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前啟后的隋代青瓷和白瓷
隋代制瓷業(yè)以燒造青瓷為主,南北方均有燒造。裝飾多以簡單的刻、劃花為主,常用朵花、幾何紋、草葉紋等相間排列,組成團狀或帶狀圖案,時代特征鮮明。隋代白瓷更加成熟,胎質(zhì)潔白細膩,釉質(zhì)勻凈光潤。盤口四系瓶、高足盤、雙連瓶等,均是時代特征鮮明的造型。
白釉罐,隋,高19.2cm,口徑9.7cm,底徑15.2cm。
罐唇口,無頸,溜肩,肩下垂直至足,平底無釉。胎骨呈白色,較為厚重。內(nèi)外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薄而勻凈,純白無瑕,布滿細碎開片紋。
罐體造型飽滿端莊,優(yōu)雅古樸。
白瓷雖然在北朝時期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但真正燒制成功則在隋代。與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燒制工藝技術(shù)有了長足的進步。從隋大業(yè)四年(608年)李靜訓墓出土的一批白釉瓷器看,較之北齊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釉質(zhì)已有較大提高,全不見早期白瓷白中閃黃或閃青的痕跡。如果以北齊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為起點,到隋李靜訓墓為止,歷時33年,白瓷的燒制技術(shù)終于成熟。
(知識鏈接:
1、 白瓷:青瓷和白瓷的區(qū)別在于胎釉中含鐵量的多少,如果含鐵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燒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現(xiàn)大約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現(xiàn)晚約四百年。白瓷的燒制成功標志著制瓷工藝的進步,它為元、明、清彩瓷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
2、印花:陶瓷紋飾工藝。即用雕有裝飾紋樣的瓷質(zhì)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紋,或用刻有紋樣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紋。印花裝飾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紋飾多在盤碗的里部。宋代定窯印花題材以牡丹、梅花、蓮花、萱草為多見,菊花次之。布局有纏枝、折枝、轉(zhuǎn)折等方法,講求對稱。此外還有禽鳥紋、嬰戲紋等。紋飾生動活潑,線條流暢。)
青釉印花高足盤,隋,高12.5cm,口徑27.5cm,足徑14.5cm。
盤直口微外撇,盤心坦平,有印花裝飾,并有5個支釘痕,下承以空心喇叭狀高足。內(nèi)外施青釉,外壁僅施半截釉。
此件高足盤釉色偏黃,從其胎釉特征看,應屬安徽淮南窯制品。
高足盤是南北方瓷窯普遍燒造的器物。從考古發(fā)掘資料看,高足盤最早見于北朝,北齊天統(tǒng)三年(567年)墓葬中即出土青釉高足盤。這種器物在隋代比較流行,隋代的繪畫、壁畫上都有所見。目前發(fā)現(xiàn)隋代燒造高足盤的瓷窯有河北的賈壁窯,河南的安陽窯、鞏義窯,安徽的淮南窯,湖南的湘陰窯,四川的邛窯等。上述瓷窯主要燒造青釉高足盤,釉色淡青而透明,有些可見胎上的黑點雜質(zhì)。河南的鞏義窯在唐代還燒造三彩高足盤。
(知識鏈接:
1、鞏義窯:鞏義窯窯址在河南省鞏義市。該窯創(chuàng)燒于隋代,唐代有很大發(fā)展,以燒白瓷為主,也燒造三彩釉陶及黃綠釉、藍釉陶器。唐開元時期這里曾一度為宮廷燒造貢瓷。
2、 邛窯:邛窯是四川地區(qū)著名的唐代瓷窯。其燒瓷品種與湖南長沙窯風格比較接近,多褐綠釉、褐綠彩裝飾。
白釉高足杯,隋,高10.2cm,口徑5cm,足徑4.4cm。
杯斂口,鼓腹,高足外撇。里外滿施白釉,足邊無釉,釉面開細碎片紋。
這件白釉高足杯,造型新穎,釉質(zhì)潔白細潤,與北朝時的初期白瓷比較,已可看出是真正的白瓷了。
