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通元寶
宋代第一種鑄錢,宋太祖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始鑄,制襲“開元通寶”錢。
據(jù)《宋史.食貨志》載:“太祖初鑄錢,文曰'宋通元寶’ ”。 然前期各拍賣場則以“宋元通寶”而名。
“宋通元寶”小平錢相對多見,國內(nèi)拍賣價(jià)格從數(shù)百~數(shù)萬元人民幣不等。然大徑錢稀珍,難見拍品。
余鑒藏大錢一品,背穿上“星”,直徑45.3mm,重約36g。銹跡自然、包漿到位,銅質(zhì)精良,制作精整,疑似母錢,特附其圖,以供品鑒。
興國通寶
中國古錢鑒藏家羅伯昭早年《建國通寶錢考》中記載:建國通寶錢輪郭風(fēng)氣,酷肖政和、宣和,亦逼美制大字圣宋,其為北宋官鑄錢無疑。試比南宋之制,固大相徑庭也。然尋其北宋無“建國”紀(jì)元,尋悟“建國”之義,豈取“建中靖國”首尾二字,以銘錢耶?
《錢考》中同載:宋初太平興國年間,以首二字銘錢,曰太平通寶,興國二字棄之。迨至大中祥符年間,則取尾二字銘錢,曰祥符元寶,大中二字棄之?;兆谒梦唬脑ㄖ芯竾?,照例應(yīng)以建中或靖國二字銘錢。然而唐有建中年號在前,徽宗巧技成性,或以靖國二字,不足以概括建中靖國四字之義,爰取首尾二字,一度鑄錢,理或然。
參照羅先生對“建國通寶”錢考證思路,自然聯(lián)想到篆書“興國通寶”錢為宋太宗太平興國年號尾二字銘錢或是順理成章之事。這樣,昔日取太平興國首二字銘錢曰“太平通寶”,而今又發(fā)現(xiàn)取尾二字銘錢“興國通寶”。
“興國通寶”未見歷史拍賣,余鑒傳世一品,直徑約25.4mm,重約5.3g,附其圖,供泉友及專家鑒賞。
應(yīng)運(yùn)元寶、應(yīng)感通寶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四川青城農(nóng)民領(lǐng)袖王小波以“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而發(fā)動(dòng)了農(nóng)民起義,但其很快戰(zhàn)死。后李順即位,并于公元994年占攻成都,建“大蜀”國,年號“應(yīng)運(yùn)”,鑄“應(yīng)運(yùn)元寶”錢。當(dāng)年,起義軍遭政府圍剿,李順亡,余部在張余等帶領(lǐng)下繼續(xù)抵抗,并鑄“應(yīng)感通寶”,但無論如何,終未能逃脫失敗的命運(yùn)。
公元995年,起義軍被徹底剿滅,張余被殺。
“應(yīng)運(yùn)通寶”及“應(yīng)感通寶”錢由于制造歷史非常之短,故存世珍罕。
余鑒 “應(yīng)運(yùn)通寶”錢直徑約34mm,重約 15.6g,折五制形; “應(yīng)感通寶”直徑22.15mm,重約 4.5g,小平錢形制,白醋浸泡10小時(shí)清洗后字跡清晰泛拙,銅質(zhì)泛紅,盡顯南方坑口。
咸平元寶
宋真宗趙恒咸平年間,即公元998-1003年所鑄年號錢,傳為真宗御筆。
根據(jù)《宋史.食貨志》載之說法?!跋唐皆獙殹卞X的鑄期應(yīng)該在咸平年中后期,鑄期短,鑄量也少。
“咸平元寶”錢歷史拍賣多見方孔小平錢、小平合背錢和30mm及以上圓孔寬緣餅錢。
余鑒藏兩品:一為折十鐵錢,直徑38.1mm,重約15.8g;另一則合背銅錢,折五形制,直徑34.5mm,重約17.4g。
兩幣品形制、材質(zhì)雖然別樣,但其銹色及包漿古樸自然,實(shí)屬珍罕。
皇宋通寶
北宋仁宗寶元二年至皇祐六年(公元1039~1054年)所鑄非年號錢。
“皇宋通寶”楷(真書)、隸、篆三種書體,均直讀,互為對錢,鑄期達(dá)十六年之久,鑄造量大,版別也復(fù)雜?!盎仕瓮▽殹便~質(zhì)小平錢常見,折二以上則希見。
