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樹草原(Savanna)亦稱薩王納群落。按辛伯爾(1903)等的觀點,它是在熱帶夏雨型氣候條件下天然同質(zhì)的成帶狀分布的、多少含有散生喬木或灌木的熱帶草原植被。由于各大陸環(huán)境的差異,從熱帶森林到熱帶荒漠之間廣大地區(qū)的植被變化多樣,樹木和草層生長狀態(tài)差別顯著,無樹的熱帶草地(Tropical grassland)也夾雜其間,以致人們對薩王納的理解有分歧。一些學(xué)者主張擴(kuò)大薩王納的概念,用來代表分布在該地帶的植被總稱。照此其總面積應(yīng)達(dá)2300萬km2,占全球陸地的20%,在非洲、澳大利亞和南美洲它各占其土地面積的65%、60%及45%,但如何識別它的類型分化有很多意見。M.Cole(1963,1968)提出的薩王納分類方案中,除薩王納草地和刺灌叢外,還有薩王納疏林(Savanna woodland)、薩王納園林(或譯疏樹草原及果園型薩王納Savannaparkland)和矮喬灌木薩王納(low tree and shrub savanna)。前者或稱熱帶疏林,后二者大體相當(dāng)于稀樹草原的原來范疇,但名稱突出了喬木特征。
夏綠闊葉林(summer green broad-leaf forest)或稱溫性落葉闊葉林,是溫帶濕潤半濕潤氣候下的地帶性植被類型之一。它在世界范圍內(nèi)主要分布在三個區(qū)域: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歐和中歐海洋性氣候的溫暖區(qū)域;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和日本。在南半球,由于沒有適宜的條件,夏綠闊葉林分布極少。
中國夏綠林與其他地區(qū)不同,即沒有山毛櫸林出現(xiàn)(該屬3個種只見于亞熱帶山地,而且不構(gòu)成純林)。櫟林是最常見類型,樹種地區(qū)變化較大。在南部,櫟林主要的建群種為麻櫟(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櫟(Q.variabilis),或為純林或者混交,樹高10—15m,喬木層伴生少量其他落葉闊葉樹,灌木層以荊條、胡枝子、溲疏(Deutzia)、繡線菊(Spiraea)、薔薇、栒子(Cotoneast-er)等最常見。當(dāng)上層林木被砍伐時,群落轉(zhuǎn)為由它們組成的夏綠灌叢。遼東櫟林從渤海沿岸向西延伸,但很快限于中山范圍,一般形成純林。秦嶺至太行山南部,尚有槲樹(Q.dentata)和銳齒槲櫟(Q.aliena var. acuteserrata)為主的落葉林分布。蒙古櫟(Q. mongolica)主要在東北地區(qū)中部、南部廣泛分布,是櫟類中最耐寒的一種,伴生樹種因地而異,但多為樺、榆、椴、槭各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