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卷首?總論] 脈癥總論

鰲按。仲景自序云。著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仲景原書固合傷寒雜病而為一也。迨叔和編次。始分傷寒雜病為兩書。于本論削去雜病。然論中雜病。留而未去者正多。于是仲景原書。后人不得一見。叔和后。注釋者不下什百家。又各以意顛倒。紛紜傳會。更兼日久殘闕。仲景之原文益失。仲景之書益難讀矣。鰲今輯傷寒論綱目。分條析款。各循六經(jīng)分次。而其論有不得分屬六經(jīng)者。因輯脈癥總論、六經(jīng)主癥、陰陽、表里、傳變、愈解六篇冠于前。以為卷首。又輯諸寒熱癥、陰陽易、勞復食復、百合病、狐惑病、陰毒、陽毒、陰陽交、瘥后諸病、婦人傷寒十篇。次于六經(jīng)之后。實不免剪綴割裂之譏。然仲景原書。既不復睹。而茍可以發(fā)明仲景之書之旨。將質(zhì)諸冥冥。仲景當亦曲恕。而不以剪綴割裂為余首罪也。閱者其更諒之。

    【綱】仲景曰。病有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

    【目】朱肱曰。太陽、陽明、少陽。皆陽癥也。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治太陽傷風寒也。大柴胡湯、大承氣、小承氣、調(diào)胃承氣湯。治陽明傷寒也。小柴胡湯。治少陽傷寒也。其他藥。皆發(fā)汗吐下后癥也。若陽氣獨盛。陰氣暴絕。即為陽毒。當以酸苦之藥投之。令陰氣復而大汗解。如苦參、大青、葶藶、苦酒之類。皆復其陰氣也。微止用苦。甚則兼用酸苦。折熱復陰。若熱極發(fā)厥。陽癥似陰者。當以脈別之。太陰、少陰、厥陰。皆陰癥也。三陰中寒微。則理中湯。稍厥或中寒下利。干姜甘草湯。大段重者。四逆湯。無脈者。通脈四逆湯。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急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復陽氣而大汗解。如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類。能復其陽氣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苦。若陰極熱躁。陰癥似陽者。亦當以脈別之。

    戴原禮曰。凡治傷寒。須辨陰陽二候。陽經(jīng)有三。陰經(jīng)亦有三。經(jīng)之陰陽。以臟腑言。腑陽、臟陰也。病之陰陽。乃是外邪之陰陽。陰氣陽氣也。病在太陽。則熱在皮膚之分。翕翕怫怫而熱。便有頭疼惡寒體痛。其脈浮緊。病在陽明。則熱在肌肉之分?;驂褵帷;驘帷;蛘粽魺帷1阌蓄^額痛?;虺睙嶙院埂F涿}長大。病在少陽。則必半表半里之熱?;蛲鶃砗疅帷1阌蓄^角痛。口苦。

    嘔而胸滿脅痛。其脈弦數(shù)。病在太陰。則手足漸冷。脈息漸沉?;蜃岳?jié)M。嘔吐不渴。病在少陰。雖發(fā)熱。手足自冷。其脈沉細。病在厥陰。則手足厥冷。甚則舌卷唇青囊縮。其脈微緩。三陰癥。雖肌表有熱。以手按之。則不甚熱。陰甚者。則冷透手也。陰陽二氣。皆能犯臟腑。故陽氣犯太陽。則為傷風。惡風而有汗。陰氣犯太陽。則為傷寒。惡寒而無汗。在太陽未得解。轉(zhuǎn)入陽明少陽二經(jīng)。則純乎陽。不如太陽之易治。若陽氣未能罷。以次傳入陰經(jīng)。則為陰中之陽。蓋緣陽經(jīng)之陽氣。來入陰經(jīng)。雖有自利欲寐。唇青厥冷。舌卷囊縮等癥。亦不可妄投熱藥。宜瀉其陽之在陰經(jīng)也。若陽病下之太過。陽氣已脫。遂變?yōu)殛帯K^害熱未已。寒病復起?;虺醯貌”闶顷幇Y。此是陰中之陰。蓋緣陰氣攻陰經(jīng)。陰自得傳。非自陽經(jīng)傳來。只當以溫藥回其陽。故陽入陰者變陽以救陰。陰入陽者用陽以救陽。二者不可不辨。有傷寒正病。有傷寒雜病。傷寒雜病者。難以正病治。

    如病患癥狀不一。有冷有熱。陰陽顯在目前。當就其中大節(jié)先治。其余癥則徐治。然亦不可用獨熱獨寒之劑。又如嘔渴煩熱。進小柴胡湯。嘔渴煩熱止矣。而下利不休。以小柴胡為非。則嘔渴煩熱不應止。以為是。則下利不應見。吐利厥逆。進姜附湯。吐利厥逆止矣。

    而熱渴譫語?;璨恢?。以姜附湯為非。則吐利厥逆不應止。以為是。則熱渴譫語不應見。此亦傷寒雜病。雖無前項冷熱二癥顯然并見之跡。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潛伏其間。未即發(fā)見。用藥一偏。此衰彼盛。醫(yī)者當于有可疑之處。能反復體認。無舉一廢一。則盡善矣。

    樓全善曰。素問云。脈從而病反。言癥似陽者。脈亦從癥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癥似陰者。

    脈亦從癥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癥施治。如身熱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癥似陽也。身熱者。里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不知脈。誤謂實熱。

    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fā)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少陰癥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

    李氏杲曰。寒涼之藥入腹。則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故欲坐井中。是陽已先亡。醫(yī)猶不悟。復認為熱。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何疑焉?;蛞蛲隆R驀I。因嗽而發(fā)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得去衣。居寒處。飲寒水。則便如故。振寒復至。則氣短促。胸中滿悶。甚則口開目瞪。

    聲聞于外。而涕淚涎痰大作。其發(fā)躁須臾而已如前。六脈弦細而澀。按之而虛。此大寒癥也。以辛寒甘寒。大瀉南方。北方則愈。

    張氏介賓曰。傷寒綱領。惟陰陽為最。有純陽癥。有純陰癥。當宜分治也。又有陰陽相半癥。

    如寒之即陰勝。熱之即陽勝?;蚪袢找婈帯6魅找婈?。或今日見陽。而明日見陰。然以陰變陽多吉。以陽變陰多兇。凡病患開目、喜明、欲見人、多談者。屬陽。閉目、喜暗、不欲見人、懶言者。

    屬陰。論曰。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又曰。桂枝下咽。

    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此陰陽乃以寒熱為言也。陽盛陰虛。言內(nèi)熱有余而外寒不甚也。

    夫邪必入腑。然后作熱。熱實于內(nèi)。即陽盛也。故再用溫熱以汗之。則死矣。陽虛陰盛。言寒邪有余而郁熱未深也。夫邪中于表。必因風寒。寒束于外。即陰盛也。故妄用沉寒以下之。則死矣。所以陽盛者。

    用桂枝則斃。陰盛者。用承氣則亡也。

    鰲按。三陽病。俱有不發(fā)熱者。便是發(fā)于陰。三陰病。俱有反發(fā)熱者。便是發(fā)于陽。

    【綱】仲景曰。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浮、大、滑、動、數(shù)。此名陽也。脈沉、弱、澀、弦、微。此名陰也。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里。數(shù)為在腑。遲為在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目】張介賓曰。按浮為在表。沉為在里。此古今相傳之法也。然沉脈亦有表癥。此陰實陽虛。

    寒勝者然也。浮脈亦有里癥。此陽實陰虛。水虧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單據(jù)浮沉。只當以緊數(shù)與否為辨。蓋寒邪在表。脈皆緊數(shù)。緊數(shù)甚者邪亦甚。緊數(shù)微者邪亦微。緊數(shù)浮洪有力者。邪在陽分。即陽癥也。緊數(shù)浮洪無力者。邪在陰分。即陰癥也。以緊數(shù)之脈而兼見表癥者。

    其為外感無疑。即當解散。然內(nèi)傷之脈。亦有緊數(shù)者。但其來有漸。外感之緊。發(fā)于陡然。以此辨之最切當。其有似緊非緊。但較之平昔。稍見滑疾。而不甚者。亦有外感之癥。此其邪之輕者。或以初感而未甚者。亦多此脈。又不可見癥而不察之也。若其和緩。而全無緊疾意。則脈雖浮大。自無外邪之癥。陶節(jié)庵曰。夫脈浮當汗。脈沉當下。固其宜也。然其脈雖浮。亦有可下者。謂邪熱入腑。

