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頭暈、小便清長之證候,多見于中老年...
乏力、頭暈、小便清長之證候,多見于中老年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更為多見,若同時患有腎病,則乏力、頭暈、小便清長之癥必然出現(xiàn)。究其原因,一是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退化;二是老年人罹患腎病后加重了腎功能的功能衰退。眾所周知,腎為先天之本,腎氣盛,則體魄強??;腎氣弱,則乏力、頭暈、小便清長諸候叢生。那下面呢我給大家分享一例以乏力、頭暈、小便清長為主訴的腎病案例。
患者,顧某,女,68歲。這名患者患腎病五六年,今年初因癥狀加重而來診。看診時,患者神情怠倦,乏力頭暈,小便清長,入夜益盛。尿檢尿蛋白2+~3+,尿隱血2+~3+,紅細胞35個/μl。血肌酐107,尿素氮10.3,尿酸417,血壓155/94mmHg。查其舌脈,舌淡,苔白,脈沉弱。證屬腎氣虧虛。治以益氣健脾、培元固腎治宜。藥用:藤梨根、落地蜂、淮山藥、菟絲子、懷牛膝、炙黃芪、白茯苓、紫金牛、芡實、金櫻子、劍蘭、羊角風、小蘆根、山茱萸、當歸尾、杜仲、鉤藤、枸杞子、熟地黃、人參、炙甘草。
患者服上方20付后,自覺癥狀明顯好轉,自感有力,夜尿次數(shù)明顯減少,但雙下肢仍有輕度水腫,上方去落地蜂、紫金牛,加肉豆蔻、補骨脂,再服20付。藥后,患者自述不適之癥全無,夜尿1次。尿檢:尿蛋白(-),隱血(±),紅細胞2個/HP。血肌酐91,尿素氮8.2,尿酸384,血壓130/85mmHg。臨床體征正常。繼服上方,并隨癥加減。3個月后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告臨床痊愈。
按語:乏力頭暈、小便清長多發(fā)生于老年患者。中醫(yī)謂之:淋證。而淋證常見于:勞淋、氣淋、膏淋、血淋、熱淋、石淋六證。
勞淋主要是諸淋日久不愈,或過服寒涼,或久病體虛,或思慮傷心,或勞傷過度,或房事不節(jié),而致心脾腎虛,氣血不足,濕濁留戀不去,故小便赤澀不甚,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fā)。勞淋以虛為主,亦可虛實夾雜。腎勞者腰痛綿綿;陰虛者舌紅少苔、五心煩熱;陽虛者面浮肢腫、怯寒肢冷;心勞者心悸、氣短、失眠;脾勞者精神困倦,少氣懶言。腎虛是勞淋反復發(fā)作的主要原因。
同時,由于濕熱屢犯,或濕熱留連不解,耗傷腎陰,病初多為腎陰虛兼夾濕熱,病久則腎氣亦虛。故腎虛有偏腎陰虛與腎氣虛之不同。濕熱也有微甚之殊,病初則濕熱盛,病久則濕熱微。
同時腎虛日久,脾氣必虛,故多見脾腎兩虛。腎失所用,脾不生精,形成勞淋的證候。勞淋每因情志變化而發(fā)作,又多見于女性,可見氣滯在勞淋發(fā)生中的重要作用。氣滯可致血瘀,濕熱留連也致血瘀,故病程后期多有血瘀證的臨床表現(xiàn)。
氣淋,肝主疏泄,其脈循少腹,繞陰器,抵小腹。情志抑郁,肝失條達,氣機郁滯化火,氣火郁于下焦,膀胱氣化失司,故見臍腹?jié)M悶,脹痛難受,小便艱澀,淋瀝不已,此為氣淋之實證。若久病不愈,或過用苦寒、疏利之劑,耗氣傷中,氣虛下陷,可見小腹墜脹,空痛喜按。氣虛不能攝納,故溲頻尿清而有余瀝,氣虛水液運行滯澀,則小便不利。面色蒼白亦是氣虛之象,此為氣淋之虛證。
膏淋,濕熱注于下焦,阻于絡脈,脂液失其常道,流注膀胱,氣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濁,故見尿液混濁如米泔水,尿道灼熱疼痛,便時不暢,此屬血淋實證。若日久反復發(fā)作不愈,腎氣受損,下元不固,不能制約脂液,故淋出如脂,伴見頭暈乏力、形體消瘦、腰酸腿軟等證候,此屬血淋虛證。
而熱淋多見于女性尿路感染之癥,通常以清利濕熱、利水通淋治之,也收效迅速。而石淋則以清利濕熱、排石通淋治之,其治療需有一定的耐心,必須將體內(nèi)結石、結晶徹底排盡方安。
#高建東講腎病##非常病例##人人關注腎健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