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圖(1)清代透雕博古吉慶玉佩
點擊加載圖片
圖(2)清代透雕福壽雙全玉佩
點擊加載圖片
圖(3)清代五子登科玉花錢,正面“五子登科”,背面“狀元及第”。
點擊加載圖片
點擊加載圖片
圖(4)清代子母猴玉雕
點擊加載圖片
圖(5)清代俏色白玉璋形佩
點擊加載圖片
圖(6)清代蒼龍教子玉帶鉤
玉器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就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而言,早在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時期,我們的先民們就開始雕琢使用玉器。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玉部》中說:“玉,石之美?!卑殡S歷史的演進和不同時代的審美情趣,玉器被賦予新的詮釋。它的發(fā)展既體現(xiàn)了古人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審美意識的演變,也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特色和時代風格。
玉石乃“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從原始質(zhì)樸的“石玉”到宗教圖騰的“神玉”,從有禮有制的“禮玉”,再到謙謙君子的“德玉”,玉文化的發(fā)展一脈相承。明清以后,玉器藝術步入了鼎盛時期,題材日益廣泛,玉器基本上成為個人案頭把玩的觀賞品和裝飾品,玉器從此完全走下神壇,也走下了王權(quán)的殿堂,回歸世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美石”。
清代透雕博古吉慶玉佩(圖(1)):直徑5.6、厚0.5厘米。白玉質(zhì),玉質(zhì)瑩潤,通體無瑕。呈橢圓形,整體鏤空,底部一寶瓶插花,中部有一磬,其間飾花草,寓意“平安吉慶”。
清代透雕福壽雙全玉佩(圖(2)):長5.3、寬5、厚0.6厘米。青白玉質(zhì),玉質(zhì)瑩潤,光澤好。玉體呈扁圓形,整體鏤空,雙面淺浮雕兩纏枝壽桃,兩蝙蝠展翅其上,寓意“福壽雙全”。
清代五子登科玉花錢(圖(3)):直徑5.7、厚0.4厘米。青玉質(zhì),沁為黃褐色,仿銅錢模型,一面為“五子登科”,一面為“狀元及第”。
清代子母猴玉雕(圖(4)):長5.7、寬3.4、厚4.5厘米。白色玉質(zhì),圓雕三猴,一母猴坐于石上,口吃鮮桃,兩小猴立于一旁作仰望姿態(tài),琢磨精細,呆萌可愛。
清代俏色白玉璋形佩(圖(5)):長8.2、寬3.6、厚0.6厘米。青白玉質(zhì),俏色艷麗。通體似圭形,采用透雕和實磨手法制作,卷云紋,纏枝紋交相襯托,渾然一體,陰線細潤華滋,陽線雄強挺拔,制作規(guī)整。
清代蒼龍教子玉帶鉤(圖(6)):長12.7、寬2.7、厚2.2厘米。玉質(zhì)青白純凈。鉤首雕琢龍首,龍雙角順額頂彎向頸后,眼球圓而突起,嘴稍前傾,鉤腹浮雕一無角小螭龍,應為蒼龍之子,頜下無須,與蒼龍龍頭相對,似在仔細聆聽蒼龍說教,雖不聞其聲,但二龍神態(tài)舉止生動活潑,狀極親昵。
清代玉器一改前代玉器那種神秘、怪誕、幻想等富有宗教色彩的內(nèi)容和形式,開創(chuàng)面向生活、強調(diào)寫實的新風格,呈現(xiàn)出一個色彩繽紛的生活世界。這里沒有史前玉器的神秘,沒有商周時期的威嚴,沒有兩漢時期的浪漫,也沒有唐宋時期的那種絢麗,而是呈現(xiàn)出一幅幅生動、火熱的現(xiàn)實生活的畫面。贊美的是人的世界,歌頌的是人的生活,充滿生活氣息,呈現(xiàn)出了一種嶄新的面貌和審美時尚。
從雕刻內(nèi)容上看,美麗可愛的花鳥魚蟲圖案占據(jù)了清代玉器畫面的主導地位。人們不再盲目地去尊崇那些看不見的神靈、神仙,去乞求神靈的降福和恩賜,而是充滿了信心,盡量反映自己所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并以自然界中美好的景物作為欣賞對象和裝飾題材。
從雕刻工藝上看,清代玉器吸收了前代玉雕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同時又借鑒了同時代的繪畫、雕塑、金銀細工的表現(xiàn)手法,將陰、陽線刻,浮雕、鏤空等工藝融會貫通其中,這些都使清玉器成為集歷代玉雕成就之大成達到最鼎盛時期。
從藝術風格上看,清代玉器將傳統(tǒng)技術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即使在器物的次要部位也一絲不茍,其紋飾圖案出現(xiàn)了一些追求繪畫效果的山水、花卉、人物故事圖案,以巧妙的構(gòu)思和細膩的刀法達到了一種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
中國玉器文化的發(fā)展一直沒有間斷過,這在世界藝術發(fā)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玉器深入到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倫理、宗教等各個領域中,充當著特殊的角色,發(fā)揮著其他工藝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玉文化成為整個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其豐富多彩的造型、精巧別致的圖案和精湛嫻熟的制作技藝,形成了優(yōu)秀的藝術傳統(tǒng)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據(jù)《收藏快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