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無棣碣石復(fù)名十周年隨筆
今年,2011年的9月15日,是“禹貢碣石山復(fù)名”十周年,是一個值得慶祝和紀(jì)念的日子!
《禹貢》碣石山復(fù)名,在我國歷史地理學(xué)界也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啊队碡暋讽偈跓o棣”的結(jié)論,既排解了碣石“淪于海”、碣石“沒于陸”的困惑,又為研究古黃河的歷史變遷、挖掘黃河文化積淀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
2005年6月2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以魯政函民字[2005]17號文件批準(zhǔn)將碣石山南麓的“大山鎮(zhèn)”更名為“碣石山鎮(zhèn)”,并將碣石山的名字標(biāo)注在政府正式出版的地圖上,這是具有公信力的嚴(yán)肅的行政行為,具有深遠(yuǎn)的意義。標(biāo)志著無棣人《禹貢》碣石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碣石復(fù)名十周年的日子里,回顧一下關(guān)于碣石考辯的過程,也有重要的意義。考辯過程中的突出點,主要有:無棣馬谷山即《禹貢》碣石;《禹貢》與禹疏九河的關(guān)系;及與此相關(guān)的“曹操無棣觀滄?!?;“秦皇漢武在無棣臨碣石望祀蓬萊”;“徐福入海求仙從無棣碣石起航”等等。其中的關(guān)鍵就是解決《禹貢》碣石與“禹疏九河”的關(guān)系,即古黃河從碣石入海問題,只要解決了“河之入海,舊在碣石”的問題,《禹貢》碣石在無棣就迎刃而解了。
現(xiàn)在著重回顧一下關(guān)于“河之入海,舊在碣石”和“曹操在無棣《觀滄?!贰钡日n題的主要考證依據(jù)。
一、關(guān)于【河之入海,舊在碣石】
“《禹貢》碣石在無棣”結(jié)論,不是現(xiàn)在的無棣人憑空炒作出來的,也不是從誰的手中“搶”過來的,而是參閱了秦漢以來的大量史籍、國家地理總志、地方方志以及歷代學(xué)者論證碣石的相關(guān)文獻(xiàn)資料,又結(jié)合當(dāng)今學(xué)者在現(xiàn)代科技條件下的考古挖掘,對古黃河、古渤海的變遷及先民的活動軌跡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chǔ)上,又對“九河”流域進(jìn)行對此實地調(diào)查踏勘,并多次向有關(guān)專家學(xué)者虛心咨詢求教,經(jīng)數(shù)年的縝密分析、嚴(yán)肅考證而得出的。
我們研究《禹貢》碣石,是以《尚書·禹貢》記載為依據(jù),以古黃河(九河)下游的變遷為脈絡(luò),以有關(guān)“大禹治水”的記載和傳說為線索,以現(xiàn)代考古挖掘資料為參照而展開的,我們是沿著“九河禹跡”去考證定位《禹貢》碣石的,故而排除了古今文獻(xiàn)中記載的遠(yuǎn)離“禹疏九河”的高麗遂城碣石、營州柳城碣石、遼東灣沿岸碣石、北京門頭溝碣石、廣東海豐碣石、西域迦沙紛遮城碣石及中亞波斯碣石等等。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古以來關(guān)于黃河、碣石的記載很多,許多古代權(quán)威學(xué)者都把碣石與古黃河(九河)連在一起,認(rèn)為古黃河從碣石入海。除《禹貢》的記載之外,還有豐富的文獻(xiàn)資料。
(一)可供參考主要文獻(xiàn)料
1、《史記·夏本紀(jì)第二》:“鳥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海。◇集解徐廣曰:'海,一作河。”徐廣沒有對《史記》的該處記載進(jìn)行“指誤”,而是曾見到另一種記載。
【按】:“?!?、“河”一字之差,就恰好讓“島夷”的航行方向相反。
徐廣(351~425年)東晉人。徐廣注“一作河”,說明起碼在晉代《禹貢》就有“入于海”與“入于河”兩種版本。
《漢書·儒林傳》云:“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授都尉朝,而司馬遷亦從安國問故。遷書載《堯典》《禹貢》《洪范》《微子》《金縢》諸篇,多古文說。”即司馬遷《史記》中所載《禹貢》之文,多源于孔安國家藏的“古蝌蚪文”尚書??装矅募也亍肮盼摹保蛟S比聽不清“齊語”的晁錯從伏生口傳用“今文”抄錄下來的文本更準(zhǔn)確可靠。如果按“入于海”去思考,當(dāng)然就是鳥夷乘船沿黃河順流而下入海時“夾右碣石”。無論是“夾右碣石入于?!边€是“夾右碣石入于河”,該碣石作為航海標(biāo)識,其位置當(dāng)在黃河入??诘慕嚯x之內(nèi),類似如今進(jìn)出海港的浮標(biāo),如此尚無羅盤時代的原始鳥夷小舟,出海、入河才能保證航行安全。
有的堅持“夾右碣石入于河”論,于是就引伸出本來享受“荒服”待遇的東北長白山一帶的鳥夷,需撐船“渡遼東灣”南下,在大海中望山轉(zhuǎn)向、西行五百里進(jìn)入黃河口(今天津附近),向中原帝王貢獻(xiàn)“皮服”以表忠心。這問題復(fù)雜得多,學(xué)究先生閉門講經(jīng)授徒能講得通,但實際操作卻不易,此不絮煩。
2、《漢書·溝洫志》記載西漢哀帝時期,一位籌劃治理黃河的代表人物賈讓,于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向皇帝獻(xiàn)“治河三策”,其中有“昔大禹治水,山陵當(dāng)路者毀之,故鑿龍門,辟伊闕,析底柱,破碣石,墮斷天地之性。此乃人功所造,何足言也!”
