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早中期青花瓷繪上披麻皴的兩種面貌
縱覽明清青花瓷繪的發(fā)展變化,嚴格意義上獨立的山水題材是在明末清初過渡期產生的。 圖1 康熙中、晚期斧披皴
清早中期,在山水畫題材中,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瓷繪風格,一種是斧披皴,如圖1所示,大家都比較熟悉,康熙中期以后最常見的一種山水畫法。一種是披麻皴,如圖2所示,這種用長長的線條表現(xiàn)的山水風貌,主要出現(xiàn)在康熙早期,由于它霸悍的氣質,很受藏家的追捧。其實披麻皴還有另外一種面貌。雍正以后,斧披皴已經(jīng)不再流行,而代之以一種更加細密的皴法,如圖3所示,這種畫法能夠更加細膩地的表現(xiàn)山石的脈絡和紋理,在清中后期一直有所沿用。由于這種皴法在技法上也屬于披麻皴,為了與康熙早期的長線條披麻皴有所區(qū)別,圈里朋友一般稱之為小披麻皴,相應地,康熙早期的披麻皴稱為大披麻皴。
圖2 康熙早期大披麻皴
圖3 雍正小披麻皴
圖4 明末版畫中的大披麻皴
圖5 清中版畫中的小披麻皴
因此,從清早期開始,青花山水瓷繪主要的風格變化順序應該是大披麻皴、斧披皴、小披麻皴。由于大披麻皴的作品相對不是很多,以前很多著述上也沒有詳細提及,因此,白發(fā)漁樵藏友的說法,并不算錯,不存在順序顛倒問題。
披麻皴,是國畫山水畫中的常用皴法之一,其狀如麻披散而錯落交搭,故曰“披麻皴”。瓷器里面所說的披麻皴,顯然是借鑒了國畫中的術語。與斧披皴相比,披麻皴是一種“線皴”法,在瓷繪表現(xiàn)上,是用眾多線條“披散交搭”而畫成的。而斧披皴是一種“面皴”,在瓷繪表現(xiàn)上,使用“分水”的技法,因此斧披皴有時也稱為分水皴。顯然,大、小披麻皴的畫理是相同的,只是線條的粗細、長短和組成形式有所不同,從而造成了粗獷和細膩兩種不同的審美情趣。眾所周知,明末清初對于青花瓷繪是一個特殊的發(fā)展時期,畫風別開生面,內容具有生動性和情節(jié)性,并且出現(xiàn)了文人氣息。對于明末清初的青花瓷繪,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生動鮮活的面貌,許多專家也進行了考證。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瓷繪以此時興盛的木刻版畫為藍本,打破了之前畫樣的單一性,極大地拓寬了繪畫題材的來源。這一時期很多明清小說的插圖題材都見于青花制品,這也是大家所共知的。其實檢索一下明清版畫的相關資料,大、小披麻皴的畫法也不少見,而且明末清初大披麻皴比較常見,見圖4,清中期以后,小披麻皴比較常見,見圖5。因此,大、小披麻皴的畫法,顯然也是受其明清版畫藍本的影響,而模仿繪制的,并非是景德鎮(zhèn)瓷工的特殊創(chuàng)造。在中國古代,匠人處在社會的底層,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作為景德鎮(zhèn)的畫瓷工匠,本身并沒有多少繪畫的創(chuàng)造力,瓷繪主要是依據(jù)畫樣來繪制的。而作為瓷繪藍本的木刻版畫,則一般是由畫匠或畫師按照書籍的內容繪制插圖,后制版印刷而成。雖然歷史上也有陳老蓮等一些畫家參與繪制古籍插圖的例子,但大多數(shù)畫匠其實也是匠人,創(chuàng)造力仍然是有限的,所以木刻版畫中的大、小披麻皴畫法必然也是有所本源的。讓我們再往前找。在中國的繪畫史中,披麻皴一般都認為是由五代董源創(chuàng)始的。其實五代時期是山水畫皴法從無到有的飛躍階段,而首先出現(xiàn)的恰恰是基于對自然景觀抽象提煉的“披麻”類皴法,董源正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翻閱五代的山水畫作品,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所謂的大、小披麻皴的畫法,在1000年前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并存在,并且由后人總結為長、短披麻皴的專用名詞。可見大、小披麻皴的稱謂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所本源的。或者,干脆正本清源,還其長、短披麻皴的稱謂也無妨。兩種說法均不影響理解。所以,清早中期青花山水瓷繪由大披麻皴到斧披皴再到小披麻皴的風格變化順序,是客觀存在的,關于大、小披麻皴的命名也是合理的,并且是有淵源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