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字起源于何時,雖難確定,但根據(jù)考古材料的證明,甲骨文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一種比較成熟的字體。它是古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文字。清代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發(fā)現(xiàn)在河南安陽城北五里的小屯村。這個地方曾是殷商時代的故都。最初發(fā)現(xiàn)的時候,由于洹水堤岸壞了,沖出了許多甲骨,拋棄在地面上。又有人在耕地時也發(fā)現(xiàn)了這種東西??墒钱?dāng)時人們不認識它,多不注意。后來有人稱它為龍骨,用為藥物。到了光緒二十六年,一個有心人王懿榮撿出了百多片帶到北京,這才引起人們的注意。從此遂為考古家研究的依據(jù),確定它在我國文化史上的價值。原來這種甲骨文字,多是用來記載卜筮的辭語的。古代尊尚鬼神,遇事都要占卜,拿龜甲和獸骨的平坦面,刮去表皮的一些障礙物,就將卜辭刻在上面。因為它都是記載殷商時代的事跡,所以知道它是殷商時代的遺物,因此也叫殷墟書契。大的字體有一寸見方,小的像谷粒,可都非常精致。甲骨文字大都有一個先寫后刻的過程。有用墨寫或硃寫在玉片、骨片、陶片上的,也有刻好后再填朱方式一直沿用到西周便絕大多數(shù)甲骨文只刻不填。從書法上看,鐘明善先生在《中國書法簡史》中認為:“甲骨文字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瘦硬挺拔的細筆道的;一類是渾厚雄壯的粉筆道的。甲骨文是刀刻的,刀有鈍、銳,骨有細、硬、疏松之別,所成筆畫就有粗有細,有方有圓。由刀刻形成的筆畫多方折,筆畫交叉處剝落粗重,給后世書法、篆刻留下了不少用筆、用刀的方法。從結(jié)體上看,甲骨文錯綜變化,大小不一,但均衡、對稱、穩(wěn)定之格局已定。從章法上看,或則錯落疏朗,或則嚴整端莊,且因骨片大小和形狀不同而異,都顯露出古樸而又爛漫的情趣。給現(xiàn)代書法章法求新上以有益的啟示。罕見的殷人墨跡——玉片、陶片、獸骨上的墨書、朱書,橫豎畫起筆筆畫粗圓如點漆,自然藏鋒,住筆尖細如橫針、懸針;轉(zhuǎn)折處圓潤自然,尤其寶貴。當(dāng)然后期甲骨文字中也有些筆道纖弱無力的作品,不足取法。”很明顯鐘明善認為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稱得上書法。理由是以前的圖書符號并不全有用筆、結(jié)字、章法的書法三要素。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一方面給書法界開拓了新天地,很多書法家去學(xué)習(xí)借鑒,另鑄新風(fēng),書趣古樸,情味別具一格。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甲骨文雖然古雅可愛,但字體不易認識,不適宜臨摹,究屬少數(shù)人的愛好。
鐘鼎文指三代鐘鼎彝器上的文字,它的發(fā)現(xiàn),始于漢代。漢武帝時候,有人在汾陰得到一個寶鼎,獻給皇帝,朝廷還因此改了年號,叫元鼎,這是公元前116年的事。周以前的鐘鼎文字,簡單質(zhì)樸,銘文很短,大都只有兩三個字,辭句很深奧,一般的人難以讀通。到了周代,器既日增,銘文也長,三四百字以上的屢見不鮮,文詞也很典雅。就字體來說,周初金文,從筆畫到結(jié)字都與殷商甲骨文、金文相近。此期作品,以清道光年間歧山出土的康王時重器《大盂鼎》的銘文為其代表。其它如武王時《利簋》銘文,《大豐簋》銘文;成王時《令簋》、《大鼎》、《令尊》銘文;康王時《麥鼎》銘文等也屬于這一類。把這類銘文與商《骨匕刻辭》、《帝辛四祀卣》和墨書陶片等去對照,會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許多相同之點。筆畫大都首尾尖細,中間較粗,“父”、“有”、“民”、“吏”、“十”、“辛”等字收筆一畫,起筆尖細,行筆漸重按成肥筆,落筆又歸尖細,形成這時金文特有頭尖、腹大、尾尖短的蝌斗尾巴形筆畫。“天”、“三”、“四”、“令”等字,往往有起筆圓重,行筆漸細的筆畫,猶有蝌斗遺意。同時,銘文中字的體形大小不勻,斜正不一,多具變化??梢娊鹞氖怯杉坠俏陌l(fā)展起來的。
