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北柴胡
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別名:竹葉柴胡(植物名實(shí)圖考)、硬苗柴胡(東北藥用植物圖志)、韭葉柴胡(安徽)、津柴胡等。生于較干燥的山坡、田野及路旁等處。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等地。柴胡屬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需要二年完成一個(gè)生長發(fā)育周期。人工栽培柴胡第一年生長只生基生葉和莖,只有很少植株開少量花,尚不能產(chǎn)種子。田間能夠自然越冬。第二年春季返青,植株生長迅速,于7~9月開花,8~10月為果熟期。全生育期約190~200天。
查看精彩圖冊中文學(xué)名:北柴胡
拉丁學(xué)名:BupleurumchinenseDC.
別稱:竹葉柴胡,硬苗柴胡,韭葉柴胡
界:植物界
分布區(qū)域:中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等
目錄
植物屬性形態(tài)特征生長環(huán)境南北區(qū)分中藥屬性藥材概述中成藥品狹葉柴胡人工栽培文獻(xiàn)論述展開
植物屬性形態(tài)特征生長環(huán)境南北區(qū)分中藥屬性藥材概述中成藥品狹葉柴胡人工栽培文獻(xiàn)論述展開
編輯本段植物屬性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85厘米。根主根較粗大,棕褐色,質(zhì)堅(jiān)硬。莖單一或數(shù)莖,表面有細(xì)縱槽紋,實(shí)心,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4-7厘米,寬6-8毫米,頂端漸尖,基部收縮成柄,早枯落;莖中部葉倒披針形或廣線狀披針形,長4-12厘米,寬6-18毫米,有時(shí)達(dá)3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有短芒尖頭,基部收縮成葉鞘抱莖,脈7-9,葉表面鮮綠色,背面淡綠色,常有白
霜;莖頂部葉同形,但更小。復(fù)傘形花序很多,花序梗細(xì),常水平伸出,形成疏松的
圓錐狀;總苞片2-3,或無,甚小,狹披針形,長1-5毫米,寬0.5-1毫米,3脈,很少1或5脈;傘輻3-8,纖細(xì),不等長,長1-3厘米;小總苞片5,披針形,長3-3.5毫米,寬0.6-1毫米,頂端尖銳,3脈,向葉背凸出;小傘直徑4-6毫米,花5-10;花柄長1毫米;花直徑1.2-1.8毫米;花瓣鮮黃色,上部向內(nèi)折,中肋隆起,小舌片矩圓形,頂端2淺裂;花柱基深黃色,寬于子房。果廣
橢圓形,棕色,兩側(cè)略扁,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棱狹翼狀,淡棕色,每棱槽油管3,很少4,合生面4條。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長環(huán)境
北柴胡
北柴胡[1]又名硬柴胡、津柴胡等。生于較干燥的山坡、田野及路旁等處。常野生于較干燥的山坡、林緣、林中隙地、草叢及路旁。喜溫暖、濕潤。耐寒、耐旱。怕水浸。在砂壤土或腐葉土中生長良好,在鹽堿土上生長不旺盛,葉片易出現(xiàn)卷縮。中國主要分布于
東北、
華北、
華東、中南、西南及
陜西、
甘肅等地。柴胡屬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需要二年完成一個(gè)生長發(fā)育周期。人工栽培柴胡第一年生長只生基生葉和莖,只有很少植株開少量花,尚不能產(chǎn)種子。田間能夠自然越冬。第二年春季返青,植株生長迅速,于7~9月開花,8~10月為果熟期。全生育期約190~200天。別名香柴胡、北柴胡。 南北區(qū)分
總述
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也叫竹葉柴胡、柴胡。南柴胡(B.scorzonerifoliumWilld),也叫狹葉柴胡、紅柴胡。兩者均為傘形科植物,以根入藥,有解表和里、升陽、疏肝解瘀之功效。由于
北柴胡(4張)
兩者植物形態(tài)非常相似,在生產(chǎn)上很容易混淆。
區(qū)別
部位北柴胡南柴胡
【根】主根粗大、堅(jiān)硬,外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常有少數(shù)側(cè)根。主根圓錐形、較軟,外皮紅褐色。
【莖】莖叢生或單生,上部多分枝,略成“之”形彎曲。莖基部無纖維狀葉柄殘基物。莖單一或2~3叢生,莖上部多回分枝成“之”形彎曲。莖基部有棕色或紅色纖維狀葉柄殘基物。