【按】:賈讓官職為待詔,向皇帝上書,不能杜攥胡說,必須言之有據(jù),他說大禹治水“鑿龍門,辟伊闕,析底柱,破碣石”必有前人文獻(xiàn)所本。大禹在治理黃河時需要“破碣石”,那禹貢碣石必在下游河道附近。
3、《史記·河渠書》:“至于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勃?!薄?/span>集解瓚曰:“禹貢云'夾石碣石入于海’,然則河口之入海乃在碣石也?!?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注者“瓚”,生卒不詳,考證他是晉灼之后,郭璞之前的西晉學(xué)者,撰有《漢書音義》。瓚也說“夾石碣石入于海”而不是“入于河”。且明確提出“河口之入海,乃在碣石也?!边@是最早見到的禹貢碣石在黃河入??诘慕Y(jié)論。顯然不能拋開黃河,到別處尋找禹貢碣石。
4、《淮南子·時則訓(xùn)》:“中央之極,自昆侖東絕兩恒山......龍門、河、濟相貫,以息壤堙洪水之州,東至于碣石。”《淮南子·地形訓(xùn)》又云:“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魚鹽出焉。”
【按】:結(jié)合《漢書·溝洫志》所云:“《夏書》:禹堙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薄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說:“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顯然,這“河、濟相貫,以息壤堙洪水之州”中所指的主要是河濟下游的兗州及其周邊區(qū)域,其“碣石”亦即禹貢碣石?!痘茨献印肥俏鳚h初年淮南王劉安招致賓客根據(jù)先秦以來的文獻(xiàn)資料編撰而成的。說明在先秦時代就已把碣石定位于“河濟相貫”的“中央之極”的東部。
5、《書經(jīng)集傳》(宋·蔡沈)“碣石引注云:“韋昭以為碣石其山,昔在河口海濱”。
【按】:韋昭(204-273),字弘嗣,吳郡云陽人。三國時期吳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經(jīng)學(xué)家。曾與華覈、薛瑩等同撰《吳書》,注《孝經(jīng)》、《論語》及《國語》。韋昭以為“碣石其山,昔在河口海濱”。代表了三國時代史學(xué)界的認(rèn)知?!昂印笔枪劈S河的專用名詞, 后人在注釋“碣石”時不顧韋昭的“河口”二字,卻把《禹貢》碣石移花接木,搬到其他河流流域去,于是引出以訛傳訛的流弊。
6、《齊地記》(晉·伏?。┰疲骸?/span>渤海郡東有碣石,謂之渤碣。”
【按】:伏琛指明,“渤??|有碣石”是指碣石位于渤海郡東部。而不是指渤??は驏|方位的指向上其他遠(yuǎn)方有個碣石。無棣縣境濱海屬于晉代的渤??じ叱强h,渤??|的碣石就是今無棣碣石。
7、《水經(jīng)注·河水》(北魏·酈道元)云:“河之入海,舊在碣石。”
【按】:“河之入海,舊在碣石”與《史記·河渠書》:◇集解瓚曰:“然則河口之入海乃在碣石也?!?/span>是一致的,就是指大禹治水的年代,碣石在黃河入海處。因為酈道元沒有到渤海郡東部去考察碣石,而利用漢代王橫說的一次“風(fēng)暴潮”就認(rèn)為“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廣,當(dāng)同碣石苞淪洪波也”。這誠然是錯誤的,但他把碣石定位于古黃河口附近無疑是正確的。
8、《史記·夏本紀(jì)》:“同為逆河入于海。”【正義】注曰:“播,布也。河至冀州,分布為九河,下至滄州,更同合為一大河,名曰逆河,而夾右碣石入于渤海也?!?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史記正義】成書于唐開元二十四年,編撰者張守節(jié),官職為“諸王侍讀宣議郎守右清道率府長史”?!菊x】必然是“諸王”讀《史記》訓(xùn)詁范本。張守節(jié)認(rèn)定“九河,下至滄州……而夾右碣石入于渤海”,當(dāng)為唐代具有權(quán)威性的見解。今無棣縣屬于唐代滄州,且滄州境內(nèi)唯有無棣馬谷山一山突兀海濱。
9、《通典.邊防二》(唐·杜佑):“按《尚書》云:'夾右碣石入于河?!?/span>碣石即河赴海處?!薄锻ǖ洹ぶ菘ぁ酚衷疲骸盁o棣古齊境北至無棣,在此?!吨芏Y》曰 '川曰河’,謂此縣界?!?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杜佑(735—812),是唐朝中葉政治家、史學(xué)家,杜佑所說“《尚書》云”即《禹貢》所云?!?/span>碣石即河赴海處”就是黃河之水奔流到碣石入海。又說“河在此縣(無棣縣界)”,顯然,若此處有山即為碣石,當(dāng)為不爭事實。即便是杜佑在其他地方注“有碣石山”,但因其與“河”無關(guān),斷不是《禹貢》之碣石,亦明矣!
