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不聽古典音樂的人,也一定聽說過貝多芬,這個名字幾乎成為了交響音樂,甚至古典音樂的代名詞之一。然而我們對于不熟悉的人,經(jīng)常會按照大多數(shù)專家的引導,給他一個固有的,固定的形象。這也是孩童和大人的區(qū)別,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都會充滿了好奇心,而大人看世界,大多會會形成自己的思維定勢。
那么我們對貝多芬的印象是什么呢?命運交響曲?不屈服于命運的聾啞人?無產(chǎn)階級音樂家?這些給他老人家扣的帽子都部分有道理,不完全錯。但如果他老人家知道了,肯定會從墳墓里爬出來爆幾句德國粗話。好萊塢有一部電影叫《永恒的戀人》,將貝多芬做了更人性化的刻畫,我覺得這樣挺好。
接下來我們將從他的作品,尤其是不那么婦孺皆知的作品中,逐一分析,還原出一個真實的貝多芬,一個有別于教科書中的有血有肉的貝多芬。
說到貝多芬的弦樂作品,你一定會說小提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奏鳴曲(例如:春天、克魯采),然而,我最喜歡的、更感興趣的并不是這些,而是兩首協(xié)奏曲性質的小提琴作品,兩首被稱作浪漫曲,為小提琴和小型樂團創(chuàng)作的作品。大概創(chuàng)作于1802年的作品 40號G 大調和大概創(chuàng)作于1798年的作品 50號F 大調。當你初聽,一定會立即被它迷人的旋律所吸引,當你深入了解,你會發(fā)現(xiàn)這兩部作品身世很奇特,直到現(xiàn)在都有很多的未解之謎,連它的創(chuàng)作動機都屬于猜測,就更加增加了它的神秘感,讓你欲罷不能。作品在1803和1805年出版。因為G大調出版在先,實際上創(chuàng)作于之后,所以,G大調反而被稱作第一號浪漫曲,F(xiàn)大調被稱作第二號浪漫曲。兩者有著頗為相似的形式和結構,都是帶有兩個插段的簡單的回旋曲,即A-B—A-B—A結構。由于缺少明確的主旨,兩首作品很可能是貝多芬寫的很長的練習曲的一部分。而參照的模板最可能是莫扎特的兩首鋼琴協(xié)奏曲K466和K491的慢板樂章。更有可能是貝多芬受小提琴家朋友之邀,為他人創(chuàng)作的一首協(xié)奏曲的替換性慢板樂章。這些都是不同音樂家的研究及推測,并沒有確鑿的證據(jù)。
這是明顯的貝多芬早期的作品,風格與貝多芬后來鮮明的個人風格顯得格格不入,還沒有完全拜托莫扎特那一輩音樂家的影響。從這兩首之后對傳統(tǒng)模式的慢板樂章,似乎厭倦了,逐漸改編甚至拋棄。
但我一直認為,音樂最頂好的是旋律和樂思。當你聆聽這兩首樂曲時,不可能不被它美妙迷人的旋律所吸引。當你再聽到諸如貝多芬不如莫扎特更有天賦這樣的觀點,在你自己心中應該會有一桿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