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卷十六 胃腑方

<篇名>卷十六胃腑方

  屬性:(凡十類)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胃腑脈論第一

  屬性:(論一首)

  論曰∶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脾合氣于胃,胃者水谷之腑也。號倉庫守內嗇吏,重二斤十四兩。迂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當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廣 大頸張胸,五谷乃容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剽悍滑疾下焦下溉泄諸小腸。此腸胃所受水谷之數(shù)也。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滿更虛。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精氣也。五臟不足調于胃,故腸胃之中,當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后(《甲乙》作圊),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盡。故平人不飲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七日而死矣。

  右手關上陽絕者,無胃脈也。若吞酸頭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陰治陰,在足大趾本節(jié)后一寸。

  右手關上陽實者,胃實也。若腸中伏伏(一作幅幅)不思食,得食不能消,刺足陽明治陽,在足上動脈。脈浮而芤,浮則為陽,芤則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趺陽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虛煩。圊必日再行,動作頭痛重熱氣朝者屬胃。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病先發(fā)于胃,脹滿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閉。五日上之心脾,心痛閉塞不通,身痛體重(《靈樞》云∶上之心),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 。

  胃病者,腹 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下取三里。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抑而刺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胃脹者,腹?jié)M胃脘痛,鼻聞焦臭,妨于食,大便難。

  胃瘧令人旦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熱則能食,脾前受病移于胃,脾咳不已,嘔吐長蟲。

  厥氣客于胃,則夢飲食。

  診得胃脈病形何如?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脾應肉 ,肉 堅大者胃濃。肉 么者胃薄。肉 小而么者胃不堅。肉 不稱其身者胃下,胃下者脘約。肉 不堅者胃緩。肉 無小果累標緊者胃急。肉 多小果累者胃結,胃結者,胃上脘約不利。

  扁鵲云∶足太陰與陽明為表里,脾胃若病實,則傷熱,熱則引水漿???。虛則傷寒,寒則苦饑常痛。發(fā)于風水,其根在胃,先從四肢起,腹?jié)M大,通身腫。(方見治水篇中。)

  胃絕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舌腫,溺血,大便赤泄。

  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也。

  是動則病凄凄振寒,善伸數(shù)欠,顏黑。病至KT 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 唇緊,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余于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 ,胃中寒則脹滿。盛者則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胃虛實第二

  屬性:(脈二首 方三首 灸法一首)

  胃實熱

  右手關上脈陽實者,足陽明經也。病苦頭痛(《脈經》作腹中堅痛而熱),汗不出如溫瘧,唇口干,善噦,乳癰,缺盆腋下腫痛,名曰胃實熱也。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胃虛實第二

  <篇名>瀉胃熱湯方

  屬性:梔子仁 射干 升麻 茯苓(各二兩) 芍藥(四兩) 白術(五兩) 赤蜜 生地汁(各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地黃汁,煮兩沸,次下蜜,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少以意加減。

  胃中熱病,灸三里三十壯,穴在膝下三寸。

  胃虛冷

  右手關上脈陽虛者,足陽明經也。病苦脛寒不得臥,惡風寒灑灑,目急,腹痛虛鳴(《外臺》作耳虛鳴),時寒時熱,唇口干,面目浮腫,名曰胃虛冷也。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胃虛實第二

  <篇名>補胃湯

  屬性:治少氣口苦,身體無澤方。

  柏子仁 防風 細辛 桂心 橘皮(各二兩) 川芎 吳茱萸 人參(各三兩) 甘草(一兩)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胃虛實第二

  <篇名>人參散

  屬性:補胃虛寒,身枯絕,諸骨節(jié)皆痛方。

  人參 甘草 細辛(各六分) 麥冬 桂心 當歸(各七分) 干姜(二兩) 遠志(一兩)吳茱萸(二分) 川椒(三分)

  上十味治,下篩,食后,溫酒服方寸匕。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喉嚨論第三

  屬性:(論一首)

