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謝娜在微博上曬出一張受傷手指的相片,稱是帶寶寶們上車的時候,手指被車門狠狠地夾了一下,真的是很疼。
可是,為人母的她就在那么一剎那,想到自己會因疼痛大叫嚇到寶寶們,于是強忍著疼,微笑著流下了兩行熱淚。
同為人母,我實在是佩服謝娜的隱忍,但是,卻并不打算為她的這一份“怕嚇著孩子”而鼓掌。
都說“為母則強”,自從當了媽,之前柔弱的小女生,在生娃后被迫一夜長大,變成了“女超人”,從此以后,只能跪著堅強,卻不能站著哭。
有個朋友,在生孩子前,是父母掌心里的寶貝,老公寵愛的老婆??勺詮纳送?,“媽媽”這個稱謂一附身,她就被逼得像是換了一個人。
月子里,她不小心得了乳腺炎,疼得只想哭,可身邊的人都說:“不能哭,哭會影響奶水的質(zhì)量。”
熬過這一茬,卻沒有想到她又攤上了一個“睡渣”寶寶,晚上熬得七葷八素的,抱著孩子滿屋子里轉(zhuǎn)悠,這個城市凌晨的每一個點她都看過了,她困得想哭,可是不能哭,因為她一哭,老公就會說她:“當媽了就該有個當媽的樣。”
孩子學走路摔倒了,磕破了腦袋,她這個當媽的也是心疼得想哭,可是,旁邊人說:“不能哭,你一哭孩子就會哭,小男孩以后還怎么學會堅強?”
孩子兩歲半的時候,我這個朋友離家出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我不愿意當媽了,當媽太累了……”
蔡康永說:“我們這個社會太不容許別人哭了?!?/strong>
我想說,我們這個社會,太多的媽媽不被允許哭了。
張娜拉在一個短片,演繹了一個全職媽媽的一天生活:
片中的媽媽崩潰了,她哭了。
有人diss片中的媽媽說:“當媽都是這樣的,沒有什么好哭的?”
這個短片,你可能只會看一次,可是,當媽的日子,卻是每天重復著這樣的短片。
看到片尾那個媽媽抹淚的鏡頭,有心疼,也有欣慰:在累到筋疲力盡、扛不下去的時候,哭一下,真的可以讓一個媽媽得到一點點自愈。
很多一邊抱怨丈夫一邊假裝堅強的媽媽們,大部分都在喊累。她們會這樣說:孩子不愛搭理爸爸,不纏別人,單單愛粘住自己不放,還要照料整個家庭……
這就是媽媽們的困境。
為了從困境里走出來,媽媽們有必要讓自己停下來,別像陀螺一樣轉(zhuǎn)不停。是啊,地還沒有拖,碗還沒洗,還得準備晚上的飯菜……可是,就此打住。如果你覺得身心疲憊,這些都不重要了。
你先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境,才能照顧好身外的這個“家”。
當家務活開始讓你心緒煩亂時,離開它們。何妨向老公撒個嬌,求助他過來搭把手;你則可逃之夭夭,去做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比如見朋友,做個頭發(fā),修個指甲;或者就只是獨處一會兒,閉上眼,讓自己的臉部表情都放松下來,深呼吸。
向內(nèi)關注自己的身體,哪里不快樂,就對哪里說說話。
這種短暫的自我獨處與對話很有“營養(yǎng)”,可以幫助媽媽們有效地調(diào)試自己的情緒。
更長效的做法,當然是不要獨自默默承受家庭的一切事務,包括照顧孩子。你需要幫手,要么是丈夫,要么老人,要么是請人。
總之,你必須要留出時間給自己。要知道,一個內(nèi)心焦躁、匱乏、不允許表達自我的的母親,是無法養(yǎng)成真正健康的孩子的。她們甚至連自己的身體健康,最后都可能搞不定。
一個假裝堅強的媽媽,做出的隱忍的笑可能比放肆的哭,對孩子有更大的“殺傷力”。
一個全職媽媽是全天無休,甚至是全年無休的,做不完的家務,難以捉摸的娃,如果再來一點老公的不理解,這日子真的是“藍瘦香菇”了。
累了不能歇,困了不能睡,難過的時候不能哭,因為得假裝堅強。日復一日,這些負面情緒積壓,卻沒有一個釋放的出口,終有一天,它們會發(fā)酵成為一個超級大雪球,在爆發(fā)時,會一瞬間吞噬這個人,毀了這個人。
心理學研究表明,負能量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會傳遞、會傳染給周圍其他人。
對于一個媽媽來說,她周圍的這個其他人就是孩子。
小區(qū)里有一個熟識的鄰居,老公常年在外,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兒子。有一次,娘仨都病了,她在朋友圈說,自己是鐵打的,當媽后,女人沒有哭的資格。
在平時的生活,她是一個特別負能量的人。
她經(jīng)常對兩個兒子抱怨,說自己這輩子命苦,才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說大兒子是討債鬼,每天這么辛苦接送,成績卻差得一塌糊涂,說他以后肯定也不會有什么出息……
負能量就像一個魔咒一樣附在媽媽身上,并不停往身邊的孩子身上輻射。每次看到他們娘仨,基本上都是媽媽一臉的疲憊,兩個兒子耷拉著腦袋。
這樣因為假裝堅強、委屈到極點,導致負能量爆棚的媽媽,很難擁有真正的幸福,孩子更難擁有快樂。
3歲前,孩子主要由母親陪伴和照顧,那么,受母親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如果一個媽媽總是在孩子面前假裝堅強,把自己真實的感受隱藏起來,那么,孩子也會模仿學習,而成為一個不會正確表達自己情緒的人。
平時,在兩個孩子面前,我就是一個“本色”媽媽。
如果我高興了,我要表達出來。
如果我生氣了、難過了,我不會沖孩子大吵大鬧,但是也會適當表達出來。
有一次,兒子言寶生病,好幾天都不見好。我不僅要照顧他,還要輔導女兒寫作業(yè),又得洗衣做飯。
想想別人家都是兩個人帶一個孩子,我這卻是一個人帶兩個,心里倍感委屈,就哭了起來。
兩個孩子很關心地問:“媽媽,你怎么了?”
