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宋 夏圭 溪山清遠卷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簡介】圖卷,紙本,水墨畫。尺幅:46.5公分,橫:889.1公分?,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本幅為十張紙接成,除第一段為二十五公分外,后九段均大約九十六公分左右。畫中景物變化甚多,時而山峰突起,時而河流彎曲。畫家運用仰視、平視和俯視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巒和層層疊疊的巖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為不同的視點在各個獨立的段落裏,產(chǎn)生獨特的空間結(jié)構(gòu)。
畫松樹林木筆墨變化非常多;畫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這種技法是從李唐的斧劈皴變化出來。畫家以乾枯的筆墨勾畫石壁輪廓,再用夾雜著大量水分的筆墨迅速化開,使畫面上產(chǎn)生水墨交融,淋漓暢快的感覺。
整幅:
局部截圖(自左至右):
【名稱】宋 夏圭 西湖柳艇圖
【年代】宋代
【簡介】立軸,絹本,淺設色,縱107.2厘米,橫59.3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柳堤回環(huán), 可以看到三層。但其疏密、遠近、直曲和穿插、點景的木橋、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得豐富、生動而有變化。天空用淡墨染出浮動的白云, 與煙霧迷朦中的遠方樹林相接,加強了氣候特征。畫柳枝的筆法勁健, 密而不亂,節(jié)奏感甚強,頗得真實之美。岸邊有游船停泊,水上小舟來往,近處柳梢上露出酒旗,都表現(xiàn)了這南都湖上春光的佳勝。
【名稱】宋 夏圭 雪堂客話圖
【年代】宋代
【簡介】絹本,設色,縱28.2厘米,橫29.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的是江南雪景。構(gòu)圖采用“一角”的形式,筆法蒼勁渾厚,畫山石用小斧劈皴和短線條禿筆直皴,從而使得畫面方硬奇峭、水墨蒼潤的效果。由此可見,其畫風與馬遠風格有相同之處,故能并稱“馬夏”。作者在用筆時剛勁而趨于含蓄,這一特點在此幅作品中表現(xiàn)的比較明顯。
【名稱】宋 夏圭 洞庭秋月圖
【年代】宋代
【簡介】189.6×108.9厘米。費利爾美術館藏。
洞庭秋月。橘香浦浦青黃出,維舟日暮柴荊側(cè),涌波好月如佳人,爭誇似弄嬋娟色。夜深河漢正無雲(yún),風高掠水白紛紛,五更何處吹畫角,披衣起看低金盆。
《山水十二景圖一》(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藏)
《山水十二景圖二》(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藏)
《山水十二景圖三》宋 夏圭 絹本設色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美術館藏
《山水十二景圖四》宋 夏圭 絹本設色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美術館藏
《山水十二景圖》為夏氏山水十二景中殘存四景中的一部分, 從畫面右起分別署有“漁笛清幽”、“煙堤晚泊”二題。圖卷從右端出現(xiàn)的是平溪汀渚、湖水蕩漾, 漁舟出沒。然后是淺灘湖岸、巨石峭壁, 綠樹成蔭。此畫山石用斧劈皴, 先用水筆皴擦, 然后落墨, 具有水墨交融、淋漓酣暢的效果。