  論曰∶喉嚨者,脾胃之候也。(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廣二寸。其層圍十二重,應十二時)。主通利水谷之道,往來神氣。若臟熱,喉則腫塞氣不通,烏 膏主之(方見第六卷中)。

  若腑寒,喉則耿耿如物,常欲窒癢痹涎唾。母姜酒主之(方見第六卷中)。熱則開之,寒則通之,不熱不寒,根據(jù)臟調之。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反胃第四

  屬性:(脈二首 方十三首 灸法三首)

  寸緊尺澀,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吐止者為下之,故不能食。設言未止者,此為胃反,故尺為之微澀。

  趺陽脈浮而澀,浮即為虛,澀即傷脾,脾傷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為胃反。趺陽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治胃虛反食下喉便吐方∶

  人參(一兩) 澤瀉 甘草 桂心(各二兩) 橘皮 干姜(各三兩) 茯苓(四兩) 竹茹(五兩)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黃。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方∶

  人參 桂心 澤瀉(各二兩) 茯苓(四兩) 橘皮 甘草 黃 (各三兩) 大黃(一兩半)生姜(八兩) 半夏(一升) 麥冬(三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羸人六合。已利去大黃。

  治反胃而渴方∶

  茯苓 澤瀉 半夏(各四兩) 桂心 甘草(各二兩)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姜四兩。)

  治胃反朝食暮吐,食訖腹中刺痛,此由久冷方∶

  橘皮(三兩) 甘草 濃樸 茯苓 桂心 細辛 杏仁 竹皮(各二兩) 檳榔(十枚)前胡(八兩) 人參(一兩) 生姜(五兩)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一方有甘皮二兩。又方 橘皮(三兩) 人參 白術(各二兩) 桂心(一兩) 川椒(一百二十枚) 薤白(一握

  上六味 咀,以水二升漬一宿,納羊肚中縫合,以三升水煮,水盡出之,決破去滓,分三服。

  又反胃大驗方∶

  前胡 生姜(各四兩) 橘皮(三兩) 阿膠(一兩) 大麻仁(五合) 桂心(三寸)甘草(五寸) 吳茱萸(四合) 大棗(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三服。

  華佗治胃反為病,朝食暮吐,心下堅如杯升,往來寒熱,吐逆不下食,此為關上寒所作,將成肺痿,治之之方∶

  真珠 丹砂 雄黃(各三兩) 樸硝(五兩) 干姜(十累)

  上五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若小煩者,飲水自解,然無所忌。神良無比。(一方用桂心一兩。

  治胃反食即吐方∶

  搗粟米作面,水和作丸楮子大七枚,爛煮,納醋中,細細吞之,即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反胃第四

  <篇名>大半夏湯

  屬性: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嘔吐方。

  半夏(三升) 白術 白蜜(各一升) 人參(二兩) 生姜(三兩)

  上五味 咀,用水五升,和蜜揚之二三百下,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氣方∶

  蘆根 茅根(各二兩,切細)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頓服之。得下,良。

  又方 飲白馬尿即止。

  又方 燒雞 灰,酒服。男雄女雌。

  又方 淘小芥子曝干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反胃第四

  <篇名>灸法

  屬性:灸兩乳下各一寸,以瘥為度。

  又臍上一寸,灸二十壯。

  又灸內踝下三趾稍斜向前有穴三壯(《外臺秘要》云∶三趾作一趾也)。

  治醋咽方∶

  曲末(一斤) 地黃(三斤)

  上二味合搗日干,酒服三方寸匕,日三。

  治噫醋咽方∶

  吳茱萸(半斤) 生姜(三兩) 人參(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先食服一升,日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反胃第四

  <篇名>治中散

  屬性:食后吐酸水方。

  干姜 食茱萸(各二兩)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胃冷服之驗。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嘔吐噦逆第五

  屬性:(論一首 脈一首 方二十四首)(灸法十五首)