西周自昭王起至宣王、幽王止,金文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其書法的主要特點是:(一)筆畫圓勻。起筆、收筆、轉(zhuǎn)換大多為圓筆。使后人學(xué)習(xí)篆書必須用藏鋒、裹鋒、中鋒運筆才能得到篆書筆意。這種圓轉(zhuǎn)、藏鋒的筆畫就是后來隸書、楷書中圓筆筆法的由來。草書的使轉(zhuǎn)也從中得到啟示。(二)結(jié)體比周初金文更緊密、平正、穩(wěn)定、富有規(guī)律性。如銘文中有四個“武”字,結(jié)構(gòu)完全一樣,重心平穩(wěn),上下呼應(yīng),有避有就,可以說是結(jié)構(gòu)緊湊的好范例。(三)從章法上看,除最末一行稍顯擁擠處,通篇之中縱成行,行距??;橫有列,字距大,為后來漢隸碑版如《曹全碑》一類章法開了先河。其中有界格的《大克鼎》、《小克鼎》、《宗婦簋》章法尤為嚴整規(guī)范?!峨郊靖砂妆P》字距、行距都很大,顯得特別疏朗開闊,是西周金文章法中最有特色的一個。
春秋戰(zhàn)國五百年間,東方諸國的書法,如魯、杞、紀、祝、齊、戴、燕、晉、蘇、曾、陳、鄭、蔡等,都較多繼承了成熟的西周書法的特點。西方的秦國亦繼承了西周金文的書法特點,并產(chǎn)生了劃時代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石鼓文》。石鼓文是十個饅頭形石頭,每石刻一篇有韻的詩。詩的體裁類似《詩經(jīng)》的四言詩??淌哪暝?,自唐宋以來,就議論不定,有人說刻于周初,有人說刻于后周。唐人以為周文王或周宣王,宋人始提出為始皇以前的說法。近代學(xué)者認為是秦刻石者甚多,但仍有文公、穆公、襄公、獻公諸說。唐蘭先生根據(jù)那時的銘刻、文學(xué)、語匯、文字及書法的發(fā)展,證實石鼓的制作為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論證全面,很有說服力,如無新的提法,似已成為定論?!妒奈摹酚霉P圓勁挺拔,圓中見方。結(jié)體有略趨方正之勢,促長取短,務(wù)取其稱。字距行距開闊均衡整齊,疏朗若晴空星月。字大逾寸,近于大篆。雄強渾厚,樸茂自然,為“書家第一法則”,不為過譽。后來李斯整理的小篆,就由此脫化而來。歷代臨摹者很多?!肚毓泛汀肚毓姟返你懳呐c《石鼓文》相似。其它如虢、虞的書法亦與《石鼓文》相近。此外尚有字體委婉流動、結(jié)構(gòu)疏密均有意夸張、縱長的徐《洗兒鐘》、《子庫鐘》、中山王墓出土的銘文等。還有參差錯落,結(jié)體狂怪的《楚公鐘》、《楚王恙鼎》銘文等。至于兵器文字如鳥蟲書?!对酵踔菥鋭Α枫懳膶儆谧瓡佬g(shù)字一體;玉器銘文、古空文字、貨幣文字、符節(jié)文字,簡冊遺墨等又各具特點,往往一字數(shù)形,在書苑中形成了百花爭妍的盛況。
一字數(shù)形,后人稱為奇字,什么叫奇字呢?就是和古文不一樣的書體?!墩f文解字》上舉了一些例子,大多是古丈的別體字,或增減它的筆畫,或變異它的形體?!稘h書•楊雄傳》說劉歆的兒子劉棻曾經(jīng)跟楊雄學(xué)奇字,就是指的這種書體。從文字上的功用上講,這種各具特色的書體和一字多形的現(xiàn)象,恰好給書法提供了極可寶貴的資料。
鐘鼎文和甲骨文一樣,寫起來很不方便,一般的書法家無從問津。清中葉以來只有一些好古的人如張廷濟、吳大癕等人才去追摹它。
大篆也叫籀書,又叫籀篆。但也有相反的意見。據(jù)《漢書•藝文志》載,有“史籀十五篇”,自注云:“周宣王時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漢光武帝年號)時亡其六篇。”又說:“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xué)童書也,與孔子壁中古文異。”據(jù)清人王國維在《史籀篇疏證序》里說,太史籀當(dāng)為篇名而非人名,這種字體同鐘鼎文又有同有異,“上承石鼓文,下啟秦刻石,與篆文極近。”“戰(zhàn)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只能說基本是如此。石鼓文可為代表。
秦始皇時定書體為八種,謂之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處書,八曰隸書。蟲書又叫鳥蟲書、鳥篆,以鳥蟲頭起筆,以蟲身屈曲為線的篆書美術(shù)字,是戰(zhàn)國《越王州句劍》銘文一類書體的延續(xù);刻符如《新妻》、《陽陵》皆為小篆;摹印為方正的小篆,開漢印篆體的先河;用于門榜,封簡題字署書,刻于兵器的書,都是大篆、小篆或隸書應(yīng)用范圍的變化而已。所謂的“秦書八體”,以漢字形體而論,不外乎是大篆、小篆、隸書三體。
