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貨幣是什么呢?
你的紙幣,并不代表你的財富。
你打開錢包,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張面值100元的紙幣。
這是否說明,你擁有100元的財富?
你拿著100元錢能買到什么呢?
假設面包100元錢一斤,那么你就可以用這張100元的紙幣換回1斤的面包。
你手里的這張紙幣,可以等同于1斤面包。
那假如你手里有1億元的紙幣,你是否可以換回100萬斤的面包呢?
假如你有100萬億,那么你是否可以換回1萬億斤的面包呢?
估計是不能的,因為市場上可能沒有1萬億斤的面包。
當然,你手中的紙幣不可能只能購買面包,還可以買豬肉、羊肉、雞肉或者魚肉等其他的食品。
當然市場上有沒有這個不重要,我們想表達的意思是,我們?nèi)澜缢械呢泿庞嗔?,和現(xiàn)存貨物也許并不是完全對等的關系。
財富是流動的,有人生產(chǎn),才有人消費。
你可以用現(xiàn)金買到商品,是因為還有人在生產(chǎn)。
這代表什么呢?紙幣并不代表財富。
那紙幣是什么呢?它是一種通貨,按照亞當斯密的說法,就是交易的媒介。
那何謂“通貨”?
從字面上看,通貨,就是通用貨物的意思。
如果市場上的一件商品,可以和其他100%的商品進行交換,我們則可稱之為“通貨”。
那美國的通貨是什么?
美元……但不是完全正確。
以南北戰(zhàn)爭為分水嶺,1861年之前,美國的主要通用貨物是“煙草”,1865年之后,“通貨”才是美元。
在美國立國之初,實行的是金本位,即“美元和黃金掛鉤”,但當時的美國,黃金存量并不多。
一個村莊也沒有一美元的貨幣。
西部的一百萬種死法
于是,當時美國鄉(xiāng)下人的主要通貨,是煙草。
煙草具備以下幾種屬性:
同樣,1948年,法幣崩潰后,商人們開始用棉布進行結(jié)算。
還有1933年的德國,一戰(zhàn)結(jié)束后,因為戰(zhàn)后賠款,為了避免對美金、黃金的依賴,德國采用木材、煤炭、和鋼鐵進行貿(mào)易。
教科書上講,如果使用貴金屬本位,就會發(fā)生通貨緊縮,導致人們不愿意消費,從而打擊生產(chǎn),因此發(fā)行紙幣可以維持物價穩(wěn)定。
得出這個結(jié)論,是因為我們認為,整個國家只能有一種通貨。
如果一個國家可以有多種通貨,那么通貨就永遠不會緊縮。
在黃金本位下,假設有一個人,把市面上所有黃金都囤積起來,怎么辦?
聰明的人就會想到了,我們尋找其他通貨,比如白銀。
白銀在人類歷史中,承擔了很重要的交易媒介的角色。
如果白銀耗盡,我們還可以找到第三種通貨,第三種通貨,通常是“銅”。
在古代中國,包括中世紀的歐洲,其實是三種通貨,既“金、銀、銅”,并行。
對于通貨,它必須具備以下幾項屬性:
像是貴金屬可以,而鉆石就不行,因為鉆石性質(zhì)不均一。
但重金屬的缺點也很明顯,比如不易攜帶。
有人可能會問,紙幣有什么“實際使用價值”?上廁所嗎?
以美國舉例,美國法律規(guī)定,稅收必須以美元支付,除此之外,其實是可以不接觸紙幣的。
如果不用紙幣,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通貨進行交易,比如加油卡、超市購物卡,或者是煙酒之類的等。
這些東西的價值是具有共識的,可以在大部分的交易場景中使用。
但這些東西本質(zhì)上還都是以人民幣計價的,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p>
再往下說,當年騰訊的QQ幣也曾經(jīng)是一種通貨,在早期的一段時間,QQ幣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除了購買游戲道具之外,還可以購物,充話費,甚至有些地區(qū)還可以當做工資支付給員工。
正當QQ幣大肆流行的時候,政府突然強制勒令停止。
如果你不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就不明白其背后的意味著什么了。
這意味著,政府印的才是貨幣,我們只能有一種通貨。
紙幣作為通貨,有以下幾點。
總而言之,紙幣作為通貨的評價不能算是最優(yōu)。
如果允許的話,具有價格共識的,像是牛肉券、雞蛋券、大米券、電力券、油券,都算是比較優(yōu)良的通貨。
我拿著牛肉券,無論何時,每張可以抵扣1公斤牛肉,拿著一張雞蛋券,就能換取1公斤的雞蛋,這是沒有區(qū)別的,可以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或者就像游戲里,瓶蓋,子彈,甚至是貝殼、撲克牌,也能成為通貨。
那通貨的關鍵在哪呢?
