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xué)問,各有門道,例如錢鍾書先生是講“東海西海,心理攸同”的,所以努力找證據(jù)去說不同文化之間的通性。我相反,主要在辨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也就是特性。
通性其實不用說,貓有通性,人當(dāng)然也有。但這些通性,人盡皆知,不需說,說了也沒有文化研究的意義。
文化研究是要從人與人、國與國、群與群不同處說的。人群當(dāng)然會交流、器物也常會被別的民族喜歡或取用,可就像日本,它學(xué)了中國多少東西去,但是一種日本味,自然洋溢于其間。研究日本文化,要探究的,就是這種日本味,而不是講“東海西海,心理攸同”這樣的空話。
講中國文化,該注意的,也是這種中國性。
百年來熱衷的中外交流史,方向卻都錯了。整天在談域外哪些人、哪些族群、哪些宗教、哪些器物、哪些技術(shù)流入并影響了中國。這和說中國如何如何影響了日本一樣,固然可供談助,但不應(yīng)只限于此。
例如商周青銅文明,那么燦爛??墒菑臅r間上,比西亞晚了一兩千年;技術(shù)如紅銅冶煉、范鑄法、失蠟法、砷青銅、錫青銅、鉛青銅、錫鉛青銅,也幾乎都是西方傳進來的。
學(xué)者該不該闡明這一點呢?該,但光說這個有何意義?傳進來的技術(shù),到我們手上有沒有大放異彩,才是關(guān)鍵。有與西方不同之處,才有文化價值,才具有中國性。
其中,在銅器上鑄造文字,形成銘文,就是鮮明的特色,別處是沒有的。銘文規(guī)模極大,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殷周金文集成》收錄1988年之前發(fā)現(xiàn)的銘文就將近12000件,加上近年臺北藝文印書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匯編》、中華書局《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上海占籍出版社《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等等,更是洋洋大觀。
銘文字?jǐn)?shù)最多的是毛公鼎498字,其他如中山王方壺450字,小盂鼎、曶鼎都有400字左右,散氏盤(亦稱夨人盤)350字,大盂鼎291字,大克鼎290字,都很壯觀,無論史學(xué)還是藝術(shù)價值都極高。
這就是青銅文化最具中國性的地方。事實上,青銅器沒有銘文,再精美,也只是工藝品;有銘文,則是文物文獻(xiàn),價值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共識。
銘文功能,一是標(biāo)示所有權(quán),二是紀(jì)事,三是旌德,四是勸戒,交叉為用。勸戒有時只對自己子孫,如“子子孫孫永葆用”之類。有時就具有普遍的道德意涵,如湯之盤銘“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金人銘“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等等,對國人思想影響深遠(yuǎn)。
而凡有銘文者,皆是重器,鑄刻精良,更是書法史上最常被拿來摩習(xí)的典范。例如底下這張圖就是我臨寫的《散氏盤》:
這是最正宗也最基本的臨寫。學(xué)寫篆字,都要在此下功夫,否則都算沒入門。入了門了,才可以開始玩起來,譬如集字做對聯(lián),或改寫。
集字,就像我這幅“德唯取友,善在尊師”,是集毛公鼎的。把銘文上的字拆開來,集成句子或?qū)β?lián),才好應(yīng)用。
改寫,則像我這一幅《大盂鼎》全形搨。由于拓片已經(jīng)把銘文完整搨下來了,再寫一遍意義不大,畫面也不好看,所以我把銘文用行書寫出,既是釋文,又是不同書體的改寫。對拓片的題記,則放在下面:
漢代,文字藝術(shù)更為普遍,幾乎施用于任何角落。銅器銘文遂從禮器兵器延伸到生活用器,如銅鏡就幾乎都有銘文。
我曾把其中一件銘文改寫成中堂:“上太山,見神仙,食玉英、飲醴泉、駕飛龍、乘浮云、宜官秩、保子孫、壽萬年、貴富昌、樂未央”。
漢篆是有隸意的,所以寫法略不同于寫毛公鼎散氏盤。寫畢并由鏡銘顯示的神仙思想聯(lián)想到我自己的道家淵源,題了首詩:“家傳神仙學(xué),驗之多不妄。少小齊物論,逍遙以游方。漸乃開道院,殷勤輯道藏。交接饒柳輩,四海散微光。陰符不去手,大藥丹中黃。守一歸靖室,云篆寫龍章。寶鏡舒劍印,遁甲說青囊。若逢尼父問,吾儒即楚狂?!?