白瓷雖然在北朝時期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但真正燒制成功則在隋代。與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燒制工藝技術(shù)有了長足的進步。隋代白瓷的燒造成功,為唐代白釉瓷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知識鏈接:1、隋代白瓷:白瓷最早出現(xiàn)于北朝的北齊,但質(zhì)料較粗,釉呈乳白色,釉厚處呈青色。隋代白瓷中的鐵分已被控制到極低的限度,胎骨更白,釉面光潤,標志著白瓷燒制工藝日趨成熟。有了白瓷才可能有青花、釉里紅、斗彩、粉彩等一系列色彩紛呈的彩瓷,所以說,隋代白瓷是我國陶瓷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青釉盤口瓶,隋,高32.5cm,口徑6.6cm,足徑9.2cm。
瓶盤口,短頸,溜肩,長圓腹,圈足。瓶身施半截青綠釉,釉層透明,釉面有細碎開片,釉向下垂流,形成一種特殊的自然裝飾效果。
從此瓶的造型、胎質(zhì)與釉色上看,都具有隋代青瓷的典型風格。
青瓷是隋代瓷器生產(chǎn)的主要產(chǎn)品,一般胎質(zhì)較為細膩,瓷化程度良好。在器形方面,基本上繼承了南北朝造型,但又有所變化,并創(chuàng)造了一些新的器形。常見器物有盤口壺、雞頭壺、瓶、高足盤、帶系罐、碗、尊、燈和燭臺等日常生活用具。盤口瓶由北朝時洗口瓶演變而來,特征為盤口,短頸,平底。與北朝的洗口瓶相比,主要變化是頸變細長,腹徑闊大,略呈橢圓形,且有單體雙體之分。
青釉模印塑貼四系罐,隋,高17.7cm,口徑9.6cm,底徑9cm。
罐直口,圓唇,短頸,圓鼓腹,平底微外撇。肩部對稱置四個雙股泥條制成的系,四系之間塑貼團花紋樣。其下飾凸起的弦紋。腹上部塑貼團花、草葉、團龍、獸面等間隔排列的四種紋樣。其下飾一條凸起的弦紋,將罐身等分為兩部分?;野咨?,胎體厚重結(jié)實。器內(nèi)滿釉,器外施釉不到底,罐下部有淚痕狀釉垂至器足。釉色淡青泛黃,積釉處呈青褐色。釉的玻璃質(zhì)感較強,釉面有細小開片。
此罐采用模印貼花技法裝飾,即用模子先印好浮雕狀的紋飾,再用胎漿水粘貼于未上釉的坯體上,然后施釉入窯燒成。紋飾具有很強的立體效果,猶如淺浮雕,這種裝飾工藝在隋瓷中極為少見。從這件罐的胎釉特征看,應是安徽淮南窯的產(chǎn)品。
二、“類冰似玉”的越窯青瓷和“類銀似雪”的邢窯白瓷
唐代瓷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基本取代了漆器和金銀器,成為最重要的生活用器。飲茶風俗的流行和普及,更提高了瓷器的文化韻味。唐代瓷器生產(chǎn),南方以青瓷為主,北方則以白瓷為主,形成“南青北白”的地域特征。代表當時最高制瓷工藝水平的是南方燒造青瓷的越窯和北方燒造白瓷的邢窯,唐代茶圣陸羽在所著《茶經(jīng)》一書中曾形容越窯青瓷“類冰類玉”、邢窯白瓷“類銀類雪”。這兩個瓷窯的產(chǎn)品均造型規(guī)整,工藝精湛,頗受世人青睞。
邢窯白釉點彩子母獅塑像,唐,高10.8cm,底邊長6.3cm。
母獅昂首,兩眼凸起,雙耳直立,張口露齒,長須卷發(fā),前腿直,后腿曲,尾上卷,伏臥于臺上。母獅兩前腿間有一小獅趴臥。獅身皆施白釉,母子雙獅眼睛及母獅腿部均點以褐彩。臺為正方體形,四周施褐色釉,濃重處呈黑色。
唐代瓷器品種與造型新穎多樣。此件白釉子母獅姿態(tài)雄健,渾厚古樸,為唐代瓷塑藝術(shù)的一件杰作。
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唐,高4.7cm,口徑15.6cm,足徑6.7cm。
碗唇口,腹壁斜出與水平面呈45°角,玉璧形底。釉色潔白,不用化妝土,施釉到足墻,光素無紋飾。釉質(zhì)瑩潤。
邢窯白瓷胎骨堅實、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細潔,瓷化程度較高,扣之作金石聲。玉璧形底更為唐代邢窯白釉碗的典型特征。
玉璧底碗始出現(xiàn)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當時的南北方瓷窯中普遍燒制,如河北的邢窯、定窯,河南的鞏義窯,山西的渾源窯,陜西的耀州窯,浙江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等都有實物或標本傳世。外國的很多古城、古遺址中也出土有中國出品的玉璧底碗。這種碗的品種主要是白瓷和青瓷??谶呌写娇诤筒粠Т娇诘膬煞N;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帶弧度;足一般寬而淺,中心凹處有的施釉,有的無釉。
越窯青釉瓜棱執(zhí)壺,唐,高20.4cm,口徑5.8cm,足徑7.7cm。
執(zhí)壺撇口,束頸,溜肩,長圓腹,圈足。通體呈四瓣瓜棱形,肩部一側(cè)置短流,另一側(cè)頸、肩之間置曲柄,與流、柄成十字形的頸、肩之間置雙系。通體內(nèi)外及圈足內(nèi)均施青釉。
此執(zhí)壺造型圓潤飽滿,釉質(zhì)潤澤,為唐代晚期越窯青瓷的代表作品。
青瓷的燒造至唐代已相當精美,浙江越州一帶所產(chǎn)的青釉瓷器,體現(xiàn)了唐代青瓷生產(chǎn)的時代水平。