    大便難也。使大便不難。豈敢下乎。脈雖沉。亦有可汗者。謂少陰病。身有熱也。使身不熱。豈敢汗乎。據(jù)此??梢姵劣斜?。浮亦有里也。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jīng)氣分。則太陽為首?;蛉腙幗?jīng)精分。則少陰為先。其脈以浮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表之虛實。沉緊而有力無力??芍镏搶?。

    中按而有力無力??芍庩栔獌?。所當問癥以知其外。察脈以知其內(nèi)。先病為本。后病為標。合參脈癥。而知緩急先后者。乃為上工。診法曰。浮脈為在表。凡脈見浮緊而數(shù)者。即表邪也。再加頭項痛腰脊強等癥。此即太陽經(jīng)病。當求本經(jīng)輕重為解散之。脈見洪長有力。而外兼陽明癥者。即陽明在經(jīng)之邪也。宜求本經(jīng)之寒熱散之。脈見弦數(shù)。而兼少陽之癥者。即少陽經(jīng)半表半里之病。宜和解而散之。沉脈為在里。病屬三陰。但沉數(shù)有力。是即熱邪傳里也。若表癥深入。而內(nèi)見大滿大實。陽邪熱結(jié)等癥。當下之。沉緊無力。而外無大熱。內(nèi)無煩渴等癥。此陰癥也。若或畏寒厥冷。及嘔吐腹痛瀉利者。此即陰寒直中。宜溫中。脈大者。為病進。

    大因邪氣勝。病日甚也。脈漸緩者。為邪退。緩則胃氣至。病將愈也。故以大為病進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又當詳辨。如脈體本大。而再加洪數(shù)。此病進之脈。不可當也。如脈體本小。服藥后漸見滑大有力者。此自陰轉(zhuǎn)陽。必將汗解。乃為吉兆。蓋脈至不數(shù)者。由氣虛而然。無陽豈能作汗也。

    柯琴曰。脈有十種。陰陽兩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脈體。大弱是脈勢?;瑵敲}氣。動弦是脈形。遲數(shù)是脈息??偸遣∶}。而非平脈。二條。寸口兼兩手六部言。三條。凡字不是承接語。陽脈指胃氣言。所謂二十五陽者是也。五臟之陽和發(fā)見。故生。陰脈。指真臟言。胃脘之陽。不至于手太陰。五臟之真陰發(fā)見。故死。要知上條沉澀弱弦遲。是病脈不是死脈。其見于陽病最多。若真臟脈至。如肝脈中外急。心脈堅而搏。肺脈大而浮。腎脈如彈石。脾脈如啄距。反見有余之象。豈可以陽名之。若以胃脈為遲。真陰為數(shù)。豈不誤人。

    【綱】仲景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jié)克之也。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shù)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目】張介賓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脈純弦者死。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熱不解者死。脈沉細。手足逆冷。譫語妄言者死。脈癥俱虛。而見譫妄者死。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

    魏荔彤曰。和而均平。在脈則無過不及。故大小浮沉遲數(shù)本皆病脈。至于三處同等則為和脈也。

    曰脈病。以病時脈為問也。今見此診。竟可以和脈答之。即或病寒?;虿?。而脈已同等。陰陽和平。即病劇。亦直決之為愈而已。此辨脈察病進退之機也。

    【綱】仲景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目】李曰。三陰有中有傳。故三陰最不可執(zhí)。有宜下者。宜溫者。自三陽氣分。傳入三陰。

    謂之傳經(jīng)陰癥。夫傳非傳入脾腎肝也。乃入三陰血分。胃與大小腸之腑也。仲景謂已入于腑??上轮且?。若不是陽經(jīng)傳來。直中三陰之經(jīng)。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陰自受寒也。上癥加之嘔吐。

    少陰自受寒也。又加小便清利。厥陰自受寒也。熱藥溫之。猶恐或遲。陰陽一差。死生立判。雖然。傳經(jīng)直中。先賢發(fā)之盡矣。然豈無傳變者乎。假如傳經(jīng)之際。輕生者。或食生冷。或犯房欲。

    或粗工猛施汗下。真氣衰弱。陽癥變?yōu)殛幇Y。如俗所謂陽癥歸陰。仍宜直中寒癥法治。故內(nèi)經(jīng)止言傳變而不言直中者。蓋言變則包直中。局方言傳陰傳陽。則不是。當言傳陽變陰。夫傳經(jīng)為里熱。

    直中與變?yōu)槔锖?。臨癥察脈。直中三陽。傳經(jīng)三陽。病在于表。脈浮長弦。傳經(jīng)三陰。病在于里。

    脈沉數(shù)實。直中三陰。病在于經(jīng)。脈沉微緩。此表里虛實大小分焉。以陽為熱。陰為寒也。

    柯琴曰。此是陽邪自表入里之癥。陰指里言。非指三陰也?;蛉胩栔?。而熱結(jié)膀胱?;蛉腙柮髦尽N钢懈稍??;蛉肷訇栔?。而脅下硬滿?;蛉胩?。而暴煩下利?;蛉肷訇帯6谠镅矢?。或入厥陰。而心中疼熱。皆入陰之謂。

    【綱】仲景曰。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病愈后。風邪留滯之癥。十二日愈者。陰氣復而自神清氣爽。不須妄治也。

    柯琴曰。不了了。余邪未除也。此雖舉風家。傷寒概之矣。仲景分別六經(jīng)。各經(jīng)各有中風傷寒脈癥治法。叔和時。

    太陽篇存者多而失者少。他經(jīng)存者少而失者多。陽明篇尚有中風脈癥二條。少陽經(jīng)只癥一條而不及脈。三陰俱有中風欲愈脈。俱無中風欲愈脈癥。以傷寒論為全書。不亦疏乎。

    鰲按。據(jù)柯氏說。知仲景當時。必六經(jīng)皆有中風脈癥治法。今既非完書。則此條亦不得強隸太陽矣。故特列于總論中。

[卷首·總論] 六經(jīng)主癥 

    鰲按。此篇非六經(jīng)無歸者。以并錄六經(jīng)之首。故亦列總論中。

    【綱】仲景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目】李杲曰。治不可越經(jīng)。假令治太陽陽明。不可遺太陽而只用陽明藥。余仿此。用三陽經(jīng)藥解后。身反復重者。若煩。則是有陽明也。若不煩而反復輕者。知不傳三陰也。不傳三陰。則為解也。大抵三陰之體靜重。與濕相同。傷寒五日后。發(fā)熱無汗。謂谷消水去形亡。故下之。三日前。

    謂內(nèi)有水谷。故汗之。太陽禁忌。小便不利。不可更利之。是謂犯本。則邪氣入里不能解。此犯之輕也。以是五苓散不可妄用。大便不可易動。動之是謂動血。此犯之重也。在表不可下。下之是為犯禁。此犯之尤重也。下之而惡風惡寒頭痛。待表癥悉罷。方可下之也。脈浮緊者。犯之必結(jié)胸。

    脈浮緩者。犯之必痞氣。戰(zhàn)而汗解者。太陽也。不戰(zhàn)有汗而解者。陽明也。不戰(zhàn)無汗而解者。少陽也。若先瘥經(jīng)。必不爾矣。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癥。陽明癥反退。而熱兼不渴。卻退顯少陽癥。

    是知可解也。太陽知可解者。為頭不痛。項不強。肢節(jié)不痛。則知表易解。陽明知可解者。為不發(fā)熱惡寒。知里易解也。少陽癥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時。

    并氣移于血。血移于氣。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病有里傳表者。太陽病。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至于大實痛者。胃也。桂枝加大黃湯。己傳戊所以為里傳表。即名誤下傳也。傷寒誤下。變無定體。雜病誤下。變有定體。何則。傷寒自外而入。陽也。陽主動。雜病自內(nèi)而出。陰也。