10、《舊唐書.天文志》(后晉·劉昫等撰)云:“東盡東萊之地,漢之東萊郡及膠東國,今為萊州、登州也。又得漢之北海、千乘、淄川、濟南、齊郡,今為淄、青、齊等州,及濟州東界。及平原、渤海,盡九河故道之南,濱于碣石。今為德州、棣州、滄州其北界。自九河故道之北,屬析木分也?!?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碣石的位置:“盡九河故道之南,濱于碣石。今為德州、棣州、滄州其北界。”非常明確,無需多解釋。
顯然該“碣石”在“九河故道”附近,無棣古稱“九河下梢”之地。這與《奎壁書經(jīng)》(金陵奎壁齋梓成文信梓行)、《監(jiān)本書經(jīng)》(光緒丁未 承文信藏版)注云:“兗州之境,北盡碣石河右之地”相符。
11、《新唐志·天文志》(宋·歐陽修等撰)載:“自北河下流,南距岱山為三齊,夾右碣石為北燕。”
【按】:“北河”系指黃河,北河下流就是古黃河下游,“南距岱山為三齊,夾右碣石為北燕” 就是黃河下游入海段至碣石一線,是齊、燕的分界線。其南屬于三齊,其北屬于北燕。這與齊燕以河為境的記述正相符,也與無棣碣石的位置正相吻合。這與《奎壁書經(jīng)》(金陵奎壁齋梓成文信梓行)、《監(jiān)本書經(jīng)》(光緒丁未 承文信藏版)注云:“兗州之境,北盡碣石河右之地”相符。
12、《困學(xué)紀(jì)聞·卷十》(宋·王應(yīng)麟),云:“禹時河入海,蓋在碣石……而入渤海?!?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13、《禹貢論》(宋·程大昌)云:“碣石……山當(dāng)在逆河故道之外。”
14、《讀書管見·碣石河道》(元·王充耘)主張“碣石”在九河入海處。
15、《治河議》(元·宋濂)云:“九河,趨碣石入于勃海。”(明·陳子龍《皇明經(jīng)世文編·宋學(xué)士集》)
宋濂(1310—1381),元末明初文學(xué)家,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xué)提舉。本《集》云:此篇系舊作,元時宋濂就最留意治河。這無疑代表了元代學(xué)界對碣石的定位。
16、《殊域周咨錄·西戎》(明·嚴(yán)從簡)載:“故神禹導(dǎo)河,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底柱及孟津、洛汭,至于大伾而下,釃為二渠,北載之高地,過洚水至于大陸,播為九河,趨碣石入于渤海。”
17、《肇域志》(清·顧炎武)論述:“海豐縣,本元之無棣縣……有馬谷山,亦名大山,高三里,周六七里,山半有洞,廣二丈余,深不可測。劉世偉曰:此即古之碣石也?!队碡暋罚簫u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又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是其在九河之末,入海之口,明矣。傳者以為在遼西驪城之地,而酈道元又謂九河碣石苞淪于海。夫事無所證,當(dāng)求之跡;跡有不明,當(dāng)度之理。以跡而論,九河故道,俱在德、棣之間,而碣石不當(dāng)復(fù)在他境;以理而論,禹之治水,行所無事,齊地海耶,況地勢北高,無行水之道,今自直沽以北,水皆南注,北平地高,則河又奚由而達(dá)耶。又云,碣石已去岸五百里。審如是,當(dāng)在麻姑島以東、塔山大洋以南,而海道圖經(jīng),又無此山,則此語尤不足信矣。今此山既在九河之下,而又巍然獨出于海濱之上,其為碣石無疑?!?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顧炎武(1613—1682),本名絳,江蘇昆山人,足跡遍天下,對歷史學(xué)、地理學(xué)、文字學(xué)、訓(xùn)詁學(xué)、音韻學(xué),都作了深入細(xì)致的研究,寫了大量著作,《肇域志》是其一。“馬谷山,其為碣石無疑”的結(jié)論,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18、《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三十一·山東二》(清·顧祖禹)云:“馬谷山(無棣)縣北六十里。高三里,周六七里,山半有洞,廣二丈余,深不可測。一名大山。或以為即古之碣石,似誤?!?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讀史方輿紀(jì)要?卷十?北直一》卻云:“(碣石)其在平州界內(nèi)者,即古大河入海處,為《禹貢》之碣石?!?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顧祖禹(1631-1692)字復(fù)初,江蘇無錫人。清初沿革地理學(xué)家和學(xué)者。晚年,曾參與編纂《大清一統(tǒng)志》?!蹲x史方輿紀(jì)要》著重考訂古今郡、縣的變遷,和推論山川關(guān)隘戰(zhàn)守的利害,是中國沿革地理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但在從上述兩段不同的記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他存在一個嚴(yán)重的歷史性誤解,即 “平州(今秦皇島市)即古大河入海處”。用現(xiàn)代的中學(xué)地理知識都能判斷那是錯誤的論斷,古黃河從來都不會也不可能從今秦皇島、山海關(guān)一帶入海。
古黃河在今天津以南、黃驊、無棣一帶入海,已成當(dāng)代地理學(xué)界的共識。顧祖禹論證《禹貢》碣石的大前提是“碣石在古大河入海處”,如果顧祖禹時代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斷不會說:“馬谷山或以為即古之碣石,似誤”了!
19、《尚書地理今釋》(清·蔣廷錫)其中有一段論述:“蓋驪城,即今直隸永平府樂亭縣;絫縣,即今昌黎縣。二縣壤地連接,杳無碣石蹤跡,而“海水蕩滅”之說,又荒誕不可信。考《肇域志》云:“山東濟南府海豐縣有馬谷山,即古碣石。劉文偉亦以馬谷山在古九河之下,合于禹貢入河入海之文,斷為碣石無疑?!?strong style="LINE-HEIGHT: 28px">近世論碣石者,惟此說庶幾近之。”
【按】蔣廷錫(1669年-1732年),字揚孫,常熟人??滴豕镂催M(jìn)士。官至大學(xué)士。蔣廷錫“備聆圣訓(xùn),得馀緒之萬一,已能總括古今,為說經(jīng)家所未曾有也?!?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編撰了《尚書地理今釋》一卷。這在當(dāng)時具有一定的權(quán)威性。
20、《讀史方輿紀(jì)要·北直一》(清·顧祖禹)云:“古大河入海處,為《禹貢》之碣石?!?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21、《四書釋地續(xù)》(清·閻若璩)云:“禹于帝堯八十載癸亥大告成功,河自右碣石入于海。”
22、《史記志疑》(清·梁玉繩)云:“由《禹貢》,黃河自碣石入海,碣石以東為海,以西為逆河(九河)。”
23、《癸巳類稿》{清·俞正燮}云:“碣石今存者有二:一在今武定府海豐;一在今廣東,所謂碣石鎮(zhèn)也。”
【按】:俞正燮(1755——1840),字理初,清代安徽黟縣人,道光元年舉人,著名學(xué)者。晚年主講江寧惜陰書院?!豆锼阮惛濉纷捎?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1833年。