  夫吐家,脈來形狀如新臥起,陽緊陰數(shù)。其人食已即吐,陽浮而數(shù)亦為吐。寸口脈緊而芤,緊即為寒,芤即為虛,寒虛相搏,脈為陰結而遲,其人即噎。關上數(shù),其人則吐。趺陽脈微而澀,微即下利,澀即吐逆,谷不得入。趺陽脈浮者,胃氣虛也。寒氣在上,憂氣在下,二氣并爭,但出不入,其人即嘔而不能食,恐怖如死,寬緩即瘥。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難治。

  論曰∶凡服湯嘔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兩,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后服余湯,即流利更不吐也。凡嘔者多食生姜,此是嘔家圣藥。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半夏湯

  屬性:治逆氣心中煩悶,氣滿嘔吐氣上方(一名小茯苓湯)。

  半夏(一升) 生姜(一斤) 茯苓 桂心(各五兩)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少氣加甘草二兩。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小半夏加茯苓湯

  屬性:治諸嘔噦,心下堅痞,膈間有水痰,眩悸(方見后十八卷,大腸腑痰)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前胡湯

  屬性:治寒熱嘔逆少氣,心下堅聚膨 滿不得食,寒熱消渴補不足方。

  前胡 生姜(各二兩) 甘草 樸硝(湯成下) 大黃(別浸,各三兩) 茯苓 半夏 麥冬當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四服。

  治嘔吐,四肢痹冷,上氣腹熱,三焦不調方∶

  前胡 川芎 甘草 當歸 石膏 人參 桂心 橘皮(各二兩) 芍藥(三兩) 半夏(四兩) 生姜(五兩) 大棗(三十枚)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下黃芩三兩合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不用黃芩。)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小麥湯

  屬性:治嘔吐不止方。

  小麥(一升) 人參 濃樸(各四兩) 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 青竹茹(二兩)姜汁(三合)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豬苓散

  屬性:治嘔而膈上寒方。

  豬苓 茯苓 白術(各三兩)

  上三味治下篩,以飲服方寸匕,日三??收叨囡嬎?/p>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犀角人參飲子

  屬性:治嘔逆胃氣虛邪,風熱,不下食并皆治之方。

  犀角 人參(各三兩) 薤白(五兩) 粟米(一合)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至二升下米,煮令米熟,分四服,相去人行七里久,進一服。

  治嘔噦方∶

  人參(一兩) 大麻子(八合,一作胡麻仁) 橘皮(一分) 枇杷葉(八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枇杷葉,取五升下藥,煮取三升納麻仁,稍飲之。

  治氣厥嘔噦不得息方∶

  豉(一升) 半夏(八兩) 生姜(二兩) 人參 前胡 桂心 甘草(各一兩)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又方 豉(一升) 橘皮(二兩) 生姜 甘草(各一兩) 附子(一枚) 大棗(十五枚)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橘皮湯

  屬性:治干嘔噦若手足厥冷者方。

  橘皮(四兩) 生姜(半斤)

  上二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更合服之。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半夏干姜散

  屬性:治干嘔吐逆,吐涎沫者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溫服之,日三。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大黃甘草湯

  屬性:治食已即吐方。

  大黃(四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春夏時行傷寒,寒傷于胃,胃冷變 方∶

  橘皮 桂心 葛根(各二兩) 白茅根(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數(shù)進,服盡更合。有熱去桂。

  治傷寒后噦,干嘔,不下食方∶

  生蘆根 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 生姜(一兩)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止,服三劑。

  又方 蘆根(切一升) 橘皮 通草(各三兩) 粳米(三合)