    陰主靜。動者犯之。其變無窮。靜者犯之。其變止痞與腹脅痛而已。故變無窮者為重。痞與腹脅痛者為輕也。

    李曰。太陽經(jīng)癥。頭疼身熱脊強。此太陽正病也。以后凡言太陽癥。即頭疼身熱脊強也。凡言表癥者。

    亦即太陽癥也。各經(jīng)仿此。陽從下起。三陽之長曰太陽。脈尺寸俱浮。浮緊傷寒。浮緩傷風。太陽受病。當一二日發(fā)。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頭者諸陽之會。氣病則麻。血病則痛。身熱者。寒客皮毛。郁閉其陽而后發(fā)熱。雖人身正氣。郁則為邪為熱。熱雖甚不死。蓋傷寒始于寒而終成于熱也。惟不發(fā)熱而但惡寒者。邪發(fā)于陰也?;驘岫嗪?。或不大便而泉清頻數(shù)。或熱結(jié)膀胱而溺澀?;蚝苟啾汶y。或汗后不解?;蚝孤┎恢??;蜻^經(jīng)不解?;蛐钛l(fā)黃。或喘或吐。皆太陽所主。

    鰲按。仲景立論。每經(jīng)各舉其主脈主癥。以為一經(jīng)之提綱。雖病有變遷。而茍未離此經(jīng)。即不離此主脈主癥。其大較也。

    【綱】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目】李杲曰。陽明癥。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不惡風寒而自汗?;驉簾帷C}尺寸俱長。白虎湯主之。陽明禁忌。不當發(fā)汗。不當利小便。以竭其津液。致生蓄血癥。惟當益津液為上。以其火就燥也。益津液者。連須蔥白湯是也。汗多亡陽。下多亡陰。小便重利之。走氣。三者之變雖異。亡津液一也。汗者。本所以助陽也。若陽受陰邪。寒結(jié)無形。須當發(fā)去陰邪以復陽氣。所謂益陽而除風寒也。若陰邪已去而復汗之。反傷陽也。經(jīng)曰。重陽必陰。故陽去自亡。汗多亡陽。此之謂也。下者。本所以助陰也。若陰受陽邪。熱結(jié)有形。須當除去其敗壞者以致新陰。所謂益陰而除火熱也。若陽邪已去而復下之。反亡陰也。經(jīng)曰。重陰必陽。故陰氣自亡。下多亡陰。此之謂也。汗不嫌早。

    非預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謂當午前為陽分。當發(fā)其汗。午后陰分。不當發(fā)汗。故曰。汗無太早。

    汗不嫌早。是為善攻。下不嫌晚。非待久之晚。謂當巳后為陰分。當下之。巳前陽分。不當下。故曰。

    下無太晚。下不嫌晚。是為善守。汗本亡陰。以其汗多。陽亦隨陰而走。下本瀉陽。以其下多。陰亦隨陽而走。故曰。汗多亡陽。下多亡陰也。若犯發(fā)汗。多蓄血上焦。為衄。若犯利小便。多蓄血下焦。為發(fā)狂。其人如狂也。傷寒有九經(jīng)。何謂也。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是為六也。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是為三也。非九而何。陽明者。太陽少陽皆入于胃。

    故曰正陽陽明也。前三經(jīng)者。陽明自病。不入于里。謂之在經(jīng)。不為正陽陽明矣。三陽從中治。

    何謂也。太陽陽明。大承氣湯。少陽陽明。小承氣湯。正陽陽明。調(diào)胃承氣湯。以汗癥言之。以少陽居其中。謂太陽癥為表。當汗。陽明癥為里。當下。少陽居其中。故不從汗下。以小柴胡湯從少陽也。以下癥言之。陽明居其中。謂太陽經(jīng)血多氣少。陽明經(jīng)氣血俱多。少陽經(jīng)氣多血少。若從太陽下。則犯少陽。若從少陽下。則犯太陽。故止從陽明也。此三陽合病。謂之正陽陽明。不從標本。

    從乎中也。緣陽明經(jīng)居太少陽之中。此經(jīng)氣血俱多。故取居其中而不從太陽少陽也。陽明自病、調(diào)胃承氣湯。三陽并病、白虎湯。是從乎中也。如何是入陰可下。答曰。陽入于陰者可下。非入太少厥陰之三陰。乃入三陽也。三陽亦非太少陽明之三陽。乃胃與大小腸之三陽也。三陽皆為腑。以其受盛水谷。傳導有形。故曰。入乎陰也。仲景云。已入腑者可下是也。仲景太陽陽明。大承氣。少陽陽明。小承氣。正陽陽明。調(diào)胃承氣。是三陽已入于臟者。泄之也。太陰。桂枝湯。少陰。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當歸四逆湯。是三陰未入于腑者。汗之也。

    李曰。陽明夾于二陽之中。陽氣盛極。故曰陽明。脈尺寸俱長。長而微洪。經(jīng)病。長而沉數(shù)。

    腑病。太陽脈靜則不傳。如脈數(shù)急欲吐者。此寒邪變熱傳于陽明。當二三日發(fā)。以其經(jīng)中客邪。

    故目痛鼻干。身熱者。陽明主肌肉。邪甚則身前皆熱。不眠者。煩盛津干。胃氣不和也。太陽未罷者。發(fā)熱惡寒。太陽已罷者。不惡寒而反惡熱。

    煩渴作嘔。津干便硬?;蚣纯裱?。謂之正陽明。少陽陽明。脅滿。不大便而嘔?;蝠鲅l(fā)黃。或下血譫語。或胸煩懊。皆此經(jīng)所主。然亦有里寒下利?;蚝畾饨Y(jié)積而為痼瘕者。不可不知。

    柯琴曰。陽明為傳化之腑。當更實更虛。食入。胃實而腸虛。食下。胃虛而腸實。若但實而不虛。

    斯為陽明之病根矣。胃實不是陽明病。而陽明之為病。悉從胃實上得來。故以胃家實為陽明一經(jīng)之綱領也。陽明病外癥。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

    【綱】仲景曰。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目】李杲曰。少陽癥。胸脅痛。往來寒熱而嘔?;蚩榷@。脈尺寸俱弦。小柴胡湯主之。

    須各隨仲景本條下加減用之。少陽忌發(fā)汗。忌利小便大便。故名三禁。湯乃和解之劑。若犯之。則各隨上下前后。本變及中變與諸變不可勝數(shù)。宜詳之。如何是半表半里。答曰。身后為太陽。是陽中之陽。陽分也。身前為陽明。為陽中之陰。陰分也。陽為表。陰為里。即太陽陽明二分。邪在其中矣。治當不從標本。從乎中治。此乃治少陽之法也。太陽膀胱。水寒也。陽明胃經(jīng)。燥也。邪在其中。近后膀胱寒水。則惡寒。近前陽明燥金。則發(fā)熱。故往來寒熱也。此為三陽之表里。非內(nèi)外之表里也。俱不可認作宜下之里。故以此藥作和解之劑。非汗非下也。邪在榮衛(wèi)之間。謂之半表里也。太陽陽明之間。少陽居身之半表里也。五苓散分陰陽。膀胱經(jīng)之半表里也。理中湯治吐瀉。上下之半表里也。

    李曰。少。初也。陽氣初嫩。亞于陽明。故曰少陽。脈尺寸俱弦而滑數(shù)者。陽極發(fā)厥。弦而和者。病欲散。少陽受病。當三四日發(fā)。以其脈循脅。絡于耳。故風熱上壅不利。則耳聾脅痛。寒熱往來。不食。嘔而口苦咽干目眩。若不嘔吐而能食者。為三陰不受邪也。若身無大熱躁悶者。陽去入陰無疑矣。似瘧。婦人血結(jié)。皆此經(jīng)所主。

    柯琴曰。太陽主表。頭項強痛為提綱。陽明主里。胃家實為提綱。少陽居半表半里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為提綱。奇而至當也。蓋口咽目三者。不可謂表。又不可謂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處。所謂半表半里也。三者能開能闔。開之可見。闔之不可見。恰合樞機之象。故兩耳為少陽經(jīng)絡出入之地。三癥為少陽一經(jīng)病機。兼風寒雜病而言。但見一癥即是。不必悉具。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硬。

    【目】李杲曰。太陰癥。腹?jié)M咽干。手足自溫。自利不渴。時腹痛。脈尺寸俱沉細。

    太陰病??珊埂?蓽亍?上乱?。脈浮可汗。桂枝湯。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可溫。四逆輩。此條雖不言脈。當知脈沉遲而弱。仲景理中湯丸。暨易老人參黃湯。其輕重或溫或熱。視人之強弱虛實所宜者選用之。太陰可下者。以本太陽癥。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太陰也。桂枝芍藥湯。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易老云。此非本有是癥。以其錯下。脾傳于胃。故為誤下傳。太陰禁忌。太陰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則胸下結(jié)硬。太陰病。脈弱。其人續(xù)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傷寒而脈浮緩。