俞正燮說:“碣石今存者有二:一在今武定府海豐”。 武定府海豐即今濱州市無棣縣,這說明在所處的時代,無棣馬谷山,早已有“碣石”之名,并且與廣東碣石齊名,為當(dāng)時國內(nèi)“今存”二處碣石,除此之外宇內(nèi)再沒有“碣石”了。盡管他在后面的論述中,以棣碣石在“兗州”,《禹貢》中是把碣石記在“冀州”,因否定無棣碣石為禹貢碣石,但他卻把一個真真切切的碣石定位在“武定府海豐”,這非常重要!因為有人說無棣馬谷山,從來沒有“碣石”這個名字。俞正燮老先生在這里說了,無棣馬谷山當(dāng)時不但被稱之為碣石,而且在當(dāng)時大清國的北部還沒有與此同名為“碣石”的。毋庸置疑,馬谷山的“碣石”古名,絕不是始見于1833年成書的《癸巳類稿》。
24、《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職方典·河間府部》記載:“慶云(縣) 碣石,又名馬谷山,古屬無棣,今析海豐。”
【按】《古今圖書集成》是由福建侯官人陳夢雷(1650-1741)所編輯的大型類書。康熙皇帝欽賜書名,雍正皇帝寫序。此次被編入的《河間府志》應(yīng)是明代之前或清初的方志。該《河間府志·山川》記載了“碣石”,綴于慶云縣后。先寫“碣石”之名,后寫“又名馬谷山”,足證明明清時無棣碣石之名早見于文獻(xiàn)。其中云“古屬無棣,今析海豐”,是因為隋開皇六年置縣時,今無棣、慶云都屬無棣縣,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將原無棣東西分治,西無棣縣(隸滄州),即今慶云縣,東無棣縣(隸棣州),明初避諱,西無棣縣改名慶云縣,東無棣改名海豐縣,民國三年(1914)海豐復(fù)名無棣,慶云依舊?!敖裎龊XS”就是把碣石山劃歸海豐縣?!豆沤駡D書集成》開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比《癸巳類稿》提前一百三十多年。
25、乾隆四十五年,張克嶷撰寫《重修馬谷山寺記》,開宗明義云:“馬谷山,古之所謂碣石也。自歷下以北蜿蜒三百六十里,乃于覆鬴、鬲津之間突出一峰,則靈秀所鐘,謂非海邑之巨鎮(zhèn)乎?……”
【按】乾隆四十五年即公元1780年,“馬谷山,古之所謂碣石也”,這句話既不是現(xiàn)在無棣人士編出來的,也不是二百三十多年前的碑文撰寫者張克嶷憑空造出來的。馬谷山古名碣石必有古文獻(xiàn)所本,今人尚未查閱到這些古文獻(xiàn)不等于其不存在。無棣人總會有一天在浩瀚如海的古文獻(xiàn)中查到最古老的記載。
26、《禹貢注》(顧頡剛)明確指出:“導(dǎo)山,凡四重:第一重自岍山至碣石十二山,在黃河的北岸;第二重自西傾至陪尾共八山,在黃河南岸?!?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顧頡剛(1893一1980)),江蘇吳縣人。原名誦坤,字銘堅,是現(xiàn)代古史辨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xué)和民俗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
顧頡剛把“碣石”定位于黃河北岸最東邊的一座山,沿古黃河找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除無棣碣石外,別無二山。沒找到正主,也不能說“淪于海”,更不可遠(yuǎn)離黃河去找別的山去替代。
27、黃盛璋先生在《碣石考辨》(《文史哲》1979年第6期)論述道:“《禹貢》的黃河經(jīng)今河北人海,碣石夾黃河人??谥?。今天津市以南,除了無棣縣馬谷山外,古黃河口都沒有山,因此后代也有以馬谷山為《禹貢》冀州之碣石。”
【按】黃盛璋,1924年生于安徽合肥。中國科學(xué)院歷史地理學(xué)家、古文字研究專家。1965年后為中國科學(xué)院地理科學(xué)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致力于古漢語、古文字、歷史地理研究。黃先生說:“今天津市以南,除了無棣縣馬谷山外,古黃河口都沒有山,因此后代也有以馬谷山為《禹貢》冀州之碣石。”這是實地調(diào)查后,作出的科學(xué)結(jié)論。
《禹貢》九州,本來就是一種模糊的地理概念,并非嚴(yán)格的行政區(qū)劃,加之古黃河尾閭自古漂移不定,如果拘泥于《禹貢》兗州、冀州去定位碣石,又不到古黃河三角洲去實地考察,很難做出科學(xué)論斷。應(yīng)當(dāng)用現(xiàn)代地理知識去歷史的辯證的去讀《禹貢》,比如,《禹貢》冀州載“至于大陸,播為九河”,而兗州載“九河既道”,九河是在冀州還是兗州?那怎么去定位“濟河惟兗州”呢?
28、何幼琦先生在《〈海經(jīng)〉新探》(《歷史研究》1985年第2期)中也指出:“排除了各種錯誤的說法,可以確定,在《海經(jīng)》的時期,河水是奪馬頰河入海的,河水所入的積石山、碣石山,就是今天無棣縣的馬谷山。明人劉世偉稱:'海豐縣(今無棣縣)北六十里有馬谷山,一名大山,高三里,周六、七里?!犊h志》云:山多石,無草木。疑古之碣石,為河入海處。’他疑的很準(zhǔn)確,山不大,多石而無草木,正是被神話化為'禹所積石’的根據(jù)。后來顧炎武在《肇域志》中肯定了這一主張:'山東海豐縣馬谷山即大碣石山。’”
【按】:這就是現(xiàn)代人,利用現(xiàn)代現(xiàn)代手段和現(xiàn)代地理認(rèn)知,解讀天書般的《山海經(jīng)》所得出的科學(xué)結(jié)論。
何幼琦何幼琦(1911-2003), 河南省安陽市人。歷任廣東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研究所副所長,廣東省社會科學(xué)院副院長,湖北省社會科學(xué)院顧問等職。是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山海經(jīng)》研究家。
29、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xué)家、中國歷史地理學(xué)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譚其驤先生在《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長水集》)一文中說:“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黃河長期從渤海灣入海?!?/span>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黃驊和山東無棣之間游蕩?!?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譚其驤(1911—1992)字季龍、筆名禾子,浙江嘉善人。師從顧頡剛先生,是我國歷史地理學(xué)家,是我國歷史地理學(xué)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譚其驤先生的“(黃河)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黃驊和山東無棣之間游蕩”,加上酈道元的“河之入海,舊在碣石”,再加上黃盛璋先生的“今天津市以南,除了無棣縣馬谷山外,古黃河口都沒有山”,把古今地理學(xué)家的結(jié)論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那《禹貢》碣石在哪里還用得著爭論嗎!