青釉玉璧形底碗,唐,高3.5cm,口徑14.4cm,足徑6.6cm。
碗撇口,淺腹斜收,玉璧形底。里外滿施青釉。從各方面特征看,此碗應屬于唐代越窯產(chǎn)品。
根據(jù)浙江諸暨牌頭茶湯唐貞元十年(794年)墓和上虞聯(lián)江帳子山唐貞元十七年(801年)墓出土的資料看,當時已有撇口碗,這種碗斜腹,玉璧形底,是中唐時期出現(xiàn)的一個新品種。玉璧形底碗始見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在南北方瓷窯普遍燒造,如河北的邢窯、定窯,河南的鞏義窯,山西的渾源窯,陜西的耀州窯,浙江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等都有燒造。外國的很多古城、古遺址中也出土有中國的玉璧形底瓷碗。這種碗的品種主要是白瓷和青瓷??谶呌写娇诤筒粠Т娇诘膬煞N。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帶弧度。足一般寬而淺,中心凹處有的施釉,有的無釉。這種碗與敞口斜壁玉璧底盤及撇口平底碟的造型風格相同,是一種新穎的飲食用具。
青釉八棱瓶,唐,高22.5cm,口徑1.7cm,足徑7.2cm。
瓶通體呈八棱形,直口,長頸,溜肩鼓腹,腹以下漸收至底,圈足。胎體呈灰白色。釉面明亮,釉色青綠,猶如一汪湖水。瓶體凸棱部位釉色淺淡,更增加了器形的美感。此瓶在裝飾上頗具匠心,瓶類多為圓形,此瓶則呈八棱形,且頸、肩相接處有三條凸棱,可謂與眾不同。
此物的用途是做洗手用的凈水瓶。
在唐代,制瓷業(yè)達到了一個歷史高峰,出現(xiàn)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以越窯的青瓷為代表,北方則以邢窯的白瓷著稱。當時越窯生產(chǎn)規(guī)模龐大,產(chǎn)品備受世人青睞,許多文人紛紛吟詩作賦贊美它。唐人陸羽撰《茶經(jīng)》,形容越窯青瓷“類玉”、“似冰”,并把越窯列為唐代諸窯之首。詩人陸龜蒙則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句,把越窯青瓷比作千峰翠色,蒼郁蔥蘢,沉靜深遠,形象地表達出越窯青瓷所蘊含的藝術(shù)魅力。
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了14件唐代越窯青瓷,同在地宮出土的衣物帳碑上將這些越窯瓷器明確記載為“瓷秘色”。其中一件與此件八棱瓶相同,因此這件越窯青釉八棱瓶亦應屬于秘色瓷
。
青釉硯臺,唐,高3.9cm,口徑16.6cm,足徑13.4cm。
硯面微向內(nèi)凹,周圍有溝槽,下承以圓形圈足,圈足的周壁上鏤有七個月牙形花邊。足內(nèi)中空。胎呈青灰色,致密而厚重。通體施青綠釉,釉薄而均勻。
此硯設計古樸典雅,既實用又美觀。
硯是研墨用具,與筆、墨、紙合稱“文房四寶”。此硯又稱辟雍硯?!氨儆骸北緸橹芴熳铀O立的大學,后成為國子監(jiān)中的主要建筑,四面環(huán)水,系皇帝臨雍講學的地方。古代工匠仿效辟雍形狀創(chuàng)制了辟雍硯,流行于南朝至唐、宋時期。
青釉四足罐,唐,高7.8cm,口徑4cm,足距6.3cm。
罐直口,豐肩,直腹,腹下部斜收至底,平底。自肩至底凸起四個條形裝飾,下接四獸足。胎體厚重,露胎處呈灰白色。里滿釉,外部施釉不到底。釉色淡青。
此罐造型規(guī)整,釉面勻凈。其四個條形裝飾及獸足是越窯青瓷中少見的裝飾手法。
在唐代,南方以燒制青瓷為主,其中的代表是越窯。其歷時悠久,在唐代為全國之冠。越窯的制瓷作坊集中在浙江上虞、余姚、寧波等地。產(chǎn)品胎質(zhì)細膩,釉質(zhì)均勻,渾厚滋潤,品種繁多,有“如冰似玉”之譽。
白釉雙龍耳瓶,唐,高42.7cm,口徑10cm,底徑10.9cm。
瓶盤口,細長頸,溜肩,腹部豐滿,至脛處漸收。頸上突起5道弦紋。口沿與肩之間有兩個對稱的龍形柄高聳直立,龍頭探進瓶口銜住口沿。胎極白。施半截白釉。
此瓶以造型的空間虛實以及輪廓線的自然和諧見長,對稱的龍形柄與口、肩相連所形成的虛實對比,于渾厚質(zhì)樸中洋溢出俊俏與嫵媚,圓滑的曲線與折角處分明的棱角有機結(jié)合后,又于剛健挺拔中透出協(xié)調(diào)柔和的韻律美。器身施白釉,更顯高貴典雅。這種瓶的形制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在融進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后,端莊典雅的形體一展大唐盛世的神韻。
雙龍耳瓶是唐代流行的瓶式,除白釉外還有青釉、唐三彩等品種。
定窯白釉盒,唐,高6.9cm,口徑9.8cm,足徑5.4cm。
盒呈圓形,上下子母口扣合,直壁,蓋頂隆起,腹下內(nèi)收,圈足。胎壁較厚,胎質(zhì)堅硬。里外施白釉,釉色潔白,釉面瑩潤。