    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小便自利者。則不發(fā)黃。日久利甚。必止者。便硬。乃入腑傳陽明也。

    李曰。陰從天降。首曰太陰。在陽為表。在陰為里。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里則見陰脈。故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細無力。當溫。太陰受病。當四五日發(fā)。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咽嗌。

    故腹?jié)M或痛。而嗌喉下干燥。或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溫而渴者。為傳經(jīng)腑熱。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為直中陰經(jīng)?;蛞騼?nèi)傷飲食。冷氣入脾。必腹痛。胸膈不快。然太陰乃三陽之終。三陰之始。陽經(jīng)表氣未盡。宜汗。半表里胸滿多痰。宜吐。傳經(jīng)里熱。宜下。直中陰經(jīng)。宜溫。

    調(diào)脾勝邪。正在此關。

    柯琴曰。陽明。三陽之里。故提綱屬里之陽癥。太陰。三陰之里。故提綱屬里之陰癥。太陰之上。

    濕氣主之。腹痛吐利。從濕化也。脾為濕土。故傷于濕。脾先受之。然寒濕傷人。入于陰經(jīng)。不能動臟。則還于腑也。

    【綱】仲景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目】李杲曰。少陰癥。口燥舌干而渴。脈尺寸俱沉疾。大承氣湯。沉遲。四逆湯。

    太陰邪入于里。上接于心。與火俱化而克金。惡候或上氣。死。入胃。脈沉細而疾。疾則大承氣湯下之。下入于本。與水俱化而為寒。厥逆?;蛞娚砝潇o重。脈沉細而遲。遲則四逆湯溫之。疾雖可下。若疾而無力者。亦不可下。為陽將盡也。少陰癥??谠锷喔啥省I肀頉?。脈沉細而虛。瀉心湯。此有形無形之藥也。傷寒外癥。全在下癥。大熱而脈反細小。不可下。瀉心湯。少陰受病。

    身涼無汗。體沉。或體輕。脈沉。有頭痛。不厥。麻黃附子瀉心湯。

    其人病身熱而煩躁不寧。大小便自利。其脈沉洪而無力。按之全無者。附子瀉心湯。其人病上吐下瀉不止。當渴而反不渴。其脈微細而弱。理中湯??识}沉有力而疾者。五苓散。少陰病。發(fā)熱脈沉者。必當汗。若緩汗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若微汗之。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下利。色青者。當下之。色不青者。當溫之??谥泻驼?。當溫之??谥胁缓?。干燥者。當下之。少陰脈沉細數(shù)。病為在里。忌發(fā)汗。脈微者。忌發(fā)汗。尺脈微弱澀者。忌下。麻黃附子細辛湯。體沉。加防己、蒼術(shù)。勝濕也。體輕。加石膏、知母。乃勝熱也。

    李曰。少陰次于太陰。故曰少陰。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微無力。當溫。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fā)。以其脈起于足心。貫腎。絡于肺系。故舌干口燥而渴?;蜃岳逅P耐锤姑?。

    或大便閉硬。不欲濃衣者。皆熱入里之深也。若厥逆畏寒。欲吐未吐。腹痛自利。小便自利。或干嘔亡陽。咽痛。脈微欲寐者。乃陰毒入臟之深也?;蛳吕w痛咳嘔者。水氣也?;蝻嬍橙肟趧t吐。

    脈弦遲。厥逆心下實者。不可下也。宜吐之。或脈沉。發(fā)熱者。宜汗。蓋有初得病。直攻少陰。不先自太陽傳次而入也。

    柯琴曰。三陽以少陽為樞。三陰以少陰為樞。弦為木象。浮而弦細者。陽之少也。微為水象。

    沉而微細者。陰之少也。衛(wèi)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日行二十五度。常從足少陰之間分行臟腑。今少陰病。則入陽分多。故欲寐。欲寐。是病患意中。非實能寐也。與少陽提綱。各臻其妙。

    鰲按。仲景論。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者。當救其里。宜四逆湯。此條。

    舊本俱入太陽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此條。舊本俱入少陰篇。

    前人因有少陰癥似太陽。太陽脈似少陰。而反用藥不同之說。竊思頭疼發(fā)熱。固是太陽表癥。然脈沉。已為在里。則此條當是初起屬太陽。及既入里。虛陽之浮于表者雖仍發(fā)熱。而寒邪據(jù)里。實屬真陰難解。故脈沉。而必治以四逆也。曰反者。見得初起之時。頭痛發(fā)熱。脈宜浮而反沉。其非專屬太陽明矣。故雖治以麻黃而終不瘥。必當以四逆救其里也。夫四逆者。少陰之劑。則此條當屬少陰經(jīng)癥。不得以初起之太陽。遂列太陽篇中。并以為太陽脈似少陰也。至少陰病始得而無頭痛。宜屬少陰癥矣。曰反熱者。以寒邪尚在于表。但皮膚腠理郁閉為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fā)表間之熱。而尤必用附子以溫少陰之經(jīng)。其所以必溫之者。以寒邪尚未入里。內(nèi)未作熱也。若寒入里。則必內(nèi)熱而外不熱。當見吐利厥逆等癥。不曰反發(fā)熱矣。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李杲曰。陽中之陽水。太陽是也。為三陽之首。能循經(jīng)傳。亦能越經(jīng)傳。陽中之陽土。

    陽明是也。夫陽明為中州之土。主納而不出。如太陽傳至此。名曰循經(jīng)傳也。陽中之陽木。少陽是也。上傳陽明。下傳太陰。如太陽傳至此。為越經(jīng)傳也。陰中之陰土。太陰是也。上傳少陽為順。

    下傳少陰為逆。此為上下傳也。如太陰傳太陽。為誤下傳也。陰中之陽水。少陰是也。上傳太陰為順。下傳厥陰為生。如太陽傳至此。乃表傳里也。陰中之陰木。厥陰也。上傳少陰為實。再傳太陽。為自愈也。太陽者。巨陽也。為諸陽之首。膀胱經(jīng)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胃土者。名曰循經(jīng)傳。為發(fā)汗不徹。利小便。余邪不盡。透入于里也。太陽傳少陽膽木者。

    名曰越經(jīng)傳。為元受病。脈浮無汗。當用麻黃而不用之故也。太陽傳少陰腎水者。名曰表傳里。

    為得病。急當發(fā)汗而反下。汗不出。所以傳也。太陽傳太陰脾土者。名曰誤下傳。為元受病。脈緩有汗。當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當時腹痛。四肢沉重。太陽傳厥陰肝木者。為三陰脈不至于首。

    惟厥陰與督脈上行。與太陽相接。名曰循經(jīng)得度傳。

    李曰。厥陰。陰盡則變。而厥逆生。蓋傳經(jīng)至此已盡。無復可傳。再傳則逆于首經(jīng)矣。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遲無力。當溫。浮緩。病自愈。厥陰受病。當六七日發(fā)。以其脈循陰器。絡于肝。故唇青舌卷而煩滿者。胸中氣滿急也?;蚰胰摺j幠铱s也。在女子則陰戶急痛引小腹。此傳經(jīng)厥陰風熱毒深于內(nèi)也。肝木移熱克脾。脾受賊邪。五臟六腑皆困。榮衛(wèi)不通。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則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蛳吕d語者。內(nèi)有燥屎也。仍宜下之。

    或嘔而發(fā)熱者。和之。或發(fā)熱惡寒如瘧。囊不縮。脈微浮。微緩。胃之脈。脾氣既全不受賊邪。

    榮衛(wèi)將復。水升火降。寒熱作而大汗解矣?;蛳吕姑浬硖壅摺.斚染缺?。而后溫里。若下利清谷。

    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干嘔吐沫?;驓鉀_心痛。吐蛔發(fā)熱消渴。皆厥陰寒癥也。宜溫之。以上正文六言。乃萬病之祖。非得之內(nèi)經(jīng)。不能六言包括無遺如此。凡言六經(jīng)所見之癥。即此三陽三陰經(jīng)癥也。凡雜病亦然。