小篆又稱“秦篆”,《漢書•藝文志》說:秦篆作于丞相李斯。《說文解字》說:“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頜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xué)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由此可見小篆是從大篆省改而來的。上面曾說,大篆就是籀文,既稱籀文為大篆,相對他就把秦篆叫小篆了。
秦代小篆的特點是什么?我們從流傳下來的《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嶧山碑》、湖北云夢澤出土的秦代律令書和詔版、權(quán)量銘等,可以看出它的書法大都筆畫婉轉(zhuǎn),尚存籀意,但和以前的篆書相比,則為簡單瘦硬,鋒棱峭利,結(jié)構(gòu)方正勻稱。明代何良俊曾說,李斯小篆“皆大書而作細筆,勁挺圓潤,去肉而筋獨存。”又說:“唐代李陽冰亦作小篆,骨肉勻圓,可謂盡善,元時有吾予行,國初則周伯奇宗玉箸,似乎少骨。”還有人說:“小篆畫皆如箸,以便筆札,故亦稱玉箸篆。以創(chuàng)于李斯,故亦稱斯篆。”(引文轉(zhuǎn)引自李慎言《書法概論》第15頁)這些話即說明了秦篆的特點,也道出了后代學(xué)秦篆的一些優(yōu)缺點。
漢篆墨書,有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它和秦的小篆相近,是介于小篆、隸書之間的字體,它的字形基本上是長方形的,筆畫一般都圓瘦些,結(jié)構(gòu)則勻稱平正。除此之外,西漢存《群臣上壽刻石》及《甘泉山元鳳刻石殘字》數(shù)種.東漢僅《嵩山少室》、《開母廟》、《西獄廟》及《劉君表殘字》等數(shù)種。其結(jié)構(gòu)、筆畫,有的緊密渾圓,有的寬博瘦勁,各有優(yōu)點。1930年夏在河南偃師出土的《袁安碑》,字形略方,用筆并非完全滾圓,這種寫法顯然是由秦代刻石演變來的。
三國魏的篆書,現(xiàn)存的只《三體石經(jīng)》一種,筆較圓細,收尾保留尖鋒,對后來的篆書影響很大。吳的《天發(fā)神讖碑》,結(jié)體筆法若篆若隸,字體雄偉,以沉著痛快勝。從它的字形來看,是由篆到隸的過渡;從它的轉(zhuǎn)折處的方筆看,并露出了楷書的萌芽。蘇建寫的《封禪國山碑》,字勢雄健而筆法卻多圓轉(zhuǎn),和前碑的方折迥不相同。
三國吳蜀、晉及六朝的篆書不少見;偶爾見到的如東魏李仲璇的《修孔子廟碑》,只是在楷書中雜有篆意,六義既失,筆法亦乖,不足稱道了。
唐代篆書,以李陽冰為最著名。他的篆法號稱直接李斯,雖說高渾不足,卻有規(guī)矩可尋,易于學(xué)習(xí),故對后世影響很大。漢魏以后,篆書所以不絕,實為陽冰一人之力。
南唐及宋代篆書名家有徐鉉、徐楷、郭忠恕、僧夢英、蘇長卿等,余如黃伯思、郭安道、王壽卿、李康年、楊南仲、魏了翁、王洙、陳晞、張察、虞似良等人的篆書也小有名氣。
元代篆書有趙孟頫、吾丘衍、周伯奇、泰不華等。他們各有所長,都為研究篆書者所重視。
明代的篆書家有李東陽、騰用亨、金湜、徐霖、陳道復(fù)、程南云、喬字、景旸、王谷祥等十人。這十人中,李最有名。其他九人大都繼承宋元流弊,柔媚有余,缺乏骨氣。再如趙宦光,加以變化,號稱“草篆”,雖說沒有成熟,對篆書革新卻有啟發(fā)。
清代篆書,人才輩出,較前代為盛??滴鯐r,王澍最為著名。他的篆書,取法唐李陽冰的《謙卦》,另稱一時無對。江聲學(xué)《石鼓》、《國山》也為一代高手。乾隆時洪亮吉、孫星衍、錢玷、桂馥,并以篆稱雄,玷尤杰出,用“斯冰而后,直至小生”刻成私印,可見其自命不凡。他們各有優(yōu)點,但大都是筆畫細而圓的玉箸體,筆力軟弱,缺乏生氣。洪孫兩家,受僧夢英的影響,剪毫作書,每遇收處,旋轉(zhuǎn)使圓,用墨輕浮,時有枯筆,亦是一病。
嘉慶時鄧石如的篆書,取法李斯和李陽冰,兼采漢碑集篆書之大成,有時還以隸筆作書,情味別具一格,其體寬博,氣勢磅踏,因而開辟了新局面。書論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推他的作品為神品第一,錢玷也對他極為欽佩。鄧石如的學(xué)生吳熙載及以后的莫友芝等,都學(xué)鄧并有變化,為人所稱道。從藏故宮博物院的《篆書•四箴屏》等存世佳作中可領(lǐng)略鄧派的篆書藝術(shù)造詣。
道光時黃子高的篆書,筆法峻健,逼近李斯。何紹基以顏體筆法作篆,圓融茂密,別有風(fēng)格。清末以后,楊沂孫的篆書,取法《石鼓》及鐘鼎款識,融匯貫通,自成一家,蹚少韻致。吳大癕工小篆,極似陽冰,又參以古籀文,書家益漸,為世新重。吳昌碩曾入大澂幕,受其薰染,卻不為所囿。他寫石鼓文用鄧法,兼采畫梅之法。結(jié)體左右參差取姿勢,頗有奇氣,可謂自出新意。他如楊守敬、趙之謙及近人丁佛言、章炳麟、馬衡、鄧散木、任曉麓等,在學(xué)古中也能推陳出新,具有自己的獨立風(fēng)格。
