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養(yǎng)生要切記“生命在于運動”,但“運動”也要把握好“度”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意思是:流水不腐敗,戶樞不蟲蛀,什么原因?因為它們都在不停地運動。人的身體也一樣,只要堅持運動就可以不生病。)
——《呂氏春秋.盡數(shù)》
流水之不腐,以其逝故也;戶樞之不蠹,以其運故也。(意思是:流水之所以不腐敗,是因為它晝夜不停地流逝;戶樞之所以不被蟲蛀,是因為它經(jīng)常出在運動狀態(tài)中。人的身體也完全是這樣。)
——晉.程本《子華子》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不息也。
——宋.張君芳《云笈七箋》
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堅持運動,吃進去的東西就能消化,血脈就會流通,就不會生病,這就和戶樞不易腐朽一個道理。)
——《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調(diào)和筋骨,有運動之方;均齊勞逸,有作息之則。(意思是:要強筋健骨,只有堅持運動;要勞逸均衡,就要堅守作息制度。)
——晉.葛洪《抱樸子》
能動能靜,所以長生。
——南朝.梁.陶弘景《養(yǎng)性延命錄》
天之為物,故恒于動,人之有生,亦恒于動。(意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nèi),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他們都在恒久不變的運動。)
——元.朱丹溪《格致余論.相火論》
養(yǎng)生者,形要小勞,無至大疲。故水流則清,滯則洿。(洿:污濁。養(yǎng)生不能把身體搞得太疲勞。)
——宋.蒲虔貫《保生要錄》
善養(yǎng)生者,使之能逸能勞。
——宋.蘇軾《教戰(zhàn)守策》
體欲常勞,食欲常少。(意為:身體需要經(jīng)常勞作,進食不宜過量,經(jīng)常保持八分飽,有利于健康。)
——晉.張華《博物志》
勞苦勝于逸樂。(勞苦比安逸享樂更利于養(yǎng)生。)
——南朝.梁.陶弘景《養(yǎng)性延命錄》
故故小勞君會否,戶樞流水即吾師。(意為:常?;顒踊顒由眢w可保持健康,這是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
——宋.陸游《書意》
常勤小勞則身健。(人要勤快一點,經(jīng)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身體就健康。)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養(yǎng)生莫善于習(xí)動。(保養(yǎng)身體的最好方法是養(yǎng)成愛運動的習(xí)慣。)
——清.顏元《顏習(xí)齋先生言行錄》
人欲勞于形,百病不能成。(人需要勞動身體以卻病,體活則病離。)
——《保生銘》
人勤于體者,神不外弛,可以集神;人勤于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攝精。(人不僅身體要勤快,而且腦子也要勤快。這樣精神就集中內(nèi)斂,不外散,身體必然好。)
——《關(guān)尹子.四符》
夜臥早起,廣步于庭。(鍛煉身體的有效方法:早睡早起,堅持散步。)
——元.劉元素《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
散步所以養(yǎng)生。
——《南華經(jīng)》
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wù)以自佚,名之曰招蹶。(輦:挽車。佚:逸樂無度。蹶:跌倒;顛仆。意思是:出人都要坐車,貪圖逸樂,可謂自招其禍。)
——《呂氏春秋.本生》
出輿入輦,命曰“蹶痿之機”。(輿:轎子。痿:身體某部分萎縮或失去機能。意為:出入家門不是坐轎就是坐車,那就給自己肢體萎縮埋下了“定時炸彈”。)
——漢.枚乘《七發(fā)》
勞其形者長年,安其樂者短命。(身體勤勞的人長壽,耽于逸樂的人短命。)
——宋.歐陽修《刪正黃庭經(jīng)序》
精神不運則愚,氣血不運則病。(不動腦筋的人愚蠢,不動身子的人易病。)
——清.魏裔介《瓊琚佩語.攝生》
心要常操,身要常勞。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勞愈強壯,但自不可過耳。(大腦要經(jīng)常思考問題,才使人變得聰明;身體要經(jīng)常活動,才能不斷增強體質(zhì)。但都不可過度。)
——明.呂坤《呻吟語》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或看或坐或站或走或睡,都不可太久,久了,有害于身體。)
——元.劉元素《素問.宣明五氣》
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身體得不到適當(dāng)?shù)男菹⒕蜁@В痪襁^度耗費就會勞累。)
——《莊子.刻意》
形勞而不休則蹶,精用而不已則竭。(身體過度勞累就會倒仆,神氣耗費過多就會衰竭。)
——《淮南子.精神訓(xùn)》
行不極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臥不及勞。(意為:身體各部分的活動都要適度,不要過于勞累。)
——晉.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
莫強為力所不任,……以致筋骨疲竭耳。(不要勉強做力不能勝任的事,做到筋疲力盡就不好了。)