    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里癥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也。

    鰲按。厥者。絕也。厥陰者。陰絕陽也。陰既絕陽。則本經(jīng)所發(fā)。自無熱癥。其或有之者。厥陰之脈絡于膽。皆少陽相火所化令也。

[卷首·總論] 陰陽 

    【綱】仲景曰。病有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發(fā)于陽者七日愈。發(fā)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shù)七。陰數(shù)六故也。

    【目】許叔微曰。傷寒六七日。無熱。脈沉緊而細。煩躁不飲水。此陰盛格陽也。當用附子霹靂散。飲水者不可服。

    吳綬曰。陰癥似陽。乃水極似火也。蓋傷寒傳變。誤服涼劑。攻熱太速。其人素本腎氣虛寒。

    遂變陰癥。冷盛于內(nèi)。逼其浮陽之火發(fā)于外。面赤煩躁。身微熱。渴欲飲而不能飲。大便秘。小便淡黃。或嘔逆氣促、鄭聲、咽喉痛。所以狀似陽癥。如妄投寒涼即死。切其脈沉細微遲者。急用通脈四逆湯。倍參、附以接真陽。設或差遲。則陰盛陽衰。參、附亦不救矣。此與陰盛格陽例同。王太仆所謂身熱脈數(shù)。按之不鼓擊者。名陰盛格陽。非熱也。陽癥似陰。乃火極似水也。蓋傷寒熱甚。失于汗下。陽氣亢極。郁伏于內(nèi)。反見勝己之化于外。故身寒逆冷。神氣昏昏。狀若陰癥也。大抵唇焦舌燥??曙嫳忝?。溺赤澀。設有稀糞水利出者。此內(nèi)有燥屎結(jié)聚。乃旁流之物。非冷利也。再審有失氣極臭者。是也。脈雖沉。切之必滑有力。或時躁熱。不欲衣被。揚手擲足。譫語。此陽癥也。

    輕者。人參白虎湯?;蛐〔窈辖舛緶?nèi)實者。調(diào)胃承氣湯。潮熱者。大柴胡湯加芒硝。若大實大滿。秘而不通。大承氣湯。必審輕重而酌用之。此與陽盛拒陰亦同。王太仆所謂病患身寒厥冷。

    其脈滑數(shù)。按之鼓擊指下者。名陽盛拒陰。非寒也。

    趙嗣真曰。仲景論陰虛陽盛。陽虛陰盛。理實深奧。經(jīng)曰。邪氣甚則實。精氣脫則虛。因正氣先虛以致邪氣客之而為盛實。于是有陰虛陽盛陽虛陰盛之別。愚因括仲景之理而詳說之。蓋盛指邪氣言。虛指正氣言。陰陽虛盛。邪正消長之機也。且正氣在人。陽主表而陰主里。邪氣中人。表為陰而里為陽。若表之真陽先虛。故陰邪乘陽而盛實。表受邪者。陽虛也。脈浮緊。陰邪盛于外也。是謂陽虛陰盛。所以用桂枝辛甘之溫劑。汗之則陰邪消。

    溫之則真陽長。使邪去正安。故愈。又若里之真陰先虛。故陽邪入陰而盛實。里受邪者。陰虛也。脈沉實者。陽邪盛于內(nèi)也。是謂陰虛陽盛。所以用承氣峻苦之寒劑。下之則陽邪消。寒之則真陰長。邪去正安。故愈。以是知仲景主此二癥。蓋一指表癥。一為里癥。指邪正消長而言。

    非兼言表和里病。里和表病。而謂之陰陽虛盛也。況和者。無病也。以和訓虛??值K理。

    李梃曰。概言之。三陽經(jīng)病。即陽癥。手之三陽。從頭走足。故頭疼身熱云云。三陰經(jīng)病。即陰癥。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故腹痛自利云云。然陰陽俱有表里二癥。陽癥表里同歸于熱而已。陰癥表郁似陽。入里則有傳經(jīng)直中之殊。大抵陽癥之表。發(fā)熱惡寒。清便自調(diào)。面光聲亮。鼻息如常。手足溫。陽癥之里。

    唇焦舌燥。爪甲紅活。身輕易轉(zhuǎn)。煩渴。掀衣。揚手擲足。大便硬閉。小便赤澀。脈浮洪數(shù)。用汗吐下和四法以治之。陰癥之表。無熱惡寒。面慘聲短。鼻息氣冷。手足厥逆。陰癥之里。唇紫舌卷。

    爪甲青黑。身重難轉(zhuǎn)。不渴。引衣。臥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細沉微。每與陽癥相反。

    蓋陽癥自上而下。故初起有頭疼。陰癥則無也。陽癥自外傳入。故郁而為熱。陰癥則無熱而反厥冷也。陽癥揚手擲足。陰癥則臥多蜷足。陽癥內(nèi)熱而渴。陰癥則不渴。陽癥二便閉。陰癥則二便清且利也。惟腹痛與嘔。陰陽二癥俱有。然陰脈沉微。凡言陽癥。多得之風寒暑濕。邪生于太陽也。

    凡言陰癥。多得之起居飲食喜怒。邪生于少陰也。故云。傷寒挾內(nèi)傷者。十居八九。此陰陽正病也。

    陽邪不深。不能至于厥逆。陰邪不甚。不能至于煩躁。此水極似火?;饦O似水。謂之反化??簶O則害之義也。陽癥潮汗秘赤滿渴狂譫。甚則斑血喘急。然熱極忽然熱伏于內(nèi)。故身寒四肢厥逆。狀若陰癥。但身雖冷而不欲近衣。神雖昏而氣色光潤。脈必沉滑而有力。此陽極似陰也。宜大柴胡下之?;虬谆⒅袢~石膏湯。陰癥厥冷吐利不渴靜蜷。甚則咽痛鄭聲。然寒極忽然火浮于外。

    發(fā)躁擾亂。狀若陽癥。然身雖煩躁。而引衣自蓋??陔m燥渴而飲水不下。脈必沉細無力。此陰極似陽也。宜通脈四逆湯。從治者。反攻也。熱藥冷凍飲料。冷藥熱飲?;驘崴帪榫6粢詻鏊??;蚶渌帪榫?。而佐以熱藥。亦非判然如庸醫(yī)之差誤也。借有熱病服熱藥而愈者。必先服寒藥過多。寒病服寒藥而愈者。必先服熱藥過多故耳。若夫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此為逆治。逆治者。正治也。正治之法。人孰不知之乎。

    張介賓曰。凡治傷寒。須先辨陰陽二癥。若病自三陽。不能解散。而傳入三陰。則寒郁為熱。因成陽癥。蓋其初病。

    必發(fā)熱頭痛。脈浮緊。無汗。以漸而深。乃入陰經(jīng)。此邪自陽分傳來。愈深則愈入。雖則陰經(jīng)。亦陽癥也。脈必沉實有力。其癥必煩熱熾盛。此當攻里?;蚯寤蛳隆kS宜而用。若內(nèi)不熱。安得謂陽癥乎。若初起本無發(fā)熱頭疼等癥。原不由陽經(jīng)所傳而竟入陰分者。其癥或厥冷。或嘔吐。或腹痛瀉利。或畏寒不渴?;蛎}來沉弱無力。此皆元陽元氣不足。乃為真正陰癥。經(jīng)曰。發(fā)熱惡寒發(fā)于陽。無熱惡寒發(fā)于陰。此以傳經(jīng)不傳經(jīng)而論陰陽也。陰陽之治。又當察其虛實如下。治傷寒。凡陽癥宜涼宜瀉。陰癥宜補宜溫。此大法也。但以經(jīng)臟言陰陽。則陰中本有陽癥。此傳經(jīng)之熱邪也。以脈癥言陰陽。則陽中最多陰癥。此似陽之虛邪也。惟陰中之陽易辨。而陽中之陰難知。如發(fā)熱狂躁。口渴。心煩喜冷。飲水無度。

    大便硬。小便赤。喉痛口瘡。身粗氣急。脈滑實有力者。此真正陽癥也。其有身雖熱。而脈來微弱無力者。此雖外癥似陽。實非陽癥。陶節(jié)庵云。凡發(fā)熱面赤。煩躁揭衣。唇口赤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虛狂假斑。脈大者。人皆誤認陽癥。殊不知陰癥。不分熱與不熱。須憑脈下藥。至為切當。不問脈之浮沉大小。(亦是切脈要訣)但指下無力。重按則無。