通貨的價值,就是在于(背書者)去維護這個體系,去捍衛(wèi)通貨的信用。
通貨發(fā)行,成功與否,主要看的是“信譽”。
就像美元(大幣種)與澳幣(小幣種),歐元(穩(wěn)定)與委內(nèi)瑞拉(貶值)。
有了貨幣,那就有了價值的尺度,那么價值是什么呢?
價值就是勞動價值的比值。
假如你現(xiàn)在看我這個視頻用的手機,售價1萬元。
那這部手機憑什么賣一萬元?
如果你稍微懂些經(jīng)濟學原理,那么這部手機的價格應該是:零件成本+服務+商家的利潤。
服務包括:廣告、組裝、運輸、質(zhì)保等等。
這些基本上都是人工成本。
那么配件呢?比如手機屏幕,手機屏幕是什么?玻璃,玩過我的世界都知道,玻璃的原料是沙子。
當然這個清單可以無限地列下去,但原理是一樣的,就是說錢最后肯定有一個去處,你并不用為大地母親付費,所以實際上這些材料仍是人工成本。
因此,最后得出結(jié)論:所有的成本,都是人力成本。
那你去搬磚,一個月2千工資。
喬布斯花5個月做了一款手機,1萬元。
你用5個月的工資換了喬布斯5個月做出來的手機,因為所有的成本均為人力成本,所以這個手機對應著1萬元的人力成本。
那么,這個1萬塊的價格就是勞動的比值。
也就是說,用你的勞動換取了喬布斯的勞動,你在過去5個月中付出的勞動,和喬布斯做手機的勞動差不多,這就是等價交換。
如果你覺得喬布斯勞動的價格不值1萬塊,那你可以選擇別人做的,或者干脆不買。
喬布斯手機賣不出去的時候,他自然會主動降價,不然他的勞動就是無意義的。
那么此時得到一個結(jié)論就是:任何的價格調(diào)控都是非正義的。
你搬磚2000元/月的工資無法提高,所以你希望手機降價。
強制手機降價,那不就是在剝削喬布斯的勞動嗎?
憑什么你搬磚工資不降價,要求別人的勞動降價?
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交易都是自愿的。
如果人為地“調(diào)控”價格,其實都是剝削一批人,去縱容另一批人。
這本身就不是正義的。
那通貨緊縮是什么呢?
教科書上講,通貨緊縮是指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少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升值、物價普遍持續(xù)下跌的狀況。
物價、工資、糧食、能源等各類價格持續(xù)下跌,然后工資下跌,然后經(jīng)濟全面衰退。
但是,我們上一節(jié)講,價格是勞動價值的比值。
單純地降價,為什么經(jīng)濟會衰退呢?
比如說,你搬磚2000元一個月,手機1萬元。
現(xiàn)在通貨緊縮,你的工資降到200/月,手機賣1千元。
那么你還是得用5個月的工資去換一部手機。
真正的悲劇是,你搬磚工資降到2百元,而手機還是1萬元。
這個時候,喬布斯就成了大富翁。
不可能所有人都陷入“購買力下降”的情況。
有貴就有賤,有貶值就一定有升值。
怎么會所有物價都上漲,只有你的工資不漲呢?
面包從100元,漲到200元也好,漲到50萬元也好。
所謂的交易,實際上是一種勞動價值交換。
如果面包從100元漲到50萬,而你的工資不變,那就說明,做面包所需要的勞動的價值比你創(chuàng)造勞動價值更高了。
這種情況下,一般是原材料減產(chǎn),價值上升,要么就是別人的勞動價值升高,而你卻只偷懶不努力工作,或者有人不讓你努力工作。
這個時候,你應該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技能或者轉(zhuǎn)職,而不是抱怨物價飛漲。
你的工資低了,而手機的價格不變,這個時候,你最應該做的就是也去做手機,而不是抱怨手機價格高。
同理,如果喬布斯覺得搬磚的工資高,他就應該去搬磚。
職業(yè)不分高低貴賤,醫(yī)生教師與種地的農(nóng)民,都是平等的。
那通貨膨脹是什么呢?
