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可以達到四季生產(chǎn)周年供應,安排生產(chǎn)必須考慮市場需求。中原地區(qū)日光溫室生產(chǎn)主要有冬春茬、早春茬和秋冬茬3種栽培模式,這里只介紹冬春茬西葫蘆栽培技術。西葫蘆的形態(tài)特征及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如下:
西葫蘆又名美洲南瓜。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嫩果炒食或做餡。莖矮生或蔓生,五棱,多刺。葉硬直立,粗糙,多刺,寬三角形,掌狀深裂。雌雄異花同株,花單生,黃色。雄花喇叭狀,裂片大,萼片不少緊縊,雌花萼簡短,萼片漸尖形。果面平滑,皮綠、淺綠或白色,具綠色條紋。成熟果黃色,蠟粉少。種子扁平灰白色或黃褐色,周緣與種皮同色,株柄痕平或圓,種子千粒重140~170g。
1.溫度
西葫蘆是瓜類蔬菜中較耐寒而不抗高溫的蔬菜。生長發(fā)育的最適宜溫度為20~25℃,15℃以下生長緩慢,8℃以下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緩慢且極易發(fā)生病毒病,32℃以上花器不能正常發(fā)育。種子發(fā)芽的適溫為25~30℃,13℃時可以發(fā)芽,但很緩慢。30~35℃發(fā)芽最快,但易徒長。開花結果期適溫為22~25℃。西葫蘆對低溫的適應能力強。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為6℃,根毛發(fā)生的最低溫度為12℃,受精果實在8~10℃的夜溫下也正常長大成瓜。
2.光照
西葫蘆對光照長短的適應性較大,但短日照有利于雌花的分化。在短日照條件下結瓜期較早,而在長日照條件下有利于莖葉生長。光照強度要求適中,較耐弱光。光照不足時易徒長,不易坐瓜。在相同溫度條件下,短日照處理的要比長日照處理的第一雌花節(jié)位降低1~2節(jié);而在同樣短日照條件下,晝溫在22~24℃,夜溫在10~13℃時,要比晝溫在26~30℃,夜溫在20℃條件下,第一雌花節(jié)位降低9~10節(jié)。這說明低溫、短日照有利于西葫蘆雌花的形成、數(shù)目的增加和節(jié)位的降低。這一特性利于春季早熟栽培。
3.濕度
西葫蘆喜歡濕潤而不耐干旱。結瓜期土壤應保持濕潤,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高溫、干旱時最易發(fā)生病毒病;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發(fā)生白粉病。因此日光溫室西葫蘆生產(chǎn)要特別注意控制溫室內(nèi)的溫度和濕度,防止白粉病等病害的發(fā)生和蔓延。
4.土壤和營養(yǎng)
西葫蘆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沙土、壤土和黏土均可栽培。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有利于根系的發(fā)育,易獲高產(chǎn)。沙性土壤,土溫回升快,有利于發(fā)根緩苗,可促進提早上市。適宜土壤的pH值為5.5~6.8。西葫蘆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比例為10.5∶1.2。
(一)品種選擇
一般選擇植株低矮、株型緊湊、側枝少、耐低溫、耐弱光、顏色淡綠、商品性狀好的早熟矮生西葫蘆品種,中原地區(qū)常選用早青1代、早春1號、法國冬玉、超早青、津玉1號、津玉2號、京葫12號等。若采用嫁接方式,砧木一般用云南黑子南瓜。
(二)育苗
1.適期播種
日光溫室冬春茬西葫蘆栽培,中原地區(qū)一般于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播種。西葫蘆的根系再生能力較弱,受到損傷后恢復較慢,因此,在育苗移栽時盡量采用營養(yǎng)缽或紙袋育苗法,對根系進行保護。用營養(yǎng)缽育苗,苗齡30~40d。砧木與接穗同期播種。
