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主要目的是以權力的社會交易概念為基礎,發(fā)展出一套理論模式來解釋流行于中國社會中的“面子”、“人情”、“關系”和“報”等土生概念之間的關系。在這套理論模式中,所有的土生概念均以社會心理學的術語來加以解釋。作者認為:這套理論模式可以用來解釋并預測中國社會及其他集體主義文化中的社會行為。
研究中國國民性的學者大多認為,儒家倫理對于中國人的社會行為有相當深遠的影響(例如,Wright & Twitchett,1962)。他們假沒儒家倫理使得中國人特別重視人際關系的和諧(Abbott,1970),因此,許多學者遂以諸如社會取向(social orientation)或集體主義(co1lectivism)之類的概念來描述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Hsu,1953,1963;Bond,Leung & Wan,1982)。大體而言,這種論點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當我們仔細思考這些論點的含義時,我們當可發(fā)現(xiàn):儒家倫理是相當復雜的思想體系.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都無法洞悉這套思想體系的細節(jié)。那么,儒家倫理究竟是通過何種社會機制(social mechanism)的運作,而對中國人的社會行為產生影響的呢?同樣地,社會取向或集體主義都是含義甚廣的整體性概念(global concepts),這些概念必須給予更精確的運作性定義,方能用來解釋中國人的社會行為。
作者以為,儒家倫理、社會取向和集體主義等等抽象層次甚高的概念,其實是通過一套由“人情”、“面子”、“關系”和“報”所構成的社會機制,而對中國人的社會行為產生實際的影響的。本論文的主要目的便是試圖以這些概念為基礎,發(fā)展出一套理論架構,來說明影響中國人社會行為的機制。
從這套理論架構來看,“人情”和“面子”是了解中國人社會行為的兩個核心概念。中國人和家庭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時,往往受到這兩個概念的影響,而表現(xiàn)出具有文化特色的種種社會行為。我們可以說:要了解中國人的社會行為,必須先把握住“人情”和“面子”對于中國人行為的動態(tài)作用。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紛紛由農業(yè)社會蛻變成為工商業(yè)社會,一般中國人和家庭以外的人接觸的機會也愈來愈多。在現(xiàn)代的中國社會里,“人情”和“面子”對中國人的社會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在什么樣的社會條件之下,“人情”和“面子”對中國人社會行為的影響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值得吾人深入探討的。
以往也有許多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曾經從不問學科的角度.分別詮釋過這幾個概念(金耀基.1980;H,1976,Hu,1944;King & Myers,1977)。然而,由于這些概念在中國社會中使用范圍相當?shù)膹V泛,其意義往往隨著使用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再加上以往的研究大多偏重于概念的厘清和靜態(tài)的描述,因此,吾人對于中國人社會行為的了解,仍然不免失之零散。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以權力(power)的交易和運用為基礎,試圖發(fā)展出一套比較具有整合性的概念架構,來解釋中國人的社會行為。本文的主要論點是:在中國社會中,“人情”和“面子”是個人影響家庭以外其他人的重要方法?!叭饲椤薄⒚孀印币约跋嚓P的“關系”、“報”和“緣”等概念,構成了一套由文化制約而成的社會機制。通過這套社會機制,中國人可以對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炫耀自己的權力;可以操弄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可以改變別人的態(tài)度、動機或行為,使其順從自己的意志;還可以閃避別人權力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將這套由文化制約而成的社會機制視為一種“權力游戲”,來了解中國人的社會行為。
一、權力的定義
權力的定義
