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中醫(yī)醫(yī)院 丁小燕
一、臨床資料本組病例均為1993年8月~1998年6月期間在我院住院的病人。其中男性56例。女性48例,年齡586歲,平均年齡62歲。病理2周~8個月。發(fā)病初期屬腦出血者36例,腦梗塞者42例,腦梗塞合并腦出血者26例。全部病例均經(jīng)CT掃描協(xié)助診斷。
現(xiàn)主要臨床癥狀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語言蹇澀。
二、辨證論治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主要分為以下幾個證型。以本方加減化裁。
1.肝陽上亢,風火上擾 主證:半身不遂,半身麻木,舌強言蹇或不語。或口舌歪斜,兼有眩暈頭痛,面紅耳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二便赤秘,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有力。治則:平肝潛陽,滋陰熄風。方藥:生山藥3g,生龍骨3B,生牡蠣3g,生地黃1g,生白芍1牛膝15,生赭石B,柏子仁管,麻仁1g,生大黃1 ,天麻15。
2.風痰瘀血,痹阻脈絡 主證同上,兼有頭暈目眩,喉中痰鳴或略痰量多,大便不暢,舌暗淡或有瘀斑,舌苔膩,脈弦滑。治則:益氣活血,化痰通絡;方藥:生山藥3g,生龍骨,生牡蠣 ,生白芍3,生地黃15g,牛膝,丹參1 ,郁金15,天麻15g,竺黃,地龍15g。
3.氣虛血痰 主證同上,兼有面色光 白,氣短乏力,口角流涎;身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脈沉細或弦細,舌暗淡,苔白。治則:補氣活血通絡;方藥:生黃芪3g,炒山藥3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炒白芍3g,熟地黃g,云苓15g,炒白術(shù),丹參15g,天麻1g。
4.肝腎陰虛,虛風內(nèi)動 主證同上,兼有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暗紅或舌絳、苔少、脈弦細或弦數(shù)。治則:滋補肝腎,祛風通絡;方藥:生地黃3g,生龍骨15,生牡蠣15,生白芍15g,炒山藥1 牛膝1g,柏子仁1g,當歸1g,丹參1g,羚羊粉0g,杜仲,天麻12g。
三、療效統(tǒng)計
1.療效標準
治愈:神志清楚,語言正常,肢體活動自如,生活自理,肌力提高二級以上。
好轉(zhuǎn):癥狀體征有改善。肌力提高一級,無效:無變化,雖生命體征平穩(wěn),但肌無力。
2.治療效果
104例患者經(jīng)治療后,痊愈30例(288%),好轉(zhuǎn)68例(65.4%,無效4例(38%)??傆行?6.2%。
四、病案舉例
張xx,男,67歲,1997年8月21日初診。
主訴:左半身不遂,語言不利15天?,F(xiàn)病史:15天前患者晨起覺頭暈頭疼、乏力,左側(cè)肢體力弱,語言蹇澀。即送往xx醫(yī)院。經(jīng)頭顱CT 掃描,診斷為多發(fā)性腦梗塞合并腦出血,出血約2ml。經(jīng)西醫(yī)輸液(降顱壓等)治療后頭痛好轉(zhuǎn),但左側(cè)半身不遂,行走困難。于1997年8月21日入我院治療。
入院時證見:左半身不遂、語言蹇澀、頭暈、口干、大便秘結(jié)、溲赤。查體:血壓25/舌紅、苔黃,脈弦滑有力。左上肢肌力1級,下肢肌力0級,皮膚痛覺遲頓。
診斷:中風、中經(jīng)絡,肝陽上亢,風火上擾。處方:生山藥3g,生龍骨3g,生牡蠣330g生地黃30g,生白芍3g,牛膝1g,生赭石 ,柏子仁 ,麻仁15g,生大黃1(后下),天麻15g,鉤藤1 ,水煎服,日一劑,每服150ml,日三服。
服5劑后,患者頭暈、口干減輕,大便通暢,小便黃,舌暗紅,薄黃苔,脈弦滑。BP 24/14,左上下肢抬舉有力,語言流利,左上肢肌力級,下肢肌力級,皮膚痛覺恢復。
1997年9月25日頭顱CT 掃描顯示:出血灶消失,臨床治愈。
五、體會“中風”多因憂思惱怒、飲食不節(jié)、恣酒縱欲等造成臟腑氣血錯亂,陰陽功能失調(diào)導致,其病機以本虛標實為特征,本虛主要為氣虛、肝腎陰虛;標實為風、火、痰、瘀。臨證中急性期的治療重在治標,兼以扶正,恢復期治宜標本兼顧。
“建瓴湯”源于《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由生懷山藥、懷牛膝、生赫石、生龍骨、生牡蠣、生地黃、生杭芍、柏子仁等藥味組成。因其具有平肝潛陽、滋陰熄風、開竅醒神、益氣化瘀之功效,故在臨證中加減治療各種類型之中風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
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論“腦充血證可預防及其證誤名中風之由“中,將腦充血一證的朕兆詳列為五條之后認為:“所列之證。偶有一二“發(fā)現(xiàn),再參以脈象之呈露,即可斷為腦充血之朕兆也··.···。
建瓴湯一方,服后能使腦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腦充血之證自愈?!狈街猩埬?、生赭石滋陰潛陽;生地黃、生白芍滋補肝腎;生山藥健脾益氣;牛膝引血下行;柏子仁養(yǎng)心安神,亦可潤腸通便醒神。在這個基礎上若痰濁壅盛者可竺絲黃、半夏;風火上擾者可加入生大黃、牛膝;因為建瓴湯建方之意亦源于《金匱》中“風引湯”溫涼并用,藥性混合,諸石皆下沉,大黃性尤下降,引逆上之血使之下行。氣虛血瘀者可加入太子參、丹參、生芪。虛風內(nèi)動者可加入羚羊粉;若有大便溏者,可去赭石,加建蓮子;若伴肢冷畏寒者,可去生地,而改用熟地。由于“中風”多為本虛標實,后期往往虛象較著或下虛上實并見,故中風后期應以扶正為要,通過扶正以增強體質(zhì)。因此,氣血虧虛者可加入黃芪、當歸、首烏等補氣養(yǎng)血。腰膝酸軟者可加川斷、桑寄生、杜仲等壯筋骨強腰膝;肝腎不足者,可加入蓯蓉、附子、肉桂、山萸肉等滋補肝腎。
“建領湯”加減治療中風104例患者,其中證屬肝陽上亢、風火上擾者共34例,僅有2例治療后無效;證屬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者共42例,經(jīng)治療后全部痊愈或好轉(zhuǎn);證屬陰虛風動型者10例,經(jīng)治療后亦僅有2例無效。以上治療結(jié)果表明“建瓴湯”加減治療各種類型的中風特別是中經(jīng)絡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具有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及提高肌力的作用。對于人體運動中樞、語言中樞及意識中樞均具有較好的調(diào)理和治療作用。
北京中醫(yī)1999年第1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