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公孫弘者,齊淄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年四十余,乃學春秋雜說。弘年六十,征為博士。使匈奴,還報,不合上意,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病免歸。
元光五年,有詔征文學,蓄川國復推上公孫弘。弘謝曰:“臣已嘗西應命,以不能罷歸,愿更推選?!眹斯掏坪?。策奏,天子擢弘對為第一,拜為博士。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shù),上大說之。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辯之。嘗與主爵都尉汲黯請間,汲黯先發(fā)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說,以此日益親貴。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汲黯庭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上問弘。弘謝曰:“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以弘為御史大夫。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span>
上問弘。弘謝曰:“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亦治。今臣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無差,誠如汲黯言。且無汲黯忠,陛下安得聞此言?!碧熳右詾橹t讓,愈益厚之。卒以弘為丞相,封平津侯。食一肉脫粟之飯。故人所善賓客,仰衣食,弘奉祿皆以給之,家無所余。士亦以此賢之。弘病甚,乃上書曰:“臣愿歸侯印,避賢者路?!碧熳訄笤唬骸熬恍翌静。雾Σ灰?,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君其省思慮,一精神,輔以醫(yī)藥。”因賜告牛酒雜帛。
元狩二年,以丞相終。
(節(jié)選自《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B.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C.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D.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國,有國家、國都、地域等多種含義,在文中指的是漢朝時王侯的封地。
B.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其君長稱為單于,君長之嫡妻稱為閼氏。
C.“弘乃病免歸”的“乃”與《孔雀東南飛》中“乃投水而死”的“乃”含義相同。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犯罪或年老等原因向君王自請退職,意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公孫弘最初做官不順,他出使匈奴,返回后上報情況,不合皇上的心意,被認為沒有才能,罷職而歸;再次受到舉薦后,才得到了皇上的認可。
B.公孫弘從不肯當面反駁和在朝廷上爭論,總是放棄原來和人商量好的意見而順從皇上的旨意,所以皇上特別喜歡他,以至于力排眾議,最后讓他做了丞相。
C.汲黯對公孫弘頗為不滿,認為他蓋布被行為狡詐,違背約定不忠誠,但其對公孫弘的攻擊都被公孫弘化解了,皇上對公孫弘仍然很信任。
D.公孫弘在做人方面有突出的優(yōu)點,比如他非常節(jié)儉,每頓飯只吃一種肉菜,飯食是脫殼的粗飯,但他卻用俸祿供養(yǎng)著靠他生活的好友和賓客。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弘謝曰:“臣已嘗西應命,以不能罷歸,愿更推選?!?/span>
(2)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5.公孫弘在回答皇上問話時提到了晏嬰,其目的是什么?請簡要回答。(3分)
【參考答案】
1.C【解析】“人臣”是一個詞,前面加一“大”字,語意不通,且“大”與“廣”同義,是一個詞,中間不宜斷開。因此可排除B、D兩項。整個句子的主語是公孫弘,所以第六處應在“令”前面斷開,否則“不肯面折庭爭”的主語就成“人主”了,語意不通。因此可排除A項。故選C。
2.D【解析】A、B兩項,解說正確。C項,兩個“乃”字的意思都是“于是,就”。D項,古代官吏犯罪是不能乞骸骨的。故選D。
3.B【解析】前后的因果關(guān)系不成立?;噬舷矚g公孫弘,根本的原因是“察其行敦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shù)”。故選B。
