等
如有疑問請(qǐng)咨詢客服或小桔
< 請(qǐng)注明:姓名+單位+職務(wù)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