我一邊哭一邊說:“媽媽沒什么事,就突然覺得委屈想哭,就像姐姐考試考得不好會哭,弟弟沒有買玩具會哭一樣。沒事的,讓我自己哭一會就會好了?!?/p>
聽完我這樣說,他們都很安心地做各自的事了。而我痛快地哭了一場之后,擦干眼淚,心里放松了很多,過去抱了抱我的兩個小人兒,又熱情滿滿地投入到家務中去了。
在孩子們看來,媽媽難過傷心會哭,他們也就get到了——自己也可以哭,有情緒不是丟人的事,找沒人的地方發(fā)泄一下就好了。
這樣,孩子對情緒的認知才會更加全面。
一個一味隱忍的媽媽,也不會養(yǎng)出真正快樂的孩子。
往往越是要求盡善盡美的媽媽,越是在育兒路上遇到更多的問題,也越會讓自己更累。
所以,不妨只讓自己做個“及格”的媽媽,比如在陪伴中只給孩子提供以下幾樣東西:
提供食物、水。保護孩子的安全,有危險時告訴他。不過我們要區(qū)分真正的“危險”和我們心中的“不安”。其實每件事情都存在風險,只有當媽媽可以冒著一點風險時,孩子才能獲得更多探索機會和心理成長的空間。
孩子玩的時候,媽媽陪伴在一旁。讓孩子低頭能玩玩具,抬頭能看見媽媽。
在孩子發(fā)出邀請媽媽參與的信號后,媽媽可以加入進去,但是根據(jù)孩子的需求加入。比如孩子不斷把玩具從床上扔到地上,媽媽可以不停地、辛苦地幫孩子撿玩具,也可以陪孩子一起扔玩具,扔完再一起收拾。顯然后者的心情更輕松,也更符合孩子的心意。
也許不經(jīng)意間,你就成為了孩子的好媽媽。
也許不經(jīng)意間,你就成為了不委屈的、不抱怨的、懂得討好自己的好媽媽。
人際關系是我們生存的一部分。當媽媽們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當中,就很容易慢慢疏遠了自己原來的朋友,以及社會關系。其實這是一項很大的損失,你丟掉了對自己而言很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注意力和情感支持都變得狹窄,更容易帶來不安、壓抑、緊張的情緒情感風險,身心健康自然會受到影響。
人是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的。如果可以,多和自己的親人、朋友、閨蜜們走動。甚至可以在網(wǎng)上多參加一些媽媽群,多與人交流。總之,維護好身邊的人際關系,對自己、對孩子都是有益的。
“媽媽”的確是上天賦予我們的最美好的一個角色,但這并非我們?nèi)松娜績?nèi)容。身為女人,我們只有讓自己的每一個角色保持完整,身心才能在平衡的狀態(tài)下運行,在投入媽媽角色時,也才能更加充滿能量和耐心。
無論你是否在某個領域擅長或有所建樹,無論你曾經(jīng)是個音樂家還是舞蹈家或旅行者,請媽媽們一定為自己保留一份興趣愛好。
音樂、繪畫、閱讀、旅行……甚至是停下腳步享受一小段無所事事的時光,也要讓自己的精神層面在除了孩子、家庭、事業(yè)以外的領域有所寄托。這不僅能讓媽媽獲得更多額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更是媽媽緩解焦慮、煩躁情緒的避風港。
還是那句話,別為了孩子失去自我,孩子承受不了媽媽全部的愛。
每一個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當媽的日子,更是一言難盡,說多了都是淚。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做一個難過了就暢快地哭,開心就開懷大笑的媽媽,因為這會讓我們身后的孩子學習到對待的生活的態(tài)度。
哭,不是軟弱的表現(xiàn),它是為了洗滌掉生活中的灰塵,讓我們輕裝上陣,為了更美好的生活去奮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