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權威媒體報道,蘇丹過渡軍事委員會當?shù)貢r間13日宣布,取消此前該委員會實施的全國緊急狀態(tài)和宵禁。
蘇丹國家通訊社(SUNA)消息稱,蘇丹過渡軍事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漢13日宣布,取消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宵禁,釋放所有根據(jù)前巴希爾政權緊急狀態(tài)法所審判和關押的人。
蘇丹過渡軍事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漢
蘇丹是位于撒哈拉沙漠東端的一個國土面積188萬平方公里、人口4000余萬的非洲伊斯蘭國家,是非洲面積第3大國,但同時也是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
蘇丹歷史文化悠久,但由于民族成分和地緣政治問題復雜,一直處于各種內憂外患之中,即使在1956年宣布獨立建立共和國之后,各種軍事政變也一直不斷。直到1989年奧馬爾·哈桑·巴希爾通過政變上臺,并一直掌權至今。
到此次政變之前,巴希爾的政權已經平穩(wěn)維持了30年之久。但和平不等于活得好,在這30年里,巴希爾雖然捱過了上一輪的“阿拉伯之春”,但整個國家的經濟卻在這種和平中不斷衰落。
因為蘇丹本身是一個落后的非洲農業(yè)國,沒有任何工業(yè)品出口,唯一能夠賺取外匯的就是南蘇丹地區(qū)的石油資源??恐统隹诰揞~收入,蘇丹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龐大公務部門以及圍繞著公務部門的服務業(yè)。如果只看純收入,甚至會發(fā)現(xiàn)蘇丹“出現(xiàn)了中產階級”。但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所謂的“中產階級”完全是石油財政的產物。
但在2011年,一直與北蘇丹矛盾不斷的南蘇丹終于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獨立,也分走了接近三分之二的石油資源,從而斷絕了蘇丹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巴希爾政府瞬間財政入不敷出,國內宏觀經濟惡化嚴重,不得已開始了財政緊縮和結構性改革。
從去年開始,蘇丹的面包等基本食品已經漲價三倍以上,通脹把拿工資的“中產階級”搞得優(yōu)越全無,沉重打擊了民生。而去年12月取消燃油食品補貼,加上貨幣貶值、食品價格和生活成本上漲,終于逼迫這些人喊出了“要面包”的口號。這場抗議發(fā)展到后來,逐漸變成要求巴希爾下臺。由于這場抗議活動得到很多軍人的同情,最終導致軍隊倒戈,于4月11日推翻了巴希爾政權。諷刺的是,不拿工資的底層民眾在通脹面前反而好過了一點。
蘇丹11日政變中的民眾
但之后的事態(tài)發(fā)展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在蘇丹第一副總統(tǒng)兼國防部長伊本-奧夫帶領下推翻巴希爾的蘇丹軍隊并沒有得到民眾的鮮花與掌聲,反而要面對反對派和民眾排山倒海般的怒火。
這是因為政變成功后,伊本-奧夫宣布蘇丹進入三個月緊急狀態(tài),暫停實施2005年憲法,關閉蘇丹領空24小時,以及暫時關閉邊境港口。包括國民大會以及國家部長會議在內的所有政府部門全部解散。軍隊還在國內實施為期一個月的宵禁,從當?shù)貢r間晚上10點開始。
發(fā)動政變的蘇丹副總統(tǒng)伊本-奧夫
再加上伊本-奧夫本身也是一個巴希爾式的“軍閥”,早在2007年就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民眾因此認為軍方統(tǒng)治下的蘇丹政權內核并無改變,被推翻的不過是巴希爾一個人。
據(jù)《蘇丹論壇報》報道,當軍隊發(fā)動政變推翻巴希爾政權的消息剛剛傳出時,街上成千上萬的示威群眾的確爆發(fā)出了一陣歡呼。但當他們意識到代替巴希爾的將是伊本-奧夫時,尤其是在軍方發(fā)表聲明后,歡呼聲戛然而止。參與抗議的群眾表示,他們要的是一個基于《自由與變革宣言》建立的平民過渡政府,不會接受任何其他方案。
抗議宵禁的蘇丹民眾
迫于這種壓力,伊本-奧夫在宣布宵禁短短兩天之后就被迫宣布取消宵禁,而其本人也提出辭職,由履歷更加干凈的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漢接任。
需要注意到的是,雖然西方媒體對此次政變一律描述為“顏色革命”,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蘇丹人民推倒巴希爾的口號并不是以往“顏色革命”中常見的“爭民主”“要人權”等政治性口號,而是“要面包”“要工作”這類民生性質的。這種更加質樸的訴求才是蘇丹民眾面對政變軍隊也能夠保持團結,反對任何軍閥上臺的原因。
在伊本·奧夫宣布取消宵禁并辭職的消息公布后,蘇丹首都喀土穆的街頭爆發(fā)出一片歡呼聲,但抗議者均表示,抗議活動仍會繼續(xù)進行,直到一個平民過渡政府接管權力為止。
蘇丹過渡軍事委員會也非常識趣的表示,軍隊”沒有牢牢掌握權力的野心',目的只是為過渡階段提供安全保障。之后將與蘇丹各政黨協(xié)商后組建過渡文職政府,如果沒有出現(xiàn)混亂局面,至多2年的政治過渡期可能大大縮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