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憂
山東省無棣縣第一初級中學 吳寶云
今天家里來了三位不速之客一一78歲的大姨和84歲的大姨夫在表弟的護送下來看望她們的姐姐一一我已83歲的婆婆。
中午回家聽到婆婆說大姨要來的消息頗感突然,已進耄耋之年的老人,加上姨父腿疾留下后遺癥行走艱難,他們二老已是幾年間不曾走親探友了。這次只為看望他們想念的大姐,迫不及待地催促兒子開車送他們前來。我猜想他們二老肯定商量再三,才下此決心的。
“知道你們忙,該上班就去上班吧,反正也見到了。只是太想你媽媽了,看一眼說幾句話就走,不吃飯。你表弟也是請假來的。得早回去?!贝笠陶\懇地說著,滿臉的歉意。大姨父也趕緊附和著。
“我下午正好沒課,請好假買點萊,一會兒就回來。"我趕緊解釋,逃也似地跑了?;蛟S是因為自己年過半百,又或許是老娘與婆婆都已進耄耋,聽到大姨的話心中陡然生起許多酸楚。
大姨父幾代貧農,所幸早年做得一手好木工,不說遠近聞名,但方圓數十里前來訂做桌椅板凳杈耙耬犁者總是盈門。姨父于是每天起早帶晚忙碌不停,真是扔下鋸子,拿起刨子,廢寢忘食。幾年下來,總算積攢下一點家業(yè),于是娶妻生子過得很是幸福一一這時已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后幾年間三個表弟相繼出世、上學,日子便又艱難起來。俗語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何況三個半大小子!另外,那個年代還未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單是三個兒子上學的費用就像大山一樣壓在他們肩頭一一事實上,當時能供幾個孩子上學的家庭寥若晨星。據大表弟說他上小學時同村上學的不過十幾個,考上初中的只有幾個,到了高中都沒同伴了(我和大表弟是同齡人,他說的這些我深有同感。我生活的鄧王鄉(xiāng)新立村有八百來口人,可我同村同級的初中同學只有一個)。從這點來看,兩位老人不僅吃苦耐勞,而且也極有長遠眼光,能為子計長遠,很了不起!
天命之年的我回思自己童年的經歷,常常慨嘆于上一輩老人的艱辛,更加為那些不懼艱辛勇于為子孫輩付出且身處閉塞放眼未來的老人們而由衷地點贊!
天自有道日月明,地本無意花木滋。姨父與大姨的付出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三個表弟都學有所長,業(yè)有所成,各自成家教子,生活美滿幸福。可貴可贊的是幾個表弟弟媳都很孝順。路遠的寄錢寄物,靠近的盡力盡心。二老成了他們村中個個稱羨的有福之人??晌疑钪麄儍刃碾y以言說的憂慮一一二兒子擔任公司老總遠在蘇州;三兒子雖在濱州,離家僅一小時的車程,但因擔任私企中層要職,一個月能回家一次都難做到,即使來一趟也是行色匆匆;只有大兒子在鎮(zhèn)中學當老師,離家近,三天兩頭就回家一趟。許多年來,家中大事小情迎來送往全靠大兒子一人。以后呢?全部責任都壓在大兒子身上嗎?老人心中必定不忍。即使大兒子與兒媳孝順不與兩個弟弟攀比,可作父母的不能這樣做??!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小時候一樣心疼一樣撫養(yǎng),自己年老了也不能千金重擔壓在一人身上啊。那怎么辦?按家鄉(xiāng)傳統(tǒng)觀念,有子女是萬萬不能進養(yǎng)老院的。一般做法只有三個兒子輪養(yǎng)。假如都在身邊,依三個表弟的孝心,輪養(yǎng)最好不過。然而事實偏偏不是如此。
俗語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我深感"多子的暮年夫妻百事愈哀”。大姨家三個兒子都是事業(yè)有成尚且如此,由此推想,那些多子且子都事業(yè)旡成者又當如何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