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 西安美術學院畢業(yè)、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大長安國畫院院長、大西安之子美術研究會會長、陜西美術雜志社策劃總監(jiān)、原西安青美協(xié)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成教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地質(zhì)美協(xié)常務理事。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美展并獲獎。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國畫家康平作品印象
文:陌上寒煙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保ㄌ拼?strong>·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在陜西畫壇,陜西大長安國畫院院長康平可謂是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2008年,當他帶著蜇伏了十幾年后創(chuàng)作的墨氣拂拂、滿紙輕嵐的山水畫作品悄然回歸時就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風格和筆墨語言在美術界引起軒然大波。而今又經(jīng)過了近十年的藝術淬煉,其作品更是日臻成熟。從其一幅幅構圖嚴謹、氣勢磅礴、筆力鼎健的作品中不難看出,這是與其在山水畫領域磨礪窮年的艱辛和努力密不可分的。
早在唐代,朱景玄在《唐代名畫錄》中除了在前人的基礎上把畫分為“神、妙、能、逸”四品外,在其“序”中進一步提出“萬類由心”,強調(diào)繪畫創(chuàng)作不僅是自然的再現(xiàn)及單純的筆墨技巧的體現(xiàn),更是畫家綜合素養(yǎng)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
畫家個人的內(nèi)在學養(yǎng)、審美趣味,外在生活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驗都會影響到其創(chuàng)作風格和藝術語言形式。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里就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更是著重指出 “人之學畫,無異學書,今取鐘、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至於大人達士,不局於一家,必兼收并覽,廣議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為得?!睂嶋H上,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者而言,能否在加強自身學養(yǎng)的同時做到兼收并蓄、廣義博考從而形成具有個人獨特風格和呈現(xiàn)不同藝術面貌的作品,在某種意義上講已是其能否成為藝術大家所需要具備的先決條件。
康平早年就讀于西安美術學院,從其畢業(yè)之初所創(chuàng)作的一批寫實人物畫如《孤煙熱土》、《荒漠男子漢》等被業(yè)內(nèi)廣泛贊譽和肯定的作品中可見其扎實的筆墨功底在學生時代已深深根植。其后,他改玄易轍,在山水畫方面下起了“狠”功夫。
多年來,他以古為師,向宋、元、明、清等歷代大家學習,手追心摹,“取法乎上”,在繪畫技法上其又向當代名家白云鄉(xiāng)和賈又福學習,兼收并蓄。同時他以張躁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為理論指導,以陜南山水為創(chuàng)作的主要意源,腳步縱橫在國內(nèi)的名山大川之間,堅持創(chuàng)作與寫生并舉。不僅如此,在21世紀這個藝術互融時代,康平更是以高瞻的目光走在時代前列,他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藝術觀念為主導,不斷吸取西方繪畫和攝影方面的藝術技巧和表達形式,把西方更為常用的焦點透視法和寫實手段運用到作品中去,使筆下的作品在中國傳統(tǒng)筆墨語言基礎上具有更為獨特的藝術風貌。
縱覽康平的山水畫作,墨法精妙、格高而思逸,山水林泉,清閑幽曠、屋宇深邃,總有一種高古之意閃耀在蒼巖深壑之中。從中不難看出范寬的雄渾,王蒙的繁密,沈周的結架及弘仁之逸寂。而這一切優(yōu)秀的元素又都在不斷磨礪中被注入了新的元素,賦予了獨特的藝術感覺和境界。
在康平的作品里,不經(jīng)意間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保ㄌ啤ね蹙S《畫》)的詩意境界。其善于從生活和自然中擷取靈感,以情感為依托,并通過不同的視角來解構。其往往截取物象的主要部分并通過特定的筆墨語言來表達出作品的意蘊和內(nèi)涵,力求使“造化”和“心源”在更高的藝術層面上達到新的美學統(tǒng)一。這也正于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中所強調(diào)的既要講究“寫境”,也要講究“造境”,強調(diào)表現(xiàn)山水之“象外之意”及齊白石提出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理論與主張相暗合。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保ㄌ啤ね蹙S《終南山》)
雖然長期以來康平一直生活在陜西,但他的筆底并沒有彌漫、浸淫著濃烈的當代長安畫派筆墨技法的煙云。其筆下既有表現(xiàn)終南山、太行山等“北派”蒼勁雄渾的山水大作,如《太行三月》及表現(xiàn)民族命運及家國情懷的巨制《六盤山上高峰》,又有表現(xiàn)“南派”溫婉、秀潤的山光秀景。在其山水畫境中無不洋溢著“逸隱求其表,清靜養(yǎng)其神“的崇高意趣。其筆下的山、石、林、木、水、煙、云、瀑都成了一種表達主體意識的“感情符號”,正是從這些感情符號中,表達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高潔情愫,又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優(yōu)雅意趣。
“帶雪復銜春,橫天占半秦。勢奇看不定,景變寫難真。 洞遠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白云幽絕處,自古屬樵人。”(唐·張喬《終南山》)
勿庸自疑,康平筆下所作山川河流,皆從自然中生發(fā),通過靈動的筆墨將動與靜、虛與實、生活與藝術進行有機結合完美演繹。其筆下作品多采用平遠、高遠、深遠的構圖方法,通過近景、中景、遠景的巧妙布局,將群山莽莽、嵐煙浮動、瀑泉飛流、水波光影付之縑素,于厚重深沉中不失靈動,宏闊幽遠中饒有神韻。既有樸茂沉雄之古典意趣,又有蒼渾靈動的現(xiàn)代氣息。其作品中畫山、畫坡多無崎峭之筆,雕琢的痕跡。
山石結構,以參差細密的干筆隨情感流向順勢皴擦,于流轉切換間分出塊面層次和陰陽向背,并輔淡墨柔彩,或淺褐或淡綠與水墨調(diào)和渲染,構成骨肉相濟、虛實相彰的畫面效果。由于其作品中吸取了西方繪畫和攝影方面的藝術技巧和表達形式,使部分畫面呈現(xiàn)出油畫般的質(zhì)感和金屬的光澤。
在其筆下,不論是鴻篇巨制還是咫尺斗方,呈現(xiàn)的都是線和墨塊自由地涂抹,在線的曲折與變化之間,在墨的濃淡虛實之間,展示出大自然山水的磅礴與闊大的氣勢,給予觀者更多想像和回味的空間。
長期以來康平性情淡泊、不慕名利,求志林壑、弄筆丹青、超然象外,在藝術道路上寂寞躬行、苦心經(jīng)營,不斷拓展山水作品的內(nèi)涵和外延,“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溢于?!?,用蘊蓄著生命激情的筆觸耕耘于山水之間,抒發(fā)胸中逸氣。而其孜孜以求、苦心孤詣問道林泉的精神,也正是他的藝術魅力所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