《臨流賦琴圖》宋 夏圭 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董其昌在《畫眼》中稱贊夏圭的獨創(chuàng)性:“夏圭師李唐而更加簡率, 如塑工所謂減塑者。其意欲盡去模擬蹊徑, 而若滅若沒、寓二米墨戲于筆端。” 夏圭在進行山水畫創(chuàng)作時, 善于用焦墨皴擦表現(xiàn)淡無而雄秀的景色, 用類似焦點透視的平遠法布局, 大面積的使用空白, 極簡約地在空白中描寫遠山和對岸的空曠隱約, 形成空曠秀雅而又空靈的神韻。《臨流賦琴圖》表現(xiàn)的是溪旁古樹下一士人扶琴吟誦之狀, 筆法勁健, 墨色淋漓, 觀之如聞錚錚然流水彈琴之聲。
《煙岫林居圖》宋 夏圭 絹本水墨 縱25厘米 橫26.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夏圭作畫善于用概括的筆墨,寫實的物形,巧妙的結(jié)構(gòu),大膽的剪裁,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具有夏圭獨特風格的水墨酣暢的藝術風格。此畫作圓形,原為紈扇,左上方畫煙藹遠山,迷蒙深幽,下為林木坡石,后有茅屋兩間,山澗溪水上架一木橋,一人彎腰策杖而行。此畫山石用筆勁峭,林木簡練淋漓,構(gòu)圖獨特,將所畫物象集中于畫面的左下方,這也是“夏半邊”的體現(xiàn)。
《梧竹溪堂圖》宋 夏圭 絹本設色 縱23厘米 橫2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描繪山居景色。遠山青翠如屏,山溪江流處水勢平緩,水際叢竹新篁,清潤可愛,高大的梧桐樹枝葉繁茂,亭亭如蓋。在極其逼仄的尺幅間,畫家運用的構(gòu)圖的繁簡對比和表現(xiàn)手法的虛實映襯,反映了極為豐富的物象與藝術內(nèi)涵。此圖以空蒙的山林為背景,并將溪堂及人物拉近,刻畫至精至細,在筆墨上,多用重筆,轉(zhuǎn)折方硬,富于力度感,墨色渾厚古樸,耐人尋味。其設色以淡石綠、花青為主調(diào),充分顯示了畫家在控制濃墨與淡色的技巧上有高超的藝術造詣。
宋-夏圭-松崖客話
在構(gòu)圖方面,夏圭更善于剪裁與美化自然景物,善畫“邊角之景”。對長卷畫用概括的筆墨,寫實的物形,巧妙的結(jié)構(gòu),大膽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創(chuàng)造。從他的十二段長卷(今只存“遙山書雁”、“煙村歸渡”、“漁笛清幽”、“煙堤晚泊”四段)中,完全全看到他這種成就。明人題這卷后說:“筆墨蒼古、墨氣明潤、點染煙嵐恍若欲雨,樹石深淡遐邇分明”。他糅合了李唐、范寬與米芾的畫法,筆法蒼老,墨汁淋漓。曾作拖泥帶水皴,畫風大體和馬遠相同,作樓臺亭閣可信手而揮,突兀而奇特,氣韻高拔。夏圭善墨,善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人稱“拖泥帶水皴”,“淋漓蒼勁,墨氣襲人”。在題材上,夏圭多畫長江、錢塘江等江南水鄉(xiāng)以及西湖景色,又喜歡畫雪景及風雨氣象。
夏圭的筆簡意遠,遺貌取神,應該很合乎文人畫對“平淡天真”的追求。董其昌創(chuàng)為“南北宗”畫論,簡單地講,就是提倡“文人畫”,鄙視“畫工畫”;崇尚率真,反對寫實; 注重筆墨情趣,輕視繪畫技能。這其實是由不同的繪畫觀念形成的兩大流派,而被董其昌冠以地域傾向的“南宗”、“北宗”之名,就難免使人迷惑了。不能因為“馬夏”出自畫院,就貶為“畫工”,不屑一顧。歷史上“畫工畫”與“文人畫”雖有爭議,但一直互相影響,取長補短。被標為文人畫典范的元四家,就明顯地承繼了南宋畫派崇簡的畫風。如果說馬遠的刻畫精細的人物、樓閣尚有過于雕飾之嫌,那么夏圭的極其簡括的勾、皴,應該無悖于董其昌畫論的核心—禪宗關于“脫落實相,參悟自然”的理念。 后人稱夏圭為“夏半邊”,而《溪山清遠圖》顯然是全景,原圖無款印,也許受了“半邊”概念的制約,如此浩渺的江湖山色,竟被后人題稱“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