此盒為典型的唐代定窯產(chǎn)品。定窯遺址位于河北省曲陽縣,燒瓷始于唐而終于元,時間長達六七百年之久,產(chǎn)品尤以白瓷而聞名。
唐代瓷盒以圓形為主,多為素面,至晚唐、五代時盒面多刻劃花紋,器足漸高外撇。至宋時瓷盒形制呈多樣性。瓷盒在唐代主要為日用器,多用于盛放婦女化妝品,有粉盒、硃盒、油盒、黛盒等,此外也有藥盒、鏡盒或?qū)iT盛放香料之盒。
白釉梅瓶,唐,高42.5cm,口徑9cm,底徑17.5cm。
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平底實足。胎質(zhì)細膩。通體施白釉,釉面光潔,無任何雜質(zhì),玻璃質(zhì)感較強,透明度較高,釉面上布滿均勻細碎的開片紋。
此種造型習慣上稱為“梅瓶”,是裝酒用具,亦可插花用作“花瓶”。一般認為,瓷梅瓶始燒于宋代,此件實物證明,其在唐代就已出現(xiàn)。
三、斑駁陸離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多色釉陶的簡稱,堪稱唐代陶瓷中的著名品種。作為當時的隨葬冥器主要發(fā)現(xiàn)于河南、陜西的唐代墓葬中。其造型繁多,釉色華麗,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其釉以氧化鉛做助熔劑,以銅、鐵、鈷、錳等金屬的氧化物做著色劑,入窯經(jīng)800℃—900℃燒成后,呈現(xiàn)深淺不同的綠、藍、黃、褐、白、黑等色。由于燒成達到釉層熔融狀態(tài)時,各種顏色的釉料相互浸潤交融,故呈現(xiàn)斑駁陸離的視覺效果,給人以富麗堂皇、變化萬千之美感。唐三彩造型有盤、碗、燈、枕及人物、動物俑等。特別是陶俑,造型比例準確,形象生動,是代表唐三彩造型藝術(shù)的典型器物。
絞胎三足爐,唐,高11cm,口徑10.7cm,足距15.8cm。
爐口外卷,圓腹,下承以三獸足。此爐通體絞胎,即以兩種顏色胎泥絞出花紋。
此爐造型端正,爐身與三足比例合理。利用絞胎的紋理將器身的紋飾搭配成不規(guī)則的團花圖案,是絞胎器物中難得的佳作。
三足爐是河南鞏義窯常見的器形,其造型仿自唐代的金銀器,品種以唐三彩較為多見,此外還見有白釉、黑釉、藍釉等品種。此絞胎三足爐亦應是鞏義窯制品。
三彩馬,唐,高76.5cm。
此馬兩耳上聳,雙目圓睜,直立于托板上,表現(xiàn)出佇立時寧靜的神態(tài)。頭戴絡頭,身披攀胸和鞦帶,上掛杏葉形飾物,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襯雕花墊和障泥,尾系花結(jié)。通體施白、綠、赭三色釉。
此件唐三彩作品造型準確,比例勻稱,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畫得尤其生動。
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視,與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統(tǒng)有關(guān)。李世民將騎馬狩獵視為大丈夫三大樂事之一,讓閻立本畫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駿樣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質(zhì)浮雕,永遠陪伴其左右。唐玄宗李隆基馴養(yǎng)舞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節(jié)上應節(jié)踢踏,翩翩起舞。詩人李白吟出”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之佳句。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馬眾多,反映出唐人對馬的喜愛。
此件展品由鄭振鐸先生捐獻。
三彩文官俑,唐,高72cm。
文官俑頭戴小冠,著寬袍大衣,外罩裲襠,腳穿如意頭云履,雙臂抱于胸前。釉色以褐、綠、白為主。
唐朝葬俗中,人死后多隨葬各種明器,地位較高的隨葬常達數(shù)百件,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鎮(zhèn)墓獸為常見明器。文官俑多長袍大袖,雙手拱立,神情肅穆莊重。
此件展品由鄭振鐸先生捐獻。
三彩天王俑,唐,高118cm。
天王俑頭頂置一展翅欲飛之鳥。雙眉緊蹙,雙眼圓睜,張嘴露齒。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揚。身穿明光甲,龍首護膊,腹部有護甲,腰中系帶,腰下垂膝裙,下縛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臥牛之上。臥牛下為山形座。通體以綠、褐、白三色釉為主,釉色鮮艷明亮。