2.營養(yǎng)土配制
營養(yǎng)土常甩菜園土7份、腐熟有機肥3份。菜園土以富含有機質、疏松、肥沃,前茬最好為蔥蒜類的園土最為適宜。園土應打碎、過篩并保持干燥狀態(tài)備用。有機肥應選擇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馬糞、豬糞等,防止在育苗期間生糞發(fā)酵發(fā)熱燒根或死苗。按土壤和有機肥7∶3的比例進行配制,并在1000kg營養(yǎng)土中加入尿素0.2kg、磷酸二銨0.3kg、草木灰5~8kg,再加入50%多菌靈100g、2.5%敵百蟲100g,充分拌勻后備用。
3.催芽播種
播種前先對種子進行必要的篩選和晾曬。采用55℃左右的熱水燙種,并不停地攪拌至不燙手為止,持續(xù)20~30min,再在清水中繼續(xù)浸泡8~10h,然后將種子撈出,經(jīng)適當搓洗,用濕紗布包好放置于28~30℃的地方進行催芽,2~3d芽可基本出整齊,隨后即可播種。
4.播種
選擇冷尾暖頭晴暖天氣上午播種。澆透底水后將催好芽的種子平放到營養(yǎng)缽中央,胚芽向下。播完后,用潮干細土覆蓋,覆蓋土厚度1.5~2cm,覆蓋地膜保溫保濕,扣小拱棚,夜間加蓋草苫。砧木催芽后直接播于營養(yǎng)缽中。
5.播種后的管理
播種后出苗前,要適當提高苗床溫度,促使幼苗盡快出土,白天溫度25~28℃,夜間12~15℃,地溫16~18℃,草苫可適當晚揭早蓋。出苗后立即降低溫度,防止下胚軸徒長,白天控制在18~25℃,夜間溫度10~12℃,草苫可適當早揭晚蓋。秧苗破心后,第一片真葉開始生長,可適當提高畦溫,促使葉片生長,畦溫白天控制在22~28℃,夜間12~15℃。定植前加強通風,降低畦溫鍛煉幼苗,使其適應定植,白天畦溫控制在15~22℃,夜間8~12℃。
1.嫁接方法
采用靠接法。在西葫蘆苗第一片真葉初展開,南瓜苗剛吐真葉時,將兩種嫁接苗同時拔出,用刀片或竹扦剔除南瓜苗剛露出的心葉,在子葉下1cm處自上而下呈45°下刀,口深為莖粗的1/2,不能超過2/3;西葫蘆在子葉下2.5cm處自下而上呈45°下刀,口深為莖粗的2/3;將接穗與砧木切口對掛住,立即用嫁接夾夾好,放到準備好的嫁接苗床上。
2.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及時澆水,前3d白天溫度保持在28℃左右,夜間18~20℃。相對濕度一定要保持在75%以上。同時還應及時打掉黑子南瓜再生葉。從第四天開始早晚要適當放風、見光,在中午強光時適當遮陰,開始煉苗。10d后切斷西葫蘆根,準備定植。
在定植前1個月左右每畝普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8~10m3,采用普施與溝施相結合的方法,2/3撒施后深翻細耙整平,按80cm的寬行、60cm的窄行每壟再溝施入剩余的有機肥及三元復合肥40kg,混合均勻,再做成寬80cm、高20cm的小高壟。
定植前在壟上開雙溝,溝距60cm,然后將去掉容器的苗子擺入壟上小溝中,每個苗子周圍澆水1.5~2kg,然后用土將苗子所處的小溝培成小壟,這樣原來的一個大壟就變成了兩個小壟,壟上小壟之間一般相距50cm,小壟高15cm,壟培完后用幅寬1.1m的地膜壓嚴蓋好,最好是先鋪膜后定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膜下留小溝的定植模式,小溝便于以后膜下暗灌,減少病害發(fā)生。
1.溫度管理
定植后緩苗期一般為5~7d。這期間不需要放風,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緩苗快。但是在晴天的中午氣溫超過30℃時,可在溫室頂端開口放風,放風量要小。當心葉開始生長時,說明緩苗期已結束。緩苗結束后每天溫度控制在20℃左右,最高不要超過25℃,夜間前半夜13~15℃,后半夜10~11℃,最低8℃,以便加大晝夜溫差,促進根系發(fā)育,控制地上部徒長。植株坐果后,為了促進果實生長,白天溫度可提高到25~29℃,夜間溫度一般控制在15~20℃。冬季低溫弱光時,應采取一定的提溫措施使白天溫度保持在23~25℃,夜間在10~12℃,以提高光合生產(chǎn)率。連續(xù)陰天、雨雪天過后,因光照恢復,棚內(nèi)溫度逐漸上升,不宜驟然升溫,最高溫度不要超過30℃。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和光照的加強,白天保持在25~28℃,夜間在15~18℃。當外界的氣溫穩(wěn)定在10~12℃時,可適當放風,以增大晝夜溫差,增加光合積累,減少呼吸消耗。
