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我同學真實的案例——
我們村上村支書的兒子,父母管教很嚴格,我每天早上上學都能聽到他在家朗朗的讀書聲,學習成績很好,父母很驕傲。
可后來上了高中,成績一度下滑,得了抑郁癥,休學在家。
父母覺得太丟人,也不讓去精神病醫(yī)院看(應該是不帶孩子去看心理醫(yī)生,任其自然發(fā)展吧),最后開煤氣自殺了,當時我們讀高三。
我總覺得他父母就是扼殺他的兇手。”
這是我上一篇文章《素人媽媽以一己之力反駁教育專家和嘉賓團,傅首爾:她太瘋狂了 》評論區(qū)中最令我唏噓的網(wǎng)友留言。
讓我想到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那位把成績、排名和面子看得高于一切的教導主任,他最引以為傲并時時掛在嘴邊的就是:“本市的第一個全省的高考狀元就出自我校。”
劇情中,一再出現(xiàn)在學校門口的瘋子,原來是閆主任的親生兒子——博弈中學第一位省狀元,可他在大學期間,有一次考試失利得了58分,父親勃然大怒,覺得兒子丟盡了他的顏面,絕決地將他趕出門。
最后,這位曾經(jīng)的學霸瘋了。
而這位父親竟然自此不認他,任他在外流浪,他時常瘋瘋癲癲地出現(xiàn)在父親面前,閆主任竟然都沒有正眼看他。
究竟是有多大仇,多大怨?
原來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和電影里一樣殘酷的父母。
一個孩子,當他被寄予的期許越高,他爭氣時曾令父母越驕傲,當他不慎滑落時遭到的反噬就越重——
首先,他承受著內(nèi)心對自我的譴責、懷疑和對未來的焦慮;
與此同時,在他最需要被接納、鼓勵和信任的時候,曾經(jīng)將他高高捧起的至親父母,卻肆意地宣泄因失望帶來的恨意。
這等同于狠狠地在孩子的心口插了一刀,再撒一把鹽。
別急于表態(tài),想一想,再回答!
一起看看那位虎媽在節(jié)目中的表現(xiàn)——
在《親愛的小課桌》節(jié)目中,這位虎媽以一敵五,強勢battle,堅定地站隊“沒有快樂童年”、學習時長越長越好,只有海量的作業(yè)才能穩(wěn)定孩子的學習名次。
她為什么能如此篤定,如此得意洋洋?
因為她有一個聽話、自律、只愛學習不愛玩的孩子,這是她引以為傲的“教育成果”。
你看她與葉一茜交談時那得意的神情,“你知道他在寒假做了多少作業(yè)嗎?”
270張考卷+7本大題+50頁自打卷,合計376張卷子。
傅媽當場大叫:“他才一年級,一年級??!而且我看到這里面還有黃岡試卷,有這個必要嗎?”
虎媽說當然有必要啦!我要怎么跟你們解釋這個數(shù)量一點都不多呢?其他家長比我更瘋狂??!班里面所有小朋友的家長都在做,如果你就給他玩的話,你難道不心慌嗎?不憂慮嗎?不擔心嗎?
“不單有黃岡試卷,我這里還有人教版、國學版、教育局版、武漢版,這些都是經(jīng)常賣斷貨的”,她如數(shù)家珍。
而且,我沒有逼迫他哦,完全沒有,他是自己本身就很愛寫作業(yè),他還要求我暑假繼續(xù)給他買,他在新華書店對我說,“如果今年我能把這里的習題全都買下來做完,那我就厲害了!”
看到這里,你酸了嗎?
我酸了!
老母親我還在輔導作業(yè)的路上與孩子斗智斗勇,討價還價,畢竟在學渣的認知里:
預習=不用做
復習=沒有作業(yè)
默寫=抄寫
同桌互改=全對
寫作文=抄網(wǎng)上
家長簽名=自己簽
明天不用交=今天不用寫
這時,我的腦海里閃現(xiàn)出這個畫面——
“你沒個筆還是沒個本?為啥別的小朋友學習好,你咋就不好呢?”
“我沒有一個好媽媽?!?/p>
我開始自我批評!我開始焦慮了!是我耽誤了孩子成才??!
接下來,我準備虛心學習,然后我震驚了,繼而我釋然了。
我確信,我不會,也不想成為她這樣的媽媽。
畏難心理,是很多孩子學習上的攔路虎,甚至成年人也常常深受其擾。
太難了,所以我不會,所以受打擊,所以不喜歡,所以沒興趣,所以想繞著走。
但畏難程度有深有淺,若發(fā)展成“因噎廢食”,其實家長需要檢討,你是如何陪他面對困難的?