隸書又名左書、史書,開始形成也在秦代。秦代初年,以篆書為正體,后來程邈以篆書不易書寫,才創(chuàng)造了隸書。這種書體,漢代最為流行,碑文石刻,多用此體。后世學(xué)隸書的人多以漢碑為典范。隸書實際是斟酌篆書的點畫而成的一種簡單便書體。篆書點畫圓轉(zhuǎn),隸書點畫方折,在應(yīng)用上自有繁簡正變的不同?,F(xiàn)在所見漢隸,有的方正,有的流麗,各具體態(tài),各有其藝術(shù)之美,又以其近于楷書,遂為書法家所愛好。
從近年湖北睡虎地、湖南馬王堆、山東銀雀山出土的竹帛書看,早期隸書的形體,和小篆相差不多。到了漢代,經(jīng)過無數(shù)文人多次加工,逐漸美化,才成為一種具有藝術(shù)價值的字體?!栋钡揽淌贰ⅰ杜後o功碑》都用篆字筆法寫隸字,尚無波磔,當(dāng)是由篆變隸過渡時代的作品。書風(fēng)強勁奔放,仍有西漢遺意。東漢以后,體式由細長化為扁平,筆畫增加了波磔,形成“漢隸”的楷模,基本上已經(jīng)定型。晉唐以后,僅僅是書寫者在形式風(fēng)格上作變化罷了。
唐代隸書用筆點畫圓潤而有頓挫,且較多轉(zhuǎn)側(cè)而露鋒芒,結(jié)體較漢隸加高,多數(shù)成正方形,與當(dāng)時的楷書相近。這種風(fēng)格,整齊而不呆板,在莊嚴中有秀美之態(tài)。如徐浩的《嵩陽觀碑》及1977年出土的《張庭硅墓志》和他的兒子徐珙的《崔祥祐輔墓志》等都是如此。不過徐浩的隸書風(fēng)格在用筆肥潤的基礎(chǔ)上又變?yōu)槭輨殴饣?。唐代以后的書家,無論直接或間接,大都受徐氏父子的影響,如元代的吳睿、褚奐,一直到明代的文征明等人,都是一派相承的。唐代的隸書風(fēng)格可以從現(xiàn)存的碑石,如唐明皇的《石臺孝經(jīng)》、《開成石經(jīng)》的拓本上去領(lǐng)略。
宋朝書法家多不以隸書擅長。元代趙孟頫的隸書,從傳世的所謂五體千字文上看來,秀而弱,殊不成家數(shù)。虞集、陶宗儀《史書會要》推崇他“古隸為當(dāng)代第一”未免有些夸張,從趙題在宋人畫卷引首上的隸字看,實在不很高明。
明代寫隸書的書法家漸多,如李西涯、程南云、黃以周俱有名。不過他們學(xué)的是唐隸,尋漢魏碑缺乏臨習(xí)的工夫,這是因為唐隸結(jié)體峭嚴,波磔森棱,對他們的影響甚大,故他們難以跳出唐隸的窠臼,而不能自辟蹊徑。黃以周雖以行草筆法入隸,別具面貌,但此種變法影響不甚廣泛,只有趙宦光、傅山,康乾間鄭簠、萬經(jīng)等人才寫過這樣的草隸,他們雖以漢竹簡的風(fēng)格摻雜草書的寫法,可多失之粗獷。
清初到中葉,有兩種隸書風(fēng)格,一種是結(jié)體稍趨方扁,走筆沉著不太講究圓潤,轉(zhuǎn)折用方,波磔有力,鄭簠屬于這一派。另一種是學(xué)漢銅器上的所謂“分體”,結(jié)體略長,純用中鋒,筆畫橫平豎直,圓潤中含有剛勁,篆意多于隸意,住收筆的波磔不甚明顯,風(fēng)貌深厚樸質(zhì),以伊秉綬、伊念曾父子為代表。這種隸字直到民國時期,還有少數(shù)人寫它,如給商務(wù)印書館寫書簽的青山農(nóng)寫的就是這種隸字。這種隸字,工藝性強,看起來非常醒目,也整齊好看。清中葉以后,直到民國初年,跟隨篆書風(fēng)格的變化,隸書風(fēng)格也有了變化。由于這一時期寫隸書的書法家,打破了學(xué)唐隸的框框,對傳世的漢魏隸書碑拓狠下臨習(xí)的工夫,不拘一體,多方追摹。學(xué)《禮器》、《景君銘》一類體勢靈活多變的;學(xué)《乙瑛》、《史晨》、《西岳華山廟碑》、《曹全》一類體勢平正精細、端莊秀逸的;學(xué)《張遷》、《衡方》、《西狹頌》、《甫閣頌》一類筆勢方嚴沈厚的;學(xué)《石門頌》、《封龍山頌》、《劉平國頌》一類用筆稍圓、結(jié)體縱放飛動的;學(xué)《華山碑》、《夏承碑》華美奇特的。其代表人物如阮元、趙之謙、翁同、何紹基諸家。此外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nóng),在隸書上也獨樹一幟。
楷書又叫正書、真書。楷字作法式、模范講,意思是說這種書體可以作法式、模范,也就是標準字體;叫真書是指它有別于行書和草書?!稌x書•李充傳》說:“充善楷書,妙參鐘(繇)、索(靖),世成重之。從兄式亦善楷隸。”因為它是由隸書演變來的,所以當(dāng)時叫“楷隸”,對古隸來說,又叫“今隸”??瑫误w方正,筆畫平直,便于書寫。因此自創(chuàng)始至今,幾千年來一直通行中國。它的創(chuàng)始人和確切年代說法很不一致。不過歷代多數(shù)書家認為創(chuàng)始人是后漢的王次仲。