2.光照調節(jié)
西葫蘆對光照的適應性較強,但冬春茬定植期是全年光照最弱的季節(jié),光照強度降低則影響了光合產(chǎn)物的積累,所以應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提高光照強度,盡可能地延長光照時間??稍跍厥液髩λ⒁粚影谆一驋煲粚臃垂饽唬擅黠@促進生長,提高產(chǎn)量,增強植株抗病性。同時它可使植株莖蔓節(jié)數(shù)增加,生長速度加快,不出現(xiàn)徒長現(xiàn)象;還可提高溫室內(nèi)的氣溫,降低空氣濕度,減輕病害的發(fā)生。
3.水肥管理
“蹲苗”措施。緩苗水澆完后到坐果以前一般不澆水也不施肥,澆完緩苗水后需要加強中耕,一般每3~4d1次,連續(xù)3~4次,但不能傷根。此期正是花芽形成、花數(shù)不斷增加的時期,要求植株生長健壯,又要形成較多的雌花。由于植株進入果實迅速生長期時,根系分配到的光合有機營養(yǎng)越來越少,所以坐果前必須盡量控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地下部根系的發(fā)育。除加大晝夜溫差,提高光照強度外,控制水分更為重要?!?strong>蹲苗”期植株開花,若只有雄花而無雌花,則及早摘除。雌花開放后需人工授粉或蘸花保花保果。
當80%左右的植株第一條瓜(根瓜)坐住以后,“蹲苗”結束。根瓜坐住的標志是瓜長到6~10cm。這時開始澆水,澆水要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澆水時每公頃隨水施225kg的尿素或450kg的硝酸銨。根瓜生長期外界溫度較低,溫室一般不放風或少量放風,所以澆水不宜過勤,一般15d左右澆1次水。根瓜長到250g時采收,以利于長秧和以后結瓜。
采收根瓜后到采收5~6條瓜的這一段時間為結瓜盛期。進入結瓜盛期以后,溫室外的氣溫已升高,此時應加大放風量以促進植株和瓜條快速生長,澆水次數(shù)也增加,澆水量要大,一般每7d澆水1次,隔1次水追1次肥,尿素、硫酸銨、磷酸二銨等化肥可交替追施,每公頃每次施肥量為300~450kg。澆水宜在每批瓜大量采收的前兩天進行,不要在大批瓜采后的3d內(nèi)澆水,這樣有利于控秧促苗。進入4月放風量大時,可順水沖入糞稀2~3次,每畝1000~1500kg。結瓜盛期果實發(fā)育快,要使用一些生長調節(jié)劑,可采取根外追肥,補充植株缺乏的某些營養(yǎng)元素,以增強植株的抗性。例如可在根外追0.6%三元復合肥或0.2%磷酸二銨加0.4%尿素。
4.吊蔓及植株調整
矮生型西葫蘆雖然節(jié)間短,但隨著葉片數(shù)的增加,植株也不能直立,匍匐在地面生長。為了充分地利用日光溫室中的空間,加強植株的通風和透光,在植株長到8~9片葉時進行吊蔓。方法是在瓜行的上方拉一道南北方向的鐵絲,每棵植株用一根塑料繩,繩的上端固定在鐵絲上,下端拴一小木塊插入土中,將植株纏繞在線繩上,使其直立生長。綁蔓要經(jīng)常進行,對個別較高的植株綁蔓時可以使其彎曲,以便所有植株的生長點在同一高度上。矮生型西葫蘆有時也發(fā)生側枝,為了保證主蔓的生長勢旺盛,必須盡早地除掉側芽。另外,還必須及時打掉老葉、病葉,掐卷須,既可以避免遮光,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養(yǎng)分消耗。摘除側芽、老葉、病葉和卷須宜在晴天的中午進行,有利于傷口的愈合。
5.?;ū9?/strong>
