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的常綠灌木。別名映山紅、山石榴。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花叢簇生密集,花冠呈喇叭型,花色多樣,有紅色、粉色、白色等,色彩艷麗;植株枝繁葉茂,別樣多姿,萌發(fā)力強,耐修剪,老樁造型奇特,是優(yōu)良的盆景素材。杜鵑花喜歡疏松肥沃、排水透氣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忌粘性土和堿性土壤;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huán)境;盆栽杜鵑花的根系生長在土壤的淺表,怕干旱又忌澇,不耐高溫又怕嚴寒,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2℃-25℃,夏季高溫要防曬遮蔭,冬季嚴寒要保暖防凍。夏季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其品類繁多而嬌貴,養(yǎng)殖技術系數(shù)大,但觀賞價值高,是人們喜歡又不容易養(yǎng)殖的盆栽植物花卉。
1.土壤。杜鵑花是喜蔭的植物,喜歡疏松肥沃、排水透氣良好、pH值4.5-5.5左右的酸性土壤。通常選用腐葉基質土壤或砂質壤土;或者用腐葉土、沙土、園土以7:2:1配比,并摻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或餅肥作基肥。忌粘性土和堿性土壤。適宜在初春2-3月或深秋8-9月栽植或換土。
2.澆水。杜鵑花的根系主要生長在土壤淺表層,怕旱又怕澇;合理的澆水方法是養(yǎng)好杜鵑花的重要步驟。如果澆水不當,很容易引起盆栽杜鵑花掉葉,甚至于枯死。杜鵑花的澆水應按照季節(jié)和開花期、生長期、芽苞期、休眠期而有所不同。
(1)春季4-5月是杜鵑花開始發(fā)芽、孕蕾、開花時節(jié),需要水分較多,要逐漸增加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不可盆土積水,以免爛根。如澆水過少,使盆土過于干燥而嚴重缺水,也會引起花蕾花朵脫落凋謝。
(2)夏季杜鵑花枝葉旺盛,天氣炎熱,水分蒸發(fā)快,需水量多,要每天早晚各一次澆透水,同時還要增加噴霧噴灑植株枝葉,以增加植株周圍的濕度和降溫作用。此時如果稍有疏忽,使盆土過于干燥缺水,就會引起葉片枯黃掉落,甚至于枯死。
(3)秋季氣溫日漸下降,水分蒸發(fā)慢,植株花芽已長成,需水量少,這時要控制澆水,宜少澆或不澆,只要盆土維持微濕狀態(tài)即可。
(4)冬季寒冷,杜鵑處于休眠期,要嚴格控制澆水,只要保持盆土不干即可。切忌盆土過濕,以免爛根。
3.光照。杜鵑花喜陰、忌太陽直射。春秋季宜在光線充足、通風好的環(huán)境處養(yǎng)護;夏季炎熱,氣溫高,要適當遮蔭,適宜光照不強的散射光下生長;忌烈日下直曬,以防灼傷引起枝葉枯黃,甚至于枯死。冬季寒冷,要移入室內或暖棚內保暖防凍。
4.施肥。杜鵑花施肥以薄肥勤施的原則。施肥時間以在早春2-3月份開花前為宜,每半個月追施稀釋的含氮磷鉀的復合肥,開花期不可施肥。待杜鵑花凋謝后每隔半個月追施稀釋的氮肥1次,促使生長新的枝葉。初秋是植株分化花芽時,每隔半個月追施稀釋的磷肥1次。冬季休眠期停止追肥。忌施肥過濃、過多、過于緊密,忌用生肥,以防燒傷根系,致使植株掉葉枯死。
5.修剪整型。通常在春季和秋季時進行,及時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剪去花枝梗。整型以保持盆栽整體的觀賞效果和個人喜好的造型。
6.繁殖方法。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扦插法最為普遍,可用于批量繁殖;壓條成苗快;嫁接比較復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7.病蟲害防治。杜鵑的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葉枯病、缺鐵黃化病、紅蜘蛛、軍配蟲、蚜蟲、短須蝸等。以合理養(yǎng)護預防,要及時防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