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說它“健脾胃、去濕氣,進飲食”,但有五點需要注意。
對愛好養(yǎng)生的人、信任中醫(yī)藥的人來說,健脾祛濕是很常用的養(yǎng)生方法。但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說到健脾祛濕,很多情況下都離不開白術。甚至某種程度上說,白術是健脾祛濕的“敲門磚”。
白術,是一味“苦溫燥濕”的中草藥,《本草綱目》等本草典籍記載,它性味辛苦溫,入脾胃二經,有“健脾胃、去濕氣,進飲食”等多種功用。也正是這一點,才被現代人所注意到,從而用之以健脾祛濕、達到養(yǎng)生之目的。
其實,在傳統(tǒng)中醫(yī)藥、歷代醫(yī)家的記載里,白術雖然確有很多功用,但并不是可以任意選用的。首先,因為白術性味“辛苦溫”,有利于去濕氣,但也有“容易傷津耗氣”之虞。用得不當,不但健脾祛濕會大打折扣,還會損傷到機體的津液。
其次,中藥歷來講究“炮制”,白術也不例外。而市面上我們常見到的白術,基本都是“生白術”,這就對白術的使用有了更多的限制,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即使是健脾名方“四君子湯”,對白術的生熟也沒有具體指明,需要臨證時靈活使用。
總之,白術的使用,有如下五點需要注意:
一、 土炒白術:所謂“土炒”,可不是我們理解的黃土,而是指“灶心土”、也就是“伏龍肝”,通俗點說,就是燒柴火的灶膛下面挖出來的土,它本身也是一種中藥。
土炒白術,就是將灶心土敲碎后過篩,先在鐵鍋里大火翻炒,需要炒到什么程度呢?也就是被“炒透”。所謂炒透,也就是翻炒的時候根本無需用力,甚至灶心土在鐵鍋內有“流動晃動”的感覺。
然后把生白術放進去,小火快速翻炒到白術外表焦黃色為止。土炒后的白術,其辛苦之性得到緩解,而化濕、祛濕的功用得到增強,也較少傷津耗氣的可能;
二、 麩炒白術:所謂麩炒白術,也就是用麥麩(麥皮)做底料,用來炒制白術。先將麥麩快速翻炒至冒煙,再加入白術,快速翻轉,相當于用麥麩的煙來熏烤白術,直到麥麩焦黑,而白術只是呈現金黃色,并不會炒焦。麩炒白術,也減少了生白術的辛苦之性,卻加強了它健脾和胃的作用,故更適合用于脾氣虛弱的健脾。
三、 蜜炙白術:相對于上面兩種來說,蜜炙白術用得稍微少一些。也就是用蜂蜜調水攪勻,在鍋內加熱到沸騰冒泡,然后加入生白術,小火快速翻炒到白術牽絲,最后蜜水全部被白術吸干,炒過的白術也顏色金黃潤透,很少有辛香刺鼻的氣味。更多了健脾益胃、養(yǎng)血補血之功。這一點,比較適合現代人養(yǎng)生中的“健脾生血”。
四、 白術蒼術之別:在古代,“術”其實包括兩種:蒼術和白術,從外觀上看,蒼術顏色泛紅,之地疏松,性味更偏于辛溫,燥濕強于白術,但健脾不如白術,故很少用于養(yǎng)生。
五、 白術使用時有三“相使”:所謂“相使”,也就是兩種中藥的配伍,以起到相互促進提高的作用。白術使用時,有三種“相使”可以了解一下:
1、白術配白芍:白芍柔肝,白術健脾,兩者配伍,起到“抑木扶脾”、柔肝健脾之用;
2、白術配防風:白術健脾、防風走肺經,暗合“培土生金”之意,如表虛證常用到這個配伍;
3、白術配茯苓:兩者都是健脾祛濕的,配伍使用,健脾祛濕方面,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總之,白術確實是一種很常用的健脾祛濕良藥,也為大家所熟悉。但是,上述5點,我們在使用時是需要注意的。合理使用,恰當炮制,才能起到更好的養(yǎng)生之功。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