秦漢以后,銘文又從銅器延伸到磚瓦。我有題晉朝磚的小識,說明過這種流變,各位一看就明白了:磚瓦竹石之用,由來久矣。而磚稍遲于瓦。今存秦磚已有素面畫像、刑徒吉語、年號各式?;蛟谝褵啻u上刻劃圖文,或用木模壓印而后入窯燒制。方磚圖文居正;條磚,圖文在側(cè)。早期多方磚,漢以后多條磚;早期多圖,其后多字。寫后制模,故又有正書、反書、正反結(jié)合之分。至?xí)x,篆隸漸少,楷草滋多,由足以觀吾國書體嬗變之跡。其中且有結(jié)構(gòu)用筆均與北朝碑版絕相似者,惜當(dāng)年力持南北分疆說,如康長素等不之見也。前者,庋藏磚拓而題識之,有劉世珩《磚拓萃聚》諸賢達(dá)。余所得磚拓不足繼武,故聊舉數(shù)例以示意云。庚子春雨,門前萬柳皆綠矣。
到唐代,又有了刻在琴上的銘文。今存詩夢齊藏“九霄環(huán)佩”,汪孟舒藏“春雷”“枯木龍吟”,北京故宮“大圣遺音”,上海吳金祥藏“九霄環(huán)佩”,臺北故宮“春雷”(原張大千藏),山東博物館“寶襲”,北京曹桓武藏“云和”,李伯仁藏“飛泉”“獨幽”,旅順博物館“春雷”,查阜西藏“一池波”,管平湖藏“冥王”,馮恕藏“松風(fēng)清節(jié)”,成公亮藏“秋籟”等唐琴,都有銘文標(biāo)出它的名稱,另有若干書法題識,非常古雅。
其形制,皆如我題的這張《九霄環(huán)佩琴拓》這樣。周邊稍稍志感抒情,便是一幅很有意思的書法作品了。我這幅,藉由說1996年率先在大學(xué)中提倡古琴的事來介紹琴學(xué):
通藝堂古琴記。漢陽有琴臺,爲(wèi)鍾期鼓琴處。道光間,宋湘嘗書草曰:“萬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題詩吾去矣?!鄙w清韻久杳,徒留想望,故僅能悵悵然而去。漢晉以下,廣陵散絶;隋唐音旨,幽蘭獨存。至于白石道者之歌、勾曲山人之律,尚考其技,疑義仍多,甚矣琴道之忽邈難蹤也。然而,七弦十三徽,一唱三嘆,吟猱注綽,豈無其人?戊寅仲夏,率諸生操縵拂弦。南風(fēng)之薰兮,水仙之操兮,歌附朱絲,義兼比興,居然雅奏,足覘宿昔。復(fù)刳桐調(diào)律,教制古琴數(shù)十張,環(huán)佩生于九霄,遺音征諸太古,欲制器而尚象,非得意遂致忘言。故雕鑿大樸,協(xié)和七聲,旋陰陽以轉(zhuǎn)調(diào),叩寂寞而求音。佇思以聽之,彷彿若登彼琴臺,妙響接跡于前修,弦歌如復(fù)見于武城。因漫志之,以抒感焉。
隋唐以下,文人玩物,不止于古琴,所以器物之譜大盛,在器物上題識銘記,也愈來愈流行。我題的這張《故宮所藏耄耋硯圖拓本》曾簡略介紹了這種現(xiàn)象,并分析了宋人對硯的看法。耄耋硯,是刻上貓和蝴蝶的硯臺,諧音耄耋,以祝大年。文曰:
著作之體,久而生變?!端逯尽ぷV系》,族姓之外,已録竹譜、錢圖;《唐志·農(nóng)家》,種植之外,亦有相鶴相馬相貝諸書。蓋圖譜志録,原本國史,而不賢志小,遂及細(xì)物。
然依《四庫》考之,唐以前僅六部八卷而已,宋代則蔚然增至四十八部二六〇卷??梢姼裎镏轮?,用心于一器一物之微;踵事增華,效力于一譜一錄之編,乃宋賢之所長也。
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其事猶未大昌。仁宗以后則香譜、錦譜、石譜、茶譜、酒譜、花譜、印譜、金石譜、文房譜、草木蟲魚譜等靡不有之。蘇易簡、歐陽修、蔡襄諸公大開風(fēng)氣,天下文士繼武弗輟。
昔者,《釋名》嘗曰:“譜者,布也,布列見其事也?!敝链耍嫣煜氯f事萬物無不可布列陳述之矣。譜牒族姓之用,變而至此,涂轍于是乎廣矣!
