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胡歷史悠久,淵源可以上溯到“鄭聲”(古鄭國民歌)——
西周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華縣由受封于此的鄭桓公主政,史稱鄭國。史載“鄭人善歌”?!班嵚暋保串敃r流行于鄭國的民間音樂。迷胡的最初形態(tài)“小曲兒”,即是由“鄭聲”中的民歌民謠(如小調(diào)、童謠、牧歌、樵歌、漁歌、情歌等)組成的,是一種韻句的說唱自樂,俗稱“念曲兒”?!澳钋鷥骸鼻{(diào)委婉纏綿,悠揚細膩,并常與女樂相配合,比較追求情感與感官的快適,所以極富情感誘惑力,加之表演形式極其簡單——只要地頭、村道、街頭有一席之地,便可就地開念,故受到了以雅為尚的士大夫階層的非議,被斥之以“淫”,視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靡靡之音”。孔子的“惡鄭聲,恐亂其雅”“放鄭聲,遠妄人。鄭聲淫,妄人殆”,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在《論語·陽貨》中說:“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睂ⅰ班嵚暋迸c紫色奪紅(意即以邪奪正)、伶牙俐齒誤國相提并論。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在給《鄭風》作注時也附和說:“鄭衛(wèi)之音,皆為淫奔!”但這陰柔媚美的民間音樂,卻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并因此流傳下來。據(jù)《漢書》《隋書》記載,隋時的楊素、楊惲,宦居華陰,家蓄優(yōu)伶,雅善鼓瑟,常以歌舞自娛,其韻曲多有“伊尤而呀”之腔。而這種唱法,正是“鄭聲”的主要旋律。
后來“鄭聲”由“念曲兒”的形態(tài),逐步轉(zhuǎn)化為“坐場戲”和“竹馬”?!白鴪鰬颉奔础鞍宓是印?,即演員和樂隊成員坐在板凳上,圍成一圈進行演唱的形式。演唱時演員和樂隊成員沒有明顯分工,常?;榧媛殹仁茄輪T,又是樂手。所謂“竹馬”,即廟會或節(jié)日時由人們腰系竹馬(用竹和紙制成的馬形),口唱小曲載歌載舞而得名;也有在開演之前,跑馬念曲,招徠觀眾之意。因此“竹馬”也叫“走馬”或“跑馬”。在現(xiàn)在的一些老年秧歌隊里,偶爾也可以看到“跑馬”這種形式。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走馬”在華州已廣為流行,但一度遭到清王朝的壓制,甚至下令禁演,直到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才被解禁,并重現(xiàn)輝煌。
曲子和走馬曲調(diào)纏綿悱惻,委婉動聽,長于表現(xiàn)深沉、凄楚、悲痛的情調(diào)和氣氛,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能使觀眾沉浸其中“迷糊”起來,所以便逐步被稱為“迷胡”(見《中國戲曲曲藝詞典》)。長期來“二華”坊間皆有戲言:迷胡戲開場鑼鼓剛一響起,一村婦便匆匆從炕上抱起嬰兒,飛似的奔出家門去看戲。誰知跑到戲場后才驀然發(fā)現(xiàn),懷中抱的不是嬰兒,而是一個枕頭!迷胡戲之魅力,由此可窺。
迷胡的演奏樂器,最初只有三弦、板胡、笛子、梆子、碰鈴(時稱水水)、四葉瓦。演奏時三弦主奏,板胡襯托,四葉瓦加花,碰鈴兒添彩。這種特有的樂器配置,體現(xiàn)了它獨特的地方音樂屬性。至今流行于“二華”坊間的迷胡坐場戲,沿用的仍是這種形式。清嘉慶、道光年間,隨著各地秦腔戲曲藝術的發(fā)展,迷胡逐漸由“板凳曲子”和“竹馬”,發(fā)展成高臺演唱,走上了戲劇舞臺。為適應這種變化,演員和樂手便有了分工,伴奏樂器也有了調(diào)整——增加了干鼓、牙子、鐃鈸、手鑼、大鑼等武場樂器。咸豐、同治年間,迷胡已遍布“二華”,且波及全省城鄉(xiāng)。到了清末民初,它已十分興盛,不僅形成了東路、西路兩個流派,而且傳播到周邊各省(如山西、河南、甘肅、內(nèi)蒙古、寧夏以及新疆、青海等),成了風靡西北地區(qū)的主要劇種之一。
迷胡的這兩個流派,東路以“二華”為中心,流行于西安地區(qū)、關中東部(含周至、戶縣、咸陽、臨潼、華陰、華縣、澄城、韓城等地)及相鄰的晉南、豫西地區(qū);西路流行于關中西部及相鄰的甘肅、寧夏等地。兩路迷胡相較,東路源遠流長,地域優(yōu)勢明顯(處于迷胡的發(fā)源地),覆蓋范圍及在全國的影響等均遠遠大于西路。據(jù)記載,僅華陰境內(nèi),一直存活到解放初的民間正規(guī)迷胡班社,就有14個之多。所以,陜西很早就有“同州的梆子合陽的線(指吊線木偶),‘二華’的曲子耐人看”的說法。
“迷胡”咋成了“眉戶”
迷胡源于“二華”,歷史上本無爭議,但現(xiàn)在很多地方卻把“迷胡”寫作“眉戶”,并把眉縣、戶縣說成是迷胡的發(fā)源地。這是怎么回事呢?
