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紅
【處方】朱砂(研細(xì))白術(shù) 白蘞 白附子 吳白芷 白僵蠶 木香各15克 白及 白茯苓 密佗僧各4.5克 鐘乳粉6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阿膠15克熬成膏子,與藥末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面生噌靬,皮色黑皺。
【用法用量】用時(shí)以溫水、蜜少許磨化開,調(diào)涂面上,次日早晨用溫水洗之,甚妙。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
治口眼歪斜二方一法
【處方】一方:桂心用酒煮取汁,紙蘸貼患處,左歪貼右,右歪貼左。
一方:用大鱔魚一條,以針刺頭上血,左歪涂右,右歪涂左,正即洗去,鱔魚放之。
一法:灸耳垂下艾炷三壯,左炙右,右炙左。
【功能主治】治口眼歪斜。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消風(fēng)玉容散
【處方】綠豆面90克 白菊花 白附子 白芷各30克 熬白食鹽15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加冰片105克,再研勻收貯。
【功能主治】疏風(fēng)清熱。治肺胃風(fēng)熱上升,面上生風(fēng)癬,初如痞喑,或漸成細(xì)瘡,時(shí)作痛癢。
【用法用量】每日洗面以代肥皂。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七十四
洗發(fā)菊花散
【處方】甘菊花60克 蔓荊子 干柏葉 川芎 桑根白皮(去粗皮,生用)白芷 細(xì)辛(去苗)旱蓮草(根、莖、花、葉)各30克
【制法】上藥八味,粗篩。
【功能主治】治頭發(fā)干燥、脫落。
【用法用量】每用藥60克、漿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洗發(fā)。
【摘錄】《御藥院方》卷八
外敷麻藥
【處方】川烏尖 草烏尖 生南星 生半夏各15克 胡椒30克 蟾酥12克 (一方加蓽茇等分;一方加細(xì)辛為君)
【功能主治】【功用】外科手術(shù)前局部麻醉。
【用法用量】上為末,用燒酒調(diào)敷,候麻木,任割不痛。
【摘錄】《外科大成》卷一
濕疹膏
【處方】青黛60克 黃柏末60克 氧化鋅620克 煅石膏末620克 麻油620克 凡士林930克
【制法】先將青黛入乳缽內(nèi)研細(xì),加入黃柏末研和,次加氧化鋅研和,再加煅石膏研極細(xì)和,最后加入凡土林、麻油調(diào)和成膏。
【功能主治】收濕止癢。治嬰兒濕疹或亞急性濕疹,滲水不多者。
【用法用量】臨用時(shí)薄涂皮損之上。
【摘錄】《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yàn)集》
生肌膏
【處方】當(dāng)歸60克 甘草30克 白芷15克 紫草9克 血竭12克 輕粉12克
【制法】用麻油500克,浸藥三天,久熬去滓,濾清,再熬至滴水成珠,加白蠟60克,溶化,再加血竭、輕粉,最后攪勻成膏。
【功能主治】生肌祛腐。治瘡瘍潰后,膿水將盡,及開放性損傷,燙傷,肉芽生長緩慢者。
【用法用量】外敷,每日清潔瘡口,換藥一次。
【摘錄】《外傷科學(xué)》
神效暖臍膏
作者:中華氣功大全網(wǎng) 來源:www.cn-boxing.com 查看:13
【處方】肉桂45克(去皮)丹皮24克 黃耆 黨參 歸身 生地各60克 白芍 蓯蓉 附子(炮)木鱉子各30克(去殼)荊芥 防風(fēng) 麻黃 桂枝 柴胡 前胡 升麻 葛根 蘇葉 薄荷 羌活 獨(dú)活白芷 藁本 川芎 細(xì)辛各15克
【制法】以真麻油1.5千克,生姜120克,蔥頭120克切碎,入油內(nèi)慢火熬焦,去滓,濾凈汁;每油500克,入飛凈黃丹250克,慢火熬至老嫩得宜,以瓷器收盛。七天后方可使用。
【功能主治】鎮(zhèn)痛止瀉,祛風(fēng)散寒,溫中健胃。暖肚。治感受寒邪,腹痛腹脹,嘔吐酸水等。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清涼膏
【處方】梔子仁7.5克 黃連7,5克(去須)生地黃60克 蔥白10枚(擘)白芷7.5克 黃蠟15克 清麻油120克
【制法】上藥細(xì)銼。于油鍋中煎,以地黃焦黑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再于鍋中入蠟,慢火熬,候蠟消,傾于瓷盒內(nèi)。
【功能主治】治燙傷,燒傷。
【用法用量】用時(shí)涂于瘡面。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
頁首
《中藏經(jīng)·附錄》:清涼膏
【處方】川當(dāng)歸 香白芷 木鱉子肉 白及 芍藥 黃柏 白蘞各30克 乳香(別研)膩粉各少許 白膠少許 黃丹90克
【制法】上用清麻油300克,煎前六味,候紫色,去之;入槐、柳枝各22厘米,再煎少頃,又去之;入黃丹150克,熬成;入乳香等,重綿濾,入罐子內(nèi)貯之。
【功能主治】治發(fā)背。
【用法用量】先服白散子下之,次用此藥貼之。
【摘錄】《中藏經(jīng)·附錄》
頁首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四:清涼膏
【處方】生山芋
【制法】上一味,不拘多少,去皮,研爛成膏。
【功能主治】治燙傷,燒傷。
【用法用量】涂于患處,疼痛立止,不成瘢痕。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四
頁首
《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七:清涼膏
【處方】生南星 薄荷葉各15克 荊芥 百藥煎各9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治眼目紅赤腫脹,不能開合,痛如針刺,悶熱淚如雨。
【用法用量】用冷水調(diào)成膏,貼眼角上。
【摘錄】《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七
頁首
《外科正宗》卷四:清涼膏
【處方】石灰60克
【功能主治】治燙傷,燒傷,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攪混澄清,取清汁125毫升,加香油60毫升,以筷子攪打千百下如糊,取面上稠者,涂擦傷處。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頁首
《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yàn)集》:清涼膏
【處方】當(dāng)歸30克 紫草6克 大黃面4.5克 香油500克 黃蠟120~180克
【制法】以香油浸泡當(dāng)歸、紫草三日后,用微火熬至焦黃,離火,將油濾凈去滓,再人黃蠟加火熔勻,待冷后加大黃面攪勻成膏。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治燙傷、燒傷等清潔瘡面;多型紅斑(血風(fēng)瘡)、牛皮癬(白疕)等炎癥性干燥脫屑皮損。
【用法用量】外敷患處。
【注意】陰瘡、陰疽慎用。
【摘錄】《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yàn)集》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