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發(fā)汗后,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樸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六六條咱們簡稱厚樸半夏湯,是臨床中經常用來治療虛脹滿的方子,脾虛脹滿兼有水濕之象。運用方法也極為簡單,首先主訴是腹脹、腹?jié)M、痞塞不通。同時又發(fā)現有虛象和水濕之象,即可放心使用此方來處理腹脹滿,收獲頗佳。
除了治療腹脹滿,這個方子還用來治療咽部不適,所謂的梅核氣。治療梅核氣還有一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的半夏厚樸湯,條文“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條文后有一個《千金方》的補充 “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其實道理很簡單,這種瘀滯、痰濕表現在胃脘之處則腹脹滿;表現在咽喉部,就是俗稱的梅核氣?!把手刑缬兄巳?,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卡在這塊。
半夏厚樸湯
半夏一升 厚樸三兩 茯苓四兩 生姜五兩 蘇葉二兩
運用方法也很簡單,在脈象或者舌象上,發(fā)現水濕、痰濕之象;同時又有咽中黏黏,梅核氣,就可以使用此方。兩方對比一下。相同的是半夏厚樸生姜,這三味藥是一樣的,但用量不一樣。除了半夏厚樸生姜之外,六六條的厚樸半夏湯用的是甘草和人參。甘草補顧中焦津液,人參是治虛證最常用的藥,治太陰之虛。漢代的人參既能補氣又能補津液。當代的東北參,補氣的功效優(yōu)于漢代的人參,但是沒有補津液的功效,或者說不能直接補津液。至于氣虛補足了之后,能夠化生津液,那不是它的直接功效,那是間接功效。
而《金匱婦人篇》的半夏厚樸湯,除了半夏厚樸生姜之外,另加了茯苓和蘇葉。茯苓的功效很熟悉了,甘淡利水,少量的使用,可以輸布津液;大量的使用,可以排除水邪。所以量小可以治虛;量大可以治實。
而蘇葉的功效能夠走表,能夠行散在表的瘀滯,其性偏溫,所以是溫散。所以能治在表有寒的閉郁,除了能散表,蘇葉還能散中。稱之為行氣寬中,所以當中氣瘀堵之后,也可以用蘇葉來行化中氣,就是脾胃之氣。因為蘇葉的這種行散中氣的攻效,可以防止中氣瘀堵住,所以它經常用來做食材,比如吃烤肉的時候嚼一塊蘇葉,感覺特別解膩,就是因為這個攻效。
而人的咽部偏于在上,所以治梅核氣,咽中帖帖上下不得。其實用《婦人篇》的半夏厚樸湯更為合適,但是如果背后有個虛證,是因為虛而運化力不足,那當然可以用條文六六的厚樸半夏湯。
其中的辨證關鍵就成了怎么判斷有虛證,單憑問診不太容易。他一邊脹滿,一邊瘀滯,背后還間雜虛證。你要通過問診收集到這個虛證信息,需要問很多信息。比如要問在這次腹脹之前,有沒有胃口?大便是否通暢?是否經常出現大便排不暢,大便還有點粘滯?是否容易乏力?是不是越到下午、晚上越覺得疲勞?或者癥狀在下午、晚上,一天疲勞之后會加重?等等這一大系列的關于虛證的問題,需要問一大堆,才能確定背后有個虛證。因為這些癥狀是因人而異,每個人體質不同,不一定表現出哪一個虛證的信息來。
所以咱們臨床更多的采用是望診或者脈診。望診是望舌、望面、望手,發(fā)現虛象,一目了然。比如面有疲憊之色;面部氣血之色不足;舌色偏淡,淡嫩之色,那么一望便知有個虛象,就可以使用帶有人參的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簡稱厚樸半夏湯。