為了正本清源,還得從山西晉南迷胡藝人李卜說起。李卜自幼學戲,唱得正宗迷胡。他以賣藝為生,輾轉(zhuǎn)于晉南、秦東(朝邑、同州、“二華”等地)一帶,名氣極大,后來流落至陜北富縣瓦窯溝,與一名寡婦成婚。著名劇作家馬健翎是陜北米脂縣人,延安時期接替柯仲平(著名狂飚詩人、民眾劇團首任團長),擔任陜甘寧邊區(qū)民眾劇團團長。他擅長話劇、秦腔,對迷胡卻不大熟悉,但聞知迷胡非常適宜排演短小精悍的折子戲后,便萌生了以此為革命服務之念——編排反映邊區(qū)生活的現(xiàn)代戲,但苦于沒有教師。后來聽說瓦窯溝的李卜擅長迷胡,便把他請進劇團當了教師——教演員唱迷胡調(diào),為劇團排迷胡戲。于是,由黃俊耀和史雷輪番擔任男主角的迷胡劇《十二把鐮刀》,便應運而生了——是由李卜哼唱迷胡曲調(diào)、馬健翎據(jù)調(diào)填詞創(chuàng)作出來的。黃俊耀是陜西東府人(澄城縣交道鄉(xiāng)黃家村),時任民眾劇團教務科長兼演員;三十年代在同州師范(今大荔縣同州中學)上學時,就喜歡上了迷胡。出海報討論劇種署名時,李卜說秦東、晉南一帶有個說法,說曲子戲悅耳動聽,凄楚迷人,像“媚狐子”(即民間說的狐仙、狐貍精)一樣,一唱就把人唱“迷糊”了,所以把曲子戲叫迷胡。馬健翎說那是迷信,咱不搞那一套。他說陜西眉縣、戶縣有曲子戲,曲子很可能就出在這一帶。加上“眉戶”諧音“迷胡”(在陜西方言中,“眉”字發(fā)音是mi),于是他便讓人把劇種署成了“眉戶”。
馬健翎時任該團團長,又是邊區(qū)政府授予的“特等模范”“人民群眾藝術家”,所以很有權威。于是從此時起,人們便把“迷胡”寫作“眉戶”,并以訛傳訛,把眉縣戶縣說成是迷胡的發(fā)源地了。馬健翎先生當年未必能夠想到,自己不經(jīng)意的這句話,后來竟在陜西戲劇史上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民眾劇團在馬健翎先生領導下,編排了一大批反映邊區(qū)生活的現(xiàn)代戲。其中影響最大的,除秦腔《血淚仇》《窮人恨》《中國魂》外,當數(shù)《十二把鐮刀》《大家喜歡》《夫妻識字》《兄妹開荒》這幾出迷胡戲了。特別是《十二把鐮刀》,1949年5月由黃俊耀與柯仲平的愛人王琳聯(lián)袂排演,赴匈牙利參加過第二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在布達佩斯和莫斯科演出后,受到了當?shù)赜^眾和藝術界同仁的高度贊揚。而這幾出戲的行腔,均是以東路迷胡為基調(diào)的。東路迷胡也借此契機,在全國得到了廣泛傳播。時至今日,這幾出戲的一些唱段,還不時出現(xiàn)在央視舞臺。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它自抗戰(zhàn)時期在延安被寫作“眉戶”以后,就再也沒有更正過來。
陜西戲曲研究院的前身,是西北戲曲研究院;西北戲曲研究院的前身,又是延安時期的民眾劇團。而民眾劇團的第二任團長,以及這兩個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均系馬健翎先生。所以陜西戲曲研究院沿襲延安舊習,至今仍把“迷胡”寫作“眉戶”,也就不足為奇了。
陜西劇協(xié)主編的《當代戲劇》2001年第3期,刊有《迷胡音樂縱橫談》一文。該文對迷胡的淵源作了詳盡分析,文載:“說迷胡起源于眉、戶二縣流行的曲子,比起東府‘二華’(即華陰和華縣)來,相差甚遠?!薄浣Y論是迷胡起源于華陰、華縣;此地域形成的迷胡,向東發(fā)展形成晉南迷胡,向西形發(fā)展成陜西迷胡。