30、山東淄博社會科學(xué)聯(lián)合會研究員周華光先生在《華夏文明起源與融合發(fā)展》(《管子學(xué)刊》)一文中說:“禹治黃河的地域,大致從河南省新鄉(xiāng)地區(qū)滑縣地界往北到海河流域,往東到山東的古無棣、利津地界(濱州市、東營市),禹治九河在這個地界內(nèi)?!?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禹貢》描寫的治水范圍限定于黃河流域,下游北不過恒、衛(wèi)?!队碡暋返淖髡卟粫撾x此范圍,把別個地方的一座與治水無關(guān)的山寫進(jìn)《禹貢》篇括充篇幅做點綴。
31、《禹貢錐指》(清·胡渭)云:“禹所名之山,苞舉宏遠(yuǎn),非一峰一壑之目也……至若厎柱、碣石、朱圉、大伾之類,則又狹小孤露,與一峰一壑無異。蓋山陵之當(dāng)路者,不得不舉為表識,未可執(zhí)前例以相繩,以為必廣袤數(shù)十百里之大山,而疑古記所言之非也?!?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按】有人認(rèn)為《禹貢》中所記載的山,必定是很高大的的山,無棣碣石相對孤露矮小,以此來否定其為碣石。對此胡渭給了很確切的回答。
胡渭(1633—1714)字朏明,號東樵。浙江德清人。清代經(jīng)學(xué)家、地理學(xué)家。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 )撰《一統(tǒng)志》,聘為協(xié)修,撰有《禹貢錐指》。
(二)關(guān)于《禹貢》碣石的古詩詞
《禹貢》是儒學(xué)地理名篇,《禹貢》碣石是歷史名山,所以有不少古代詩詞歌頌碣石,這對考證《禹貢》碣石,也是參照佐證:現(xiàn)摘錄幾首:
1、《臨碣石》南朝·宋、齊、梁三朝·沈約
碣石送返潮,登罘禮朝日。
溟漲無端倪,山島互崇崒。
驥老心未窮,酬恩豈終畢。
2、《小臨海》南朝·梁·劉孝威
碣石望山海,留連降尊極。
秦帝枉鉤陳,漢家增禮秩。
石橋終不成,桑田竟難測。
蜃氣遠(yuǎn)生樓,鮫人近潛織。
空勞帝女填,詎動波神色。
【按】:選自《樂府詩集·卷第五十五·舞曲歌辭四》。沈約(441-513)、劉孝威(496~549)南朝名士、官吏,南朝疆域最北只到過黃河以北今無棣附近的樂陵郡、滄州東南部。沈約“臨碣石”與劉孝威“碣石望山?!敝荒茉跓o棣碣石,敵對的“索虜”政權(quán)不會允許南朝的“島夷”政權(quán)官吏到其腹地遼東、遼西去游山玩水。
3、《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lǐng)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節(jié)選)唐·杜甫
燕南吹畎畝,濟上沒蓬蒿。
螺蚌滿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關(guān)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朱注】《新舊史》:開元二十九年七月,伊洛水溢,損居人廬舍,秋稼無遺,壞東都天津橋及東西漕,河南北諸州皆漂沒。此詩黿鼉二句,志橋毀也。燕南、濟上、徐關(guān)、碣石,志諸州漂沒也。吹畎畝,失萬艘,志害稼并壞漕也。
【按】【朱注】即明末清初學(xué)者朱鶴齡所注釋。朱鶴齡(1606—1683)字長孺,江蘇吳江人,明諸生。穎敏嗜學(xué),嘗箋注杜甫詩。詩題中說“黃河泛溢”注釋中說“燕南、濟上、徐關(guān)、碣石,志諸州漂沒也”,災(zāi)區(qū)在黃河下游,其中的碣石當(dāng)然也位于黃河下游。這與唐代張守節(jié)在【史記正義】中所云:“九河,下至滄州……而夾右碣石入于渤?!毕喾?。
4、【九河嘆】(節(jié)選)宋·劉奉世
今塞商胡口,清流不時通。
何當(dāng)灑二渠,載跨碣石東。
【按】該詩以“九河”為題,寓意已明。“何當(dāng)灑二渠,載跨碣石東”,顯然是指禹河二渠從碣石入海。
5、【葛丈山房】明·李攀龍
少宰山房北海隈,千林窈窕白云開。
倚窗河勢鉤盤出,拂檻秋陰碣石來。
魯國諸生紛授易,漢庭多士滿題才。
臨流重憶乘槎客,濯足還登萬里臺。
【按】:“鉤盤”即“禹疏九河”之一的鉤盤河,在無棣碣石附近入海?!洱R乘》東無棣縣北有陷河,闊數(shù)里,西通德、棣,東至海,茲非所謂鉤盤河歟!”,《海豐縣志》云:“鉤盤河北派徑縣西北三十里,又東北經(jīng)馬谷山前入海?!?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6、【登黃榆陵諸山是太行絕頂處】(節(jié)選)明·李攀龍
地坼黃河趨碣石,天回紫塞抱長安。
悲風(fēng)大壑飛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
(《李攀龍集》卷六)
【按】黃榆嶺位于邢臺市西63公里處的大山深處,此詩作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李攀龍出任順德(今河北邢臺)知府期間。“地坼黃河趨碣石”就是黃河至于碣石入于海
7、【河間行.九河故道】明·彭孫貽
神禹河荒古跡存,亂流踏月犯黃昏。
殘星沒水低平野,苦霧開林出遠(yuǎn)村。
碣石山川青兗合,鉤盤沙磧白溝渾。
【按】彭孫貽(約1615-1673)明朝遺民,著名學(xué)者。他在河間府停留期間以“九河故道”為題賦詩,并把“禹河古跡”(即“九河”)、鉤盤河、碣石有機相連,即表明禹河入海處在禹貢碣石。
8、《九河》清·杜堮
禹跡茫茫問九河,海濱碣石未銷磨。
漢家分土名猶在,宋氏傳經(jīng)說竟訛。
自昔洪流歸海澥,豈容別派混滹沱。
島夷尚識來時路,萬丈潮頭奈爾何?
【作者自注】:“九河古道,在德州、河間、棣州之地,與《禹貢》大陸北播為九河之文合。”
“自天津南盡棣州數(shù)百里內(nèi),惟海豐(今山東無棣)舊河岸有馬谷山,趾頂皆石,周圍三里許,形如碣石。蓋即同為逆河處,與《禹貢》'夾右碣石’之文相合。”
“北則天津滹沱入海處,九河在其南明矣,豈得越入平州乎?”
