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回咱們說過,魏惠王魏罃當(dāng)初跟兄弟魏緩爭奪王位時,趙韓兩國乘虛而入,把大梁城圍個水泄不通,趙成侯還想弄死他。
他心里能不恨么?
這些年來魏國愈發(fā)強大,而鄰居趙成侯竟然還敢攻擊他的附屬國衛(wèi)國。
大魏王決定給趙成侯點顏色看看——你不是叫趙種么?寡人就看你有沒有種。
公元前354年,魏國大軍長驅(qū)直入,呼啦一下就把邯鄲城給圍了。
楚宣王派遣大將景舍率軍救趙,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
趙國走投無路只好向東方巨擘齊國求救。
公元前353年,齊威王派遣大將田忌、軍師孫臏率軍救趙。
孫臏與魏國大將龐涓都是鬼谷門人。
龐涓先畢業(yè),到魏國就業(yè)。
知道孫臏?zhǔn)莻€學(xué)霸,擔(dān)心以后戰(zhàn)場上打不過他,于是就請孫臏也到魏國就業(yè)。
但他也憋了一肚子壞水。等孫臏來了,他就找了個罪名栽贓給學(xué)弟,把孫臏髕骨摘了,臉上刺青,想讓孫臏終生成為廢人,不能跟他競爭。
有一天,齊國使者淳于髡來到魏國,孫臏就想方設(shè)法與淳于髡相見,說動了對方,偷偷藏在淳于髡的車中逃回家鄉(xiāng)齊國。
起初孫臏寄居在田忌府上,很快田老板發(fā)現(xiàn)孫臏很懂謀略,就趕緊把他推薦給了齊威王。
齊威王跟孫臏一談頓時大喜過望,聘請他當(dāng)了自己的老師。
這次趙國求援,齊威王立即派田忌和孫臏出兵救趙。
但這時兩兄弟產(chǎn)生了分歧。
田忌說直接到邯鄲去跟魏軍干。可孫臏不同意。
老孫的理由是:
遇到倆人打架,你不能用拳腳把雙方拉開,更不能幫著一方打另一方。
你得因勢利導(dǎo),乘虛而入,緊張的形勢受到阻禁,自然就化解了。
現(xiàn)在兩國攻戰(zhàn)正酣,精兵銳卒傾巢而出,國中只剩老弱病殘。
不如率軍急襲魏國都城,占據(jù)交通要道,沖擊他們空虛的后方。
魏軍一定會放棄攻趙回兵救援。
這樣既解了趙國之圍,又給魏國以打擊。
田忌立即采納了孫臏的計策。但趙國不爭氣,大梁還沒告急,邯鄲就先投降了。
這時魏軍立即回師救援都城,在桂陵與齊國軍隊發(fā)生激戰(zhàn)。
結(jié)果齊軍以逸待勞,大敗魏軍。
不過這并不影響大魏王對趙國的制裁。他把邯鄲城霸占了三年。
直到公元前351年,以秦國為首的諸侯國輪番進攻魏國,大魏王這才放手,把邯鄲換給了趙國。
但故事還沒完。
當(dāng)年韓趙兩國欺負(fù)他。如今趙國被收拾得慘不忍睹,接下來大魏王要收拾韓國了。
公元前343年,龐涓率軍攻打韓國。韓國立即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就召集群臣商議此事。
成侯鄒忌說:不救。
大將軍田忌說:我們不救,韓國就滅了,還是早救的好!
群臣各執(zhí)一詞,于是威王就詢問孫臏的意見。
孫臏說:
現(xiàn)在韓魏兩軍殺得正酣,我們跑去救援,相當(dāng)于給韓國當(dāng)肉盾。
這不等于大王您聽命于韓侯么?
魏國既然有吞并韓國的野心,必定全力以赴。
等韓國感到亡國迫在眉睫時,一定會再來求援。
那時我們再出兵則可一舉兩得。
一來救了老韓的命,兩國友誼必然更加親密。
二來那時魏軍已經(jīng)疲軟,干掉他們輕而易舉。
齊威王于是暗中答應(yīng)韓國使者的求援,卻遲遲按兵不動。
而韓國以為有了齊國的支持,便傾巢而出跟魏軍奮勇血戰(zhàn)。
不過五次大戰(zhàn)都慘敗而歸,不得已只好再次向齊國求援。
時機到了,田忌、孫臏再次率軍西征,直奔大梁城。
沒錯,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但魏國也學(xué)乖了呀。立即回師救援大梁,并集中全部兵力對戰(zhàn)齊軍。
田忌一看就傻了:老孫,這下玩兒脫了吧。
但孫臏說:
三晉之兵一向認(rèn)為齊國人慫,當(dāng)然作為禮儀之邦,咱們確實愛好和平。
但正因此,咱們可以因勢利導(dǎo),讓他們驕兵必敗。
《孫子兵法》說:百里奔襲折損上將,五十里奔襲只能剩下一半兵力。
龐涓很懂兵法的,所以咱們就來一個瞞天過海吧。
于是孫臏命令齊國軍隊進入魏國地界后,做飯修造十萬個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灶,第三天再減為二萬個灶。
龐涓率兵追擊齊軍三天,見此情況,大笑道:“我說齊兵膽小吧,你看才三天就逃走一多半了!”
于是龐涓丟掉步兵,親率輕兵精銳日夜兼程追擊齊軍。
孫臏估計魏軍的行程當(dāng)晚將到達道路狹窄多險隘的馬陵,便派人刮去一棵大樹的樹皮,在白樹干上書寫六個大字:“龐涓死此樹下!”
他又從齊國軍隊中挑選萬名優(yōu)秀射箭手夾道埋伏,約定天黑后一見有火把亮光就萬箭齊發(fā)。
果然,龐涓在夜里趕到那棵樹下,看見白樹干上隱約有字,便令人舉火照看,還未讀完,兩邊就箭如飛蝗,魏軍頓時大亂,潰不成軍。
龐涓自知大勢已去,回去魏王也得殺了他,于是嚎叫了一聲“便宜那孫子了”,就拔劍自盡了。
讀兵法的人很多,但為什么孫臏這么厲害?如果仔細(xì)閱讀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孫臏有兩個過人的長處:忍和等。
他很能忍住沖動。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比他更恨龐涓了,但兩次大戰(zhàn),他都沒有沖動地率軍與龐涓肉搏,反而忍住了心中的仇恨,冷靜地對待戰(zhàn)事。
他也很能等待時機。兵法用得好不好,時機最重要。比如同樣的“圍魏救趙”第二次就失靈了。面對魏軍的驍勇之師,孫臏立即拉開追逐戰(zhàn),在行軍中等待下一次殲滅敵人的時機。
古往今來,勇將如恒河星數(shù)層出不窮,但能做到孫臏這樣的,卻是鳳毛麟角。
比如他的老東家田忌,就敗在了不能忍和不能等上。
戰(zhàn)勝魏國之后,田忌自我感覺特別好。但忘了當(dāng)初懟成侯鄒忌的事了。
成侯鄒忌也非常嫉恨他的戰(zhàn)功,就派人拿著十金去集市上算卦,問道:“我是田忌手下,田將軍三戰(zhàn)三勝,現(xiàn)在是時候登基稱王了嗎?”
田忌是有口難辯,一怒之下竟率軍攻打國都臨淄,想抓住鄒忌,卻不能取勝。
但攻打國都可是大逆不道,就算沒有反心,這篡逆的罪名也坐實了。無奈之下,田忌只好逃離齊國,失去了所有的榮耀和財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