    便是陰脈。不可與涼藥。服之必死。急與五積散通解表里之寒。甚者必加姜、附。又曰。病自陽分傳入三陰者。俱是脈沉。須以指下有力無力為辨。(切脈要訣)有力者為陽為熱為實。無力者為陰為虛為寒。此節(jié)庵出人之見也。然以余觀之。

    似陽非陽之癥。不必謂其外熱煩躁。微渴戴陽之類。即皆為陰癥也。但見其元陽不足。而氣虛于中。雖有外熱。亦假熱耳。設用清涼消耗。則中氣愈散。中氣既敗。則邪氣愈強。其能生乎。     

[卷首·總論\陰陽] 附錄樓氏節(jié)候用藥 

    樓英曰。治中風自汗。用桂枝湯。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湯。此仲景表散之法。百世不易者也。

    元氣暴虧。以參、與桂枝、麻黃等藥表散。此丹溪補仲景之法。亦萬世不易者也。至韓祗和戒桂枝。以中風傷寒通作一法治之者。此當時之權(quán)變。非百世之常行也。傷寒病有可汗者。仲景但統(tǒng)言其可汗癥。及汗脈?;蛟泼}浮而數(shù)?;蛟泼}浮緊?;蛟泼}浮無汗而喘?;蛟泼}浮為在表。今略舉數(shù)條。后人但憑其脈之大概。并不分脈浮有陰陽虛實之理。又不知有可汗不可汗之癥。誤投發(fā)表藥。

    多成陽毒之癥。今舉病患有汗惡風無汗惡寒分二等。及據(jù)立春以后。立秋以前。氣候輕重。各立方治之。庶學人易為開悟耳。病患二三月以前。兩手脈浮數(shù)。或緩或緊。按之差軟。寸關尺若力齊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投解表藥。此見里癥。未見表脈也。宜候寸脈力小于關尺。即可投解表藥。大抵治傷寒。見癥不見脈。未可投藥。見脈不見癥。雖少投藥亦無害。凡治雜病。以癥為先。脈為后。治傷寒。以脈為先。癥為后。病患兩手脈浮數(shù)而緊。名曰傷寒。若關前寸脈力小。

    關后尺脈力大。不惡風。不自汗。此乃陰氣已盛。先見于脈也。若不投藥和之。必惡風自汗出。

    若立春后至清明前。宜調(diào)脈湯。清明后至芒種前。葛根柴胡湯。芒種后至立秋前。人參桔梗湯。病人兩手脈浮數(shù)而緩。名曰中風。若寸脈力小。尺脈力大。雖不惡風。不自汗。此乃陰氣已盛。先見于脈。若不投藥和之。必惡風自汗出。若立春后清明前。薄荷湯。清明后芒種前。防風湯。芒種后立秋前。香芎湯。病患兩手脈浮數(shù)。或緊或緩。寸脈短。反力小于關者。此名陰盛陽虛也。若汗出惡風。是邪氣在表。陰氣有余也。素問云。陰氣有余。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陰助陽表劑以治之。立春后清明前。六物麻黃湯。清明后芒種前。七物柴胡湯。芒種后立秋前。發(fā)表湯。病患脈浮數(shù)?;蚓o或緩。其脈上出魚際。寸脈大于關尺者。此名陽盛陰虛也。若發(fā)熱冒悶??谠镅矢烧摺D耸切皻庠诒?。陽氣獨有余也??赏断栔幩幰越獗?。立春后清明前。人參湯。清明后芒種前。前胡湯。芒種后立秋前。石膏湯。病患兩手脈浮數(shù)。或緊或緩。三部俱有力。無汗惡風者。此是陰陽氣俱有余??捎盟幤街A⒋汉笄迕髑?。解肌湯。清明后芒種前。芍藥湯。芒種后立秋前。知母湯。仲景云。傷寒為病。脈緩者名中風。脈緊者名傷寒。今分此二端何也。始因冬天寒毒之氣中人。其內(nèi)伏之陽。沉潛于骨髓之內(nèi)。每至春夏發(fā)時?;蛞蛲鈧齼?nèi)邪。或因外傷風而引內(nèi)邪。既出而為病。一也。古人云。立此二端。恐后人疑其脈緊與緩治別也。若中風傷寒脈異。何故仲景無別法治之。此乃后人不究仲景之心也。病患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邪及表癥。亦可根據(jù)脈癥投藥。

    凡投解表及發(fā)表藥。每一日可飲三服。病甚可至五服外。不可頓服藥也。如癥未解。次日再投。如癥仍未解??勺鳠嶂嘀?。粥內(nèi)加蔥白亦可。如汗出。勿濃衣蓋覆??趾苟嘧魍鲫柊Y也。海藏云。

    韓氏微旨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時法。言傷寒之脈。頭小尾大。傷風之脈。頭大尾小。李思訓保命新書。亦分尺寸。與仲景同。非若前人總言尺寸脈俱浮而緊。俱浮而緩。緊則為傷寒無汗。緩則為傷風自汗。又有傷寒有汗者。傷風無汗者。脈亦互參。與癥不同。前人已盡之矣。惟韓李所言頭小尾大即為傷寒。尾小頭大即為傷風。又間有脈癥未顯于尺寸者。故韓子述為和解因時法也。又恐后人疑其不與前圣合。遂于本方內(nèi)又立加減法數(shù)條。亦不越前人之意。何其當哉。

    又寸口脈小。飲冷。與霧露所傷。同作中焦治。今韓李云。傷寒寸小者。勿認飲冷與霧露同傷一體也。飲冷霧露所傷。寸口舉按全無。是陰氣在胃不和。陽氣不能升越也。傷寒寸口小者。只于關部下至膀胱本部見之。寸口雖小。只是舉之微小。沉按之有也。若果寸口舉按全無。即不可解表。

    只宜溫中。不可不知。夫淺學人。只云病在表可發(fā)汗。病在里可下?;蛟撇豢珊瓜?。未嘗有溫中之說。仲景傷寒例云。尺寸俱沉細。太陰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陰受病也。尺寸俱微緩。厥陰受病也。又辨太陰癥云。太陰病。脈浮可發(fā)汗。桂枝湯。手足溫。自利。不渴者。四逆湯。腹?jié)M時痛。

    桂枝加芍藥湯。辨少陰癥云。少陰病。始得之。

    發(fā)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病。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病。手足寒。身體痛。

    骨節(jié)疼。脈沉者。附子湯。又厥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又少陰病。脈沉。

    急溫之。四逆湯。今舉仲景論中數(shù)條。最是三陰病之良法。近今每夏至前。有病傷寒人。十中七八。

    兩手脈俱沉細數(shù)。多是胸膈滿悶?;驀I逆氣塞。腸鳴腹痛。與仲景三陰病說理同而癥不同。因不敢妄投仲景三陰病藥。若以脈沉。及胸膈滿。便數(shù)。下藥往往不救。常斟酌仲景理中丸與服之。其病輕者。胸中便快。重者。半日許。滿悶依然。或有病患脈遲細。投仲景四逆湯溫之。以藥力大熱。

    后必發(fā)煩躁。因校量此形癥。別立方以治之。藥多對癥。不可不傳焉。如病患但兩手脈沉細數(shù)。

    或有力?;驘o力?;蜿P脈短及小。胸膈塞滿。氣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隨脈癥投溫中藥以治之。病患兩手脈沉遲?;蚓o。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脈短。及力小于關尺。此陰盛陽虛也?;蛐仉鯘M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手足逆冷。急溫之。立春后清明前。溫中湯。清明后芒種前。陳皮湯。芒種后立秋前。七物理中丸。病患脈沉細無力。雖三部脈力停等。亦是陰氣盛也。更不須候寸脈短治之?;蛐孛{滿悶。身體拘急。手足逆冷。急宜溫中藥和之。立春后清明前。濃樸丸。清明后芒種前。白術(shù)湯。芒種后立秋前。橘皮湯。病患胸膈滿悶。時時嘔逆。肢節(jié)痛。兩脅下痛。腹中鳴。此是停飲。二苓湯。