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西葫蘆,經(jīng)常發(fā)生落花落果現(xiàn)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定植緩苗后,過早地追肥澆水,特別是夜間溫度偏高而光照不足導致植株徒長、營養(yǎng)生長過旺而生殖生長受到抑制,往往只開花而不結果。對這種情況生產(chǎn)上應降低溫室溫度特別是降低夜溫,加大晝夜溫差,控制水分,增加光照強度,葉面噴施0.5%磷酸二氫鉀。低溫季節(jié)溫室內(nèi)開放的雄花少而遲,雌花開放早而多,所以花粉量少,授粉昆蟲少,導致授粉率低而引起落花,應進行人工授粉。在雌花和雄花開放的當天,于上午9~10點將雄花摘下,除去花冠,一手拿花柄一手把住雌花花冠,將花粉輕輕涂在雌蕊柱頭上。一般一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如果一段時間內(nèi)無雄花開放,則所開雌花就應采用激素處理。一般用40~50mg/L的番茄靈及時點花。即在花開的當天上午用毛筆蘸藥液涂在子房、花梗或柱頭上。
西葫蘆花的性別具有可塑性,當環(huán)境條件適于雌蕊原基發(fā)育時,雄蕊原基就退化了,形成雌花。因此,在育苗期間采取短日照、低夜溫以及較大的晝夜溫差,促進雌花的分化。溫室栽培矮生西葫蘆多數(shù)品種節(jié)節(jié)結瓜,由于植株負擔重,易造成養(yǎng)分供應不足,導致各瓜之間爭奪養(yǎng)分激烈,使一部分瓜停止生長,最后化掉。所以當一株西葫蘆結果過多時,應結合綁蔓,根據(jù)植株長勢和果實的發(fā)育情況,疏去一部分。另外對達到商品標準的瓜,應及時采收,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使其不影響其他果實的發(fā)育。
采收也是對植株調整的一個主要手段。據(jù)試驗,及早摘取幼瓜,可比采收成熟的瓜提高產(chǎn)量15%。因此,西葫蘆特別強調適時早摘,一般第一個瓜要求在200g時采收,以后達到250g左右時即可采收上市。適時采收不僅可以及早上市提高經(jīng)濟效益,還可以節(jié)約植株養(yǎng)分,有利于植株上部的開花、坐果及果實發(fā)育,促進莖葉生長,加速植株上層幼瓜的發(fā)育,減少落花落果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采收時應根據(jù)植株的長勢進行。長勢旺盛的植株,適當晚采收,多留瓜。
1.病害
(1)白粉病
1)發(fā)病條件。病菌在病殘體上存活,靠氣流傳播。高溫、高濕發(fā)病嚴重。
2)癥狀。發(fā)病初期在葉面或葉背及幼莖上產(chǎn)生近圓形小粉斑,葉正面多,以后向四周擴展成邊緣不明晰的連片白粉,嚴重的整個葉片布滿白粉。發(fā)病后期,白色的菌斑上生出成堆的、黃褐色小粒點,后小粒點變黑。
3)防治方法。①注意田間通風透光,保持田間清潔,發(fā)病初期及時摘病葉、老葉,禁止大水漫灌;②藥劑防治,可用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5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so%硫黃懸浮劑200倍液,每5~7d噴1次,連噴2~3次。
(2)霜霉病
1)發(fā)病條件。霜霉病是溫室黃瓜的主要病害,其最適宜發(fā)病溫度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較難發(fā)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發(fā)病。適宜的發(fā)病相對濕度在85%以上,特別是在葉片有水膜時,最易受侵染發(fā)?。粷穸鹊陀?0%時,病菌孢子難以侵染發(fā)芽;低于60%時,病菌孢子不能產(chǎn)生。
2)癥狀。霜霉病是瓜類作物普遍發(fā)生而危害嚴重的病害,常在葉片上發(fā)病。苗期發(fā)病時,開始褪綠變黃,最后枯死。成株葉片發(fā)病,初期呈水浸狀黃色小斑點,后發(fā)展成多角形,后期病斑邊緣黃綠色,干枯時易破。在高濕條件下,病斑背面長出灰黑色霉層。嚴重時病斑連片,全葉黃褐色枯萎,故又稱“跑馬干”。