  上四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病患干嘔方∶

  取羊乳汁,飲一杯。

  治噦方∶

  煮豉三升,飲汁佳。

  又方 空腹服姜汁一升。

  又方 煮蘆根濃汁,飲之。

  治惡心方∶

  苦瓠穣并子一升碎,以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須臾吐,并下如蝦蟆衣三升。

  又方 服童子小便百日,佳。

  又方 麻子一升,熬令香熟,搗,取酒三升,熟研,濾取一升,飲盡,日二服。服盡一石瘥。

  治食飲輒吐方∶

  頓服生熟湯三升,即止。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嘔吐噦逆第五

  <篇名>灸法

  屬性:干嘔不止,粥食湯藥皆吐,灸手間使三十壯。若四厥,脈沉絕不至者,灸之便通病患干嘔,灸心主尺澤佳。

  又法,灸乳下一寸,三十壯。

  治噦,灸承漿七壯,炷如麥大。

  又灸臍下四指七壯。

  吐逆嘔不得食,灸心俞百壯。

  吐嘔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者,灸膈俞百壯。

  吐變不得下食,灸胸堂百壯。

  吐逆不得食,灸巨闕五十壯。

  吐逆食不止,灸胃脘百壯,三報。

  吐逆飲食卻出,灸脾募百壯,三報(章門穴也)。吐嘔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膽募百壯,三

  吐逆霍亂吐血,灸心主五十壯。噫噦膈中氣閉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壯。

  噫噦嘔逆,灸石關百壯。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噎塞第六

  屬性:(論一首 方三十五首)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噎塞第六

  <篇名>五噎丸

  屬性:治胸中久寒嘔逆逆氣,飲食不下,結氣不消方(《古今錄驗》云∶五噎者,氣噎、憂噎、勞噎、食噎、思噎。氣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噦不徹,胸脅苦痛。憂噎者,天陰苦厥逆,心下悸動,手足逆冷。勞噎者,苦氣膈,脅下支滿,胸中填塞,手足逆冷,不能自溫。食噎者恚嗔怒,寒氣上入胸脅所致也。)

  干姜 川椒 食茱萸 桂心 人參(各五分) 細辛 白術 茯苓 附子(各四分) 橘皮(六分)

  上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三。不止,稍加至十丸。

  又方 治五種之氣皆令人噎方。

  人參 半夏 桂心 防風(一作防葵) 小草 附子 細辛 甘草(各二兩) 紫菀 干姜食茱萸 芍藥 烏頭(各六分) 枳實(三兩)

  上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不止,加至十五丸。烏頭與半夏相反,但去一味合之。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噎塞第六

  <篇名>竹皮湯

  屬性:治噎聲不出方。

  竹皮(一用竹葉) 細辛(各二兩) 甘草 生姜 通草 人參 茯苓 桂心 麻黃 五味子(各一兩)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竹皮減二升,去竹皮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噎塞第六

  <篇名>干姜湯

  屬性:治飲食輒噎方(《集驗》名半夏湯)。

  干姜 石膏(各四兩) 人參 桂心 栝蔞根(《集驗》作桔梗各二兩) 甘草(一兩)半夏小麥(各一升) 吳茱萸(二升) 赤小豆(三十粒)

  上十味 咀,以酒五升,水一斗,煮棗二十枚,去滓合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噎塞第六

  <篇名>通氣湯

  屬性:治胸滿氣噎方。

  半夏(八兩) 生姜(六兩) 桂心(三兩) 大棗(三十枚)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噎塞第六

  <篇名>羚羊角湯

  屬性:治氣噎不通,不得食方。

  羚羊角 通草 橘皮(各二兩) 吳茱萸 濃樸 干姜(各三兩) 烏頭(五枚)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杏仁 桂心(各三兩)