就中硯臺一品為尤早。蘇易簡于雍熙三年已作《文房四譜》,敘列筆、墨、紙、硯。仁宗以后,文房譜乃集中于墨硯二事,后世依昉之盛,遠(yuǎn)勝紙筆。若內(nèi)廷之西清硯藏、民間之高風(fēng)翰史錄,類皆沈沈伙頤,足證其流徽可觀也。
至其流變,約略可言:
古硯殆僅為研石耳,以研石研磨顏料于其上。今陜西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繪具中即已有之。山東淄博徐家村西漢墓出土研及研石仍用其制,故發(fā)掘人員誤以為谷物加工磨盤及磨棒。
東漢以后,松煙可墨,遂棄研杵,而逕磨墨于硯上、貯墨于池中,斯始為硯也。然磚、瓦、陶、瓷、玉、鐵、漆、木俱可為之,品類尚極雜也。唐始貴澄泥,又重青州紅絲、洮河綠石,宋則歙州端溪漸奪其席,古今之再變焉。
嗣后,材以石為正、地以端歙為先,竟成傳統(tǒng),所謂“帝鴻墨海今不見,近愛端溪青紫硯”也。清乾隆藏硯,品味猶然,不甚收唐人北海公、即墨侯。
此件,琢貓與蝶各一,則所謂耄耋爾。寓意吉祥,又在材質(zhì)之外,別增姿彩。蓋明清之長,重其雕飾之巧也。微物可以考流變?nèi)绱恕?/p>
這類似一篇小論文了。是的,文人書法,豈是隨便說說?沒學(xué)問、沒思想、沒辭采,能號稱是書法家、書法作品?
現(xiàn)今書法界,每年蘭亭獎爭來搶去,可是誰都忘了:人家蘭亭本是詩會,王羲之是為詩會的集子作的序。結(jié)果我們集一堆不知詩為何物的人,在那里亂寫字,買櫝還珠,不揣其本而競欲齊其末,可笑孰甚?
若說照著《蘭亭集序》描畫,也可得益,更是奢想。要知道:王羲之是在醉后起稿,落筆即成這樣高華典麗的文章、感喟良深的意蘊,現(xiàn)在的書家,哼哼哼!
你把古來所稱三大行書,《蘭亭集序》《祭侄稿》《寒食帖》合在一起看,更可以看出:書法也者,乃是詞章義理考據(jù)綜合起來的表現(xiàn),不是單一的線條藝術(shù)、筆墨技法、視覺造型、空間結(jié)構(gòu)……。
現(xiàn)代熱衷用線條、筆墨、視覺、空間、抽象等西方概念來談書法的人,顯然就都沒理解中國性或書法性,談的不是書法,而是另一些東西。
若說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他們那時,考據(jù),也就是學(xué)問功力,在書法中還不那么明顯(其實這是今人皮相見,這幾位的經(jīng)史家學(xué)都很深厚),后來就愈來愈明顯了。金石學(xué),由宋到清的發(fā)展,讓文人、書家和金石考證學(xué)者合而為一。器物銘之所以愈發(fā)受重視,即與這個發(fā)展趨勢有關(guān)。
現(xiàn)代人要重新接上這個傳統(tǒng)并予以發(fā)展,卻也不難。我這篇文章,猶如街頭供茶,夏日飲之,足以清心潤肺,續(xù)奔前程。
龔鵬程,1956年生于臺北,臺灣師范大學(xué)博士,當(dāng)代著名學(xué)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
辦有大學(xué)、出版社、雜志社、書院等,并規(guī)劃城市建設(shè)、主題園區(qū)等多處。講學(xué)于世界各地。并在北京、上海、杭州、臺北、巴黎、日本、澳門等地舉辦過書法展?,F(xiàn)為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