天王俑是唐朝葬儀的組成部分之一,起鎮(zhèn)墓作用。它與鎮(zhèn)墓獸一起,多擺設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鎮(zhèn)墓獸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對出現(xiàn),左右各一,文獻中將它們合稱為“四神”。
唐三彩駱駝,唐,高78.5cm。
駱駝為雙峰駝,兩目圓睜,張嘴嘶鳴,直立于托板之上。頭、頸、雙峰及韉施釉,雙峰、頭、頸部為褐色,韉(jiān音肩)則綠、褐相間。最外緣似流蘇裝飾,其內(nèi)為一串連珠紋,再內(nèi)為菱形紋。身及四足素胎。
韉是指襯托馬鞍的墊子。
駱駝分單、雙峰兩種。雙峰駱駝產(chǎn)于中亞及我國。最遲在東漢時期,四川漢畫像磚上已有表現(xiàn)。隋唐時期,伴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駱駝逐漸成為藝人工匠喜愛的表現(xiàn)題材,這種偏好也反映在唐三彩的制作中。
三彩胡人牽駱駝俑,唐,駱駝高70cm,長51cm,傭高68cm。
俑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畫彩,身施黃、綠、白三色釉。深目高鼻,胡人形像。頭戴折沿尖頂帽,身穿窄袖長袍,領口外翻,內(nèi)著半臂,腰后系一包袱,下著裙,足蹬長靴。雙手握拳,姿勢呈拉韁繩狀。駝俑為雙峰駝,上有氈墊,周身以黃釉作為主色調(diào)。駝首上昂,張嘴作嘶鳴狀。腰身略長,四腿直立于長方形托板上。
這組唐三彩俑比例和諧,神情準確。
“胡人”是古代漢人對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并擴而大之,涵蓋中亞、西亞等少數(shù)民族與國家。由長安通向中亞、西亞以至于阿拉伯的絲綢之路是中國對外交通、貿(mào)易的重要紐帶,唐代時這條商路更加繁榮,商隊絡繹不絕。駱駝是商客的坐騎,也是托運物資的工具,被稱為“沙漠之舟”。墓中以胡人牽駝俑作為隨葬品,是對唐代現(xiàn)實生活的生動反映。
三彩花瓣式三足盤,唐,高6.6cm,口徑22.2cm,足距13.3cm。
盤口為九瓣花口式,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底下以三足相承。盤心刻劃蓮花紋飾,內(nèi)外壁以黃、綠、白、褐等色釉裝飾。盤底及三足內(nèi)側(cè)無釉,無釉處露灰白色胎骨。
此盤以捏塑法成型,九瓣花口厚薄均勻,形狀規(guī)整。釉面采用圖案裝飾法,令人耳目一新。
唐三彩陶器在藝術(shù)上最成功之處,在于突破了以往單色釉的局限,而運用多種釉色裝飾器物,從而取得華麗動人的效果。唐三彩釉面裝飾圖案主要有網(wǎng)狀、散點、彩帶等。這些圖案的表現(xiàn)手法不一,或利用釉彩的自然流動,或用毛筆沾釉汁描繪圖案,或模仿唐代絲織品中的蠟染工藝等。這件花瓣式三足盤就是以模仿唐代絲織品中的蠟染工藝為裝飾特色,這是唐三彩釉面裝飾中最獨特的一種工藝。它在制作時以蠟封住器物上欲裝飾的部位,然后通體罩釉,蠟封處便不沾釉,這樣就能保留原有的白色胎體,形成形狀各異的圖案。
四、色彩斑斕的花釉瓷器
花釉系指在黑釉或茶葉末釉等底釉上用點、繪、淋、涂等方法裝飾月白釉或天藍釉,燒成后釉面交融浸潤呈現(xiàn)色彩變化豐富的一種裝飾釉。唐代文獻稱花釉瓷器為“花瓷”。它是唐代北方陶瓷工匠的重要發(fā)明,其產(chǎn)地有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等。以河南境內(nèi)的花瓷窯最多,產(chǎn)量也最大。造型多為盤、碗、罐、執(zhí)壺等日用器皿。陶瓷腰鼓是唐代流行的樂器之一,魯山窯花瓷腰鼓頗有名氣,唐人南卓在《羯鼓錄》中曾有記載。
魯山窯花瓷腰鼓,長58.9cm,鼓面直徑22.2cm。
腰鼓廣口,纖腰,鼓身凸起弦紋7道。通體以花釉為飾,在漆黑勻凈的釉面上顯現(xiàn)出片片藍白色斑塊,宛如黑色閃緞上的彩飾,優(yōu)美典雅。
腰鼓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一種木腔樂器,歷經(jīng)兩晉、南北朝、隋、唐,不僅被吸收進唐樂,且又燒制成陶瓷腰鼓,別具特色。20世紀70年代,故宮博物院與河南省博物館的文物工作者根據(jù)唐人南卓撰《羯鼓錄》中有關(guān)“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的記載,赴河南魯山調(diào)查窯址,發(fā)現(xiàn)了黑釉花瓷腰鼓殘片,其特征與傳世腰鼓完全一致,從而證實了這件黑釉花瓷腰鼓確系河南魯山窯制品。
此腰鼓造型碩大規(guī)整,線條柔和,紋飾奔放,通體漆黑明亮的黑釉與變幻多姿的藍白色釉斑相互襯托,如云霞飄渺,似水墨渾融,裝飾效果很強,堪稱傳世唐代瓷器中的精品。