  上二味為末,蜜丸如棗大,稍稍咽之。臨食先含彌佳。

  治卒噎方∶

  滿口著蜜食之即下。

  又方 刮舂杵頭細糠,含之即下,神驗。

  治諸噎方∶

  常食干粳米飯即不噎。

  又方 末火炭蜜丸如彈子大,含,少少咽即下。

  又方 老牛涎如棗核大,納水中飲之,終身不復噎。

  論曰∶凡療病者,皆以其類。至如治 之法,豈宜以鸕 治骨 ,貍虎治魚 ?至于竹篾

  治諸 方∶

  以鹿筋漬令濡,合而索之,大如彈丸,以線系,持筋端吞之入喉,推至 處,徐徐引之,著筋出。

  又方 以竹篾刮令滑凈綿裹,納咽中,令至 處,可進退引之, 即隨出。

  又方 用綿二兩,以蜜煎使熱,外敷 所在處,灼瓠以熨綿上。若故未出,復煮一段綿代用,并以皂莢屑少少吹鼻中,使得嚏 出。

  又方 薤白,煮令半熟,小嚼之。以線系薤中央,捉線吞薤下喉至 處牽引, 即出矣

  治 咽方∶

  虎骨末或貍骨,服方寸匕

  又方 服瞿麥末方寸匕。

  治魚骨 方∶

  鸕 屎,服方寸匕。

  又方 服橘皮湯。

  又方 服沙糖水。

  又方 魚網燒灰,服方寸匕。(《必效方》云∶取魚網覆頭,立下)。

  治骨鯁在喉,眾治不出方∶

  取飴糖,丸如雞子黃大,吞之,不去更吞。漸大作丸,可至十丸。

  又方 燒虎野狼屎服之。

  又方 吞豬膏如雞子,不瘥更吞。

  治食中吞發(fā),咽不去繞喉方∶

  取亂發(fā)燒灰,酒服一錢匕。

  治吞錢方∶

  艾蒿五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即下。

  又方 服蜜二升即出。

  又方 末火炭,酒服方寸匕,水服亦得。

  治吞金銀釵環(huán)方∶

  白糖二斤,一頓漸漸食之,多食亦佳。

  誤吞環(huán)及指 方∶

  燒雁毛二七枚末,服之。鵝羽亦得。

  誤吞釵方∶

  曝韭令萎,蒸熟勿切,食一束即出?;蛏溔~筋縷如韭法,皆可用,但力意多食自消。

  誤吞銅鐵方∶

  燒銅弩牙令赤,納酒中,飲之立愈。

  誤吞釘針及箭鏃方∶

  但多食豬脂肥肉令飽,自裹出。

  誤吞針方∶

  取懸針磁石末,飲服方寸匕即下(《古今錄驗》云∶吞針在喉中,而服磁末入腹。若含磁石于口中,吸針而出)。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脹滿第七

  屬性:(論一首 方八首 灸法十一首)

  論曰∶病者腹?jié)M,按而不痛者為虛,按之痛者為實也。夫腹中滿不減,減不足言,此當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腹?jié)M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shù)脺厮?。腹?jié)M口中苦干燥,腹趺陽脈微弦,法當腹?jié)M不滿者,必下部閉塞,大便難,兩 下疼痛,此虛寒氣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取瘥。腹?jié)M轉痛來趨小腹,為欲自下利也(一云∶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小腹,為欲自利)。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脹滿第七

  <篇名>溫胃湯

  屬性:治胃氣不平,時脹咳,不能食方。

  附子 當歸 濃樸 人參 橘皮 芍藥 甘草(各一兩) 干姜(五分) 川椒(三合)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脹滿第七

  <篇名>大半夏湯

  屬性:治胃中虛冷,腹?jié)M塞下氣方。

  半夏(一升) 大棗(二十枚) 甘草 附子 當歸 人參 濃樸 茯苓 枳實(各二兩)桂心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脹滿第七

  <篇名>附子粳米湯

  屬性:治腹中寒氣脹滿,腸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方。

  附子(一枚)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一升,日三服(《集驗方》加干姜二兩)。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脹滿第七

  <篇名>濃樸三物湯

  屬性:治腹?jié)M發(fā)熱數(shù)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方。

  濃樸(半斤) 大黃(四兩) 陳枳實(大者五枚)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納大黃,煎取三升,去滓,服一升。腹中轉動者勿服,不動者更服。一方加芒硝二兩。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脹滿第七

  <篇名>濃樸七物湯

  屬性:治腹?jié)M氣脹方。

  濃樸(半斤) 甘草 大黃(各三兩) 大棗(十枚) 枳實(五枚) 桂心(二兩) 生姜(五兩)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四升,服八合,日三。嘔逆者加半夏五合。利者去大黃。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脹滿第七

