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拳譜》曰:“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皎皎峨眉月,光輝滿江湖。”其中“峨眉月”即指峨眉武術;“五花”指峨眉武術五大派,即黃林派、點易派、青城派、鐵佛派和青牛派;“八葉”指峨眉派武術八大拳種,即僧門、岳門、趙門、杜門、洪門、化門、字門和會門。
青城派,現(xiàn)主要有三支:
其一,清朝雍正年間,少林李金鉤禪師(人稱李劍俠)學得此術。乾隆三十二年,金鉤禪師傳藝于親侄子李泰山。李泰山18歲時,不愿為僧,私自跟隨耍把戲的藝人到四川,安家于灌縣漩口鄉(xiāng)。后傳藝于四川灌縣青城山一帶。李泰山之外孫趙云程學得此藝,云程92歲時傳藝于周烈光。200多年來,因各代弟子不斷充實和創(chuàng)新使之形成了現(xiàn)在的“青城派(洪拳)”的風格拳術。
其二,清朝光緒年間,有自稱是“冷道人”(或曰“洪道人”)的“青城派”武術的游方道人,從青城山經(jīng)開縣往(返)武當山,在開縣授拳于富戶魏家三年之久。開縣人黃開才跟魏朝和習武而巧得“冷道人”所傳的“青城六合內功”。黃開才跟冷道人習武10年后,能承受“撞桿擊腹”。1921年黃開才授“六合內功”于徒張子良、陳生一等弟子10余人。
其三,現(xiàn)仍健在的瀘州市中區(qū)安富鎮(zhèn)的余國雄,年輕時幸得“青城派的“健身延壽功”而傳習至今。青城派的流傳區(qū)域主要在都江堰(青城山一帶)、開縣、瀘縣等地。此派講究重手重腳,大開大合,動作敏捷靈活,具有“拳似雷霆多變端,腿似風輪肘如鞭,身似棉條步穩(wěn)圓,大之特色。
青城派的風格在技術上,動作樸實無華,拳勢小巧緊湊。以上肢動作為主,擅長小手,多暗腿技擊性較強。多以近身短打為主,步法靈活,套路較為短小,路上多直來直去,套路演練身法多變。除此以外,青城還體現(xiàn)出蘊含濃郁的仙道文化特色、鮮明的養(yǎng)生文化持色,以及獨特的重“氣”特色等。
根據(jù)青城派傳承人口述,青城派的技藝主要包括功法、拳術、器械、技擊術等。
練功方法有:健身延壽功、青城派六合功
功法主要有:健身十八法(非張廣德之健身十法)、玄門太極長生功、盤功、太子勁、混元氣功(非安平所傳混元氣功)、鐵漢碑、筋經(jīng)內丹功、六合內功七盤功、健身延壽功;麻圈、枕頭包、三角包、吊包、手包、砂桶、五輪樁、草龍樁、梅花樁、單鞭勁、天地滑子、石牛、石袋、沙筒、太極球、九宮樁;鐵砂掌、朱砂掌(非世傳兩類掌法)、毒藥掌、毒砂掌、劈空拳、單龍樁、梅花樁、六合打包功、棋盤功、子母功、五行掌、千金兩臂功、達摩功。
滑子功、石鎖、打坐功(單盤坐、雙盤坐)、硬氣功等
拳術包括:龍、虎、豹、蛇、鶴五舉(非象形拳,非少林五拳)、單鞭拳、六合散手、三路燕青拳、白虎拳、黑虎拳、梅花肘、火龍滾、梅花拳、六通拳、七星拳、天罡拳、青城八卦掌(非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古八極拳、玄門九式、青城洪拳(非廣東洪拳)、二路洪拳、綠林小手、綠林豹拳、太子游四門、猴拳、蛇拳、青龍拳、醉八仙、二十八宿、小神拳、太極拳、綿掌(非成都體院所傳綿掌)等。
器械有:春秋大刀、雙鉤、梅花單刀、梅花雙刀、青風劍、繩鏢、流星錘、九節(jié)鞭、雙錘、八母槍、紫虹劍、龍虎劍,梅花點石槍、白虎鞭、黑虎鞭、追風匕首、鸞風劍、七星劍、八仙劍、飛劍、十三劍、二十四劍、一百零八串劍、陰把八方劍、無極劍、雌雄劍、子母棍、大青龍刀、乾坤圈,背箭、足箭、傘、筷子、鐵針、拂塵等。
技擊術有:摔拿技、搏擊術、太極散手、纏手、太極翻花拳、十二時辰點穴術、十二殘手、十二死手、串子十八手、三十六路大擒拿
手、六大點穴術、空手入白刃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