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滋養(yǎng)氣陰是一個大法,在處方用藥時還會牽涉到一系列問題。正因為如此,掌握一個基本治法,包含不少基本方劑和基本藥物,誰能掌握得比較全面,便是誰在處方用藥上能夠比較成熟。再從滋養(yǎng)氣陰法來說,至少應(yīng)了解以下一些藥物:
補肺氣:黃芪、人參、西洋參。
補肺陰:沙參、麥冬、天花粉、百合。
止咳:杏仁、枇杷葉、兜鈴、訶子。
化痰:貝母、海蛤殼、冬瓜子、苡仁。
止血:仙鶴草、側(cè)柏葉、茜草、藕節(jié)、丹皮。
止渴:茅根、蘆根。
止汗:浮小麥、糯稻根、桑葉、五味子。
清肝:青黛、黃芩、夏枯草。
滋腎:生地、鱉甲、天冬。
扶脾:山藥、冬術(shù)、扁豆、甘草。
方劑方面,如張景岳新方八陣和古方八陣里補陣門補肺方劑之外,也要熟悉些和陣及寒陣門有關(guān)肺虛的方劑。如:
四陰煎:生地、麥冬、沙參、白芍、百合、茯苓、甘草。
麥門冬飲子:麥冬、黃芪、人參、歸身、生地、五味子。
阿膠散:阿膠、白及、天冬、五味子、人參、生地、茯苓。
天門冬丸:天冬、貝母、杏仁、阿膠、茯苓、甘草。
綠云散:側(cè)柏葉、人參、阿膠、百合。
人參清肺湯:人參、杏仁、阿膠、粟殼、甘草、桑皮、知母、地骨皮、烏梅。
人參平肺散:人參、天冬、黃芩、地骨皮、陳皮、青皮、茯苓、知母、五味子、甘草、桑皮。
二母散:貝母、知母。
紫菀散:紫菀、阿膠、知母、貝母、人參、甘草、茯苓、桔梗、五味子。
玉泉丸:人參、麥冬、黃芪、茯苓、烏梅、甘草、天花粉、葛根。
掌握了一些基本方劑和基本藥物,還要多方面吸取前人的用藥經(jīng)驗,做到知宜知避。例如《丹溪心法》上指出,“口燥咽干有痰者,不用半夏、南星,用瓜蔞、貝母”;又,“杏仁瀉肺氣,氣虛久嗽者,一二服即止”;又,“治嗽多用粟殼,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藥也”,又,“知母止嗽清肺,滋陰降火”??傊纫7?,也要知變化,不僅在處方用藥時可以減少差錯,并且收到療效后也能說明道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