  <篇名>吳茱萸湯

  屬性:治久寒胸脅逆滿,不得食方。

  吳茱萸 半夏 小麥(各一升) 甘草 人參 桂心(各二兩) 生姜(八兩) 大棗(二十枚)

  上八味 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脹滿第七

  <篇名>大桂湯

  屬性:治虛羸胸膈滿方。

  桂心 生姜(各一斤) 半夏(一升) 黃 (四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男子卒勞內傷,汗出中風,腹脹大,饑食不下,心痛,小便赤黃時白,大便不利方∶

  大黃 葶藶 寒水石 苦參 黃連 栝蔞根(等分)

  上六味為末蜜丸,以豉汁和飲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加至十丸。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脹滿第七

  <篇名>灸法

  屬性:臚脹脅腹?jié)M,灸膈俞百壯,三報。

  胸滿心腹積聚痞痛,灸肝俞百壯,三報。

  脹滿水腫,灸脾俞隨年壯,三報。

  腹中氣脹引脊痛,多飲食,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脅。

  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飲食,灸三焦俞,隨年壯。

  脹滿雷鳴,灸大腸俞百壯,三報。

  脹滿氣聚寒冷,灸胃脘百壯,三報。穴在鳩尾下三寸。

  腹?jié)M脹繞臍結痛,堅不能食,灸中守百壯。穴在臍上一寸。一名水分。

  脹滿瘕聚滯下痛冷,灸氣海百壯。穴在臍下一寸。忌不可針。

  脹滿氣如水腫狀,小腹堅如石,灸膀胱募百壯。穴在中極臍下四寸。

  脹滿腎冷瘕積泄利,灸天樞百壯。穴在臍旁相對,橫去臍兩旁各二寸。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痼冷積熱第八

  屬性:(論一首 脈一條 方二十首 灸法一首 附寒疝骨蒸)

  論曰∶凡人中寒者喜欠,其人清涕出。發(fā)熱色和者善嚏,凡瞻病者,未脈望之,口燥清涕出善嚏欠。此人中寒,其人下痢,以里虛故也。欲嚏不能,此人腹中痛。凡寒脈沉弦,脈雙弦者寒也。弦脈狀如張弓弦,按之不移。脈弦數(shù)者,當下其寒。脈雙弦而遲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右手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澀澀惡寒。師曰∶遲者為寒,澀為無血。寸口脈微,尺中緊而澀。緊即為寒,微即為虛,澀即為血不足,故知發(fā)汗而復下之。(大露宿丸主寒冷百病方,在第十七卷中)。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露宿丸

  屬性:主寒冷積聚方。

  石 桂心 附子 干姜(各二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后稍加之。

  又方 治遇冷氣,心下結緊嘔逆,寒食不消,并主傷寒,晨夜觸寒冷惡氣方。

  石 桂心 附子 烏頭(各四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胡豆大,以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藥耐寒,忌熱食,近火。

  宜冷凍飲料食。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大露宿丸

  屬性:(方見第十七卷肺臟氣極門)。

  治痼冷風,眩,寒中,手足冷,胃口寒,臍下冷,百病,五勞七傷。第一令人能食,二強盛,三益氣,四有子神驗方∶

  大豆(三升半) 生地(十五斤取汁) 烏頭(一百五十枚)

  上三味,以除日 咀烏頭,以酒一斗半,和生地汁浸烏頭至破日絞去滓,納豆藥汁中,至除日出曝之,有汁更浸曝之,至汁盡藥成。初服從二豆起,可至二十豆,酒服之。有病空腹服,無病食后服,四時合,并得二月三月為上時,藥令人能食,益氣,強盛,有子,發(fā)白反黑,齒落重生,先病熱人不可服。