王次仲的書法當(dāng)然見不到。鐘繇的《宣示表》和吳國的《谷朗碑》,字體只是接近楷書而已。1974年在江西南昌的晉墓中出土了五件木簡,上面的字體正和唐人小楷十分相像。東晉以后,開始了南北朝的對立局面,書法出現(xiàn)了不同的風(fēng)格。南朝名家有王羲之、王獻之、王僧虔、僧智永(羲之的七代孫)等。北朝名家有索靖、崔悅、盧諶、高遵等。南朝多帖,書法婉麗風(fēng)流,行草書兼工;北朝多碑,書體比較守舊,雄奇樸拙,楷書較精。南朝書法多用圓筆,長于使轉(zhuǎn);北朝書法多用方筆,工于點畫。南北書家,可謂各有所長,正表現(xiàn)了漢字書法藝術(shù)的豐富多彩。南朝的《爨寶子》、《爨龍顏》二碑,是從隸到楷過渡書體的典型之一,并對北魏諸碑起著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作用。
隋代統(tǒng)一南北以后,書法也出現(xiàn)了總和南北、下開唐宋百花齊放的局面。當(dāng)時名書家傳下來的墨跡,除了王羲之的后代智永的《真草千字文》,還有《龍藏寺碑》、《董美人墓志》、《蘇孝慈墓志》及近年新出土的《獨孤信墓志》等,都能總和南北,在秀麗中具有嚴整遒勁的風(fēng)格,可作楷書模式。
唐代書法,大都繼承前代,精益求精,有所創(chuàng)新,自成一格。如虞世南、歐陽詢曾在隋朝做官,到了唐代書名大著。其它如褚遂良、薛稷、李邕、徐浩、顏真卿、柳公權(quán)等,也都能各創(chuàng)一體,為后世所取法。顏真卿以比較雄深圓厚的筆法來寫楷書,其中摻有篆筆,尤工大字,對后世書法影響極大。當(dāng)時的柳公權(quán)是學(xué)顏而自成一體的,宋代蘇、黃、米、蔡受顏書的影響很深,元康里巙、柳貫,明代李東陽,清代的劉墉、錢灃、何紹基、翁同龢都受顏書的影響。他們這些在朝派書法都堂皇嚴正有作,而樸實自然往往不足。有些墓志,如李元超、焦松等尚有六朝遺意,用筆瀟灑清秀,出于自然,有許多都勝過在朝派。
唐末五代,書家很少,只有楊凝式自顏、柳入二王之妙,筆跡雄杰,楷法精確,對宋代影響較大。
楷書自唐代確立了規(guī)模,以后各代用作標準,但也因人因時而異,發(fā)展并不平衡。比如唐代最重結(jié)構(gòu),宋代卻特重姿態(tài)。正因如此,則稱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的行草書成就較大,楷書則不及唐代。四家都曾學(xué)過顏真卿、楊凝式,而面目各不相同??偟恼f來,黃書雄健開朗,米書豪爽多變,成就最大;蘇書板重,蔡書拘謹,成就較差。四家以外還有李建忠、曾布、薛紹彭、陸游、辛棄疾、岳飛等,他們的書法也各有一些特色。
元代書家,最著名的是趙孟頫。他對前代名家書法,幾乎無所不學(xué),功力極深,兼長眾體,尤得二王之妙。筆法圓轉(zhuǎn)周到,姿態(tài)優(yōu)美;可惜缺少骨力,沒有雄偉的氣勢,這些優(yōu)缺點,對當(dāng)時及后世影響都很深遠。當(dāng)時有名的書家,如鮮于樞、揭傒斯、柯九思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響。他的學(xué)生俞和,親友鄧文原、張雨、王蒙等,受他的影響更是顯著。至明代名書法家文征明、董其昌等,也沒有脫出他的范圍。
明代書家,因為重視帖學(xué),大都擅長小楷,而大楷其所長。文征明工夫最純,到老不懈,成就很大;但由于未能脫離趙體,特別是大楷,筆力既弱,結(jié)構(gòu)也欠謹嚴。清代學(xué)他和趙體的很多,流弊也很大。明代的書家還有宋濂、解縉、李東陽、吳寬、王寵
清代初年的書家,大都習(xí)閣帖,學(xué)趙、董,很少有獨立的風(fēng)格。傅山學(xué)顏真卿,頗有所得,趙秋谷推他為清朝第一。查士標學(xué)米、董,人稱為米董再生,實際上并非完全相同。劉墉長于小楷,摹仿古人,頗有新意。包世臣推崇他的小真書,為近代第一。清末何紹基學(xué)顏,兼習(xí)漢碑,從顏體蛻化出來,體勢遒勁流利,也能自成風(fēng)格,學(xué)之者不少。成就較高者有郭風(fēng)惠等。由清到近代的楷書家,還有王澍、蔣衡、梁中書、王文治、鄧石如、趙之謙、楊守敬、翁方綱、翁同龢、張裕如、吳昌碩、包世臣、康有為等,尤其是鄧石如、趙之謙等人改學(xué)南北朝碑志體,化古為新,開辟了楷書的另一條道路。
