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但隨著“養(yǎng)娃成本”的不斷提高,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很多寶媽只能早早把娃扔給老人帶,自己出去賺錢。
“隔代帶娃”也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帶娃“標配”。我家樓下經(jīng)常有遛娃的,十有八九是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帶的。
表姐是個公務員,休完產(chǎn)假之后毫不猶豫地回去上班,將女兒丟給婆婆帶,為了減少婆媳在帶娃上的矛盾,直接把女兒送到婆婆家了。
女兒3歲了,快要上幼兒園了,表姐想把女兒接回來上學。明顯發(fā)現(xiàn)孩子跟自己不親了,而且性格也有些任性。
最讓表姐覺得不能忍受的就是女兒吃飯,每頓飯都要婆婆在后面追著喂,還要不停地哄。完全沒有生活自己能力,想到送幼兒園就開始發(fā)愁。
表姐發(fā)微信跟我說,有些后悔沒聽孩子姥姥的話,3歲之前把孩子留在身邊自己帶就好了。
“隔代帶娃”確實有一定的問題,老人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他們年輕的那個事情,教育觀念有些落后,而且有“隔輩親”,更容易寵壞娃。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對于育兒有著一套自己獨特的理論,深受廣大家長的喜愛。
在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李玫瑾教授除了注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之外,更注重成長過程中的性格養(yǎng)成,還有孩子本身是否覺得快樂。
李玫瑾教授曾經(jīng)在一次講座上說過:“一歲半之前再累也要自己帶,盡量不要讓老人帶娃?!?/em>
孩子的成長除了吃飽穿暖之外,還需要父母的呵護,一歲半之前是孩子的依戀期,這個階段誰一直照顧寶寶,他長大之后就會跟誰更親近。
寶寶7個月之前是初步依戀期,8個月之后進入一臉關鍵期,這一時期一直持續(xù)到一歲半或2歲左右。
如果寶媽錯過寶寶成長的這個重要時期,即使是親媽,寶寶長大以后可能都會跟你不親近,到時候后悔也來不及了。
都說“三歲看老”,有些人有些不服氣,覺得怎么可能才三歲,就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呢?
英國精神學家科斯比,追蹤了1000多名孩子,花費了23年的時間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果顯示:23年后,這些在3歲時參與實驗的孩子,長大之后的性格沒有多大變化。
3-6歲的階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帶娃的人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養(yǎng)成好性格,想要長大一點再糾正就變得很困難,還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李玫瑾教授曾經(jīng)說過:好孩子是管出來的,特別是6歲前這個時間段,至關重要。
想讓孩子未來更有出息,家長在孩子6歲前,這三樣一定要“使勁管”:
① 管出孩子好習慣 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讓他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孩子養(yǎng)成自律,而自律的人,未來成功的幾率會更高。
② 管出孩子好性格 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主要在于言傳身教,小時候可能露出一些負面性格的苗頭,家長只要及時糾正就好了,特別是6歲前性格養(yǎng)成階段,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 管出孩子好品質 想要培養(yǎng)孩子好品質,6歲前孩子“立規(guī)矩”,明確地讓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家長只要管到位,孩子長大以后的品質也差不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