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7 11:39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李如婷
□高啟新
聞香識玉,在中國那是體面而有趣的傳統(tǒng)雅事。今天識玉人,已分離成若干層次,隱匿于朝或野都是不奇怪,“君子比德與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好玉的收藏,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一種明確價值指向,一眼明了。但聞香,僅從字面上理解,就虛無縹緲多了。好在古人總喜歡把虛事辦實,實事辦美。關(guān)于中國聞香的歷史從商周開始追溯,可寫很長的文字。近些年,周圍有人開始焚香了,于是我關(guān)注身邊與香有關(guān)的事。
虛事辦實的一大步驟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能承托香氣的平臺。那么,最為熟悉的是西漢時期的博山爐。博山就是蓬萊三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這個香氣從爐上的孔道里溢出,裊裊上升,不絕如縷,人沉浸其中,自有飄飄欲仙的幻想。秦漢以來焚香在室內(nèi),不外乎求神明保佑、求潔室祛潮、求衣被染香等,簡單地說就是袪邪、辟疫、養(yǎng)生。所用的料作,以自給自足為本。比如,考古發(fā)現(xiàn)中,長沙馬王堆墓女主人辛追的熏籠,放置的香料是茅香、高良姜、桂皮、蒿本、杜衡、佩蘭,這是本地和香料。在早年,西域絲綢之路未通之時,乳香、沒藥、沉香等高品位香料國人尚不了解,故原料是粗獷的,放入容器的薰香草、蕙草直接點燃,明火或是悶燒出煙,這一半是香味一半是煙氣的環(huán)境,幾乎談不上有多少美意的,有理由相信故承托平臺的爐器是講究不到那里去。到了西漢,朝廷各路使節(jié)出訪,才知外面的世界,外面的香品。而好的香料必迎合上層的需求,俗話說,好馬要配好鞍。好香也要配好爐。漢代專用的香爐出場了。
香料的提升,引發(fā)了容器的革命。有人說春秋戰(zhàn)國是陶樓熏香,今天沒看到實物。但熏籠倒是常見。而漢代上層貴族的錯金銀的博山爐,已有實物見于出土。如滿城漢墓里出土的,其造型極為精致。此時,人已有意將焚香與精神層面的追求結(jié)合起來。博山爐,本意即很明確,當初走江湖的安期生,就把秦始皇忽悠到蓬萊三山求取長生不老藥,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還癡心不改,要去瑯琊尋找不知所蹤安期生要仙藥。因此,香爐一開始被賦予了神秘的力量。出產(chǎn)中東的蘇合香、龍腦香、乳香等都是香味樹脂聚合提純而成,要用炭火爐灰的熏烤才能產(chǎn)出好香味,這與早期的國產(chǎn)的直接燃燒的粗放型的焚香,已有天壤之別。因此,這些大背景下,香爐不改是不行的。但漢時的香爐,具有形而上與形而下雙重面貌,上層的好到嚇人,中下層的用的博山爐也僅為下里巴似的陶瓷類。說明當時真正能用得起極品進口香料的人鳳毛麟角,下層依然說不上講究。這種現(xiàn)象到了魏晉南北朝有了很大的改觀,這個結(jié)論是從目前出土的各地香熏數(shù)量之多推測出來的。這里有幾個依據(jù),此時,因青瓷燒制的成熟的,用青釉燒成的香爐相比之錯金銀或用銅料成本要大大的減少,而且可以大批量的生產(chǎn)。另外,還有就是大量的不做浪跡形骸的讀書人,開始崇尚起清談,魏晉風(fēng)骨里少不了玄言,荒郊野外,席地而坐,嘯聚山林,嗑藥品酒、沐浴更衣,常有焚香之舉。因此,錯金銀香爐的高成本與繁瑣被擱一邊,倒是由簡約清潔的瓷香爐取代了。
六朝的香熏怎么樣呢,那便是形神皆不失漢時品味,倒是多了幾分清新不俗。如甌江邊的甌窯,從東漢中晚期燒起窯火,到了六朝各方面發(fā)育都成熟了。可能經(jīng)過了市場慎重的調(diào)查,窯工們把香熏寫進工作日記里,開始可能起于仿制,最后打造出甌窯風(fēng)格的香熏,并馬上被建都在建康(南京)的貴族們青睞。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最為精美的甌窯產(chǎn)品是 1958年南京老虎山東晉顏鎮(zhèn)之(東晉右光祿大夫顏含后裔)墓出土的點彩香熏。由熏爐、承柱和承盤組成,爐體透雕三角形鏤孔三周,并飾弦紋三周。承柱飾弦紋,形似竹節(jié),口沿散布不規(guī)則有褐色點彩。六朝甌窯里,褐色點彩是首創(chuàng),在釉下彩裝飾上具有里程碑。而具前衛(wèi)的革新技術(shù),立馬就用到有意義的產(chǎn)品上,香熏便是其中之一。
遺憾的是,甌窯的香熏,并沒有走多遠。一跨入唐代的門檻,它的背影就漸行漸遠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