行書起于東漢末,相傳為穎川人劉德升創(chuàng)造,到晉代最為盛行,是楷書的一種變體。唐張懷瓘《書州對王獻之的行書贊云:“非草非真”。又云:“行書即正書之小訛,務(wù)從簡便,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它的特點是近于真書而不拘束,近于草書而不放縱;筆畫聯(lián)綿,各自獨立,不像草書連寫使人不易認識;它介于真草二者之間,書寫方便,切合實用。主流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集王圣教序》,所以《蘭亭序》就成為行書的典范,從唐宋至今,摹仿的人很多。唐代李世民、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李邕的行書各有優(yōu)點,都很著名。歐的行書字形比較狹長,筆法險勁,虞世南圓潤,褚遂良秀媚,都和他們的正書有統(tǒng)一的風(fēng)貌。李邕專以行書見長,體勢雄健。顏、柳也都有圓勁的行體,而顏的行書更為深厚雄壯,筆勢奔放,帶有篆意。
北宋有代表的書法家為蘇、黃、米、蔡。蘇的楷書肩聳肉多,行書字形大都帶些扁方,較肥;喜用濃墨,因此前人有“黑豬”之稱。行書《黃州寒食許》,用筆流利自然,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作。黃書橫、捺、撇往往較長,因此有“伸手掛足”之誚。他的《黃州寒食詩題跋》,有人稱此書“瀟酒妙絕,與東坡聯(lián)珠合璧,同傳千古”。米芾自稱為“集古書”,姿態(tài)略有奇險,直筆喜偏向右方微斜,這是他的特點。蔡襄的書法有《澄心堂帖》、《思詠帖》等。歐陽修評他的書法為“行書第一,楷書第二,草書第三。”蘇黃二家的字都比較縱逸,有獨創(chuàng)風(fēng)格,宋人中期以來的行書,走的就是這條道路。南宋和當(dāng)時的北方金國,行書學(xué)蘇米的人較多。南宋的吳說,行書很秀麗,同時又創(chuàng)立一種細如游絲的行草書,叫“游絲書”,可謂別開生面;吳琚刻意學(xué)米芾行書,形神俱似。王升也是學(xué)米芾行書的高手。
宋代的書法總的說來,楷書不及唐代,而行書講意態(tài),神韻特勝。
元代趙孟頫的行書,從李邕上溯王羲之,略帶媚姿,晚年比較蒼勁??偟那闆r來看是恢復(fù)晉唐遺法,一變蘇黃傳統(tǒng),宋與元兩代的書體分道揚鑣,在趙的行書中看得最為清楚。趙的行書對當(dāng)時和后世影響都大,但大都軟弱無力,唯鮮于樞的行書才比較雄峻一些。
明代書家,大都長于行書,對正楷和草書寫得較少,有時還往往在楷書、草書中雜有行書。李東陽、祝允明、董其昌等都是如此。他們都走的是由趙孟頫上追晉唐的路子。米萬鐘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米”之譽。但術(shù)走的是米芾的路子,行筆瘦勁較勝于董,在功力純熟上,則不如董的圓活流利。祝允明學(xué)的方面多,面目也多,但得力的地方是在黃米之間,自己的面目反而卻很少,有人說他“筆意縱橫,才情奔放;勁健之偏,流于俗野。”文征明學(xué)的方面也不少,但主要是得力于黃趙。他工力既純,又能把所學(xué)的融合起來化為自己的面目,故成就較大,勝于祝而成為一代大家。他的學(xué)生多,流傳的墨跡也多。故當(dāng)時曾有“吳中皆文氏一筆書”之稱。周天球最能繼文書,文也曾說:“他日得吳筆者周生也。”實際上周到晚年已自辟蹊徑,略變其體了。此外,明初書家還有三宋:宋克名最著,宋遂次之,宋廣較微。永樂時沈度、沈粲兄弟俱善行書,度以婉麗勝,粲以遒逸勝。王世貞說:“粲行筆圓熟,章法尤精,足稱米南宮(芾)入室。”后因遞相模仿,降為館閣體。解縉稍能去俗,吳寬稱他的書法為永樂時之首。吳寬本人書法東坡,用筆滋潤,時有奇趣。沈周法山谷,字如其畫,瀟灑有致。王寵的書法,以抽取巧,頗有逸致。邢侗書法鐘、王,深得羲之《十七帖》筆意。徐渭書法,筆情奔放,出人意表。袁宏道稱他為“八法之散圣”。陳獻章束茅代筆,隨意點畫,也自成一家。
明清之際的書法家以行草見長的,還有傅山、王鐸、朱耷等。傅學(xué)魏的書風(fēng),大小正、行、草俱佳。所書屏、聯(lián)、冊頁,運筆柔中寓剛,圓轉(zhuǎn)自如,意態(tài)天真,生氣郁勃,為人所稱。王鐸的書法,宗法二王,兼采米意,筆力遒勁,以縱橫取勢,在當(dāng)時風(fēng)行趙、董之際,可謂別具一格。他的《擬山園帖》,各體具備,運筆雖說有些缺乏蘊藉,而能力矯靡弱的習(xí)氣,其功實不可沒。朱耷的書法,散見于他的畫幅。他學(xué)晉唐而有別趣。結(jié)體簡樸,線長單純,雖說變化較少,而意境猶如其畫,卻異常清新可嘉。
清代的書法,尤其是行書,由于趙董影響頗深,大都重視帖學(xué),形成了“臺閣體”,人們稱為帖學(xué)時期??瑫绱?,行書也不例外。最有名的書家,如劉墉,他初從趙、董入手,后學(xué)魏晉,行書草書筆力雄厚,中年以后自成一家,以拙中含姿,淡中入妙著稱。王文治精于帕學(xué),行書學(xué)《蘭亭》、《圣教》,以筆法秀逸著稱。梁同書學(xué)顏、柳、米,能自成一家,又以精研帖學(xué),與劉墉、王文治并稱為“劉梁王”。張照初學(xué)董,繼入顏、米,氣魄雄厚,筆法清利,行書勝于楷書。翁方綱,初學(xué)顏,繼學(xué)歐柳,臨摹三唐,面目僅存。包世臣說他“只是工匠之精者……不止無一筆是自己而已。”學(xué)書雖深卻缺乏創(chuàng)造性,這種品評很為切當(dāng)。