  治心腹痼冷,百治不瘥方∶曲末(三升) 白術(五兩) 干姜 桂心(各三兩) 川椒吳茱萸

  上六味治,下篩,以米飲服方寸匕,日二。不過五劑,諸冷頓瘥,無忌,空腹服之。

  治積年冷病方∶川椒(二兩) 香豉(一升)

  上二味,搗椒為末,和豉更搗三千杵,丸如彈丸大,食前酒服七丸,日再。

  治諸冷極,醫(yī)所不治方∶

  馬藺子九升,凈治去土,空腹服一合,日三。飲及酒下之,服訖須臾以食壓之,取瘥乃止。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赤丸

  屬性:治寒氣厥逆方。

  茯苓 桂心(各四兩) 細辛(一兩) 烏頭 附子(各二兩) 射罔(如棗大一枚)

  上六味為末,納真珠為色,蜜丸如麻子,空腹酒服一丸,日再夜一。不知,加至二丸,以知為度。(一方用半夏四兩而不用桂。)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半夏湯

  屬性:治胸滿有氣心腹中冷方。

  半夏(一升) 桂心(四兩) 生姜(八兩)

  上三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服七合,日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生姜湯

  屬性:溫中下氣方。

  生姜(一斤) 甘草(三兩) 桂心(四兩)

  上三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一服五合,日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甘草湯

  屬性:治虛羸 氣欲絕方。

  甘草 五味子 生姜(各二兩) 人參(一兩) 吳茱萸(一升)

  上五味 咀,以水四升,煮茱萸令小沸,去滓納藥,煮取一升六合,分二服,服數(shù)劑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茱萸硝石湯

  屬性:治久寒不欲飲食數(shù)十年 飲方。

  吳茱萸(八合) 硝石(一升) 生姜(一斤)

  上三味,以酒一斗水解令得二斗,煮藥,取四升,服二升,病即下,去勿更服也。初下如泔,后如污泥。若如沫滓,吐者,更可服。養(yǎng)如乳婦法。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大建中湯

  屬性:治心胸中大寒大痛,嘔不能飲食,飲食下咽自知偏從一面,下流有聲,決決然。若腹中寒氣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而痛,其頭不可觸近方。

  川椒(二合) 干姜(四兩) 人參(二兩) 膠飴(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飴,微火煮令得一升半,分三服。服湯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許,更服,當一日食糜,更服之。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大黃附子湯

  屬性:治脅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此寒也。當以溫藥下之之方。

  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 細辛(二兩)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論曰∶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衛(wèi)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飲食,弦緊相搏即為寒疝。趺陽脈浮而遲,浮即為風虛,遲即為寒疝。凡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谷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大烏頭湯

  屬性:主寒疝繞臍苦痛發(fā)即自汗出,手足厥寒,其脈沉弦者方(仲景名二物烏頭煎)。烏頭大者五枚熬黑不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納白蜜二斤,煎令水氣盡得二升,強人服七合,羸人五合。一服未效,明日更服,每日只一服,不可再也。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烏頭桂枝湯

  屬性: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盡痛,灸剌諸藥不能治方。

  秋干烏頭(實中者五枚除去角) 白蜜(一斤)

  上二味以蜜煎烏頭,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許,初服二合,不知,更進三合,復不知,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也。

  桂枝湯方見傷寒門中(《外臺》方以水二升半煮桂,提取一升和蜜合煎一升許,服)。

  論曰∶凡人患大熱皆須候脈,若大大熱者,不得一準方用藥,皆準病用藥。大熱不可那者,當兩倍三倍。大大熱者,乃至十倍用之,乃可制之爾。有人苦熱不已,皆由服石所致。種種服餌不能制止,惟樸硝煎可以定之。(武德中有貴高人師市奴謂之金石凌非也,此方直用二硝寒水石、石膏可也,即不勞金) 有金者,貴高人所加也。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樸硝煎方

  屬性:樸硝(一斤)

  芒硝(半斤) 石膏 金(各二兩) 寒水石(四兩,如無石鹽代之)

