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驚風(fēng)驗方
【方 源】 宋祚民效驗方
【組成用法】 羚羊角鎊1g 鉤藤12g 菊花10g 青皮10g 膽南星6g 薄荷3g 全蝎3g 水煎服。 【功效主治】 本方有清熱化痰,鎮(zhèn)痙熄風(fēng)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內(nèi)有痰熱或兼有表郁而引起的高熱驚厥。
【加減應(yīng)用】 發(fā)熱高、熱盛者,加生石膏18g,青連翹10g,減羚羊角鎊;表邪郁閉無汗者,加芥穗3g;
痰盛者,加川貝母6g,天竺黃10g;
內(nèi)滯便秘者,加熟軍1.5g,瓜蔞10g,或焦四仙18g;
里熱重者,加龍膽草6g,或黃芩6g,知母6g;
尿黃者,加竹葉6g,或木通3g;
嘔吐者,加竹茹10g,或蘇葉、黃連各1.5g;
需潛鎮(zhèn)者,用生石決明,珍珠母亦可選用。
慢驚風(fēng)驗方
【方 源】 宋祚民效驗方
【組成用法】 生龍骨6g 生牡蠣18g 木瓜10g 天麻3g 炒白芍10g 鉤藤10g 蓮子肉10g 甘草1.5g 石斛6g 水煎服。
【功效主治】 本方有健脾養(yǎng)血,柔肝熄風(fēng)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因急驚后轉(zhuǎn)為慢驚,或缺鈣而搐搦小抽動者,以及體質(zhì)素弱,低燒即抽風(fēng)。
【加減應(yīng)用】 嘔吐者,加砂仁1.5g,或吳茱萸、黃連各1.5g,或藿香6g,蘇梗3g;
痰多者,加半夏3g,竺黃6g,或蛤粉6g;
肝熱久搐者,加川楝子6g;有表熱者,加銀花、連翹;
需鎮(zhèn)潛者,加靈磁石1g,或赭石6g。
理脾鎮(zhèn)驚湯
【方 源】 張琪效驗方。
【組成用法】 白術(shù)5g 紅參5g 茯苓5g 半夏5g 藿香5g 砂仁5g 全蝎3g 葛根3g 扁豆3g 甘草3g 胡椒(碎)5粒 水煎服。每日1劑,頻頻飲之。
【功效主治】 本方有溫脾散寒、和胃降逆熄風(fēng)作用,可用于治療小兒慢脾風(fēng),證屬脾胃陽氣衰,土敗木賊所致吐瀉交作,手足厥冷,眼合不開或天吊,白睛上泛,四肢抽搐無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黃或青黯,指紋青淡,舌淡潤,脈沉微。
【加減應(yīng)用】 手足厥逆,昏睡欲脫,脈沉微,加附子5g,干姜5g以溫陽回厥。
除痰化風(fēng)丹
【方 源】 趙心波效驗方
【組成用法】 天竺黃30g 膽星15g 僵蠶15g 橘紅15g 法夏12g 全蝎12g 甘草6g 大黃6g 寒水石30g 朱砂6g 冰片0.6g 牛黃0.6g 上藥共研細面,拌勻,煉蜜為丸,每丸重1.5g。一個月至三個月小兒,每服半丸,日服2次。
【功效主治】 本方有豁痰,清熱,肅肺,祛風(fēng)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痰壅咳嗽,煩急,氣粗,微燒,倦怠,睡眠不安。
清熱熄風(fēng)錠
【方 源】 趙心波效驗方
【組成用法】 鉤藤15g 全蝎20條 僵蠶10g 南星10g 炒山梔6g 橘紅6g 麻黃6g 桃仁6g 葶藶子10g 甘草6g生石膏60g 共研細面,兌麝香1g,牛黃1g,羚羊角面1g,冰片1.2g,煉老蜜為丸,丸重1.5g,朱砂為衣,蠟護外。1歲上下小兒每服1丸,日服2次;3歲上下小兒每服1丸半,日2次;5歲以上小兒每服2丸,日2次。
【功效主治】 本方有退燒,鎮(zhèn)驚,熄風(fēng),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喘憋氣促,痰壅高燒,驚厥抽搐。
定 癇 散
【方 源】 江育仁效驗方。
【組成用法】 全蝎 蜈蚣 龍膽草 僵蠶 膽南星 天竺黃郁金 散劑或煎劑。散劑:1~3歲服0.5~1g,4~6歲服1.5~2g,7~12歲服3g。煎劑:按常規(guī)劑量煎服,1日1劑,分3~4次服下。
【功效主治】 本方有熄風(fēng)化痰、鎮(zhèn)驚療癇作用,可用于治療小兒驚癇。 小兒盜汗
消風(fēng)和胃湯
【方 源】 胡天雄效驗方
【組成用法】 谷精草20~30g 雞內(nèi)金6~10g 五谷蟲6~10g 西黨參10g 白術(shù)5~9g 牡蠣15g 甘草3g 水煎服。
【功效主治】 消食磨積,清泄陽明風(fēng)熱為主,輔以健脾和胃之品。治療小兒盜汗磨牙,形體消瘦,口渴多尿癥類似消渴,或消谷善饑,但大便泄瀉,或食欲呆滯又大便干結(jié)。
【加減應(yīng)用】 大便干結(jié)者去白術(shù)加枳殼;覆臥、磨牙較突出者可加烏梅、檳榔;腹?jié)M臍突者可加少量厚樸,黨參改用白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