4.(1)公孫弘推辭說:“臣曾經(jīng)向西到京城接受命令,因為沒才能而被罷免歸鄉(xiāng),希望重新推選人才?!?/span>
(2)皇上贊同公孫弘的說法?;噬系慕虒櫝汲3еr公孫弘,皇上更加厚待他。
【解析】(1)采分點:“謝”“不能”“更”各1分,句意1分。(2)采分點:“然”“毀”“厚遇”各1分,句意1分。
【評分標準】(1)共4分?!爸x”翻譯為“推辭”“推脫”等得1分,翻譯為其他不得分;“不能”翻譯為“沒有才能”“沒有能力”等得1分,翻譯為“不能”/“不可”等不得分;“更”翻譯為“重新”等得1分,翻譯為“更加”“再”等都不得分。句子翻譯通順、合理、無語病,無多譯、漏譯,得1分。
(2)共4分?!叭弧狈g為“贊同”“贊成”等得1分;“毀”翻譯為“詆毀”“誹謗”等得1分;“厚遇”翻譯為“厚待”得1分。句子翻譯通順、合理、無語病,無多譯、漏譯,得1分。
5.借晏嬰的節(jié)儉和自己的節(jié)儉進行類比,(1分)表明自己節(jié)儉有利于國家的治理,不值得批評。(2分)
【解析】公孫弘蓋布被,晏嬰吃飯不吃兩種肉菜,二人是同一種作風,這是類比。而“齊國亦治”是說晏嬰節(jié)儉,齊國治理得很好,公孫弘的意思顯然是:“我”跟晏嬰的節(jié)儉是一樣的,則治國的效果也會是一樣的。
【評分標準】共3分。提及“晏嬰”的目的是類比說理,答出類比結(jié)論給1分。若答“用同樣節(jié)儉的事實來說理”之類的意思,也可給1分。答出“借此論述自己的節(jié)儉不該被批評”給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給分。
【參考譯文】
丞相公孫弘是齊地菑川國薛縣的人,表字叫季。四十多歲時,才學習《春秋》及各家解釋《春秋》的著作。公孫弘六十歲時,皇上征召他擔任博士。出使匈奴,返回后上報情況,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發(fā)怒,認為他沒有才能,公孫弘于是稱病被免職回鄉(xiāng)。
元光五年,有詔書征召文學之士,菑川國再次把公孫弘推薦上去。公孫弘推辭說:“臣曾經(jīng)向西到京城接受命令,因為沒才能而被罷免歸鄉(xiāng),希望重新推選人才?!眹藞詻Q推薦公孫弘。對策文章被送到皇上那里,皇上把公孫弘的對策文章提拔為第一,任命他為博士。公孫弘為人才干非凡,見聞廣博,經(jīng)常說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廣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節(jié)儉。公孫弘蓋布被,吃飯時不吃兩種肉菜。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議論政事,總是闡明事情的多個方面,讓皇上自己去選擇決定,不肯當面反駁和在朝廷上爭論。在這種情況下,皇上觀察到他的品行很是敦厚,善于言談,熟悉文書法令和官場事物,又能用儒家的觀點加以文飾,皇上非常喜歡他。公孫弘上奏事情,有他不認可的事情,他不在朝廷上爭辯。他曾經(jīng)和主爵都尉汲黯請求在空隙之時向皇上報告事情,汲黯先提出問題,公孫弘隨后把問題闡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興,從此公孫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上的親近和看重。他曾經(jīng)與公卿們事先約定好了要向皇上談論的問題,但到了皇上面前,他總是違背約定來順從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責備公孫弘說:“齊地的人大多狡詐而沒有真心,開始時與臣等提出這樣的議論,如今都違背了,不忠誠?!被噬蠁柟珜O弘。公孫弘謝罪說:“了解我的人認為我忠誠,不了解我的人認為我不忠誠?!被噬腺澩珜O弘的說法?;噬系慕虒櫝汲3еr公孫弘,皇上更加厚待他。
元朔三年,任命公孫弘為御史大夫。汲黯說:“公孫弘處于三公的地位,俸祿很多,然而蓋布被,這是欺詐?!被噬蠁柟珜O弘。公孫弘謝罪說:“晏嬰輔佐齊景公,吃飯時不吃兩種肉菜,他的妾不穿絲織衣服,齊國也治理得很好。如今我蓋布被,從九卿以下一直到小官吏,沒有什么差別,真像汲黯所說的那樣。況且沒有汲黯的忠誠,陛下怎能聽到這些話呢。”武帝認為公孫弘謙讓有禮,越發(fā)厚待他。最終讓公孫弘當了丞相,封為平津侯。他每頓飯只吃一種肉菜以及脫殼的粗飯。老朋友和他喜歡的門客,仰仗他供給衣食,公孫弘的俸祿都用來供給他們,家中沒有余財。士人也因為這個緣故認為他賢明。公孫弘病得厲害,就上書說:“我希望交回侯印,給賢人讓路?!碧熳踊貜驼f:“你不幸得了病,什么病不能痊愈呢?竟然就請求退休,這是顯揚我的無德啊。你要減少思慮,保養(yǎng)精神,再以醫(yī)藥輔助治療。”于是讓他休假,賜給他牛、酒和各類布帛。
元狩二年,公孫弘在丞相的職位上去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