據(jù)《中國戲曲志·山西卷》載:“晉南眉戶原稱迷胡,俗稱曲子戲。1955年,按延安書寫習慣,由晉南地區(qū)迷胡劇團開始,把‘迷胡’改成了‘眉戶’?!闭f起晉南迷胡的起源,該卷載:“一說源于陜西華縣、華陰一帶,流傳至晉南以后,同當?shù)氐拿耖g小調(diào)結合而形成了晉南迷胡;一說源于蒲州、解州民歌俗曲?!蔽闹懈緵]有提及眉縣、戶縣。所以,把“迷胡”寫成“眉戶”,把迷胡發(fā)源地說成是眉縣、戶縣,確系上世紀四十年代馬健翎先生一個并非故意的誤導。
馬健翎先生的藝術實踐、藝術造詣、藝術成果、人格魅力、崇高威望,以及對現(xiàn)代戲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等,奠定了他作為我國戲劇大家不朽的歷史地位——用戲劇為革命服務的先行者、倍受國人尊敬的劇作家、一代杰出的戲劇大師。就連時任中國戲協(xié)主席的田漢,都對其推崇有加。
盡管如此,“二華”民眾乃至陜西東府人民,對源于自己大地上的這份文化遺產(chǎn)的命名問題,依然十分在意。七十多年來,他們不僅從未接受過“眉戶”這個概念,而且一直旗幟鮮明地打著“迷胡”的招牌,執(zhí)著地堅守著“迷胡”這塊陣地。多年來,東府各級政府及文化團體(包括渭南市秦腔劇團),在自己迷胡作品(包括全國第八屆“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劇目獎《五味十字》)的劇種署名上,歷來都是毫不含糊地寫作“迷胡”的。2008年,“華陰迷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第二批),黃瑞龍被命名為東路迷胡省級傳人,便是最好的證明。
東路迷胡大放異彩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二華曲子”在迷胡中的特殊地位,陜西省的一些專業(yè)文藝團體,曾相繼聘請“二華”的一些迷胡老藝人,擔任過迷胡唱腔教練——傳授演唱技藝,整理基本樂譜等。如1951年西北戲曲研究院迷胡團成立后,曾聘請華陰迷胡藝人張志忠為唱腔教練。1958年省上撥??钤谌A陰縣成立“迷胡訓練班”時,經(jīng)該縣王潤亭縣長提議,又聘任張志忠為唱腔教練。1952年省迷胡劇團聘請華陰迷胡藝人崔生華為司琴和唱腔教練,后崔生華隨團進入省戲曲研究院。1955年在全省迷胡會演中,華陰迷胡藝人崔春華⑦和吳思謙⑧脫穎而出,后分別留職于陜西省歌舞劇院和西安市歌舞劇團任唱腔教練。崔、吳二人后來曾為本單位及省戲曲研究院、省廣播文工團等專業(yè)文藝團體及文化單位,培訓過數(shù)百名演職人員。這些人員,有的現(xiàn)已成了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或曲作家,如李瑞芳、姚伶、張長興、楊世科、衛(wèi)贊成、王玉嫻、焦瑞俠、張新尚、楊榮榮等。1960年前后,陜西歌舞劇院板胡演奏家張長興,根據(jù)他二人的唱腔整理出版了《東路迷胡唱腔及伴奏》一書,銷售一空。該書全面記錄了“二華”迷胡的唱腔藝術并有板胡、三弦的伴奏曲譜及十多個牌子曲譜,堪稱藝術寶庫一絕,今已一本難覓。1960年,省廣播電臺為二人錄制了《杜十娘》《五娘描容》《重臺》《敬德訪白袍》《單刀赴會》等迷胡清唱唱片?!岸A”的這些迷胡老藝人,為我省乃至整個西北地區(qū)迷胡的發(fā)展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