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竹博物館位于北京報國寺南廣場西側小星胡同的一座小四合院內,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 門廳的墻壁上一幅表現兒童抖空竹的壁畫,它取自于山西晉祠。 博物館共設兩個展廳和一個售賣空竹的商品部。在四合院門前的空地,被冠以"空竹緣"的名號,李連元大師將不定期地在這里教授抖空竹技法。 北房是綜合展覽廳,分史話篇、工藝篇和技藝篇三部分。展示了空竹的發(fā)展演變歷程、制作空竹技藝的流變及抖空竹的各種花樣。 史話篇。
空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遺留的文物上就曾有空竹的形象實證,明清兩代的諸多文獻中都有關于北京空竹的記載。作為老北京一種重要的民俗玩具,空竹與老北京人的娛樂生活、民俗節(jié)慶都有重要的聯系。 定陵出土的孝靖皇后的陪葬品刺繡百子衣,百子衣的背后繡有一幅空鐘圖。 工藝篇。
空竹制作工藝以北京、天津最為著名。傳統竹木空竹皆為手工制作,制作工藝十分復雜,以空竹制作傳人張國良制作的空竹為例,制造一只空竹需要5日,歷經17道工序:截板、鋸竹筒、內粘、修活、鋸竹片、外粘、磨口、扣蓋、車活、修口、纏麻、車軸、上軸、灌膠、找平衡、打磨刷漆、裝飾等。
由于空竹在我國傳承廣泛,各地空竹的形象、尺寸都有所分別,名稱也不盡相同,在北方空竹又稱空鐘、響葫蘆,在江南又稱扯鈴,也有的稱響簧、地籠、嗡響器、抖轉轉等等。 西廂房是傳承與保護展廳,這座展廳完整記錄了廣內街道辦事處從建主題廣場、出典籍、進校園到榮耀地參加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墊場演出,在傳承與保護空竹文化方面做出的貢獻與努力。 東廂房是商品部,售賣空竹。
"抖空竹"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內街道作為該項目的申報、保護和傳承單位,為了兌現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所做的承諾,與北京博物館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yè)委員會合作,在街道轄區(qū)內利用居委會辦公用房改建成一座以空竹為主題的社區(qū)博物館─北京空竹博物館。
博物館的條件、規(guī)模和布展都比較差,但作為一個社區(qū)博物館來講,這個程度也實屬不易。
開放時間:9:30-16:00(周一閉館),免費參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