花瓷罐,唐,高21.2cm,口徑7.9cm,底徑9.1cm。
罐撇口,短頸,溜肩,腹略鼓,腹下收斂,近底處深刻弦紋一道并微撇,平底。通體施黑褐色釉,施釉不到底。罐身飾以3個連續(xù)的藍色大斑塊。
此罐釉色烏亮,襯托著天藍色不規(guī)則大片葉狀塊斑,鮮明活潑,類似這樣完整的器形,在同類作品中較為少見,系河南魯山窯所產(chǎn)花瓷中的精品。
花釉瓷在古代文獻中稱“花瓷”,是唐代瓷器工藝的新創(chuàng)造,燒造花釉瓷器的窯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目前已知,河南魯山、內(nèi)鄉(xiāng)、禹縣、郟縣窯等均燒造花釉瓷器。此外,在山西交城也發(fā)現(xiàn)燒造花釉瓷器的遺址。花釉瓷是用含兩種不同金屬氧化物呈色劑的釉料,在坯體上兩次施釉,高溫燒成。其特點是在黑釉、黃釉、天藍釉或茶葉末釉等地上,飾以天藍或月白色斑塊,多少不等,或規(guī)整,或飄灑?;蛏钌砸r出淺色斑,或淺色釉地上飾以深色斑塊,互為襯托,頗為醒目。
花瓷三足盤,唐,高3.2cm,口徑15cm,足距10.2cm。
盤淺式,撇口,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黑釉地上布滿月白色火焰狀斑跡。外底中心無釉。
黑釉花斑三足盤是唐代花釉瓷器中的獨特器物,在傳世的唐代花釉瓷器中,以罐類和壺類為多,這種三足盤比較少見。
三足盤是唐代流行的盤式之一,品種有青釉、絞胎、三彩釉陶、花瓷等多種。從裝飾效果看,如果說唐三彩陶器色彩豐富,那么這件花瓷盤與之相比,其火焰般絢爛奪目的窯變釉色更具有粗獷豪放的美感。
花瓷雙系注子,唐,高27.1cm,口徑12.2cm,底徑12.5cm。
注子口外卷,短頸,長圓腹,平底。肩上一側(cè)置短流,另一側(cè)置連于頸、肩的曲柄。另兩面各置一圓系。釉呈黑褐色,施釉不到底,肩部有大塊藍斑3組,柄、口、頸、系均微帶藍斑。
此注子造型古樸典雅,黑褐色釉面上星星點點自然流溢的藍色斑紋,頗增添其藝術(shù)魅力,是唐代注子的典型之作。
注子亦稱“執(zhí)壺”,是古代酒器而非茶壺。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是由魏晉南北朝以來流行的雞頭壺或盤口壺演變而來。唐代早期,器身矮胖,頸短,腹部渾圓飽滿,流短,施釉不到底。晚唐、五代時,器身加長,頸部加高微細,腹呈橢圓或瓜形,流與柄加長,顯得輕盈秀麗。宋代壺身更趨瘦長,以瓜棱形為常見,流、口和柄加高,部分制品常與溫碗配套使用。
五、實用美觀的唐代其他窯瓷器
唐代湖南的岳州窯和長沙窯、江西的洪州窯、安徽的壽州窯、河南的鞏縣窯、陜西的耀州窯和鼎州窯等均為稱譽一時的著名瓷窯。這些瓷窯的燒造的瓷器品種有青瓷、白瓷、黑瓷、茶葉末釉瓷、釉下彩繪瓷等。唐代釉下彩繪瓷的大量燒造,為瓷器裝飾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釉下彩系指先在成型的坯胎上用彩料描繪圖案紋飾,施透明釉后再入窯經(jīng)高溫一次燒成的裝飾技法。早在三國(吳)時我國南方已開始燒造青釉釉下彩瓷器。唐代浙江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四川的邛窯等均曾燒造青釉釉下彩瓷器,但以長沙窯最為著名,產(chǎn)量也最大,其產(chǎn)品曾行銷海內(nèi)外。
邛窯綠釉燈盞,唐,高3.7cm,口徑13cm,足徑6.8cm。
燈盞敞口,直腹,腹下漸收,平底。胎體厚重。里及外壁上部施綠釉,釉薄而失透,勻凈無光澤。外壁下部素胎無釉。
油燈頗顯別致,碗形燈為夾層,中空,夾層內(nèi)可注水降低油燈的熱度,減少油的過熱揮發(fā),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四川地區(qū)的唐代瓷窯以邛窯最為著名,唐代是邛窯的極盛時期,窯址也以這一時期的遺物最為多見。器物一般胎體較厚,胎色多種,以紫紅色胎為主,還有灰色、土黃色、黃中帶褐色胎等。胎中有分布均勻的細砂料。胎釉之間往往施一層白色化妝土。釉色品種有青釉、青釉褐綠斑、青釉褐綠彩繪等,與湖南長沙窯有不少共同之處。邛窯燒造的器物大致可以歸納為生活用具、文具、玩具和各種瓷塑等。生活用具造型多樣,有碗、壺、洗、盤、瓶、罐等,不少器物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其他唐代瓷窯中頗為少見。邛窯瓷器的裝飾紋樣較簡單,除青釉褐綠斑、褐綠彩繪外,以點彩裝飾較為多見,或用褐色斑點組成紋飾,或用褐彩點成一圈,中央點綠彩。也有用褐、綠兩色斑點間隔排列組成紋飾者。
長沙窯彩繪花鳥紋注子,唐,高22.7cm,口徑11cm,底徑12.2cm。
注子撇口,闊頸,瓜棱形長圓腹,肩一側(cè)置六棱形流,另一側(cè)置曲柄。通體施青釉。腹部以釉下褐彩勾描一株花草及一只碩鳥,褐彩線條內(nèi)涂釉下綠彩。