    病患服前藥。胸膈不滿悶者。此上焦有陽也?;蛩幜μ^。上焦有熱。腹?jié)M虛鳴。時時疼痛。

    此被湯藥消逐得上焦陰氣并入下焦也。雖是下焦積寒宿冷。奈上焦陽盛。反難用溫下焦藥也。病患三部脈沉。寸小于關尺。此為陰盛。宜用溫中藥以消陰氣。濃樸丸。神術(shù)湯亦治陰躁不渴。不可誤用涼藥。若熱藥冷服。內(nèi)有伏陽則可。若脈已虛。按之全無力?;虿』妓責o食養(yǎng)者。只可溫服。

[卷首·總論\陰陽] 附錄李氏大法 

    李曰。陰陽病者為虛。不病者為實。表病里和。則邪出于外而為陽虛陰盛。故發(fā)表不遠熱。

    而用辛甘之劑。所以扶陽也。里病表和。則邪入于內(nèi)而為陰虛陽盛。故攻里不遠寒。而用辛苦之藥。

    所以扶陰也。若陰經(jīng)自受寒邪。則為臟病。設陰陽氣將脫。急宜辛熱回陽抑陰。故曰。桂枝下咽。

    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乃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余。醫(yī)殺之耳。此汗下之樞機。

    汗、吐、下、溫、解五法。各有不同。汗。有大汗發(fā)表。微汗解肌。以別重輕。下。有急下。

    少與微和。滲利以厘清濁。吐。有宣涌探引?;蛑粚捓桓彝抡?。溫。有兼補者。和解。則一而已?;蛟?。傳寒無補法。熱氣得補復盛。更復下之。是重困也。惟虛煩里寒陰癥。不在此例。得中者立法動中肯綮。太過者粗工猛進。不及者中工從緩從輕。凡傷寒汗下藥。一服中病即止。不必盡劑。與雜病不同。傷寒不過汗吐下三癥。若用之得當。有何傳變。全在醫(yī)者精以審處之耳。有暫補法。凡尺寸遲弱。血少也。不問風寒初癥雜癥。俱忌汗吐下。宜先以小建中湯。或黃建中湯救之。脈如素實者。小柴胡湯亦可。俟脈不遲。方可施用。傷寒題目未定之時。不知有無風濕勞役痰食等項相兼。似是而非。最宜詳辨。故不知者寧可不治。班固有言曰。有病不治得中醫(yī)。倘一藥之誤?;趯⒑渭?。有不可吐者。膈上寒飲干嘔。少陰病也。四肢冷。胃虧也。脈微。下虛也。誤吐內(nèi)煩。損傷元氣。遂致不救者有之。若應吐而反溫之。則毒瓦斯郁結(jié)于胃而為發(fā)狂等癥。

    鰲按。樓氏溫法。李氏補法。必精審詳確。如果病屬三陰。為必當溫。且果初病脈弱。為有可補者方可根據(jù)法治之。不然。誤溫誤補。為害不淺。故特表出。閱者宜致思焉。毋徒一例視之。遂昧焉以為成法而用之也。

[卷首·總論\表里] 表癥 

    【綱】仲景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鰲按。通部中。凡言太陽病。及有表癥?;虮砦戳T。皆統(tǒng)表癥中。舉此二十條。詳其正款耳。

    非謂表癥止于此也。其他各款。亦俱從此例。

    【目】朱肱曰。發(fā)熱惡寒。身體痛而脈浮者。表癥也。表癥者。惡寒是也。惡寒者。屬太陽。

    宜汗之。

    劉完素曰。傷風表癥。頭痛項強。肢節(jié)煩疼?;蚰刻奂帷8蓢I鼻塞。手足溫。自汗出。惡風寒。其脈陽浮而緩。陰浮而弱。此為邪熱在表。皆宜桂枝湯。或汗出憎風而加項背強痛。宜桂枝加葛根湯。傷風及無汗者。雖已服桂枝。反煩不解而無里癥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葛根湯服之。

    不若通用雙解散。免致有麻黃桂枝之誤。

    傷寒表癥。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發(fā)熱惡寒。不煩躁。無汗?;蝾^面目痛。肌熱鼻干。

    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shù)而緊者。邪熱在表。皆宜麻黃湯。或天水散之類。甚佳。無使藥不中病而益加害也。風寒俱中。頭項痛。肢體疼。手足溫。為中風也。反無汗。惡風。脈浮緊者。

    為陰寒也。或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肢末微厥。不自汗。為傷寒也。反煩躁而脈緩者。為傷風也。風則傷衛(wèi)。而寒則傷榮。

    陳士鐸曰。邪入皮毛腠理。將入榮衛(wèi)。急宜發(fā)散。方用白術(shù)三錢。柴胡、荊芥、半夏、蘇葉、甘草、蒼術(shù)、丹皮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平和之中有妙理。蓋木氣之郁。最宜平散。今所用俱是直入肝經(jīng)之圣藥。自然肝木疏通。枝葉條達也。

    柯琴曰。六經(jīng)皆有表癥。惟太陽主表。故表癥表脈。獨得其全。如浮脈為在表。太陽首三陽。

    其脈氣浮而有力。與陽明之兼長大。少陽之兼弦細。三陰之微浮者。不侔矣。頭項主一身之表。太陽經(jīng)絡營于頭。會于項。故頭連項而強。與陽明頭額痛。少陽頭角痛者。少間矣。惡寒為病在表。六經(jīng)雖各惡寒。而太陽應寒水之化。故惡寒特甚。與陽明二日自止。少陽往來寒熱。三陰之內(nèi)惡寒者。懸殊矣。太陽只重在表癥表脈。不重在經(jīng)絡主病。

    【綱】仲景曰。脈浮者。病在表??砂l(fā)汗。麻黃湯。脈浮而數(shù)者。可發(fā)汗。宜麻黃湯。

    傷寒發(fā)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shù)者??筛埂R斯鹬?。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與麻黃湯。

    【目】朱肱曰。脈浮。表陽也。素問云。寸口脈浮而盛。病在外。則知脈浮者。表癥也。

    張元素曰。傷寒之法。先言表里。及有緩急。三陽表宜急。里宜緩。三陰表宜緩。里宜急。又曰。脈浮當汗。脈沉當下。脈浮汗急而下緩。謂三陽表也。脈沉下急而汗緩。謂三陰里也。麻黃湯謂之急。麻黃附子細辛湯謂之緩。內(nèi)經(jīng)云。有漬形以為汗。謂汗之緩。里之表。又云。在皮者汗而發(fā)之。謂汗之急。表之表也。急汗者太陽。緩汗者少陰。是臟腑之輸應也。假令麻黃附子細辛湯。

    是少陰始得。發(fā)熱脈沉。里和無汗。故漬形無汗。今麻黃湯。是太陽癥。頭項痛。腰脊強。脈浮無汗。里和是也。在皮者汗而發(fā)之可也。經(jīng)曰。治主以緩。治客以急。此之謂也。

    李曰。表病屬太陽。凡見頭疼發(fā)熱惡寒。清便自調(diào)。腰項脊強。脈浮緊者。即是表癥。不拘日數(shù)多少。便宜解表。不宜下滲。有汗為表虛。宜解肌。(解肌是輕劑)無汗為表實。宜發(fā)汗。(發(fā)汗是重劑)但發(fā)汗亦有輕重。古謂春夏宜汗者。借天時而喻陽邪在外也。其實春月陽氣尚微。秋月陽氣欲斂。俱不可大汗。夏月天氣熱。元府開。不必大汗。冬月陽氣伏藏。感冒輕者。尤不宜汗。惟傷寒重者。時令嚴密。皮毛堅致。非大汗無由得散。不得已而從權(quán)也。至于陰癥。但厥無汗者。妄汗動經(jīng)則死?;蛴斜硇啊P翢嵛⒑挂陨⒅梢?。

    鰲按。首條但言脈浮而不言遲弱??梢娖涓《辛σ印H槐貙徠錈峁诒怼D丝捎寐辄S湯。此篇所舉仲景論。

    亦非六經(jīng)無歸者。特以傷寒病。宜首辨表里。故不得不列此款以冠于首耳。

    【綱】仲景曰。太陽病。項背強KTKT。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項背強KTKT。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目】王好古曰。治傷寒須分表里。若表里不分。汗下差誤。豈為上工。且如均是發(fā)熱。

