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格律簡述
(1)唐詩的種類
唐詩有兩種,一類是古體詩,顧名思義是指唐代詩人繼承唐代以前的詩體而寫的詩;一類是今體詩,顧名思義是唐代詩人按照當時新興的詩體而寫的詩。
唐代的古體詩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五言古詩,又稱五古。五言古詩字數(shù)不限,但每句五個字(一字稱“一言”)。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別”,盡管每首都有幾十句,但句句五字。而孟郊的《游子吟》,一共只有六句,每句也都是五個字。另一類是七言古詩,又稱七古。七言古詩字數(shù)也不限,但每句七個字。例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全詩長一百二十句,但每句都是七個字。而柳宗元的《漁翁》一共只有六句,每句也都是七個字。
古體詩中還有一種雜言詩,詩中三字句至九字句互為參雜。例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全詩四十五句,除了三字句、八字句以外,其他字數(shù)的詩句都有。因為雜言詩更多的是七字句,一般把雜言詩歸入七言古詩一類。
唐代的今體詩(近體詩)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律詩。律詩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五言律詩,也城五律。五律的每句五個字,每首八句。例王維的《山居秋暝》;一種是七言律詩,也稱七律。七律每句七個字,每首八句,例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律詩中還有一種五言長律,或稱五言排律。五言排律每句五個字,但句數(shù)超過八句,一般十二句,有的更多。例如韓愈的《學諸進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肪褪鞘?。
近體詩另一類是絕句。絕句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五言絕句,又稱五絕。五絕每句五個字,每首四句。例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一種是七言絕句,又稱七絕。七絕每句七個字,每首四句。例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絕句比律詩起源早,而且唐以前的絕句在用韻、平仄方面不太講究,沒有規(guī)定,因此后人把沒有規(guī)定的絕句稱為“古絕”,把有規(guī)定的絕句稱為“律絕”,但古絕中也有不少用的是“律絕”中可以變通的句子,因此兩者界限不是十分清楚,一般統(tǒng)稱為絕句。
唐詩的種類如下表所示:
古體詩 | 五言古詩 |
|
|
七言古詩 |
|
| |
雜言詩 |
|
| |
今體詩 | 律詩 | 五言律詩 |
|
七言律詩 |
| ||
絕句 | 古絕 |
| |
律絕 | 五言絕句 | ||
| 七言絕句 |
(2)唐詩的平仄
平仄是古人對漢語平、上、去、入四種聲調(diào)的進一步歸類。平就是四聲中的平聲。平聲和柔圓潤、尾音較長、起伏小。仄就是四聲中上、去、入三種聲調(diào)的總稱。仄是側(cè)、不平的意思。仄聲起伏大,音尾短,甚至沒有。律詩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安排平仄,使平聲仄聲互為調(diào)節(jié),產(chǎn)生高低變化,充分表現(xiàn)了漢語聲調(diào)的和諧性。
下面試以王維的五律《山居秋暝》和杜甫的七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例,介紹一下律詩安排平仄的三條主要規(guī)則: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聞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從上面兩首詩中可以看到:第一,句中相錯。即一句中的偶數(shù)字(稱音步或節(jié)拍、節(jié)奏點)平仄要交錯。前平,則后仄;前仄,則后平。
第二,句間相對。即單句與雙句的偶數(shù)字平仄要對立。單句平,則雙句仄;單句仄,則雙句平。
第三,聯(lián)間相粘。即上兩句的雙句與下面兩句的單句中的偶數(shù)字平仄要相同。上句平,則下句也平;上句仄,則下句也仄。
律絕可以看作是律詩的截取部分,因此同樣必須遵守這些規(guī)則。