1、“你害怕寫作業(yè)嗎?你喜歡寫作業(yè)嗎?你寫作業(yè)快不快?”
節(jié)目中所有的孩子都被問到相同的問題,只有徐敬凱連續(xù)回答了3個“不知道”。
他不理解老師問題的意思嗎?顯然不是。
因為他不知道這三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什么?他怕自己的答案“不正確”,但其實這些問題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呀!
2、寫作業(yè)時,徐敬凱幾乎每道題都要問:“老師,這是什么意思?”
他看不懂題目?
別逗了!一個寒假做完376張卷子的小學生,審題會成為他寫作業(yè)的障礙嗎?
真相是,他不相信自己,害怕審題錯誤,導致答題錯誤。
你可能不以為然,錯了再訂正咯,粗心大意是孩子的通病,甚至在同一個錯誤上跌倒幾次也很常見?。?/p>
可是,如果“偷懶,加一張卷子;錯三道題,加一張卷子;不仔細,加一張卷子……”呢?
你還有勇氣錯嗎?
3、怕跳不好,怕沒別人跳得好,所以拒絕表演
孫啟航小朋友說出一個最樸素的哲理:“不表現(xiàn),學街舞有啥用?”
孩子們最喜歡的才藝展示環(huán)節(jié),當我看到盛云翼的表演,我笑了!
他陶醉,傾注感情在表演,竟沒有一句唱上調(diào)上,卻迷之自信。哈哈哈……
這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就是自信帶給他的底氣,不是嗎?
聽說徐敬凱街舞蹈跳得很好,可他看完別人表演,卻馬上背轉(zhuǎn)身,面向墻壁,無論大家如何鼓勵、引導、為他加油——
“我們看過你之前的視頻,媽媽說你跳舞跳得特別好?!?/p>
“你沒跳怎么知道你跳得不好?萬一好看呢?”
“不要對自己要求那么高,好嗎?你很棒!”
“你試一試,如果覺得跳不好,你就不跳了好不好?你哪怕站在臺上也可以!”
“我們要跳的不是舞蹈,跳的是勇氣,跳的是信心!”
……
但是,最終他仍然沒有勇氣戰(zhàn)勝自我。
徐媽媽說“我知道他會這樣的,他覺得如果我今天跳出來肯定是不好的,他就不想跳,或者他覺得今天在場的,有別人跳得比他好,他也不跳,他情愿不給你們看到的。”
虎媽啊,他在這么小的年紀就有這么多的顧慮,在你看來是可以接受的嗎?
是什么讓一個孩子煥發(fā)不出活力,眼里失去了光彩?
他為什么對自己要求這么高?
真相來了——
滿屏的感嘆、擔憂,甚至憤慨:
“孩子太可憐了!長此下去,搞不好會抑郁的!”
“媽媽真的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觀了!”
“這媽媽竟然還笑得出來?真是可悲!”
再貼一個評論區(qū)網(wǎng)友分享的案例——
說一個我正在跟進的個案:
孩子媽也是這種虎媽,孩子做任何事情只能跟成績有關(guān),成績稍微差那么幾分沒拿到班級第一,對孩子非打即罵,孩子現(xiàn)在到初中了,嚴重的抑郁癥,多次自殺,自殘經(jīng)歷,對網(wǎng)友的性要求有求必應,對自己已經(jīng)是完全放棄的狀態(tài)了。
每次說起家人特別是媽媽,那種深深的恐懼和恨意讓人心寒。
這條留言后面有人評論:這讓我想到那個殺死自己媽媽的女孩。
細思極恐!
我以前就是這種教育下的失敗品,然后我媽繼續(xù)用這種方式教我弟。(中度抑郁自殘傾向,最嚴重從五樓跳下去,不過只摔斷了一條腿,肩膀)
其實,人生有起有伏,一時的勝敗都是人生常態(tài)。
一個學生成績有所波動,亦是正常不過的事,這次不行,下次再努力!
可有些孩子完全無法接受失敗,因成績下滑而焦慮、懷疑人生、抑郁,甚至自殺……
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別再急于教孩子怎么贏,教教他們?nèi)绾翁谷坏孛鎸敯桑?/p>
我也希望孩子成才,最好成為人中龍鳳,但如果要以犧牲孩子的自我、個性、快樂甚至健康,那就讓他平庸吧。我接受!
畢竟和成功相比,我覺得孩子的心理健康、靈魂自由、快樂的能力更重要!
與您共勉!
感謝閱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