    身熱不渴。為表有熱。小柴胡加桂枝。厥而脈滑。為里有熱。白虎加人參湯。均是水氣。干嘔微利。

    發(fā)熱而咳。為表有水。小青龍加芫花。體涼。表癥罷。咳而脅下痛。為里有水。十棗湯。均是惡寒。

    有熱而惡寒者。發(fā)于陽也。麻黃、桂枝、小柴胡。無熱而惡寒者。發(fā)于陰也。附子四逆。均是身體痛。脈浮發(fā)熱頭痛身體痛者。為表未解。麻黃湯。脈沉自利身體痛者。為里不和。四逆湯。以此觀之。仲景表里之法甚詳。學人宜究心焉。

    【綱】仲景曰。結(jié)胸癥。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目】朱震亨曰。矩新書。謂有雜合邪者。當以雜合法治之。譬如惡寒發(fā)熱。得之感冒。明是外合之邪。已得浮數(shù)之脈。而氣口又緊盛。明為食所傷。病者又倦怠。脈重按俱有空豁意。而胸膈痞滿。間引兩脅。其脈輕取又似乎弦。此平昔多怒肝邪之所為也。細取左尺。大而沉弱。此又平時房勞之過也。治法。宜以感冒一節(jié)且放后。先視其形色強弱濃薄。且以補中化食行滯。清涼胃火。

    而以姜辣行之。則中氣稍回。傷滯稍行。津液得和。通體得汗。外感之邪自解。醫(yī)者不知詳審求之。

    只顧表散外邪。又不推究兼見之邪脈。亦不窮問所得之病因。如性情之著執(zhí)。巧施雜合治法。將見正日虛。邪日固。皆拙工之過也。

    鰲按。雜合病以亦有表癥。故附此。

    樓全善曰。凡外傷風寒者。皆先因動作煩勞不已。致內(nèi)傷體虛。然后外邪得入。故一家之中。

    有病者。有不病者。由體虛則邪入。而體不虛則邪無隙可入而不病也。故傷寒為病。屬內(nèi)傷者十居八九。后人泥于傷寒無補法一語。但見寒熱。不分虛實。一例汗下。必致夭傷者多矣。

[卷首·總論\表里] 里癥 

    【綱】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目】朱肱曰。不惡寒。反惡熱。手掌心并脅下汗出。胃中干燥結(jié)聚。潮熱。大便閉。

    小便如常。腹?jié)M而喘?;蜃d語。脈浮而滑者。里癥也。里癥者。內(nèi)熱也。內(nèi)熱屬陽明。下之。

    李曰。里癥。始焉脈浮而大。今則沉而數(shù)。始焉惺而靜。今則躁而動。始焉頭疼發(fā)熱惡寒。

    今則不惡寒反惡熱。煩躁倍加。胸連臍腹?jié)M痛。脅下掌心自汗。以致胃干。屎燥秘結(jié)。小便赤澀??诟?。發(fā)狂譫語。掀衣揭被。揚手擲足。六脈有力。即是傳經(jīng)熱癥。又謂陽盛誤汗即死?;蛴谐醪〖匆姶税Y者。不拘日數(shù)多少。便宜通利。失下。則血氣不通而發(fā)厥矣。抑又有說。純乎表而里無一毫病者。當解表時勿攻里。純乎里而表無一毫病者。當攻里時勿解表。如表里俱見?;虮矶嗬锷?。表急里緩。則先治表。后攻里?;蚶锒啾砩?。里急表緩。則先攻里。后救表。又表虛里實。藥宜辛涼。里虛表實。藥宜辛熱。皆以里為主。內(nèi)氣正而后可以治表。雖莫急于內(nèi)。表亦不可緩也。

    表里虛實。而醫(yī)之大分明矣。

    鰲按。陽明雖亦有表病。其根總在胃家實。提綱是揭其根。非意不在表也。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里。而反發(fā)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

    渴欲飲水。無表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發(fā)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里。不解故也。不可下。于寒濕中求之。陽明病。譫語。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zhuǎn)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zhuǎn)失氣者。勿更與之。

    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里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

    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jīng)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目】朱肱曰。傷寒始發(fā)熱惡寒。今汗后不惡寒。但倍發(fā)熱而躁。始脈浮大。今洪實?;虺良殧?shù)。始惺靜。今狂語。此為胃實陽盛。再汗即死。須下之愈。

    發(fā)汗后不敢再表者。為脈沉實耳。脈若浮者。須再汗也。發(fā)汗后不惡寒。只發(fā)熱。脈沉實?;蚩裾Z。此為胃實陽盛。即不可再汗。須下之。設令下后又不解。表里邪亦衰矣。陽明病。頭疼。不惡寒。反惡熱。胃實故也。陽明氣實。故攻頭也。調(diào)胃承氣湯。病患無表里癥。發(fā)熱。八九日。脈雖浮數(shù)。宜大柴胡湯下之。大便秘。加大黃。

    亦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癥。便須下。勿拘日數(shù)。

    更有心胸連臍腹大段疰悶。腹中疼。坐臥不安。冒悶喘急極者。亦不候他癥。便下之。凡大便秘。妨悶。尚有表癥者。亦須少少飲小承氣湯解之。不可過多。令大泄也。失下。則氣血不通。

    四肢便厥。醫(yī)人不知。反認是陰厥。復進熱藥。禍如反掌。不可不察也。

    劉完素曰。凡里癥。脈實而不浮。不惡風寒。身不疼。自汗譫語。不大便?;蜓矢筛?jié)M者??上虏豢珊挂?。宜三承氣湯選用。又不問風寒暑濕。或表里癥俱不見。但無表癥而有可下者。三一承氣湯。此藥雖峻攻。使無表熱入里。而無結(jié)胸或痞之象也?;驘峤Y(jié)極深。而諸藥數(shù)下。畢竟不能通利以致將死者。宜大承氣加甘遂一錢下之。病在里。脈沉細者。不問風寒暑濕?;虮砝锇Y俱不見。

    或內(nèi)外諸邪所傷。有汗無汗。心腹痛滿。譫妄煩躁。蓄熱內(nèi)盛。但是脈沉者。皆宜三一承氣湯合解毒湯下之。解毒調(diào)胃湯及承氣湯。皆能瀉大熱。

    魏荔彤曰。脈滑而疾?;m熱盛于里之兆。而疾則熱未成實之征。蓋熱初傳入腑?;蛴筛《兂链蟆<孢t滯。方可攻下。今脈滑疾。是猶帶數(shù)。熱變而傳入。尚未堅凝結(jié)聚。小承氣湯消熱調(diào)津。

    足以已病矣。以下尤斟酌盡善之處。

    鰲按。里癥。有虛、有實、有寒、有濕、有熱。其邪之入里者。皆為里癥。不專指邪實陽盛一邊說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滑者。此表有熱。里有邪。白虎湯主之。

    【目】張介賓曰。陽邪在表則表熱。陰邪在表則表寒。陽邪在里則里熱。陰邪在里則里寒。邪在半表半里間而無定處。則寒熱往來。邪在表。則心腹不滿。邪在里。則心腹脹痛。邪在表。則呻吟不安。邪在里。則躁煩悶亂。邪在表。則能食。邪在里。則不食。邪在半表里。則不欲食。未至于不能食也。邪在表。則不煩不嘔。邪在里。則煩滿而嘔。凡初見心煩喜嘔。及胸膈漸生痞悶者。

    邪自表方傳里也。不可攻下。凡病本在表。外癥悉具。脈反沉微者。以元陽不足不能外達也。但當救里。以助陽散陰為上策。

    柯琴曰。此論脈而不及癥。因有白虎湯癥而推及其脈。只據(jù)脈而不審其癥。雖表里并言。而重在里熱。所謂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者也。

    鰲按。發(fā)熱無汗??谠锟省P臒I嗌细稍?。欲飲水數(shù)升。大便秘。皆白虎湯癥也。皆應得此脈。

    【綱】仲景曰。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目】鰲按。脈滑而厥者。陽厥也。所謂陽極似陰也。然必煩渴引飲。能食而大便難。乃為里有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醫(yī)方簡義 清 王清源卷二  傷寒
《傷寒論》學習筆記八之表郁輕證。
【學傷寒】條文第234條
最常用的50個經(jīng)方方證
《傷寒論》六經(jīng)主癥
傷寒百證歌(1)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