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最能代表古代漢族傳統(tǒng)服飾的服裝是哪一件,深衣可謂當之無愧。
深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它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因“被體深邃”而得名深衣,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很流行。
深衣改變了上衣和下裳分開的形式,將上衣下裳連為一體,成為連體衣,但它和現(xiàn)在的連體衣可不是一回事兒。比如,深衣雖是上衣和下裳連在一起,但卻是分開裁剪再縫合起來的,表達了對祖先“上衣下裳”的尊重。
深衣的上衣用4塊面料縫合,象征著四季輪回;下裳裁成了12片,象征著一年的12個月。
《詩經(jīng)·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衣指上衣,裳指下衣。衣裳楚楚指服裝整齊漂亮,“衣冠楚楚”便是由此而來,亦是用來形容穿戴整齊、漂亮。同義的有“衣冠濟楚”“衣冠齊楚”,反義的有“衣衫襤褸”“不修邊幅”。
領(lǐng)方形似矩,兩者合起來就是“規(guī)矩”,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深衣上就有所體現(xiàn)。
深衣的背后還有一條縫貫穿上下,垂直如繩,警示穿深衣之人要像繩子一樣正直。
深衣的前襟要接長一段,穿著時繞到背后,裹纏在身上就形成了“曲裾”,因此深衣又被稱作“曲裾深衣”。這種裁剪縫綴方式被稱為“續(xù)衽(rèn)鉤邊”,“衽”就是“衣襟”的意思,也就是衣服的“前片”,而“襟”字出現(xiàn)在“襟懷磊落”“胸襟”等成語中,用來比喻人的胸懷,就是緣于服飾。
在《論語·憲問》中有云:“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边@是孔子在感嘆:若無管仲,中原漢人就要和少數(shù)民族一樣披發(fā)并且左扣衣襟了。這句話也說明了在古代,漢族人的穿衣習慣是“右衽”(左邊衣襟蓋住右邊),少數(shù)民族則為“左衽”。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純以素。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濉S宗羲《深衣考》
意思是說,古人重孝,他們的孝心還體現(xiàn)在衣服的顏色上。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健在,深衣就鑲帶花紋的邊;父母健在就鑲青邊。如果是孤兒,深衣就鑲白邊。鑲邊是在袖口、衣襟的側(cè)邊和裳的下邊,鑲邊寬各一寸半。
漢代時,人們的內(nèi)衣漸趨完善,特別是褲子的發(fā)展使得深衣的曲裾成了雞肋,所以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的襜褕便應(yīng)運而生了。
襜褕其實也是深衣類服裝,只不過不再緊緊裹在身上,而是樣式寬松的直裾之服。
直裾是指衣襟相交至左胸后,垂直而下,直至下擺,不需纏裹。
襜褕
從為數(shù)不多的史籍記載來看,直到西漢時,穿襜褕的多為女子,男子穿則被看作失禮。比如前文講到的漢武帝時的武安侯便是因為在朝會上穿襜褕而丟了爵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在民間已經(jīng)很流行了,但當時的襜褕還是沒有占據(jù)主流地位。
不過《東觀漢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公元25年,漢光武帝劉秀與更始皇帝劉玄正式?jīng)Q裂,開始了長達十二年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而在此期間,原本在劉玄麾下的將領(lǐng)耿純見劉玄大勢已去,便率領(lǐng)部下兩千余人投奔劉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歸順過程中,耿純及兩千部眾穿的都是襜褕。可見,在東漢初年,襜褕在官場中已經(jīng)流行開來,在后來甚至取代了傳統(tǒng)的朝服。
《東觀漢記》原名《漢記》,是最早的東漢史書,后人之所以稱其為《東觀漢記》,主要因為這本書撰于皇家藏書處的“東觀” 。
深衣和襜褕多是單衣,那么在寒冷的冬季,古人穿什么衣服來御寒呢?他們有沒有棉衣呢?
據(jù)記載,古人在冬天會穿一種納有絮綿的內(nèi)衣,最初只穿在里面,外面必定還有罩衣。
后來,人們仿照流行的直裾樣式制作袍,成了納有絮綿的襜褕,不過人們?nèi)苑Q它為袍。隨著時間的推移,魏晉時袍服已經(jīng)取代了深衣和襜褕。
袍,苞也。苞,內(nèi)衣也?!夺屆め屢路?