【葉】莖生葉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中部葉倒披針形,有平行脈7~9條。葉寬6~16mm。莖生葉及莖下部葉有長柄、條形或狹條形,有脈5~7條。葉寬3~7mm。
【花】復(fù)傘形花序,花鮮黃色。復(fù)傘形花序,花黃色。
【果】雙懸果,寬橢圓形,左右扁平。分果瓣形似香蕉,凹凸或平凸,長2?5~3mm,:雙懸果橢圓形,長約3mm,寬1mm,側(cè)面扁平,合生面收縮,表面棕褐色,略粗糙,懸果切面近半圓形,油管圍繞胚乳四周,胚乳背面圓形,腹面平直,胚小,千粒重1.4g。?...雙懸果橢圓狀卵形,側(cè)面略扁平,灰褐色,長2-3mm,寬1.5-1.8mm,合生面略收縮,5條果棱粗鈍突出,懸果橫切面近五邊形,油管圍繞胚乳四周,胚乳背面圓形,腹面平直,軟骨質(zhì),胚小,千粒重1.3g。
編輯本段中藥屬性
藥材概述
【名稱】:北柴胡
【別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拉丁名】:Bupleurumchinense
【科名】:
傘形科【屬名】:
柴胡屬【形態(tài)特征】:根肥厚,圓錐狀。莖直立,呈“之”字形彎曲。葉互生,線狀披針形或披針長圓形,先端長尖。傘形花序。花小,黃色。果實(shí)橢圓狀卵形。花期7-8月。
北柴胡
【適應(yīng)地區(qū)】:原產(chǎn)
中國,主要分布于
吉林、
遼寧、
河北、
河南、
山東等省。
朝鮮、
日本、
蘇聯(lián)也有分布
【生長習(xí)性】:常野生于較干燥的山坡、林緣、林中隙地、草叢及路旁。喜溫暖、濕潤。耐寒、耐旱。怕水浸。在砂壤土或腐葉土中生長良好,在
鹽堿土上生長不旺盛,葉片易出現(xiàn)卷縮。
【繁殖培育】:柴胡原野生,近幾年來由于采挖造成藥源不足,故將野生家植。選擇
沙壤土或腐殖質(zhì)土的山坡
梯田栽培,不宜選擇
黏土和易積水的地段種植。如果是在開墾的荒地播種時(shí),應(yīng)清除田間的石塊。樹枝等。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頃施圈肥22500千克左右,
過磷酸鈣75千克,均勻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細(xì)耙平,作畔寬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寬的高壟備播種。常用播種繁殖。
【藥用價(jià)值】:根、莖入藥,名柴胡,能解表和里、升陽、疏
肝解郁。以根入藥。性苦、微寒,對肝、肺有解表和里,升陽、疏肝解瘀的調(diào)經(jīng)作用。主治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瘧疾、寒熱往來、肋痛、肝炎、膽道感染、
膽囊炎、
月經(jīng)不凋、
脫肛。
【景觀用途】:草花植物,柴胡多栽植于花境、墻垣或草坪邊緣,夏季開花時(shí),富有野趣。根為中藥。 中成藥品
北柴胡飲片
【性狀】根圓柱形或圓錐形,常有分技,長8~22cm,直徑0.3~1.2cm。表面淡棕色,近根頭部有橫皺紋,漸至下部有不規(guī)則縱皺紋,并有細(xì)小支根痕。根頭部殘留莖基及葉柄。質(zhì)較堅(jiān)韌,斷面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黃白色。微芳香,味淡。
北柴胡
【形狀】北柴胡飲片圓形,類圓形切片,
直徑0.3-1.5cm后2-4mm,有的呈片斷,長達(dá)0.8-1.2cm,切面淡黃色,皮部薄,棕色或棕黃色,木部寬廣,黃色,年長者強(qiáng)烈木化呈數(shù)層環(huán)狀,形成層明顯。
【功效】性味歸經(jīng) 苦、辛,微寒。歸肝、膽經(jīng)。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
【應(yīng)用】
1、用于寒熱往來,感冒發(fā)熱。本品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于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而為治療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等少陽證之要藥,多配黃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湯;用治感冒發(fā)熱,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熱作用,常與甘草同用,若熱邪較甚,可配
葛根、
黃芩、