在分析“人情”和“面子”的“權力游戲”之前,我們必須先對本文所談的“權力”下一個清楚的定義。在這篇文章中,所謂“權力”是指社會交往歷程中,一方以其意志加諸另一方,使其改變態(tài)度、動機或行為的力量。有些社會心理學者以為:個人以“權力”影響他人的歷程,基本上也是一種社會交易(social exchange)的歷程(Cook & Emerson,1978;Baldwin,1978)。個人之所以會用權力來影響別人,主要是這樣做可以讓他獲得對方所能支配的某種社會資源(socail resources),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樣地,對方之所以愿意接受個人的影響,而改善其態(tài)度、動機或行為,也是因為他預期這種改變能帶給他某種酬賞(rewards),或幫助他避開他所嫌惡的某種懲罰(Punishments)。
權力影響歷程包含有社會交易的性質,這是一項普遍的原則。然而,當我們在中國社會的架構中考慮這項原則時,我們卻必須對中國人的社會交易法則作更進一步的闡明。中國人是一個講究“差序格局”的民族,他們常常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和自己關系不同的人(費孝通,1948)。對于一個掌握有某種社會資源作有利于對方的分配的人,他首先會考慮的問題是:對方和自己具有什么樣的“關系”對于“關系”不同的人,個人會以不同的社會交易法則與之交往。
為了說明上的方便,茲將請托者的行為和資源支配者的心理歷程繪如圖一。圖一是說明中國人如何以“人情”和“面子”影響他人的理論架構,也是本文歷要討論的重點所在。由于“人情”、“面子”、“關系”和“報”都是流傳于中國民間的非學術土生概念(genius concepts),在圖一下方,我們特地以其對應的社會心理學學術性精練術語(ingenious terminology)來加以解釋。圖一的理論架構將中國人的社會行為化約成為請托者和資源支配者兩者互動(dyad interaction)的形式,只不過是為了方便讀者了解.其實此一理論架構所要解釋者,并不限于二者互動的情境,它可以用來解釋三人以上的社會行為。更值得強調的是,圖一的理論架構將交往雙方區(qū)分為資源分配者和請托者,亦是為了說明的方便。在實際的社會互動情境中,互動雙方都可能掌握某些能夠滿足對方需求的社會資源,也都可能要求對方將其掌握的資源作有利于自己的分配。因此,在交往過程中,交住雙方中的任一方都可能在某些時候扮演資源支配者的角色,在其他時候又扮演請托者的角色。本文以下各節(jié)將對圖一各階段的心理過程作更為詳盡的說明。
二
關系判斷:權力游戲的第一步
圖一顯示,當有人要求資源支配者將他所掌握的資料作有利于對方的分配時,資源支配者所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對方和自己之間。具有什么樣的“關系”?圖一的理論模式以一個長方形的方塊來代表不同的人際關系。長方形的對角線將之分成兩部分,斜線部分代表人際關系中的情感性成分,空白的部分代表其、工具性成分。長方形中的兩條橫線將該一長方形分隔成三部分,分別代表中國社會中個人可能扔有的三大類人際關系,即情感性的關系(expressiveties)、工具性的關系(instrumental ties)和混合性的關系(mixedties)。圖一顯示上述三種人際關系都是由工具性成分和情感性成分構成的,其間差異僅在于不同關系中兩種成分所占比例不同而已。
在中國社會中,資源支配者往往會依據(jù)不同的社會交易法則來和上述三種“關系”不同的人交往。茲將這三種人際關系的特性及其在中國社會中的交易法則分述如下:
(一)情感性的關系
情感性的關系通常都是一種長久而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個人和他人建立這種關系,主要可以滿足其關愛、溫情、安全感、歸屬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像家庭、密友、朋儕團體等原級團體(primary groups)中的人際關系,都屬情感性關系之例。當然除了滿足情感方面的需要之外,個人也可以這種關系為工具,來獲取他所需要的物質資源.不過,即使如此,在這類關系中,情感性的成分仍然大于工具性的成分。
在中日社會中,對個人最重要的原級團體,可說是家庭。傳統(tǒng)式的中國家庭具有政治、經濟、宗教、教育籌多重功能,能夠滿足個人各種不問的需要。傳統(tǒng)中國家庭的理想是把家庭成員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共同的收支單位。這個收支單位的特色有三:(1)每個人的勞力所得皆回公庫(婦女的私房錢除外),(2)每一個人的生活所得皆由公庫支出,(3)結余的財寓由家中成員所共享。換言之.在未分家之前.中國式家庭中主要的社會交易和資源的分配法則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則(need rute):子女幼小時,父母有撫養(yǎng)子女的責任;父母年老不能工作時,子女亦有奉養(yǎng)父母的義務。一般而言,中國式家庭中的成員彼此很少有顧忌存在,能夠表現(xiàn)出較多的真誠行為;成員與成員之間也很少玩“人情”和“面子”的“權力游戲”。
當然,家庭成員彼此以“需求法則”交往并表現(xiàn)出較多的真誠行為,并非意指中國家庭中的成員很少面臨人際沖突。從以往的研究來看,對一般中國人而言,其人際困擾的主要來源乃是家庭內的人際沖突。在本文的理論架構中,作者將引起這類沖突的情境稱為“親情困境”。由于這種困境不是本文理論所要處理的對象,故本文對這個問題也不多加討論。