“皇宋通寶”有鐵錢,但僅見小平,同為三種書體,隸書較少,主要行用于當(dāng)時(shí)的四川和河?xùn)|(今山西部分地區(qū))等地。
余鑒三品,一曰合背通寶錢,直徑26.4mm,重約8.3g,書體真楷;二曰篆書背“四月報(bào)星”錢,直徑約為34.3mm,重約16.8g;三曰“皇宋通寶”之九疊篆,直徑45mm,重約35g左右。
此三品稀見,為古泉珍罕及名品。
康定元寶
北宋仁宗趙禎康定元年,即公元1040年鑄幣?,F(xiàn)僅發(fā)現(xiàn)有小平鐵錢,字體真隸書,其直徑2.3mm,重量約5.75g。
康定年號僅存1年,“康定元寶”錢是存世量巨大北宋錢幣中的稀世珍品,歷來為泉家所珍愛。
《宋史.食貨志》載,“康定元寶”曾鑄當(dāng)十鐵錢,然至今未見有流傳。
余鑒一品貼金幣 ,直徑34.2mm,重15.5g。其珍罕程度可見,不吝附圖,以供品鑒。
至和重寶
北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鑄,存世有折二、折五等錢。其中,折五錢背“坊”、背“虢”、背“同”等記地名者更加珍罕。至和年同鑄“至和通寶”和“至和元寶”錢。
余鑒藏折五背“坊”幣一品,有裂,直徑35.3mm,重量19.8g。白醋浸泡10小時(shí)清理后,現(xiàn)工整字跡,銅質(zhì)精良,疑似母錢。
熙寧重寶
北宋神宗趙頊熙寧年,即公元1068-1077年鑄行。熙寧幣則因王安石變法而被廣大泉友所追捧。
“熙寧元寶”相對多見,并且,篆書、楷書、隸書互為對錢。面文旋讀,版別多樣,然隸書者少見。
“熙寧重寶”雖有存世,但相對元寶錢顯得珍罕。
余藏鑒“熙寧元寶”錢一品,直徑23.8mm,重約4.1g,極具隸味?!拔鯇幹貙殹卞X一品,直徑31.6mm,重量7.6g,折三制形。
元豐通寶
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即公元1078-1085年鑄行。制形有小平,折二等多種。書體有篆、行、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復(fù)雜。
“元豐通寶”錢因其錢文為大文豪及書法大家蘇軾手書而受到追捧。
余鑒藏行、篆兩品折三幣,直徑約29mm,重量分別8.7和7.1g。
元佑通寶
北宋哲宗趙煦元祐年,即公元1086-1093年鑄行。篆書、行書對錢,有小平、折二和折三等制形。
元佑通寶錢行書為蘇軾手書,篆書則司馬光手跡。行書錢鑄造量大,而篆書錢珍罕,是因司馬大人在元佑元年則病故去世。
余藏鑒背“陜”銀質(zhì)小平錢一品,直徑23.36mm,重約8.5g;折五銅質(zhì)幣一品 ,直徑33mm,重14g。兩幣品均稀見,尤其銀質(zhì)背“陜”者更是珍罕。
紹圣元寶
宋哲宗紹圣元年(公元1094年)鑄行。行書、篆書、隸書互為對錢。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銅、鐵材質(zhì)。小平廣穿者較多,另有背星月紋者。
余藏小平直徑24mm,重量3.3g,相對多見。然折十篆書錢兩品,徑46mm,重31~35g,相對罕見。
元符通寶
宋哲宗元符年間,即公元1098-1100年間鑄幣。
“元符通寶”錢篆、楷、行三種字體,銅、鐵兩種材質(zhì)。字跡端莊秀麗,面文旋讀,光背無文。形制與元祐大致相同,而數(shù)量較少??瑫∑藉X與折三大鐵母都是稀世珍品。
本世紀(jì)初,“元符通寶”錢在天津發(fā)現(xiàn)直徑4.5mm及以上篆書大錢。
余藏鑒小平錢行書常見品。直徑24mm,重約3.1g。
又藏大直徑幣三品,均稀見,珍罕品。其中:
1品幣:直徑45mm,重量26.4g,楷書,鐵錢。
2品幣:直徑46.6mm,重量33.8g,楷書,銅錢。
3品幣:直徑46.1mm,重量30.0g,篆書,銅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