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見于青壯年女性,因情志內(nèi)傷、外邪入犯、肝腎陰虛,以 及病后失調(diào)等因素所致。 本病可分局限性(盤狀紅斑狼瘡)和系統(tǒng)性兩種。
局限性虹斑狼瘡:好發(fā)于面部和耳部,偶見于頭皮和手足背 部,初起為一片或數(shù)片鮮紅色斑,黃豆大,上覆粘著性鱗屑。顏色呈 淡紅或灰白色,有的萎縮、糜爛、陣發(fā)瘙癢或刺痛,兩側(cè)面頰和鼻梁 間的損害可連成蝶形。
系統(tǒng)性缸斑狼瘡:皮膚和全身系統(tǒng)受損,面部及其他部位出現(xiàn) 紅斑、多發(fā)性小虹斑或彌漫性充血潮紅,角化及鱗屑甚少,并伴有 發(fā)熱、乏力、關(guān)節(jié)疼痛等。重者可犯神經(jīng)、消化等系統(tǒng)而導(dǎo)致浮腫、 心力衰竭、肝脾腫大等不良后果。
處方1
【組成】 生石膏30~60g 寒水石 滑石 生苡仁各30g 知母12g 生甘草9g
【用法】 水煎服,1日1劑。
【功效】 清熱涼血。
【主治】 熱盛型紅斑狼瘡。
【方源】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1985;(12):13
處方2
【組成】 生地 玄參 忍冬藤 虎杖 苦參 羊蹄根各30g 麥冬 生苡仁 川牛膝各12g 知母9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
【主治】 陰虛型紅斑狼瘡。
【方源】 同上方
處方3
【組成】 黃芪 黨參 白術(shù) 茯苓 薏苡仁各12g 升麻 柴胡各9g 青蒿 忍冬藤各30g 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1日1劑。
【功效】 益氣退熱。
【主治】 氣虛型紅斑狼瘡。
【方源】 同上方
處方4
【組成】 青蒿 白花蛇舌草各30g 丹參20g 麥冬12g 五 味子8g 丹皮 山萸肉 生地 山藥 當(dāng)歸各15g 紅花6g
【用法】 水煎服,1日1劑。
【功效】 滋陰清熱,活血涼血。
【主治】 陰虛內(nèi)熱型紅斑狼瘡。
【方源】 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7;11(3):22
處方5
【組成】 青蒿 白花蛇舌草各30g 野菊花 茯苓各30g 水牛角15g 赤芍12g 丹皮 生地 玄參 雙花 鉤藤各15g 紅花8g 川連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涼血。
【主治】 熱毒壅盛型紅斑狼瘡。
【方源】 同上方
處方6
【組成】 花旗參 紅花各6g 黃芪20g 紫草 何首烏各 15g 青蒿 丹參 白花蛇舌草各30g 防風(fēng) 蜂房 白術(shù)各12g 郁金 當(dāng)歸各10g 淮山藥15g
【用法】 水煎服,1日1劑。
【功效】 益氣健脾,疏風(fēng)活血。
【主治】 陰陽兩慮型紅斑狼瘡。
【方源】 同上方
處方7
【組成】 生地 熟地 山藥 首烏 女貞子 旱蓮草各30g 白芍 上甲 下甲 寄生 秦艽 寸冬 薏苡仁 銀花各15g 甘草10g
【加減】 手足皮膚皸裂較甚者配合外洗藥:生地、熟地、首烏、 黃精、地膚子、蛇床子各30g,玉竹、葛根、白芍各20g,地骨皮、白鮮 皮、狼毒、川椒各15g,雄黃10g。
【用法】 水煎服,1日1劑。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方源】 河南中醫(yī) 1990;10(6):20
處方8
【組成】 生地 生首烏 玄參 牛膝 丹皮 益母草 草河 車 水牛角 白花蛇舌草
【用法】 水煎服,1日1劑。
【功效】滋補(bǔ)肝腎,清熱解毒。
【主治】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方源】 江西中醫(yī)藥 1991;22(3):33
處方9
【組成】 生地 玄參 生苡仁 虎杖 羊蹄根 忍冬藤 苦 參 黃芩 車前子各30g 知母9g 麥冬12g 葶藶子 桑白皮 各30~60g 茯苓 豬苓12g 澤瀉各15g
【加減】 心悸者加茯神、棗仁、柏子仁各12g,青龍齒(先煎) 30g,琥珀屑3g(沖);血瘀胸痛者加丹參30g,赤芍15g,桃仁12g;熱 甚者加生石膏(先煎)60g。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蠲飲利水。
【主治】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方源】 安徽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bào) 1990;9(4):37
處方10
【組成】 冰片 石膏 紅花 公丁香 肉豆蔻 草果仁 沉 香 白檀香 紫檀香 廣木香 木通 石榴 訶子 川楝子 梔 子 麥冬 首烏 炙草決明 線麻子 白云香 黑云香 射干 文冠木 刺柏 益母草 五味子 甘草 廣角各15g 麝香 牛 黃各2.5g 熊膽5g
【用法】 共為細(xì)末,水泛為丸,每日3次,1次3~5g口服。
【功效】 清熱活血,通絡(luò)利濕。
【主治】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方源】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 1994;13(3):15
處方11
【組成】 爐甘石60g 朱砂6g 琥珀3g 硼砂4.5g 熊膽 1.5g 冰片0.6g 麝香0.9g
【用法】 爐甘石燒紅,用黃連水淬7次,與別藥共研細(xì)末,外敷 患處。
【功效】 清熱利濕。
【主治】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方源】 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0;(12):1
處方12
【組成】 當(dāng)歸60g 白芷 紫草 無名異 甘草各30g
【用法】 入清油500g浸泡3天,置鐵鍋內(nèi)慢慢熬枯,濾去藥 渣,再將油放入鍋內(nèi)熬開,入血竭30g化盡,再入白蠟30g化開,離 火后加入輕粉12g拌勻傾入盆內(nèi),冷凝成膏,外敷患處。
【功效】 活血通絡(luò)。
【主治】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方源】 同上方
處方13
【組成】 水牛角30g 鮮生地15g 枸杞子 首烏 丹參 赤芍 當(dāng)歸 地骨皮 墨旱蓮各10g 丹皮 知母各8g 紫草 12g
【用法】 水煎服,1日1劑。
【功效】 養(yǎng)肝腎,化瘀熱。
【主治】 紅斑狼瘡。
【方源】 南京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bào) 1990;6(2):40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