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長宏
2022年12月19日
【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自幼父母雙亡,隨其叔父諸葛玄去荊州(今湖南湖北一帶)投奔劉表。叔父亡后,他隱居隆中(今湖北襄陽西),專注于治國用兵之道。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劉備,圖謀發(fā)展 ,經(jīng)徐庶推薦,他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請教。諸葛亮在接見劉備時,向劉備論述了天下形勢,深得劉備贊賞,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從此開始輔佐劉備。公元208年,劉備采納諸葛亮的計謀,聯(lián)合東吳,在赤壁大敗曹操,從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形勢。接著他又幫助劉備取得荊州四郡,并于214年攻入四川,占領(lǐng)成都。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后,他為丞相。222年,劉備亡,后主劉禪即位,諸葛亮受劉備囑咐輔佐后主,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接著他平定了南中,并從227年開始,北攻祁山與魏國爭戰(zhàn)。234年,病死于五丈原(陜西歧山南)軍中,終年54年,溢號忠武侯。
諸葛亮一生,戎馬倥傯,統(tǒng)軍征戰(zhàn),運(yùn)籌帷幄,神機(jī)妙算,為蜀漢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他非常精通古代兵法,加上自己豐富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yàn),編著過多種兵書,但大多已經(jīng)失傳。《便宜十六策》是他留世的少數(shù)作品之一。但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在收錄諸葛亮兵書時不見此書,因此后代許多人認(rèn)為,《便宜十六策》很可能是南北朝時期有人假托諸葛亮之名而作的。但是,陳壽在收集《諸葛亮集》時有這樣的話:“輒刪除復(fù)查,隨類相從”,因此也可能《便宜十六策》是陳壽所選的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之外的作品?!侗阋耸摺吩凇端鍟そ?jīng)籍志》中有收錄,此后的許多兵法類書都收有此策《便宜十六策》 ,諸葛亮主要論述治國治軍之道,全文分為十六個部分,分別論述治理國家的十六個方面,所以稱“十六策”,共約六千字。
諸葛亮寫下了這樣思慮的著作:思慮
【原文】
思慮之政,謂思近慮遠(yuǎn)也。夫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故君子思不出其位。思者,正謀也;慮者,思事之計也。非其位不謀其政,非其事不慮其計。大事起於難,小事起於易。故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是以九重之臺,雖高必壞。故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後。是以秦穆公伐鄭,二子知其害;吳王受越女,子胥知其??;虞受晉璧馬,宮之奇知其害;宋襄公練兵車,目夷知其負(fù)。凡此之智,思慮之至,可謂明矣。夫隨覆陳之軌,追陷溺之後,以赴其前,何及之有?故秦承霸業(yè),不及堯舜之道。夫危生於安,亡生於存,亂生於治。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譯文】
為政者應(yīng)有深謀遠(yuǎn)慮的胸懷,才能防范未然,化解危機(jī)。
人若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而深思熟慮是為了謀求事情的解決之道,所以君子須時時的探索本職的問題,但若非自己職權(quán)范圍的事物,千萬不可干預(yù)。 欲成小事,則須由難處著手,因此事情須考慮利弊兩面,欲成其功,必先考慮失敗的因素。九層樓高的高臺,其基礎(chǔ)不穩(wěn)固,亦有倒塌的可能,行事須考慮得面面俱到,才不會有破綻,不可顧前不顧後,看高不看低。
古時秦穆公伐鄭國,百里溪與蹇叔就已看出其中的不妥;吳王夫差放走句踐,伍子胥已預(yù)知日後敗亡的命運(yùn);虞國接受晉國的賄賂,而宮之奇已知其弊害;宋襄公有也心想稱霸天下,公子目夷早就預(yù)言失敗。以上這些有先見之明的高人,思慮相當(dāng)?shù)闹苎?,人君若不聽忠言,而重蹈覆轍,實(shí)在太不聰明了。秦始皇就是不納忠言,所以不能成就如堯舜般的大業(yè)。 再安定的環(huán)境,亦有危機(jī)出現(xiàn),動亂亦往往產(chǎn)生在太平盛世,君子若能見微知著,見始知終,則禍患無從產(chǎn)生。
【釋義】
做那些別人還沒覺察到就該做的工作,辦那些還沒發(fā)生事故之 前就該辦的事,體味那些沒有散發(fā)出氣味之前的氣味。要把小的征 兆當(dāng)成大事,把少的征兆當(dāng)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對待他人的怨恨。 解決難事要從還容易解決時去謀劃,做大事要從細(xì)小處做起。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fā)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xì)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 的功業(yè)。輕易許諾肯定難以兌現(xiàn),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會遇到太多 的困難。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難一些,所以最終不會遇到困難。此乃日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