——南朝.梁.陶弘景《養(yǎng)性延命錄》
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dāng)使極爾。(人的身體須勞作活動,但不宜過分。)
——《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養(yǎng)生之士,睡不至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座不久處,立不至疲,臥不至懵。(養(yǎng)生的人,睡覺不能睡過頭,走路腳步不能太快,聽聲音音量不能太大,看東西用眼時間不能太長,坐臥站立都不能過頭。)
——唐.孫思邈《千金要方》
人徒知久行久立之傷人,而不知久臥久坐之尤傷人也。(人們只知道行久了站久了對身體不好,而不知道睡久了坐久了尤其不利于身體健康。)
——明.李梴《醫(yī)學(xué)入門》
不欲甚勞,不欲甚逸。(不要太勞累,也不要太安逸。)
——《彭祖攝生養(yǎng)性論》
一身動則一身強,一家動則一家強,一國動則一國強,天下動則天下強。
——清.顏元《顏習(xí)齋先生言行錄》
善養(yǎng)生者,可不先養(yǎng)此形以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為興復(fù)之基乎?(注:形:身體。神明:精神。宅:居所;依托。興復(fù):康復(fù)。基:基礎(chǔ);根基。意為:善于養(yǎng)生的人還是善于治病的人,還是要把身體搞健康。身體不健康,精神以什么為依托呢?)
——明.張介賓《治形論》
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dāng)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dǎo)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guān)節(jié),以求難老。吾有一術(shù),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鳥。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當(dāng)導(dǎo)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A佗的學(xué)生吳普遵照老師的教誨鍛煉不輟,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三國.魏《華佗傳》
(八)養(yǎng)生要有毅力和耐力,要能夠“自己管住自己”,
盡量使日常生活形成規(guī)律和良好習(xí)慣
養(yǎng)性之士,不知自慎之方,未足以論養(yǎng)生之道也,故以自慎為首焉。(意為:修性養(yǎng)生的人,不懂得自己管住自己的道理,就沒有資格談?wù)擆B(yǎng)生之道。因此,修性養(yǎng)生,以“自己管住自己”為第一位的要求。)
——唐.孫思邈《千金要方》
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君子一天的作息順序是:早上處理政事,白天調(diào)查研究,晚間撰修政令,夜間安穩(wěn)睡覺。)
——《左傳.昭公元年》
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中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善于養(yǎng)生的人,起居作息都很協(xié)調(diào),很有規(guī)律。)
——唐.孫思邈《千金要方》
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走如風(fēng)。(坐著要像洪鐘那樣沉穩(wěn),站立要像松柏那樣挺拔,睡覺要像弓箭那樣彎曲,走路要像疾風(fēng)那樣輕快。)
——南朝.梁《養(yǎng)性延命錄》
善養(yǎng)生者,使之能逸能勞。
——宋.蘇軾《教戰(zhàn)守策》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清.沈德潛《古詩源.擊壤歌》
衣食寢處皆宜,能順時氣者,始盡養(yǎng)生之道。(起居飲食衣著都安排合理,能順應(yīng)時令變化,使人舒適,這才算懂得養(yǎng)生的道理。)
——唐.孫思邈《千金要方》
寢處不時,飲食不節(jié),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起居不定時,飲食無節(jié)制,過度勞累或安逸,都易致疾傷身。)
——《孔子家語.五儀解》
起居無常,惟適之安。(意思是:生活沒有固定不變的規(guī)律,以合理適度為好。)
——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
起居宜愼,節(jié)以安樂之條;卻病有方,導(dǎo)以延年之術(shù)。(飲食起居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過于享樂;治病用藥不僅要考慮有治療作用,而且要考慮延長病人的生命。)
——明.高濂《遵生八箋.序》
知怡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審居宅安樂者,為得安樂窩。(能做到知足常樂者,才能夠體味到生活的快樂。)
——明.高濂《遵生八箋》
四百四種病,宿食為根本。(意為:各種疾病都因休息和飲食不當(dāng)而引起。)
——明.尤遵敘《飲食坤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