乾隆以后,由于古代碑志出土日多,金石學(xué)大興,書法也隨著改變方向,到了嘉道年間,特稱為碑學(xué)時期。乾隆時被人稱為“揚州八怪”的畫家鄭燮、李筩等,不僅是畫家,也是書法家。他們反對館閣體,寫字多參用篆隸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一種狂怪的姿態(tài)。雖然狂怪是缺點,但在學(xué)習(xí)碑志,革新書風(fēng)方面,卻起了推動作用。在八怪中,郊燮的成就最突出。他的行書除了有篆隸,還雜有楷書及草書,雖說駁雜不純,而能使之統(tǒng)一,面目一新,為人所重視。清初及中葉以后,畫家兼書法家的還有陳洪綬、查士標、王時敏、揮壽平、伊秉授、陳鴻壽等。他們的行書,大都筆法清秀,遒逸有致,善于配合畫法,增添作品的光彩,也為人所喜愛。在清代末年,何紹基的書法以顏為基礎(chǔ),而又兼臨諸碑,能夠吸取眾長,自成一體,在當(dāng)時及后代有一定的影響。其他書家如鄧石如精于篆隸,也擅長行草書,他寫的“海為龍世界,云是鶴家鄉(xiāng)”一類聯(lián)語及屏條等,氣魄雄偉,富于新意,為人所喜愛??涤袨榈男袝m說不如他在《藝舟雙楫》所唱的調(diào)高,但也有一些長處,表現(xiàn)了他的特色。
草書的“草”字,有草創(chuàng)、草稿的意思。有聯(lián)綿形式的叫連綿草。奔放自在的叫破體或破草。這種字體又分“章草”和“今草”二種。
章草相傳是漢元帝劉奭時黃門令創(chuàng)制的。現(xiàn)在流傳的有他的《急就章》,因取其“章”字,叫做“章草”。另一說是后漢章帝劉炟喜歡杜度的草書,叫他上奏公事也用草書,所以叫做章草。關(guān)于章草的創(chuàng)制時代,除上述二說處,還有秦代說和魏代說,不過一般人大都認為草書起于秦末漢初。章草是在隸體的基礎(chǔ)上加以改進,使其更為簡便實用。它的出現(xiàn),和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是息息相關(guān)的。它的用筆因襲隸書,特別是捺畫的末尾,全屬隸法。但它在字的筆畫里,已開創(chuàng)了“今草”的聯(lián)綿筆勢。筆畫連帶處,往往圓如轉(zhuǎn)圈,即所謂“筆有方圓,法兼使轉(zhuǎn)”的運筆方法。寫章草要筆畫平直,含有隸意,不像今草的歪斜取勢,而素帶使轉(zhuǎn)又和今草有共同之處。因為它介于這兩種字體之間,對于學(xué)習(xí)隸書和草書都有幫助,所以它作為文字工具的實用價值,雖說已消失,而作為一種書法藝術(shù),仍有保留的必要。關(guān)于章草的演變,可參見卓君庸著的《章草考》。
漢代書法家張芝,善寫章草,他也是今草的創(chuàng)始者,對后來草書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傳世的有章草《秋涼平善帖》。史游與吳國的皇象也善于章草,皆寫了《急就章》,皇象還有《頑暗表》、《文武帖》等。晉代索靖寫有《月儀帖》、《出師頒》,對后來的草書也都有相當(dāng)?shù)挠绊?。所以宋代姜夔在《續(xù)書譜》里說:“大凡草書,先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等章法,則結(jié)體平正,下筆有源。”元代趙孟頫的行草書,就曾取法章草,他臨過皇象的《急就章》。由于他的提倡,使這種即將滅絕的書體又在元明之間得到盛行。當(dāng)時名家鄧文原、文從義、俞和等,就是在趙的影響下出現(xiàn)的。明代的初年宋克寫的《急就篇》和《張懷瓘論用筆十法》等,也是受趙的影響,但筆勢較挺拔有力,不像趙書流于妍媚軟弱。
今草是由章草演變來的。后漢時,張芝法崔瑗、杜度,變章草為今草,有“出蘭”之譽。他的草書,體勢聯(lián)綿,筆意奔放,人們稱為“一筆書”。意思是聯(lián)綿不斷,一筆寫成。這就是張懷瓘《書斷》所說的“拔毛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終,而為下字之始”的寫法。因此,寫起來比章草更趨簡便迅速,所以他說:“章草之書,字字區(qū)別。張芝變?yōu)榻癫?,加其流?#8221;。張芝的草書在《閣帖》里有五帖,除第五帖《秋涼平善》是章草,其余四帖都是今草,只是上下貫串,氣脈通聯(lián),并非整篇聯(lián)綿不斷。魏韋誕稱張為“草圣”;晉王羲之對漢魏書,僅推張和鐘繇,認為其余不足觀;而王的草書也受張的影響。