  上五味先納二硝于八升湯中攪令消,以紙密封一宿,取清納銅器中,別搗寒水石、石膏,碎如豆粒,以絹袋盛之,納汁中,以微火煎,候其上有沫起,以箸投中。著箸如凌雪凝白急下瀉貯盆中,待凝取出,烈日曝干。積熱困悶不已者,以方寸匕,白蜜一合和冷水五合,攪和令消,頓服之,日三,熱定即止之。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五石湯

  屬性:治胃間熱,熱病后不除,煩悶,口中干渴方。

  寒水石 硝石 赤石脂 栝蔞根 龍骨 牡蠣 黃芩 甘草(各五分) 知母 石膏 桂心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諸本只有四石)。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竹葉湯

  屬性:治五心熱,手足煩疼,口干唇燥,胸中熱方。

  竹葉 小麥(各一升) 知母 石膏(各三兩) 茯苓 黃芩 麥冬(各二兩) 人參(一兩半) 栝蔞根 半夏 甘草(各一兩) 生姜(五兩)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竹葉、小麥,取八升,去滓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少分五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半夏湯

  屬性:治胸中客熱,心一下煩滿氣上,大小便難方。

  半夏(一升) 生姜(八兩) 前胡(四兩) 茯苓 白術(各五兩) 杏仁 枳實(各三兩)人參 黃芩(各二兩) 甘草(一兩)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胸中大熱者,沉冷服之。大小便澀者,加大黃三兩。一方用梔子仁二兩,為十一味。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承氣湯

  屬性:治氣結胸中,熱在胃脘,飲食嘔逆渴方。

  前胡 枳實 桂心 大黃 寒水石 知母 甘草(各一兩) 硝石 栝蔞根 石膏(各二兩)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熱氣手足心煩熱如火方∶

  竹葉(二升) 枳實(三兩) 青葙子 白前(各一兩) 吳茱萸 黃芩(各二分) 栝蔞根麥冬(各二兩) 生姜(六兩) 前胡(一作芍藥) 半夏(各五兩)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地黃煎

  屬性:治熱方。

  地黃汁(四升三合) 茯神 知母 葳蕤(各四兩) 栝蔞根(五兩) 竹瀝(三合,一用竹葉) 姜汁 白蜜 麥冬汁 鮮骨皮(各二升) 石膏(八兩)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諸藥,取汁三升,去滓,下竹瀝、地黃、麥冬汁,微火煎四五沸,下蜜、姜汁,微火煎,取六升,初服四合,日三夜一。加至六七合。四月五月作

  治積熱方∶

  枳實 黃芩 大黃 黃連 芒硝(各二兩)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一服。

  治膈上熱方∶

  苦參(十兩) 元參(五兩) 麥冬(三兩) 車前子(二兩)

  上四味末,蜜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五丸,日二服。

  <目錄>卷十六胃腑方\痼冷積熱第八

  <篇名>細丸

  屬性:治客熱結塞不流利方。

  大黃 葶藶(各三兩) 香豉(三合) 杏仁 巴豆(各三分)。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日飲服二丸,以利為度。

  治骨蒸羸瘦,煩悶短氣,喘息鼻張,日西即發(fā)方∶

  龍膽 川連 栝蔞根(各四分) 芒硝(二分) 梔子(十枚) 苦參 大黃 黃芩 芍藥青葙子(各二兩)

  上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二丸,日二,以知為度。(一方無苦參以下,只五味)

  治骨蒸方∶

  天靈蓋如梳大,炙令黃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起死人神方。

  又方 水服芒硝一方寸匕,日二服,神良。

你身邊的健康顧問。公眾號聯(lián)系人:趙先生,手機號:18568446039,微信號:HNayzds,抖音號: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陽市吉祥春天12號樓5單元1樓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脾胃論白話解 脾胃論(8)
金匱方歌括
《金匱方歌括》清·陳念祖
醫(yī)學實在易
【引用】古今名醫(yī)方論
《醫(yī)宗金鑒》<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