【按】杜堮(1764-1858),濱州人,嘉慶六年進(jìn)士,歷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官至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是山東文壇的盟主。其子杜受田為咸豐皇帝的老師,孫子杜翰是咸豐皇帝的年的“八大顧命大臣”之一。
9、《九河古跡》清·薛寧廷
鬲水碧吞千古月,
盤河清漾萬年風(fēng)。
東連碣石荒堤在,
指點沙痕憶禹功。
【按】該詩載于《樂陵縣志》(1990年版)。鬲水”即鬲津河,“盤河”即鉤盤河,都在“禹疏九河”之列,“碣石”即指無棣碣石。“東連碣石荒堤在”即指故黃河大提東連無棣碣石,“指點沙痕憶禹功”。沙痕,指九河故跡,被認(rèn)為是禹跡,《禹貢》“帝錫禹玄圭,告厥成功”。作者面對禹跡所至之地,自然就追憶大禹的不朽功績。
薛寧廷(1718—1772)字退思,號補山,又號洛間山人,原籍陜西雒南,乾隆十六年隨父謫居山東樂陵。乾隆二十二年(1757)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后主講山東眾書院。有《洛間山人詩》
10《望碣石》清·張衍重
一發(fā)貼天點黛螺,玄圭曾此奠洪波。
周移漢決無良策,那向荒墟覓九河。
【按】此詩選自《無棣縣志》(民國十四年版)。作者清代無棣人、進(jìn)士,官至饒州知府。題為“望碣石”,指的是無棣碣石,證明馬谷山古名“碣石”。 “玄圭”指平治水土告厥成功的大禹,“玄圭曾此奠洪波”就是認(rèn)為大禹治水曾到過此地,無棣碣石乃禹跡所至之地。
11、《黃河曲》(節(jié)選)清·胡殿鵬
百廟坊表尊親重,春滿宮牆秋又深。
六經(jīng)一出照天地,禹貢九河不陸沈;
八方泊流源汨汨,五龍?zhí)翗涓碴庩帯?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馬谷鬱盤古碣石,歸墟渤海到如今。
【按】:選自【臺灣文獻(xiàn)叢刊】“第 280 種”《臺灣詩鈔(下)》卷十八中。
胡殿鵬(1869~1933)字子程,號南溟,臺南人,清時廩生,補博士弟子員,清末臺灣大詩人。割臺時隨父內(nèi)渡,寓居廈門,後歸臺南曾任《臺澎日報》編輯記者,1905年連橫在廈門創(chuàng)辦《福建日日新報》。其為文有奇氣,詩則題材廣泛,氣勢磅礡,汪洋浩瀚,為日據(jù)時期臺灣三大詩人之一。著有《南溟詩草》、《大冶一爐詩話》等書。
詩中“禹貢九河不陸沈”“馬谷郁盤古碣石”兩句,就明確肯定了“無棣馬谷山即《禹貢》碣石”的結(jié)論。結(jié)合俞正燮《癸巳類稿》中所云:“碣石今存者有二:一在今武定府海豐;一在今廣東,所謂碣石鎮(zhèn)也?!弊C明無棣馬谷山,在學(xué)界早就有“碣石”之名。
(三)地圖參考資料
1、三國演義地圖。人民文學(xué)出版1953年11月出版的第一版《三國演義》,卷首附有一幅《三國演義地圖》。其后1957年1月第二版,1973年8月第三版都附有該圖。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編輯部1973年8月關(guān)于第三版《三國演義》的“關(guān)于本書的整理情況”一文中明確指出:“前版附印的《三國演義地圖》,現(xiàn)仍保留?!?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該地圖用“要地”符號把“碣石”標(biāo)注在復(fù)名前的馬谷山位置
【1953年第一版《三國演義地圖》(繁體字,局部)】
【1973年第三版《三國演義地圖》(簡體 節(jié)選)
2、《禹貢錐指》所附地圖(康熙乙酉版)
胡渭的《禹貢錐指》所附地圖與現(xiàn)代的投影地圖相差很大,比例尺也不準(zhǔn)確,所以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的形狀與現(xiàn)在不一樣,但黃河入海的位置大體相符。胡渭也是認(rèn)同碣石在古黃河入海處,河口畫出來了,他卻到五百里之外的海中區(qū)尋找碣石,結(jié)果是緣木求魚,因為沒在那里找到碣石,所以他深信碣石已淪于海,但又說不定“何時復(fù)遭蕩滅”。古河口明明畫在無棣附近,他卻說流經(jīng)馬谷山的河流“非禹跡”,因而輕易否定馬谷山即《禹貢》碣石。
【碣石在九河北岸】
3、康熙癸巳(康熙五十二年)版《書經(jīng)體注》附圖
碣石的位置在九河左岸
二、關(guān)于【曹操無棣《觀滄海》的考證】
《觀滄?!?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一)考證 該詩創(chuàng)作時間: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東征管承路過無棣。
創(chuàng)作時間依據(jù):
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建安十一年(206)
“初,袁紹以甥高幹領(lǐng)并州牧,公之拔鄴,幹降,遂以為刺史。幹聞公討烏丸,乃以州叛,……遣樂進(jìn)、李典擊之,幹還守壺關(guān)城。(建安)十一年春正月,公征幹。公圍壺關(guān)三月,拔之.……秋八月,公東征海賊管承,至淳于,遣樂進(jìn)、李典擊破之,承走入海島。”
2、《三國志·魏書·陳思王傳》太和二年(228)
“(太和)二年(228),復(fù)還雍丘。植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上疏求自試曰:……臣昔從先武皇帝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伏見所以行軍用兵之勢,可謂神妙矣。”這是曹植給侄兒魏明帝曹叡奏疏,不會有自我吹噓溢美的成分,所述事件應(yīng)為誠懇可信的。
其中“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是曹植敘述跟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東討西殺的四次關(guān)鍵性著名戰(zhàn)爭。其中的“北出玄塞”顯然指的是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出盧龍塞征烏桓的那場戰(zhàn)爭;而“東臨滄?!迸c“北征烏桓”定然不是同一碼事,而是指跟隨曹操“東征管承”的那場戰(zhàn)爭。曹植跟隨曹操“東臨滄海”。“東臨滄?!彼淖?,是對曹操詩中“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八個字的縮寫。