五律和七律各有四種平仄句型,以及各由這四種句型錯綜變化而成的四種格式都與這三條規(guī)則有關。另外,律詩調(diào)平仄主要看偶數(shù)字,即五律看二、四字、七律看二、四、六字,即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不過律詩中還有些其他的平仄規(guī)則,如果影響到這些規(guī)則,那么“一三五”也要“論”的,“二四六”也無法“分明”了。由于這些內(nèi)容比較專業(yè),也比較復雜,我們這里就不展開了。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從古漢語教材及一些介紹格律的書中進一步了解。
最后講一講普通話的四聲與古代四聲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普通話的四聲是由古代四聲演變而來的。普通話不管是陰平字,還是陽平字,大部分來自古代的平聲字;普通話的上聲字大部分也來自古代的上聲字;普通話的去聲字大部分來自古代的去聲字,一部分來自古代的上聲字(但無論是來自古代的去聲字,還是來自古代全濁聲母的上聲字,也都屬于仄聲)。僅從以上的情況來看,以普通話的四聲來了解平仄格律是不會產(chǎn)生矛盾的。問題是普通話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字中還有一小部分來自古代的入聲字。其中普通話中來自代入聲字的上聲、去聲字,因為同屬仄聲,我們可以不去分辨,但普通話中來自古代入聲字的陰平、陽平字就不得不加以識別了,否則將會影響我們對平仄格律的認識。比如“當春乃發(fā)生”句中的“發(fā)”字,唐代是入聲字,與“春”字平仄相錯,但普通話讀陰平,顯然與平仄格律相抵觸。識別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吳語或粵語等依然保留入聲的一些發(fā)音特征的方言讀讀看,如果發(fā)音短促急收的一般就是入聲;二是從一些古漢語書中的入聲字表中去查找。
(3)唐詩的押韻
押韻就是詩詞中在句子的末了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diào)和諧優(yōu)美,富有音樂感。押韻的那個字就叫韻腳。近體詩在押韻上也有一定的規(guī)則:
第一,押韻句必須是偶句。首句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例如王之渙《登鸛雀樓》只押偶句,首句不押;而李商隱《夜雨寄北》則句首也入了韻。
第二,押韻的字必須是平聲,不押韻句子的末尾的字必須是仄聲。所以看某一詩句是否是韻句,不僅要看末尾的字是否韻相同或相近,還要看是不是平聲字。比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第一句“空山新雨后”,盡管末尾的“后”字與下面詩句的韻腳“秋“、“流”、“舟”、“留”韻腹、韻尾相同,但因為它是仄聲字,所以就不是韻腳了。
第三,壓韻的字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可以換韻,除了首句押韻的字以外,臨近的韻不可通押。
唐代古體詩的押韻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韻句并非一定是偶句,單句也可以押韻。例如李白《將進酒》的最后幾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薄棒谩?、“酒”、“愁”為韻腳,二、三、四句都押韻。
第二,韻腳可以押仄聲韻,也可以平仄互押。例如上詩中“裘”和“愁”為平聲,而“酒”為仄聲。
第三,不必一韻到底,中間可以換韻。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共十八句,用了九個韻,其中有兩處是臨韻合押的。
不過古體詩中也有一些作品在押韻方面追求格律詩的形式,有一定的規(guī)則,如杜甫的《垂老別》,全詩一共三十二句,偶句押韻,一韻到底。唐詩的用韻有專門的韻書,韻部分得很細,但讀者大多數(shù)是和普通話對應的。
(4)唐詩的對仗
對仗,顧名思義就是兩個詩句就像古代儀仗隊一樣,兩兩相對。對仗是律詩必須遵守的一條規(guī)則。
五律或七律一共八句,每兩句為一聯(lián),共四聯(lián)。第一聯(lián)稱“首聯(lián)”;第二聯(lián)稱“頷聯(lián)”;第三聯(lián)稱“頸聯(lián)”;第四聯(lián)乘“尾聯(lián)”。沒聯(lián)單句為“出句”,雙句為“對句”。
按近體詩規(guī)定,律詩的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那么如何才算是對仗呢?
