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quán)本平臺發(fā)布
憶 母 親
作者:予靜 | 編輯:鳳尾
四年前,母親走了,但在我心里,她從來沒有離去。
這些年,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母親,尤其是夜深人靜時。對母親的想念,曾一度讓我陷入難以名狀的悲痛。悲痛之余,總想提筆寫寫母親,但一直不敢輕易下筆。一方面,是因為母親的愛太凝重,非言語所能表達;另一方面,母親看起來雖然平凡,但在我心目中卻是那么偉大。她用一生教會我做人處事,構(gòu)筑起我的家風(fēng)。母親像黑夜里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讓我終生受益。
母親生于1949年。因家境貧寒,只讀到小學(xué)三年級,就輟學(xué)回家了。但母親沒有因此放棄對知識的追求。24歲那年,經(jīng)生產(chǎn)大隊推薦,母親當(dāng)了一名赤腳醫(yī)生。由于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培訓(xùn),她得從零開始,夜深人靜,還在挑燈夜讀。44歲那年,母親通過考試轉(zhuǎn)正。
行醫(yī)多年,母親從未放棄過學(xué)習(xí),從年輕到退休,她都喜歡讀書看報。她的枕邊,常常放著各類報刊雜志,每晚臨睡時都要隨手翻閱半個小時?!盎畹嚼?,學(xué)到老”,她平凡的一句話,就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我的童年時代,物質(zhì)匱乏,經(jīng)濟拮據(jù)。母親除了上班,還養(yǎng)了幾頭豬,每天下班后就去打豬草,晚上我們睡了,母親還得把第二天的豬食煮好。辛苦到年底,留一頭豬殺來過年,其它的都賣了,用母親的話來說,她是“把零錢存成整錢”。
母親還種了不少地。農(nóng)忙季節(jié),她一個人忙不過來,于是就請叔叔嬸嬸、左鄰右舍幫一下。
母親像個陀螺,每天不斷轉(zhuǎn)動,在單位看病,在家做飯,下地干活,一年沒幾天閑。母親心里一直裝著一句話:“一個人好,不算好,要一大家子好,才算好。”幾十年來,母親就這樣無怨無悔地想著這家,顧著那家。
母親多年行醫(yī),來找她看病的病人很多,大多數(shù)時候,她連飯都顧不上吃。那時我總在想:“為什么這些人不去縣醫(yī)院或其它醫(yī)療條件更好的醫(yī)院?為什么非要到母親的小診所來不可呢?” 后來我仔細(xì)觀察發(fā)現(xiàn),來找母親看病的,大多來自偏遠農(nóng)村,看完病以后,母親總要留人家吃了飯再走;有的病人,身上的錢不夠,但母親從不在意;有的沒路費,臨走時母親還從身上掏錢給人家做路費。
記憶中,母親下班回家時,家門前就坐滿了好多等她看病的人。母親先給遠處的看,再和顏悅色地給其他病人解釋:“她家遠,你們近,先等會兒?!背燥垥r候,只要有人來看病,母親便會把碗放下,先看病——有時吃一頓飯,要停下幾回碗。
小時候,爸爸在部隊,奶奶因患間歇性精神病,母親便一個人挑起了家庭重?fù)?dān),服侍老的,照顧小的。在那段艱難的歲月里,是外公幫著母親撐起這個家。盡管過得很艱辛,但母親卻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直到父親轉(zhuǎn)業(yè)。1986年,外公離世,母親傷心了好一陣子。外公去世后,母親每天忙完手頭的事,都要去陪伴外婆。
多年來,母親一直以“媽媽”的身份給小姨和幺叔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從讀書、參加工作到成家立業(yè)。母親也關(guān)心老家的兄弟姐妹。“用心讀書,走出農(nóng)門,才有機會孝敬你們的爸爸媽媽?!边@是母親常對弟弟妹妹們說的話。農(nóng)村的孩子來城里讀書不容易,母親就時常接濟幫扶孩子讀書的叔叔嬸嬸,尤其開學(xué)時,不等叔叔嬸嬸開口,母親早把學(xué)費備好了。聽到弟弟妹妹們一個個被大學(xué)錄取,母親比他們的父母還高興。
母親從小就教我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做飯,要求我們洗菜、切菜、炒菜,完事后要我們把廚房灶臺收拾干凈,才可以吃飯;洗衣要歸類,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從淺色到深色,衣服里的東西一定要翻出來;掃地拖地抹桌,旮旯角落要先清掃干凈,再拖,最后才抹桌子;吃飯時要有坐相,不能弓著腰,不能留剩飯;有老人在一起用餐,不可以翹二郎腿;見長輩碗里沒飯了,要主動添飯,然后雙手相遞;家里有客人來了,要招呼讓座,端茶送水;不管何時何地,別人說話時不要插話;早晨起床,要把被子疊好。
母親的品格、家風(fēng),直到現(xiàn)在還在影響著我。甚至在我孩子的身上也處處留有母親教育的烙印。
母親的離去,帶走了她的心跳和笑容,卻帶不走我對她的懷念與感恩。靜心回想與母親生活的點點滴滴,我想對母親說:“母親,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你;真正用腳掌丈量前程的人,是你;真正經(jīng)歷滄桑的人,是你;真正用行為詮釋愛心的人,也是你?!?/p>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予靜,喜歡文字,喜歡種花養(yǎng)草。以文會己,以花會友,做真實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隨筆記錄生活的點滴,書寫對生活的感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