晉代草書家索靖,是張芝姐姐的孫子,他傳張芝的草法,并學(xué)韋誕,筆勢勁健,很為人所推重,王羲之博采眾長,兼精諸體,得力于張芝、鐘繇,而能增減古法,改變漢魏樸質(zhì)的書風(fēng),遒媚勁健,而千變?nèi)f化,純出自然。由于他在書法藝術(shù)上具有繼往開來的卓越成就,其書跡為歷代所寶重,影響之大,在書法家中,很少有人和他相比,故有“書圣”之稱。他的草書刻本很多,以《十七帖》為著名?!秵蕘y帖》早在唐德宗時就流入日本。另外還有《奉帖》、《孔侍中》帖。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他的書法起初學(xué)他父親,后學(xué)張芝,改變字體,別創(chuàng)新法,俊邁有生氣。當(dāng)時稱他的草書為“破體”(即行書的變體)。南朝各代及唐宋以來的書家,大都受他的影響。他的墨跡有《鴨頭九帖》和《中秋帖》?!吨星锾吩谇宕c羲之的《快雪時晴》、王珣的《伯遠帖》合稱“三希”。
隋代草書家,以智永為最著名。他是王羲之的七代孫,書學(xué)繼承祖法,功力很深,以精熟守法見稱。虞世南得到他的傳授,對初唐影響很大。傳世的《真草千字文》,有墨跡及刻本,可供參看。
唐代書家,以楷書為主,也多能草書。這時的草書,大多是今草,偶爾寫章草的,只是對古體的摹擬,沒有什么發(fā)展。虞世南既然親受智永的傳授,又深得王羲之的規(guī)模,所以用筆圓融凝重,外柔內(nèi)剛,因而自成一家。褚遂良學(xué)他,又取法羲之,草書婉暢多姿,顏真卿也很受他的影響,這由他的《爭坐位》、《祭侄文槁》等帖可以看出。
武則天的《升仙太子碑》,體勢和章草相近,字字獨立不相連屬,用筆則出自二王。如果說唐太宗李世民的《晉詞銘》是第一次用行書入碑的,那么此碑則是第一次用今草入碑的。
孫過庭的草書,也是字字區(qū)分,不作聯(lián)綿體勢。他的筆法濃潤圓熟近智永,更像二王。所以米芾評他的《書譜》說:“唐草書得二王法,無出其右。”但他精于章草,善于變勢,曾說:“雖學(xué)宗一家,而變成多體。”這是他能自成一家的主要原因,孫過庭的《書譜》,論理既很精辟,書法也稱工妙,不僅教人以法,尤能示人以范。
張旭精通楷法,尤以草書著名。他既吸取了孫過庭的優(yōu)點,又得力于后漢的張芝,所寫的草書,聯(lián)綿回繞,變化多樣,流暢清勁,自創(chuàng)新路。他往往酒醉后狂走,然后下筆,時人稱他為“張顛”。張的草書與李白的詩歌、裴衣的劍舞號為“三絕”。顏真卿向他請教筆法后由學(xué)褚的婉暢多姿變?yōu)樾蹅偨?;但顏以楷法作草,往往行楷相雜,未能統(tǒng)一。而真正繼承和發(fā)展了張旭的草書寫法則為懷素。評書家說懷素“飲酒后,興到運筆,如驟雨旋風(fēng),飛動圓轉(zhuǎn)隨手變化,而不失其度”,并稱他的書法為狂草。這一字體,在草書中最為放縱,起源于張芝,開派于張旭,得名于懷素。因為他繼承了張旭而有所發(fā)展,稱“以狂繼顛”。傳世的書法有《自敘》、《苦筍》等帖,對后世影響很大,評價也高。
唐代以后,宋元明諸書家,多善行書,草書則非所長,即使偶然有作草書的,也大都是在草書里兼有行楷,駁雜不純。這種現(xiàn)象在宋四大家及元明清的趙、董、文、祝、吳寬等人的作品中都不能免。這時書家的作品可以稱得起草書的,如黃庭堅的《諸上座帖》,雖說個別字不免小失,而筆勢雄放瑰奇,飄縱雋逸,卻能自成一格。明代王鐸有些條幅,雖說筆勢尚欠雄健,而字字聯(lián)綿、圓轉(zhuǎn)自如,一氣呵成,也能自成一家。其他如明清之際的博山,他的行草筆力雄奇宕逸,有人說他“可配王鐸,且欲過之”。有人說他“宕逸渾脫,可與石齋(王鐸)、覺斯(黃道周)伯仲”。《桐蔭論畫》評道周草書“筆意離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也自有他的可取之處。本來草書與行書時?;鞛橐惑w,并不十分嚴格。在運筆方面,有的體勢圓融,而筆力不足,如趙孟騄與董其昌;有的筆力勁健,而較為粗獷,如祝以明;有的功力很深,而結(jié)體偏狹,如吳寬;有的緊密遒媚,而變化較少,如文征明與王寵;有的甚至流入庸俗,如包世臣與翁方綱等。此外,明代早、中期,狂縱的草書體甚為流行、晚明又有一種參以古草的古今合體寫法的草字。前者知名的有張弼、張駿和祝允明等,后者有黃道周、倪云璐等人。
清代草書從總體上看,無多大變化,更談不上新的發(fā)展。清末沈曾植用方側(cè)筆寫古今合體的草書,略有一些新的風(fēng)格,但還沒有完全脫離黃、倪的法規(guī)。
關(guān)于草書的論著,可參看明代韓道亨的《草訣百韻歌》、清代石梁的《草字匯》。工具書《中國書法大字典》,所收歷代名書家字跡,各體全備。草書變化較多,取材廣泛,按部首檢查,作比較研究,非常方便,尤宜參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