或是通過脈,脈中的虛象更為直觀,指下明了。尤其這種虛象表現在脾脈或者肺脈,或者脾肺同時出現。脈動無力、偏沉、偏細微,就告訴咱們氣分不足,以人參補氣。濕象、痰濕之象也是這個道理。通過問診收集痰濕之象的信息,也需要問很多問題,這樣就會消耗臨床診斷大量的時間。
咱們現在正在籌備一個APP軟件,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在當面 診脈望色之前,先收集患者的問診信息,并做出整理之后,顯示給醫(yī)生一個有條理的、一目了然的信息集合,這樣就可以大量的節(jié)省臨床問診信息,而又不至于因為減少了問診信息而出現的一些細微的不足。
話歸原題,怎么通過望診和脈診,知道有痰濕之象?痰濕之象犯于舌象一定是有水滑之象或是舌苔滿膩之象,或者舌面起伏不定。但不能出現明顯的干燥,無論是半夏厚樸湯,還是厚樸半夏湯,當出現明顯的舌頭干燥的時候,此方的運用就會受到束縛。為何?津液不足成為了短板,那時候會考慮一邊養(yǎng)津液一邊化痰濕的方子。典型的代表是麥門冬湯,或者將麥門冬湯法跟此方結合,就是此方加麥冬,再配上大棗和甘草,所以這是一個鑒別。如果出現口干口渴,舌面干燥,苔干燥,同時又有咽中如梗,上下不得,那就不是半夏厚樸湯或者厚樸半夏湯證。用了絕大多數情況也不會有太好的療效,說出這種情況以做鑒別。
從脈象怎么判斷有濕?就是指上有一種軟呼呼,一股一股的那種濕感。脈書稱之為滑或者濡。濡這個字聽發(fā)音,就給人一種軟塌塌,濕粘的感覺。而此脈現在右手關脈(脾脈)的位置,或者右手寸脈(肺脈)的位置,那就是此證。擇機使用半夏厚樸湯或是厚樸半夏湯。比如在這種滑濡之象兼見一種虛象怎么辦?或細或沉或無力,那就是虛象。加上人參,用黨參替代。
重點需要點提一下,在《傷寒論》中絕大多數出現人參的時候,咱們都用黨參替代。除非能夠明確是一個東北參的人參證,否則一律用黨參替代。這個問題以前也提過,因為有些證用了人參,反而會好不了。比如半夏瀉心湯,如果用了人參,人參的偏補之性會使得瘀滯不容易散開,所以有一部分人加了人參,反而不好。而黨參補性沒那么強,不會造成明顯的內斂而造成瘀滯不容易化開的問題。半夏瀉心湯有一個變方,叫甘草瀉心湯。它針對的就是虛癥,所以甘草瀉心湯證從道理上說,可以用東北參。如果臨床中區(qū)別不好,就一律用黨參替代人參。這一點提一下。
再提一點,如果患者是一個明顯的虛證,當虛脹滿這個癥狀消除之后,并不意味著他明顯的虛證或者年久日深的濕證已經治好了。他只是針對性的癥狀消除,后續(xù)仍然要善后處理。一句話:不是癥狀消除,這個病就好了。這種觀念是不完整的。一定要癥狀消除的同時,伴隨著脈象的改善、望診信息的改善。比如舌象改善,才能明確的確定患者已經是根本的改善、好轉。由此才能使得患者的健康程度提升。
患者的健康程度提升則一定會反應到咱們所說的五常,生命的常態(tài):飲食、二便、睡眠、精力體力、心情情志。五常的整體改善,則是健康明顯提升的明確信息。
再捋一遍:只是癥狀改善,脈象舌象還沒改善,那他只是初步的有所好轉而已,這個病還沒真正治好。病真正治好的標準是癥狀改善消除的同時,伴隨著脈象和舌象的同時改善,這是病情真正退去的表現。而病情真正退去,正氣必然慢慢提升,正氣的提升則表現為健康水平的提升,則一定會表現在五常之上:飲食、二便、精力體力、情志情緒、睡眠,或一或二、或三或幾項穩(wěn)定的改善,才是健康的提升。這個觀念咱們再提一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