第一,指詞性相對。如名詞與名詞相對,動詞與動詞相對,形容詞與形容詞相對,副詞與副詞相對,等等。
第二,指詞組結(jié)構(gòu)類型相對。如偏正結(jié)構(gòu)與偏正結(jié)構(gòu)相對,動賓結(jié)構(gòu)與動賓結(jié)構(gòu)相對,主謂結(jié)構(gòu)與主謂結(jié)構(gòu)相對等等。
第三,指內(nèi)容意義相對。
第四,指平仄相對。
對仗有工對與寬對之分。所謂工對,就是對仗工整,嚴格遵守以上的規(guī)則;所謂寬對,自然是指對仗不太嚴格,沒有完全按照以上的規(guī)則。一般第二聯(lián)要求可以寬些,第三聯(lián)必須工整。對仗偶爾也可以出現(xiàn)在第一聯(lián)或第四聯(lián)。
對仗還有流水對、借對等等。如果能進一步了解,會對吟誦的語調(diào)設計大有裨益。律詩中也有不遵循上述對仗規(guī)則的作品,因為被詩評家稱為佳作,而冠以“變體詩”歸入其中。例如崔顥的《黃鶴樓》第二聯(lián)兩句后四字都不符合對仗格律,由于語言運用、寫景抒情有特色,被人譽為“唐代七律第一首”。
前面我們講過,絕句可以認為是五律和七律的截句。因此可能截的是八句中的第一聯(lián)和第二聯(lián),也可能截的是第三聯(lián)和第四聯(lián),也可能截的是第四聯(lián)和第一聯(lián)。因此對仗的情況應該視上面的四種可能而論了。
那么唐代的古體詩用不用對仗呢?對這一形式應該說在唐以前的古體詩中就早已存在了。唐代的古體詩也用對仗,但與近體詩的對仗有所區(qū)別,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都可以看成是上下對仗的句子。但這些對仗的句子,可以在詩中隨意出現(xiàn)。另外,律詩按規(guī)則對仗句中的詞不能重復出現(xiàn),古體詩中卻沒有這條限制。
中國的詩歌發(fā)展到唐朝,形成了一種新的詩體——律詩和絕句。因為它對每首詩句數(shù)、字數(shù)和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故稱為“格律詩”;因為它產(chǎn)生于唐朝而有別于前代的古詩,故又稱為“今體詩”或“近體詩”。
絕句亦稱“截句”、“斷句”。每首四句,以五言(每句五個字)、七言(每句七個字)為主,簡稱為五絕,七絕。律詩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朝初年。每首八句,四韻或五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韻。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分五言、七言兩體,簡稱五律、七律。每首有十句以上的,則稱為“排律”。
在近體詩中,單句稱出句、雙句稱對句,相加稱一聯(lián)。在律詩中,第一到第八句,分別稱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在律詩中,頷聯(lián)、頸聯(lián)、必須對仗。對仗首先要求句形一致,此外要求詞性相對。另外根據(jù)對仗的嚴密與否又有“工對”和“寬對”的區(qū)別。
出句的平仄和對句的平仄必須是相反的,叫“對”;下聯(lián)出句的平仄和上聯(lián)對句的平仄必須是相同的,叫“粘”。
所謂平仄,是指字的聲調(diào)。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舊詩賦及駢文中所用的字音,平聲與仄聲相互調(diào)節(jié),使聲調(diào)諧協(xié),稱之為“調(diào)平仄”。這里所說的“四聲”,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四聲”是有區(qū)別的。大致上說,古代的平聲,大約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陰平聲和陽平聲;上聲和去聲,大約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上聲和去聲。普通話沒有入聲,古代的入聲字分別歸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之中,如“六”歸去聲,“八”歸陰平,“十”歸陽平,“百”歸上聲。入聲字的特點是:音長短促,有塞音韻尾。在部分方言中,還保留著入聲,如廣州話、長沙話、上海話。假如我們用上海話讀“一、七、八、不、黑、白、國、哭、獨”等字,就能很好地體味到古代的入聲字。
用(押)韻是作韻文時于句末或聯(lián)末之稱。唐詩的用韻,依據(jù)隋朝末年陸法言所著的<<切韻>>。“切韻”到了唐朝改為“唐韻”。“唐韻”共有206韻,但唐朝規(guī)定,有些韻可通用,所以實際只有112韻。到了宋朝,“唐韻”改為“廣韻”,又有幾個韻同用,實際只剩下108韻(作為宋代詩詞押韻的標準)。到了元末,把同用的韻都合并起來,另外又合并了幾個,于是只剩下106韻,就是通常所說的“詩韻”。一直沿用至今。
唐朝的格律詩,有一定的體式,下面是唐代格律詩常見的格式。
⑴五言絕句
A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詩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B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詩例: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園》)
C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詩例:鳴箏金黍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李端《聽箏》)
D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詩例:江南淥水多,顧影暫通流。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李嘉佑《白鷺》)
七絕平仄格式
A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詩例: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下江陵》)
B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詩例: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C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詩例: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D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詩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對近體詩,有一種理論認為:絕句是截取律詩的一半而成。所以我們可以把律詩看成是絕句的疊加。如五律中的第一式就是五絕A式的疊加;第二式就是五絕C式的疊加;第三式就是五絕B式和A式的疊加。
五律第一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詩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混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五律第二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詩例: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五律第三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詩例: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七律第一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詩例: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七律第二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詩例: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白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七律第三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詩例: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七律第四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詩例: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代格律詩常見的格式
⑴五言絕句
A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詩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B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詩例: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園》)
C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詩例:鳴箏金黍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李端《聽箏》)
D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詩例:江南淥水多,顧影暫通流。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李嘉佑《白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