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果知識
人生靜好,歲月無常,這大概就是人生中自然規(guī)律的變化吧!其中包含了生命的姿態(tài)以及人生的意義。
痛定思痛的意思我認為是生命思索的行為。身體癥狀的痛以及精神的痛會讓人反思為什么?因何而來?應該用何藥?用何辦法醫(yī)治?進而來解決這個問題!
想起“痛定思痛”這個字眼兒,還是讀了王陽明先生的“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之后。一個人有了初心,有所目標,就像你有了心痛病一樣,想放棄也放不下,在實現(xiàn)目標之前心里只有這一件事,其他事都無關緊要,甚至哭窮叫苦的心情都沒有。一旦達成目標,那種大病初愈的輕快感是不言而喻的。
古來圣賢們完成的偉業(yè)歷歷在目,甚至窮極一生:司馬遷忍辱寫《史記》;曹雪芹含辛茹苦的著《紅樓夢》;蒲松齡窮居陋巷一生潦倒地編寫《聊齋志異》等等……他們的這些恢宏偉業(yè)應該都是經(jīng)過痛定思痛的結果。貴有“持志”而淡化“心痛”,不然一個人想造就一番事業(yè),沒有風雨很難成功。必須要有毅力,定一個目標才可,目的不明確或目標不專一,在勤勞也是徒勞。就像沒有坐標的航船永遠漂泊不定,只會讓自己失望沮喪,迷失心性。
其實人在病痛之前應該早就想到病痛之后的事情了,尤其是作為想做事的人來講,不是因為痛了才會想原因。陽明先生上句講的是過程中的“篤定”,而我們盡量在“緣起”時就應該想到,畢竟目標是定性的,沒有三心二意的理由。切記!一切都是心的問題,心不動則萬事不變,只要心沉下來分心的人和事兒都不是問題。
無論是從藝者還是其他行業(yè)的人才,克己修身還是件好事。社會進步很快,電子時代洗劫了人們大量的時間。安靜地思考反而成了考驗人生的關鍵。所以人要懂得思痛,同時更應考慮思索后的修煉。陽明先生說“人須在世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如果心不靜而躁動,就很難把事情做好,做完整。如此這樣勢必我們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耐得住自己的性,才可讓心性更好地得到磨練。陽明先生又說“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克己修身,是為自己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壩,做到滴水不漏,固若金湯。如果稍有不慎,堤壩豁開一道口子就很容易造成決堤,前功盡棄。克己修身來不得半點馬虎,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提到“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毙奚砜思海粌H讓人學的才華,更能讓人增加涵養(yǎng),這樣的完美人生才是人思索的關鍵點。
痛會讓人思索,會讓人安靜。人生本來就不容易,會經(jīng)歷這樣或那樣的很多事情。風也好,雨越好,平淡就好,這是我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重要的是能夠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鄙畹陌察o就好。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我認為就是心血、心性、心念的意思。境界取決人的修為而定!還原的是人的本性,本性的純良,自我內(nèi)心的安寧。所以每每聽到上海復旦大學陳果教授談到人生哲學的時候,心情就很愉悅,心境清爽很多。他常講“人不要執(zhí)著于貧與富。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樂趣。真正擁有自由的人并不會影響內(nèi)心的自如與舒展。”所以我想,痛會讓人成熟。
李洪偉:1977年出生于河北省定興縣。自幼受家庭熏陶癡迷書畫,2001年入北京大學修習漢語言文學,2005年入北京畫院南海巖工作室至今?,F(xiàn)居北京,為評論家、職業(yè)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