有人對曹操東征管承這場戰(zhàn)爭的重要性進(jìn)行淡化,其實是對曹操徹底消除袁氏勢力,穩(wěn)定北方大局乃至后來魏國的建立是非常關(guān)鍵性的一場戰(zhàn)爭,戰(zhàn)爭歷時半年的,參與的將領(lǐng)有李典、樂進(jìn)、張郃等,陣容規(guī)模可觀。《武紀(jì)》還載,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自淳于還鄴,評功論賞“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復(fù)死事之孤,輕重各有差。”表明經(jīng)過這次軍事行動曹操控制北方的大局已定,曹操已躊躇滿志。
3、《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建安十八年晉封魏公策命。
明確曹操“東、西、南、北”四大戰(zhàn)功。
“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jié)策命公為魏公曰:'……袁譚、高幹,咸梟其首,海盜奔迸,黑山順軌,此又君之功也。烏丸三種,崇亂二世,袁尚因之,逼據(jù)塞北,束馬縣車,一征而滅,此又君之功也。劉表背誕,不供貢職,王師首路,威風(fēng)先逝,,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馬超、成宜,同惡相濟,濱據(jù)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獻(xiàn)馘萬計,遂定邊境,撫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逼渲?,
第一功中東征管承,“海盜奔迸”,即指東征海賊管承。曹植從征“東臨滄海”。
第二功:北征烏桓,“烏丸三種”“一征而滅”,即,曹植從征“北出玄塞 ”。
第三功:南伐劉表,“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曹植從征“南極赤岸”。
第四功:西戰(zhàn)馬超“殄之渭南”“遂定邊境”,曹植從征“西望玉門”
4、《曹植年表》(節(jié)選):
明確曹操“東征海賊管承”、“北征三郡烏桓”時,曹植確實從征。
《曹植年表》云:
【建安十一年丙戌(公元206年),曹植十五歲】
《武紀(jì)》:“秋八月,公東征海賊管承,至淳于?!敝矎恼鳌!辞笞栽嚤怼担?#39;東臨滄海’指此。
【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207年),曹植十六歲】
《武紀(jì)》:“春正月,公自淳于還鄴。夏五月,北征三郡烏桓,至無終。”植從征。〈求自試表〉:'北出玄塞’即指此行。
(二)該詩的創(chuàng)作地點:漢渤海郡東的碣石,即今山東無棣碣石。
創(chuàng)作地點依據(jù):
1、一曰“曹操自我認(rèn)領(lǐng)”
《后漢書·獻(xiàn)帝紀(jì)》載:“(建安)九年秋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自領(lǐng)冀州牧?!苯駸o棣境其時屬冀州渤海郡,瀕海。曹操在《步出夏門行》詩組的“艷”中敘述道:“經(jīng)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薄爸廖翼偈奔磳儆诓懿僮约侯I(lǐng)地內(nèi)的碣石。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說出“至我碣石”,其地應(yīng)理解為他的領(lǐng)地或轄區(qū)。
2、二曰“有其必然性”
曹操“東征海賊管承”,管承故里雖在東萊長廣,但海賊的活動范圍是在渤海南半部沿海。圍剿“海賊”深通謀略的曹操理應(yīng)從沿海由西向東一路征討,且此時的冀州渤??ぃê駸o棣沿海)屬于曹操管轄,自然屬于優(yōu)先清剿范圍。無棣沿海成為曹操大軍的必經(jīng)之地。這就是必然性。
3、三曰“名副其實”
無棣臨渤海,漢因其名置“渤??ぁ?,渤海又通稱“滄?!?,所以北魏太武帝初,改渤??闇嫠?;至孝明帝有分置“滄州”,一直沿用至今。無棣碣石瀕臨“滄海”。滄海、碣石,恰與詩中的“滄?!薄绊偈毕喾?。
4、四曰“方向?qū)︻^”。
“東臨碣石”,即揮師向東登臨碣石。曹操自并州冀州一帶揮師東進(jìn),“東征海賊管承”,恰與詩中“東臨”相符。
5、五曰“季節(jié)吻合”
《武紀(jì)》確切記載:“秋八月,公東征海賊管承”,與詩中的“秋風(fēng)蕭瑟”“百草豐茂”的季節(jié)時令正相吻合。
6、六曰“環(huán)境相符”
詩中有“山島竦峙”句。唐代詩人劉長卿有一首《晚泊無棣溝》詩云:“無棣何年邑,長城作楚關(guān)。河通星宿海,云近馬谷山。僧寺白云外,人家綠渚間。晚來潮正滿,處處落帆還?!逼渲小叭思揖G渚間”的“渚”即指水中的小島之類的地塊,《說文》:“小洲曰渚”?!熬G渚”即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等綠色植被。
除“綠渚”外,附近還有較低矮的“篋山”?!端?jīng)注·淇水》:“ 又東逕篋山北。《魏土地記》曰:高城東北五十里有篋山,長七里?!薄跺居钣洝酚涊d:滄州鹽山縣“篋山,一名峽山,在縣東南四十里。闊山,在縣東南九十里?!?《讀史方輿紀(jì)要·北直四》記載:“鹽山縣:篋山,縣東南四十里,一名峽山。魏氏《土地記》:'篋山長七里。又縣東南九十里,有閣山,山皆低小,無峰巒林壑之勝。又小山,在縣東北七十里,陂陀綿亙,跨山東海豐縣(按,即今無棣縣)界,一名騮山?!?。魏氏《土地記》一說是成書于三國時代,早于《水經(jīng)注》,說明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無棣碣石附近的海陸上還存在著大大小小的不少山頭,“篋山”是在1964年才從無棣縣劃歸河北海興縣。由此可知碣石周邊“山島”不少,這與詩中的“山島竦峙”相符。
以上六點,尤其是地名(碣石)、季節(jié)(秋八月)、方向(東臨)、環(huán)境(山島)等關(guān)鍵要素都與詩的意境相吻合。
三、碣石山的保護(hù)開發(fā)
古語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碣石山是一座歷史名山,復(fù)名后,引起了各界關(guān)注,也進(jìn)一步提高了無棣人對碣石山的保護(hù)開發(fā)意識。碣石山名氣雖大,但山體較小,容量有限,所以本著重點保護(hù),適度開發(fā)的原則,經(jīng)過論證對碣石山旅游進(jìn)行了科學(xué)規(guī)劃,使之成為火山遺跡科研基地和挖掘黃河文化的璀璨載體,同時也成為一處旅游景區(qū)。