(二)工具性的關系
在圖一的長方形方塊中,和情感性關系相對者,是工具性關系。個人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工具性關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要獲得他所希冀的某些物質目標。更具體地說,個人和他人維持情感性的關系時,維持關系本身便是其最終日的,可是,個人和他人建立工具性的關系時,只不過足以這種關系作為獲取其他目標的一種手段或一種工具,所以這種關系基本上是短暫而不穩(wěn)定的。譬如:店員和顧客,公車司機和乘客,大醫(yī)院中的護士和門診病人,雙方都以和對方交往作為達成自身目標的手段,雙方交往時,彼此可能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其間縱然帶有情感成分,亦屬十分有限。
在中國社會中,工具性人際關系的社會交易法則是講究“童叟無欺”的公平法則。這種普遍性而非個人化的法則,凡被個人劃歸為工具性關系的對象,個人都會一視同仁地以同樣的原則與之交往。更清楚地說,個人以公平法則和他人交往時,雙方都會根據(jù)一定的比較水準來衡量;自己從對方獲得多少酬賞?為了獲得這些酬賞,自己必須付出多少代價?酬賞減去代價后的結果是否與對方獲得的結果不相上下?由于工具性關系中的情感成分甚為微小,個人以公平法則和他人交往時,比較能依據(jù)客觀的標準,做對自己較為有利的決策。換言之,當他衡量和他人交易的結果時,如果認為這項交易關系對自己不利,他可能提出條件和對方討價還價;對于對方不合理的要求,他可能嚴詞拒絕;如果對方不接受自己的條件,他還可能中止這項交易關系,而不以為意。由于工具性關系的短暫和不穩(wěn)定性,這類人際關系也不是中國人以“人情”和“面子”玩“權力游戲”的范疇。
(三)混合性的關系
在中國社會中,個人最可能以“人情”和“面子”來影響他人的人際關系范疇,是屬于混合性的關系。這類人際關系的特色是:交往雙方彼此認識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關系,但其情感關系又不像原級團體那樣,深厚到可以隨意表現(xiàn)出真誠行為。一般而言,這類關系可能包含親威、鄰居、師生、同學、同事、同鄉(xiāng)等等不同的角色關系。這類角色關系的特色之一,是交往雙方通常都會共同認識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第三者,這些彼此認識的一群人,構成了一張張復雜程度不同的關系網(wǎng)。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來,一個人可能同時涉入幾個不同的群體中,而置身于數(shù)張不同的關系網(wǎng)內。從當事者的角度看來,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而擁有其獨特的社會關系網(wǎng)(費章通,1947)。每個人關系網(wǎng)內的其他人又各有其關系網(wǎng),這些關系網(wǎng)彼此交又重疊,構成了復雜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
這樣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對于中國人的社會行為有十分深遠的影響)。由于關系網(wǎng)內的人彼此認識,混合性關系的另一項特色,乃它在時間上的延續(xù)性。混合性的人際關系大多不是以親密的血緣關系為基礎,它不像情感性那樣的綿延不斷、長久存在,反之,它的延續(xù)必須借人與人之間的時相往還來加以維系。不僅如此,它和工具性的人際關系也大不相同。在工具性關系中,人際交往的本質是普遍性和非個人化的,交往雙方即使可能再次相遇。他們也不預期將來他們會進行任何情感性的交往?;旌闲躁P系則不然。在混合性關系中,人際交往的本質是特殊性和個人化的,交往雙方不僅預期將來他們可能冉次進行情感性的交往,而且他們還會預期其共同關系網(wǎng)內的其他人可能了解到他們交往的情形,并根據(jù)社會規(guī)范的標準加以評判。
因為關系網(wǎng)具有上述特性,如果個人需要某種生活資源,而要求其個人關系網(wǎng)內的某一個資源支配者給予協(xié)助時,資源支配者往往必須顧及中國社會中特有的“人情法則”,而陷入所謂的“人情困境”。假如資源支配者堅持公平交易法則,不給予對方特殊的幫助.則勢必會影響他們之間的本質,甚至破壞其“人緣”。因此,在許多情況下,資源支配者不得不遵循“人情法則”,給予對方特殊的幫助。在中國社會中,許多人便利用混合性人際關系的這種特性,運用種種方法來加強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權力形象以影響對方,井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資源。在下例各節(jié)中,我們將進一步討論“人情法則”、“人際困境”以及中國人運用“人情法則”來影響別人的種種方法。
文章來源:《臺灣學者論中國文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