3)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并通過栽培措施提高溫度,降低濕度,控制發(fā)?。虎诎倬鍩熋箘┭?,每次每畝用45%百菌清煙霧劑200~250g,分堆放置,均勻地放在溫室內(nèi),點燃后悶棚(一般是傍晚開始,次日早晨結束。這種方法可在發(fā)病初期使用);③藥劑防治,可用4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進行噴施,7~10d噴1次,交替用藥。
(3)病毒病
1)發(fā)病條件。此病多由蚜蟲傳播,種子和人工操作接觸也可傳播。高溫、干旱、日照強、缺肥發(fā)病較重。
2)癥狀。發(fā)病時葉片上有深綠色病斑,重病株上部葉片畸形,呈雞爪狀。植株矮化,葉片變小。后期葉片黃枯或死亡。病株結瓜少或不結瓜,瓜面呈瘤狀突起或畸形。
3)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性較強的品種;②定植后,噴施2000倍液速滅殺丁等藥劑防治蚜蟲,尤其要注意消滅越冬菠菜、芹菜上的蚜蟲,以減少病毒侵染來源;③發(fā)病初期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10d噴1次,連噴3次。
2.蟲害
(1)白粉虱
1)生活習性。在北方溫室1年發(fā)生10余代,冬天在室外不能越冬,成蟲羽化后1~3d可交配產(chǎn)卵,平均每個產(chǎn)142.5粒。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成蟲有趨嫩性,在植株頂部嫩葉產(chǎn)卵。卵以卵柄從氣孔插入葉片組織中,與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極不易脫落。若蟲孵化后3d內(nèi)在葉背做短距離行走,當口器插入葉組織后開始營固著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白粉虱繁殖適溫為18~21℃。春季隨秧苗移植或溫室通風移入露地。
2)癥狀。白粉虱又名小白蛾,成蟲或若蟲群居葉背面吸食汁液。成蟲有趨嫩性,一般多集中棲息在上部嫩葉,被害葉片干枯。白粉虱分泌蜜露落在葉面及果實表面,誘發(fā)煤污病,妨礙葉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致葉片萎蔫,導致植株枯死。白粉虱還能傳播病毒病。
3)防治措施。①育苗前,徹底熏殺育苗溫室內(nèi)的殘余蟲口,鏟除雜草殘株,通風口安裝紗窗,杜絕蟲源遷移,培育無蟲苗;②利用白粉虱對黃色有強烈趨向性的特點,在白粉虱發(fā)生初期將黃板懸掛在溫室內(nèi),上涂機油,置于行間植株的上方,誘殺成蟲;③在白粉虱低密度時及早噴藥,每周1次,連續(xù)3次,可選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
(2)潛葉蠅
美洲斑潛葉蠅,在昆蟲分類上屬于雙翅目,潛葉蠅科,成蟲是一種小蠅子,但美洲斑潛葉蠅非常小,體長只有2mm左右,身體淡灰色,只有頭的前面、觸角及胸部背兩側黃色,由于蟲體太小,肉眼看不清楚。它產(chǎn)在葉子里面的卵更小,呈半透明狀。幼蟲蛆狀,孵化出后就在葉內(nèi)危害,最大能長到3mm,初期無色透明,逐漸變?yōu)辄S色,老熟以后化為蛹。蛹體長2mm左右,橢圓形,淺橘黃色或黃褐色。
潛葉蠅又名潛蠅。幼蟲以蛀食上下表皮間的葉肉組織為主,潛食葉肉形成一條條彎彎曲曲的蟲道,被害處僅留上下表皮。蟲道內(nèi)有黑色蟲糞。嚴重時被害葉片萎蔫枯死,影響產(chǎn)量。
防治措施:①采收后,清除植株殘體漚肥或燒毀,深耕冬灌,減少越冬蟲口基數(shù);②農(nóng)家肥要充分腐熟,以免招引種蠅產(chǎn)卵;③產(chǎn)卵盛期和孵化初期是藥劑防治適期,應及時噴藥,可采用90%敵百蟲1000倍液等,另外在成蟲盛發(fā)期噴灑1%滅蟲靈乳油2000~3000倍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