其實與通貨緊縮的道理是一樣的。
不就是手機1萬元,你搬磚2千元/月,變成了手機10萬元,搬磚2萬元/月。
這兩個狀態(tài)也是等價的,就是說如果市場是平等的,價格的變化不會讓所有人都吃虧。
但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儲蓄”。
你設想一下,如果此時新頒布了一條規(guī)定,所有人不能夠存錢。
我們每天上班工資日結(jié),晚上回家后,大家把所有勞動成果吃光用光,第二天重新開始。
那這個時候,你會關心通貨膨脹嗎?
像是日本拉面要1000日元一碗,是因為日本人數(shù)學好嗎?
肯定是不是的。
那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關鍵在哪呢?
就是儲蓄。
現(xiàn)在我們假設兩個場景,第一,就是通貨緊縮。
你工作半輩子攢夠了退休金準備退休,這個時候,突然通貨緊縮了,你會不會高興呢?
第二個場景,通貨膨脹。
你欠了一大筆錢,這個時候,突然通貨膨脹了。
我們舉個栗子,比如說美國吧,美國國債總計29萬億美元。
如果通貨膨脹多1%,那就是2900億美金,這樣美國的國債就縮水了,那誰持有的美國國債最多呢?
肯定不是美國自己,那美國肯定喜歡通貨膨脹。
所以無論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關鍵就是在于儲蓄。
那么利率是什么?
我們總會聽到加息、減息衰退刺激經(jīng)濟什么的。
比如當通貨膨脹上升時,要提高利率、當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shù)卣{(diào)低。
好了,我們剛才講了,如果中國的通貨是RMB,那么這個利率就是零。
為什么呢?
比如你手里有100萬的閑錢,就是說你在衣食住行無憂之后,還剩100萬。
這錢你會干什么?
那就存在銀行里唄,為什么,因為紙幣你拿著沒用。
我們之前講,你把現(xiàn)金存入銀行,其實是供給。
而那些現(xiàn)金,實際上已經(jīng)被銀行拿去借給其他需要借款的人和企業(yè)了。
那么當他們借到錢之后會干什么呢,借錢人拿到了現(xiàn)金,他們會買房,買車,或者投資建廠。
那么房企、車企、機器廠商、材料廠商他們拿到錢會干什么?
他們會支付工人工資,因為一切成本都是人工成本。
總之,不管錢最終到誰手里,一定會有最后一棒,那么他最終一定會存入銀行。
這就意味著,除了一部分流動性,比如說吃個飯,做個足療什么的,而任何一個人最終都會把錢存入銀行,多周轉(zhuǎn)了一次只不過多一輪存款,那么紙幣的借出方“供給”是無限的。
但是借入方是有限的,需要借錢的人,就是說那些做生意要貸款的人,是有限的。
所以不會出現(xiàn)購買力不足與流動性不足。
所謂“一人所失即一人所得”,你消費的錢,會馬上到生產(chǎn)者的手中,那么此時,生產(chǎn)者的購買力就會上升。
在一個社會中,所有人既是生產(chǎn)者,也是消費者。
你拿著現(xiàn)金去吃飯,飯店老板就獲得了購買力。飯店老板拿錢去買衣服,那么服裝店老板就會獲得購買力。
紙幣只要印出來,就總是在某人手中。
不在你我的手里,那就在他手里。
如果不幸地,不是在你手上的話。
好,講到這還看不到經(jīng)濟危機的影子(其實你要是聰明的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如何制造經(jīng)濟危機了),那么經(jīng)濟危機是什么樣的呢?
教科書上講,經(jīng)濟危機一般會出現(xiàn)幾個場景。
1、生產(chǎn)過剩與買不起
我們還是拿挖煤舉例。
挖煤工人為什么沒有煤了,因為挖煤工人失業(yè)了。
挖煤工人為什么會失業(yè),因為煤太多了。
2、牛奶倒掉也不降價賣給窮人。
3、一面是人太多找不到工作,一面是各種996加班不停,好像又是人不夠。
4、一面是產(chǎn)能過剩”,一面是“物價飛漲”。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所謂“看不見的手去”哪里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