此器造型飽滿,青釉下有褐、綠兩色彩,圖案線條流暢,是不可多得的唐代長沙窯瓷器珍品。
唐代長沙窯大量燒造釉下彩繪瓷器。它突破了青瓷的單一釉色,豐富了唐代瓷器的裝飾技術(shù),開創(chuàng)了后世釉下彩瓷器的先河。從大量實物觀察,此類裝飾的初期形式是單一的褐彩斑點,之后,演變成精美的褐綠彩斑點。裝飾內(nèi)容從斑點紋發(fā)展到花鳥動物紋,有的則以寶塔等建筑或詩文為題材。其裝飾手法是,借助毛筆用彩料在生坯上繪畫紋飾,然后罩一層透明釉在高溫中燒成。彩料經(jīng)高溫處理后色彩經(jīng)久不變。長沙窯工匠們除了擅長瓷器色彩和裝飾內(nèi)容變化外,也在造型上創(chuàng)造出許多實用美觀的器皿。特別是注子的造型之多,在唐代可稱首屈一指。以注口為例,就有直口、洗口、喇叭口等。注腹則有長腹、圓腹、瓜棱形腹、橢圓形腹和袋形腹等。注流的安置也頗具匠心,有方形、八角形、直管形等。注柄的款式則隨注身而變化,開創(chuàng)一代新風。
由于在長沙窯遺址出土的注子上書寫有“陳家美春酒”、“酒溫香濃”、“自入新峰市,唯聞舊酒香”等題識者,因此證明這類注子是當時的酒壺。
長沙窯模印貼花褐斑注子,唐,高22.5cm,口徑10cm,底徑14.5cm。
注子直口,闊頸,豐肩,腹壁斜直,平底。肩置八棱形流,對稱處安三條形曲柄。與流、柄成十字形的頸、肩之間置一對三條形系。通體施青釉,釉色青中略顯灰黃。肩、腹處模印貼花椰棗紋,其上覆蓋大塊褐色釉,形成三個橢圓形斑塊,突出了圖案的裝飾效果。
此件注子的貼花紋反映了長沙窯貼花藝術(shù)的特點,樸實、自然、生動。器物造型和圖案特殊,是唐代長沙窯生產(chǎn)的外銷西亞各國的產(chǎn)品。
長沙窯的釉色種類較多,僅單色釉即有青釉、黃釉、褐釉、黑釉、白釉、綠釉、藍釉等。模印貼花裝飾是長沙窯瓷器的特色之一,出現(xiàn)于唐中后期,系在器物的系或腹上作局部裝飾。其做法是先用模具印出裝飾物,趁坯體未干時把裝飾物粘貼在坯體上,經(jīng)施釉、涂彩后,再入窯經(jīng)高溫燒成。塑貼花紋有雙魚、雙鳥、花朵、葡萄、椰棗、獅子、寶塔、人物等。
(知識鏈接
1、青釉:瓷器釉色名。一種含鐵量在1%—3%左右,經(jīng)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呈現(xiàn)青綠色澤的釉,是中國最早的顏色釉。商周時期原始瓷器的青黃釉色是青釉的初級階段。漢代已燒制出釉色純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譽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澤與質(zhì)感之美達到頂峰。明清之際,永樂朝的翠青、冬青(即東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調(diào)勻凈,蒼翠欲滴,燒制水平已臻于爐火純青的境界,出現(xiàn)了很多名貴品種。
2、長沙窯:唐代瓷窯之一,最早于今湖南省長沙市郊銅官鎮(zhèn)瓦渣坪發(fā)現(xiàn)其窯址,又稱銅官窯。創(chuàng)燒于唐,晚唐為其極盛期,五代后衰落。唐代長沙窯的彩繪新工藝對宋彩繪瓷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3、黃釉:低溫黃釉瓷器創(chuàng)燒于明洪武時的景德鎮(zhèn)官窯,以后各朝多有燒造。以“黃”與“皇”諧音,故以黃色象征皇家的尊貴,黃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黃釉瓷器均采用兩次燒成,即先高溫燒成澀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黃釉,再入窯經(jīng)850-900℃烘燒而成。由于黃釉瓷器常以澆釉法施釉,故有“澆黃”之稱。對于顏色嬌嫩如雞油者,人們又稱之為“嬌黃”或“雞油黃”。統(tǒng)觀歷史上的黃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產(chǎn)品最受稱道,被視為黃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潔,釉色淺淡嬌嫩。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諸多弘治黃釉瓷器來看,其呈色幾無差異,表明當時黃釉瓷器燒造技術(shù)之嫻熟。
4、塑貼:亦稱“堆塑”、“堆貼”。印出或塑出立體狀的紋飾貼于器物坯體上的一種裝飾技法。)
岳州窯青釉碗,唐,高8.1cm,口徑16.4cm,足徑8.3cm。
碗口微撇,淺腹,闊底,圈足。腹刻蓮瓣紋。里外施青釉,釉薄而不勻,釉色青中閃綠,釉面有細密開片紋。