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湯;現(xiàn)有用柴胡制成的單味或復(fù)方注射液,對于外感發(fā)熱,有較好的解熱作用。
2、用于肝郁氣滯,月經(jīng)不調(diào),胸脅疼痛。本品能條達(dá)肝氣,疏肝解郁,調(diào)經(jīng)止痛。常與
當(dāng)歸、
白芍等同用,如逍遙散;對于胸脅疼痛,不論內(nèi)傷肝郁,外傷跌撲,均可應(yīng)用,常與
香附、
北柴胡
川芎、
芍藥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3、用于氣虛下陷,久瀉脫肛。本品長于升舉脾胃清陽之氣,善治氣虛下陷神倦發(fā)熱,食少便溏,久瀉脫肛,胃、
子宮下垂等癥,常配
人參、
黃芪、
升麻等同用,如補(bǔ)中益氣湯。
此外,本品還可退熱截瘧,又為治療瘧疾寒熱的常用之品,常與黃芩、
常山、
草果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和解退熱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勞熱當(dāng)用鱉血拌炒。
【注意事項(xiàng)】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若肝陽上亢,肝風(fēng)內(nèi)動(dòng),陰虛火旺及氣機(jī)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狹葉柴胡
【中文名】:柴胡-狹葉柴胡 【類別】:根類
【英文名】:RedThorowaxRoot
【別名】:香柴胡、南柴胡、小柴胡、紅柴胡。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狹葉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根。
【采制】:春、秋季采挖根,曬干。
狹葉柴胡
【性味】:根常彎曲,有的分枝,長4~10cm,直徑2~6mm;表面黃棕色近根頭處有較明顯的橫皺紋,并有橫長的皮孔,根頭稍膨大,殘留有葉基朽蝕后的束狀毛須。質(zhì)較脆,折斷面木部黃白色,裂片狀。微有香氣,味淡。性微寒,昧苦。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葉互生,線形或狹線形,長7~17cm,寬2~6mm,先端漸尖,具短芒,基部最窄,有5~7條縱脈,具白色骨質(zhì)邊緣。復(fù)傘形花序多數(shù),集成疏松圓錐花序;總苞片1~3,條形;傘幅3~8;小總苞片5,狹披針形;花梗6~15;花黃色。雙懸果寬橢圓形?;ㄆ?~9月,果期8~10月。
【生長地】:生于山坡、草原。主產(chǎn)
黑龍江、吉林、遼寧、陜西、內(nèi)蒙古、河北、江蘇、
安徽。
【化學(xué)成份】:含
皂甙,另外全草含
蕓香甙(rutin)、異鼠李素3-β-D-蕓香糖甙(水仙甙narcissin)、
槲皮素等。
【功能主治】:同柴胡
編輯本段人工栽培
選地:
"中柴1號(hào)"柴胡宜選擇在疏松肥沃、排水條件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種植。
播種:
對柴胡種子進(jìn)行前處理,用常溫水浸泡1天并洗凈后,拌入多菌靈沙藏層積處理10天后待用。播前每667m2施足腐熟農(nóng)家肥2000-3000kg,澆透水后,按行距20cm、播深1.5--2cm,667m2播量1.5-2kg播入柴胡種子,并覆土1--1.5cm。
田間管理:
苗期可采用地膜覆蓋或噴灌保持田間濕潤。苗出齊后中耕除草。3--4片真葉時(shí)按株距3--5cm間苗,抽莖后適當(dāng)追施磷、鉀肥。進(jìn)入花期后,對地上部50--70cm處割除或剪除花序,二年生管理和一年生管理基本相同。一、二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剪凈地上部,刨根去凈泥土雜質(zhì)后曬干,包裝貯藏。
編輯本段文獻(xiàn)論述
1、
《本經(jīng)》:“主心腹腸
胃結(jié)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a target="_blank" >
藥引
2、《本草正義》:‘約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層,一為邪實(shí),則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達(dá)于表而外邪自發(fā);一為正虛,則為清氣之陷于陰分者,舉而升之,使返其宅,胃中氣自振?!?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