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后期朝廷的派系矛盾非常復(fù)雜,文人的處境艱難,動不動就以議論時事而受到排擠外放。元祐初年,蘇軾和錢穆父在朝為官,一個是起居舍人,一個是中書舍人。
隨后錢穆父出知越州,接著蘇軾知杭州。宋哲宗元祐六年即1091年錢穆父又改知瀛洲。他去瀛洲就任時路過杭州,蘇軾有所感發(fā),于是寫了一首詞送行。全篇結(jié)構(gòu)精巧,感情跌宕起伏,神韻飛動,結(jié)尾是經(jīng)典名句。
這首詞就是《臨江仙》,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寫與友人的久別重逢,下片寫月夜送別友人。蘇軾與友人宦海輾轉(zhuǎn)沉浮,互相勉勵,足見朋友情深。
詞的上片開頭交代時間,“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就是說我們兩個從同在京城為官,被貶謫到地方,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年了。
“三改火”指三年。古人沒有火柴打火機(jī)之類,他們是鉆木取火,所用的木材隨著溫度的變化四季更換,稱為“改火”。詞中指的是年度的更替。
“天涯踏盡紅塵”,寫的是從京城到地方,天涯海角,不停地宦游,見多了紅塵世事,歷經(jīng)磨難與辛苦。這里寫仕宦失意,氛圍有些凄清幽冷。
但是隨即筆鋒一轉(zhuǎn),由哀愁轉(zhuǎn)為曠達(dá)。“依然一笑作春溫”,我們這一次相見,你仿佛忘記了所有的不愉快,歡笑時的神情仍然猶如那春天般的溫暖。
“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面對挫折,你的心情就像古井那樣深邃平靜,不起波瀾。你的情操就像秋天的竹竿,挺直而有節(jié)。“秋筠”指秋天的竹子。
上片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法,以“春溫”“古井”“秋筠”等形象,來贊美友人的高風(fēng)亮節(jié)。
但是相逢的好景不長,“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惆悵的是,月光熹微,朋友馬上就要孤舟遠(yuǎn)行。從杭州到河北的瀛洲,路途遙遠(yuǎn)。
“尊前不用翠眉顰”,在餞行的宴席上,歌女你只管斟酒,不用為客人遠(yuǎn)行皺著眉頭而憂愁哀怨。“顰”指皺眉頭,不開心。
因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本來就是一座旅店,我也是其中匆匆的過客。“逆旅”指旅店、旅舍。
這里“我”指作者蘇軾,明寫自己,暗寓客人。既是自勉自勵,也表示自己與友人錢穆父志同道合,肝膽相照,是患難之交。
李白曾經(jīng)有詩說過,“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既然你我大家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的聚散離合和一時的坎坷風(fēng)雨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堪稱經(jīng)典名句。其中以一“亦”字用得最妙。詞人筆鋒一轉(zhuǎn),以舉例的方式勸慰友人要曠達(dá)樂觀,積極入世,不為外界所干擾。全篇感情跌宕起伏,神韻飛動。
蘇軾自己也正是如詞中所說的那樣,人生既然短暫,面對官場失意,命運坎坷,就要做到超然物外,隨遇而安。順境時則要積極入世,有所作為。
吾生也有涯。不迷惑,不放棄,排除外界的紛擾,泰然自若地處理好一切該做的事情。這就是人生應(yīng)有的態(tài)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