2009年,無棣碣石山旅游風(fēng)景區(qū)被正式授予“國家 AAA 級旅游景區(qū)”稱號,迎來了許多國內(nèi)外客人的旅游觀光,并受到好評。謹(jǐn)摘錄幾則如下:
【山東黃河】以《黃河古道活化石—碣石山》為題刊文,并配發(fā)照片
【中國水利網(wǎng)】刊文說:“無棣碣石山是魯北平原上唯一的一座山峰,是徐福東渡啟航處,秦始皇、漢武帝、曹操都曾登臨此山。碣石山還是國內(nèi)罕見的第四紀(jì)火山中最年輕的山體,對于揭示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地質(zhì)、地貌的演變,追溯人類活動蹤跡以及火山巖科研教學(xué)等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挖掘碣石山悠久博深的歷史人文底蘊、科學(xué)地理價值?!?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大眾網(wǎng)】發(fā)文說:“碣石山又稱馬谷山,但當(dāng)?shù)鼐用窀?xí)慣稱之為“大山”。碣石山也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地區(qū)唯一露頭的火山,被譽為京南第一山。山東多山,與眾多名山相比,碣石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盡管古人如曹操登臨賦詩,但一直鮮為人知,只是到了近幾年才頗受關(guān)注。碣石山雖小,年事卻很高。山體形成于73萬年前的新生代時期,屬中心噴發(fā)而成火山,噴發(fā)物有火山蛋、火山灰、火山巖、火山巖熔組成,巖性為暗褐色霞石苦橄巖,山石石質(zhì)奇特。舊縣志記載,古時該山近河傍海,距??趦H十余里,為導(dǎo)航標(biāo)志之山,人稱碣石山。山上不生草木,春秋時稱無棣山。山下有月明沽產(chǎn)鹽,山腰有鹽神廟,魏晉時又稱鹽山。很早之前,山上建有碧霞元君祠、文昌閣、關(guān)帝廟等寺觀十余處,一座小山上既有佛,又有道,可謂奇特。”
【半島網(wǎng)】發(fā)文說:“碣石山地處黃河古道,屬于歷史上的九河之域,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處。碣石山無愧為黃河故道的'化石’。幾千年來,它沉淀了、粘附了厚重的黃河故道文化。”
【新浪博客】曾發(fā)表一篇《碣石山游記》,其中說道:“目前國內(nèi)學(xué)界對碣石山還有分歧,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認(rèn)為無棣的這座山就是觀滄海中的那座碣石山,而我今天要去的正是這座山?!娴氖侨行?,不知何年何月能夠再來觀一下這座碣石山,秦皇漢武,曹操都曾經(jīng)來過這座碣石山,突然覺得這座矮小的碣石山這一刻是如此的高大,是啊,像碣石山這樣的奇特的山在無棣、在濱州、在山東、在華北、在中國,恐怕也僅此一座,'別無分店’了吧!”
【中國景點網(wǎng)】的發(fā)文中說:“碣石山,系73萬年前火山爆發(fā)噴出而形成的錐形復(fù)合火山堆,是我國最年輕的火山,也是華北平原地區(qū)唯一露頭的火山,其結(jié)構(gòu)為火山彈、火山灰、火山礫、火山熔巖組成,被譽為'京南第一山’?!?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汽車之家·論壇】刊文道:“圍繞碣石,歷史上產(chǎn)生過許多爭論,形成了千古碣石謎案。但最終經(jīng)專家考證,無棣的碣石山就是《禹貢》之碣石、秦皇漢武東巡之碣石、曹操東臨之碣石、徐福入海求仙啟航之碣石?!R人徐福率童男女便是由無棣碣石山入海求仙的。漢武帝時期也曾派方士尋找仙人、求不死之藥。秦皇、漢武多次賜履碣石,也多是為盼入海方士早日帶回不死之藥。碣石山既是秦皇、漢武賜履的歷史名山,也是早期道教最活躍的地方,這里曲徑通幽,蜿蜒迂回,奇洞異穴,引人入勝,后被道教尊為'福地洞’?!?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二月春風(fēng)的博客】在其《游覽碣石山》文中說:“碣石山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不僅源于它的景美,還在于它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碣石山地處黃河古道,屬于歷史上的九河之域,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處。碣石山是黃河故道的“化石”。幾千年來,它沉淀了、粘附了厚重的黃河故道文化?!?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大眾網(wǎng)濱州】通訊員 張霞,前不久發(fā)表一篇《登碣石山》游記,其中寫道:“我們拾級而上,首先來到'碣石山碑’前。碑由黑色大理石砌成,碑體巨大、肅穆壯觀,上刻毛體草書“碣石山”三個大字金光閃閃,氣勢恢宏;碑的下方鐫刻著“碣石復(fù)名記”。讀后,對碣石山復(fù)名的意義有了更深的了解。接著又來到“安作璋教授題詞碑”前,字?jǐn)?shù)不多,但意義重大,它再次肯定了碣石山在此的研究成果。'省級地質(zhì)遺跡保護(hù)區(qū)碑’也很壯觀,白色的大理石上雕刻著紅色的大字,遠(yuǎn)遠(yuǎn)的就能看到??赐辍叭?,走過碣石門,開始步入火山口遺跡。從洞天福地到一線天,經(jīng)虛懷若谷、石瀑到達(dá)摩洞、龍馬洞,再到山神廟遺址、新修的碧霞元君祠、石林景區(qū)、曹操橫槊賦詩群雕…….,一路綠蔭一路故事,一路歡歌一路笑語,我和老公、孩子談古論今,不覺攀上山頂,來到觀海閣。在樓上,有好多詩,我們把著飲料念著詩,很是雅興。憑欄遠(yuǎn)望,綠樹紅花,炊煙裊裊,一切景色盡收眼底,太美了。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銜接的很和諧,也很耐人尋味。”
禹貢碣石復(fù)名十周年了,無棣碣石考證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僅僅是無棣古黃河文化挖掘剛剛走出了第一步,無棣是禹跡所至之地,又是姜太公賜履之地,厚重的黃河文化積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等待有志于此的無棣人來源源不斷的挖掘、提煉,保護(hù)、開發(fā),讓《禹貢》碣石,在無棣這塊人杰地靈的古老大地上,閃爍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