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說為什么一個普通的女生,明明對男生沒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但還是沒有男朋友呢,那么今天我來告訴你答案。
請你跟我來做一個游戲吧,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把你最近認識的最近一年到兩年說過話的男孩子名字給寫上去,四個人為一行。
如果這個過程你只花了一分鐘就完成了,那么你單身的原因已經找到了,就是你認識的人太少了,趕緊走出去認識點人吧。
然后呢,你把這些男孩子里面單身的人都標注出來,如果被標注的比例太低了,那么說明你周圍的大部分人都已經不是單身了,那這個就有意思了,導致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你周圍的人年齡都比較大,或者說你認識這些男生的渠道都是通過他們的女朋友認識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又不想去挖墻腳,那么,你要想辦法去認識更多的單身男孩子。
那做過以上兩個操作之后呢,接下來的操作才是最關鍵,你把這里面所有的男孩子,包括那些不是單身男孩子,你都做一個評價,評價的標準很簡單,就是這個男生,如果他追求你的話,你愿意試一下,至少你愿意了解一下,然后你把這些男孩子算出來,看他站這些所有男孩子這么一個比例,你記住這個比例,這個比例就是你對待另外一半的需求。
如果這個比例他是低于20%的,那你就不是一個對男生,沒有什么太多要求的女生,如果這個比例是低于10%,甚至5%,那么你就是一個要求非常非常高的女孩子。
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你把你不喜歡男生的一些因素都列出來,比如說他身高不到175,比如說長得丑,還沒有錢,還比較花心,然后你把這些原因帶到這個名單里面,一個個去做比對,然后你再看一看這些原因,篩選掉多少男生,又留下來多少男生,把他進入這個比例。
打個比方,比如說這里面身高滿足你要求的可能只有1/4,然后,這里面長相要求的也還剩1/4,然后你把這些因素互相乘1/4乘以1/4就是1/16,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滿意的對象其實比你想象中的要少得多得多。
當然以上你拒絕那些男生成為你男朋友的原因呢,可以通過你自身的變化而變化的,打個比方,你北方的朋友圈和你南方的朋友圈篩選的那個身高不足175的,那肯定是不一樣的,就比如說你在國外的留學圈和你在國內的大專的同學圈,你遇到的人,家庭的背景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認為這些原因并不是你條件的問題,而是你圈子的問題,那你就需要靠著你自身的努力去脫離你現(xiàn)有的圈子,直到你喜歡的圈子里面去挑選你想要的人。
當然了,現(xiàn)實的情況是,你可能通過努力根本就沒有辦法到那個圈子里面,就比如說你根本不可能像奶茶一樣到美國去留學,來找一個大款,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家境,根本就不能支持你花10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去國外去讀書。
再比如說你想要找一個長得帥的,但是你身邊全都是那些中年的油膩的大叔,那么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意識到了,在這個世界上肯定有一個圈子,能夠滿足你的需求,但是你到不了那個圈子,所以對你而言,那就是你的要求有點高了。
如果你篩選來篩選去,你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男孩子能夠讓你心動的,那就說明你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你的要求有點高。
游戲做到這個時候呢,肯定有一些女生呢,想要跟我抬杠了,她跟我說,我發(fā)現(xiàn)這些男生當中啊,我刪來刪去,還是有不少的男生,我還是愿意跟他們試一下的,那為什么我還是單身呢?
那你現(xiàn)在來做一件事情,就是你把這份名單里面這些男孩子,對你有意思的男孩子,你給他標注出來,什么叫有意思,并不是說那些要跟你表白的才算,只要他們主動跟你聊天的,不止一次的,什么都可以聊,什么東聊西聊都行。
因為至少說明這些男孩子,他還是愿意跟你相處的,然后你再統(tǒng)計一下比例,這個就是你在男生當中的評價,然后你再和剛才你說這些男孩子當中你對他們是有意思的那個比例,兩個數字來做一個比較,如果說你的那個數字越大,說明你越有資格對男生進行挑剔和選擇。
我說的扎心一點,某網紅可以在1000個男生當中找一個伴侶,但是你不行,如果你發(fā)現(xiàn)主動和你聊天的異性特別少,那么你很有可能不僅僅只是普通那么簡單,你甚至可能都算不上優(yōu)秀,只是你以為你自己很普通,找不到對象的一個核心原因。
它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就是你對對方的要求配不上你的實力,要么就是你的要求太高,要么就是你高估了自己的水準,大家明白了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