絮綿,即絲綿,是蠶絲結(jié)成的片或團。在宋元之前,棉花還沒有普遍種植,所以在此之前,古人以絲綿填充棉服。棉花最初被稱為“木綿”,在普及之前貴于絲綿。
古代的袍分為兩種:一種是用新絲綿作芯的,稱為“繭”;另一種是摻了舊絲綿制成的,稱為“缊(yùn)袍”。
缊袍通常是貧寒之士的防寒服,在詩文中常有提及,比如《論語·子罕》云:“衣敝缊袍,與衣狐貉(hé)者立,而不恥者,其由(子路)也歟?!币虼搜苌龀烧Z“缊袍不恥”,意思是身穿破舊寒酸的缊袍而不感到可恥,以此來比喻人窮志不窮。
在漢代時,袍服的袖子十分寬大,甚至垂下形成了圓弧形,這個下垂的袖身被稱為“袂(mèi) ”。
《史記·蘇秦列傳》中有“連衽成帷,舉袂成幕”的說法,便是形容袍服衣袂之廣。因袂乍一看像是牛下垂的頸項,因此也被稱為“牛胡”。袍服雖然有著寬大的袖管,但在袖口處卻有明顯收斂,這樣的設(shè)計不僅便于勞動,還有利于保暖。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嘲笑齊國無人而派矮小的晏子當使者。晏子卻說:“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晏子春秋·內(nèi)篇》)意思是說,光齊國國都臨淄便有三百閭(二十五家為一閭)人家,大家張開袖子能遮掩天日;用手抹汗,汗灑下去就跟下雨一樣;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這里“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都是形容人多。
衫是一種寬袖單衣,大約出現(xiàn)于東漢末年。與深衣、襜褕和袍不同的是,最初的衫為對襟樣式。
那什么是對襟呢?對襟的特點就是衣領(lǐng)不相交疊,只在胸前合并,垂直而下。對襟的衫在穿著上很方便,可以在胸前系帶,也可以不系帶,任其敞開,所以非常適合在炎熱的夏季穿著。
隋唐之后,衫并不只限于對襟,也有用大襟圓領(lǐng)的,在款式上更接近于袍,所以又被稱為袍衫。
穿對襟袒胸衫的士人
在我們的印象里,古人嚴謹守禮,但上圖壁畫里著衫的人物卻袒胸露懷,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政治黑暗,文人儒士紛紛避世,歸隱山林,他們不再拘泥于禮法,而是放縱自我,所以對襟的衫便成了名士的必備常服,甚至還形成了一股風尚。
再比如上文我們提到的竹林七賢,其中有一位嗜酒成性的叫劉伶,有一次他竟然連衣服都不穿就去接待客人,眾人指責他太失禮,他卻振振有詞地說:“我以天地為屋,以屋為衣裳,你們?yōu)楹毋@進我的衣服里?”聽了這話,眾人語塞,他則不以為然地招呼客人,這樣前衛(wèi)的言行舉止真是令人咋舌!
清代時,文人儒士們喜歡穿長袍馬褂。
長袍是開衩的,通?;首遄谑议_四衩,官吏士庶開兩衩,不開衩的長袍被稱為“一裹圓”,是平民百姓常穿的衣服。馬褂一般來說是立領(lǐng)對襟,用紐扣系住。
官員補褂等正式的袍褂和短馬褂的區(qū)別在于,袍褂長及膝蓋甚至更下的位置,而短馬褂只到腰部。將長袍和馬褂搭配起來就叫作“長袍馬褂”,這是清朝男子最為常見的服裝。
進入民國之后,國民政府還把藍色長袍搭配黑色馬褂列為“國民禮服”。
黃馬褂,款式與普通馬褂并無區(qū)別,不過因為它的顏色是皇家專用的黃色,所以很是珍貴。皇帝一般不穿黃馬褂,而多是賞賜給有功勞的大臣。
除了馬褂,清朝男子還喜歡在長袍外搭配一字襟馬甲(也稱背心、坎肩)。一字襟馬甲是一種多紐扣的背心,在前襟橫開一襟,釘上七顆紐扣,左右兩腋各釘三顆紐扣,加起來一共十三顆紐扣,所以也叫“十三太保”。
魯迅在《孔乙己》一文中有這樣的描寫“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長衫就是民國初年男子衣著的代表。
穿長衫的魯迅先生
長衫其實就是清代風行的長袍,不過在民國的講究就少很多了,它既可當禮服又可作便服,外面的馬褂可穿可不穿,穿衣的人也不分什么身份貴賤,達官顯貴也好,販夫走卒也好,只要是經(jīng)濟條件允許,想穿就穿。
誠然,正如魯迅在文章里寫的那樣,廣大勞動者多半還是穿方便利落的短衣。 清朝末期的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使中國幽閉的大門在炮火中土崩瓦解,西方文化的大肆入侵,使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剪辮易服這種穿著打扮上的變化,正是西方文化沖擊下的變革。
在這混亂動蕩的年代里,有人穿長袍馬褂卻沒有長辮子了;有人穿西服腦后卻拖著辮子;還有人穿著筆挺的中山裝卻留著三七分的短發(fā)……總之,這是一個混亂的年代,更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男子的衣櫥,在中西文化合璧的大環(huán)境下,自然也呈現(xiàn)出了中西融合的狀態(tài)。
穿短衣的黃包車車夫
中山裝是民國時期流行的男子服裝,它因創(chuàng)始人為孫中山而得名,“適于衛(wèi)生,便于動作,宜于經(jīng)濟,壯于觀瞻”是它的設(shè)計理念。
中山裝封閉的衣領(lǐng)寓意著“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身前的四個衣袋表示禮、義、廉、恥;衣服的袋蓋是倒置的筆架形,暗含尊重知識分子、以文治國的思想;袖口的三顆紐扣表示民族、民權(quán)、民生“三民主義”;后背完整沒有縫合,代表著國家和平統(tǒng)一。
著中山裝的孫中山先生
翻看民國時期的老照片,著中山裝的男子給人以挺拔、高雅之感。中山裝在吸收西裝優(yōu)點的同時,還保留了漢文化元素,既美觀大方又便于活動,一度被國際社會評為“影響世界的十大服裝之一”。
即便是現(xiàn)在,國家主席等重要領(lǐng)導人在很多場合也喜歡穿中山裝,這種中西文化合璧的服裝,緊隨時代潮流,正體現(xiàn)了一種從容不迫、不卑不亢的華夏精神。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下一期我們來看古代女子的美衣時尚風潮,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關(guān)注哦~
注:本文轉(zhuǎn)改自《中國服飾淺話》,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則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