岳州窯位于湖南湘陰縣城堤境一帶,是隋代湘陰窯的所在地,唐時隸屬岳州,故稱“岳州窯”。唐代岳州窯的瓷器胎壁較薄,比較粗松,呈鐵灰色,釉色明亮,底足有釉,器物精致,少裝飾。多采用支釘燒法。經(jīng)科學的考古調(diào)查和化學分析,岳州窯青瓷所施青釉是一種氧化鈣(CaO)含量較高的石灰釉,這種釉在還原氣氛下,如果掌握得好,便會呈現(xiàn)純正的青色,如果還原氣氛控制得不好,就會出現(xiàn)各種深淺不一的青黃色釉。
(知識鏈接
1、蓮瓣紋:蓮花俗稱“佛花”,蓮瓣紋是佛教文化影響下流行的紋飾。南北朝時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蓮瓣紋做裝飾。隋初瓷器裝飾也受此風影響。
2、開片:開片本為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xiàn)象。開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時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響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脹系數(shù)不同,焙燒后冷卻時釉層收縮率大。后來人們掌握了開片的規(guī)律,開片即被利用作為一種釉面裝飾。隋代白瓷上的開片尚屬自然開裂,還未形成人為性的裝飾。
3、支釘:燒窯用的支具之一。有些瓷器采用滿釉支燒的方法,在器底以三或五枚細小尖銳的支釘?shù)染嘀ё∑魑?,入窯焙燒。燒成后器底留有細小的露胎支釘痕。)
耀州窯茶葉末釉注子,唐,高17.6cm,口徑10.8cm,底徑9.1cm。
注子撇口,短頸,碩腹,平底。短粗流,曲柄寬扁。施茶葉末釉,近底處無釉,釉層勻凈,肥厚而潤澤。
此器形制規(guī)整,造型飽滿,具有十分鮮明的時代特征。
唐 代耀州窯以燒青釉瓷與黑釉瓷為主。同時還燒造一種鐵、鎂結(jié)晶釉,類似茶葉末色澤,故稱“茶葉末釉”。
注子亦稱“執(zhí)壺”,是古代酒器而非茶壺。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
(知識鏈接
1、耀州窯:北宋著名瓷窯之一。1959年發(fā)掘,窯址以今陜西銅川黃堡市為代表,包括陳爐鎮(zhèn)、立地坡、上店等處,宋代屬耀州,故名。耀州窯唐代已開始燒黑釉、白釉和青釉瓷,曾使用化妝土。玉璧底碗及堆醬彩朵花小蓋盒是其典型器。北宋時以青瓷為主,兼燒醬色釉器。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窯的鼎盛時代。器型以碗、盤、碟、罐、瓶、盒、爐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胎質(zhì)灰白而薄,釉色勻凈。由于胎中含鐵,在煤窯自然氧化氣氛下燒成,使青釉或圈足周圍呈現(xiàn)姜黃色,形成了耀州窯青瓷的獨有特征。裝飾以刻花為主,線條剛勁流暢,北宋中期以后,出現(xiàn)印花裝飾。 1953年北京廣安門外曾發(fā)現(xiàn)大批刻有龍鳳及花卉圖案的耀州青瓷,證實耀州窯確曾燒過貢瓷。金、元時期繼續(xù)燒造。元代胎釉漸趨粗糙,花紋圖案較簡單,亦燒白地黑花器。宋代耀州窯對各地制瓷業(yè)有很大影響,河南臨汝、宜陽、寶豐、新安、禹縣及廣東、廣西等地均燒制類似的刻印花青瓷。
2、執(zhí)壺:一種酒器。最早為瓷質(zhì)的,出現(xiàn)于中唐時,當時稱注子。唐代執(zhí)壺碩腹,喇叭口,短嘴,壺的重心在下部。后壺體漸瘦長,重心向上提,五代至宋時壺體多為瓜棱式,往往與注碗成套使用。從元代開始,執(zhí)壺的壺體呈玉壺春瓶式,壺流彎曲而細長,景德鎮(zhèn)窯與龍泉窯都有燒制。明清時期,形式變化不大,并開始出現(xiàn)玉、琺瑯、金銀等質(zhì)地的執(zhí)壺。
3:壺:盛酒器,亦可盛水?!秲x禮·聘禮》:“八壺設于西序”。注:“酒尊也?!薄吨芏Y·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注:“盛水器也?!膘玖几笁劂懀骸坝檬⒅季??!辈媺劂懀骸坝米宰黪穳亍!倍际智宄卣f明了壺在青銅禮器組合中的用途。青銅壺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漢,商代前期方壺較少見,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制也不斷變化,大多為圓形。 亦為瓷器主要品種之一。瓷制壺自漢代開始流行,器型多樣,用途有多種。常見的有西晉的扁壺,三國至隋的盤口壺、唾壺、雞首壺,遼的雞冠壺,元、明的多穆壺、僧帽壺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壺、水壺、茶壺、鹵壺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