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壽仁先生行醫(yī)四十余年,擅長內(nèi)、婦、兒科,也常治傷科疾患,在臨床上摸索出了一些簡便、價廉的治傷驗(yàn)方。其自擬的“行氣活血湯”(以下簡稱本方),用于治療胸脅、脘腹部內(nèi)傷都有較顯著的療效,現(xiàn)總結(jié)介紹如下:
本方由生地12克,蘇木6克,大活血6克,木通6克,枳殼6克,陳皮6克,郁金6克,生甘草0.7克組成。
水煎服,一日2次。具有行氣活血,散淤止痛之功。主治一切胸脅、脘腹部內(nèi)傷(無內(nèi)出血者)疾患。方中生地、蘇木、大活血活血散淤;木通、枳殼、陳皮行氣通絡(luò);郁金疏肝解郁,涼血破淤;甘草調(diào)和諸藥,安內(nèi)攘外。
組成為活血化淤、疏肝通絡(luò)之劑。
應(yīng)用舉例
例一任某,女,5歲,1964年5月6日初診。
被拳打傷左胸肋部已六天,咳嗽氣促,左邊頭部牽引作痛,痛勢較劇。每日午后作冷,四肢不溫,不思飲食,夜臥不安。面現(xiàn)淤黃,脈澀。此乃氣血淤阻之故。擬本方加減。處方:生地3克,蘇木3克,木通3克,大活血3克,杜鵑花根3克。服一劑。二診:藥后,晚上能少量進(jìn)食,頭痛亦減,夜能酣睡,此乃病情好轉(zhuǎn)之象。處方:生地3克,木通3克,大活血2克,陳皮3克。服一劑。三診:服藥后病大減。處方:生地3克,木通3克,大活血2克,陳皮3克,甘草0.7克,生姜3克。服兩劑。四診:上方服兩劑后,諸癥痊愈。擬下方三劑善后。處方:杜鵑花根3克,大活血1克。
例二張某,女,26歲,1964年4月30日初診。
胸肋部有受傷史,時時疼痛,氣候變化尤甚。近來咯血,神疲乏力。脈沉澀。此乃氣滯血淤之故。擬本方加減。處方:生地9克,蘇木3克,木通3克,甘草0.7克,郁金5克,大活血3克,陳皮5克,仙鶴草12克,白茅根5克。服四劑。二診:藥后痛減,精神稍佳,身感舒適,咯血已止,脈仍沉澀。處方:生地9克,蘇木5克,木通3克,甘草0.4克,杜鵑花根9克,制乳、沒各3克。服四劑。三診:藥后病大減,精神面色均好轉(zhuǎn)。
處方:生地12克,蘇木6克,木通5克,大活血3克,枳殼5克,陳皮6克,甘草0.4克,杜鵑花根9克,制乳、沒各3克。服四劑。四診:藥后痛止,僅感輕微不適。處方:生地12克,蘇木6克,木通6克,大活血5克,郁金5克,甘草0.4克,服四劑。五診:患者服上藥后病似痊愈故未來診。十天后,傷處又痛,故又來診。乃宿傷未愈,過早停藥之故。處方:生地12克,蘇木5克,木通5克,甘草0.4克,大活血5克,枳殼3克,陳皮5克,郁金5克。服四劑。六診:進(jìn)藥后,胸中痛止。再擬下方十劑善后,處方:生地12克,蘇木5克,木通5克,甘草0.7克,枳殼3克,陳皮5克,郁金5克,生香附3克,大活血5克,杜鵑花根9克。
按:胸肋部內(nèi)傷,是由于外力作用于胸脅,由表及里,引起傷氣、傷血的癥狀。臨床上分為傷氣、傷血兩種,但又無明顯界限,只是氣血偏重而已。例一是幼童胸肋部新傷,氣血同病,病勢較重,本方加減,服藥七劑而告痊愈。例二是胸肋部宿傷,偏重傷血,臨床以胸痛、咯血、神疲乏力為主癥,許公采用本方加仙鶴草、
白茅根等止血之品而愈,可見本方無論傷氣傷血,均可應(yīng)用。
例一蔡某,男,13歲,1964年2月2日初診。
跌傷腹部,食后吐出已半年,近一個半月來,又發(fā)生便血,面現(xiàn)淤黃,脈澀。處方:生地3克,蘇木2克,大活血2克,郁金2克,枳殼3克,地榆3克。服三劑。二診:藥后便血止,大便比前暢利,食人后吐出亦減,按前方加茅根3克,服三劑。三診:服藥后諸癥痊愈,再服下方三劑鞏固療效。處方:生地3克,蘇木1.4克,陳皮5克,枳殼3克,地榆3克,甘草1克。
例二彭某,女,9歲,1964年2月12日初診。
腹部有受傷史,腹時痛,不思飲食,面黃形瘦,神疲乏力,脈澀。擬本方加減。處方:生地3克,蘇木1.5克,甘草0.8克,郁金2克,陳皮3克,枳殼2.4克,生香附2.4克(打碎),杜鵑花根3克。服四劑。二診:藥后腹痛減,食欲稍增,但口中仍無味。處方:生地3克,木通2.4克,甘草0.8克,郁金2.4克,蘇木1.5克,陳皮3克,生香附2.4克(打碎)。服七劑。三診:服藥后,腹痛止。食納知香,精神大振,嬉戲如常,面黃已退,再擬下方十劑善后。處方:生地2.4克,蘇木1克,陳皮0.8克,枳殼1.8克,生香附4粒(打碎)。
按語:脘腹部內(nèi)傷,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脘腹,而致脘腹內(nèi)臟腑膜絡(luò)受損,氣血凝滯所致。此二例均屬兒童陳舊性脘腹內(nèi)傷,臨床以腹痛,食欲缺乏,食后反胃,便血,神疲乏力,面現(xiàn)淤黃為主癥,許老用本方加入生香附、地榆、茅根等藥而收效。
內(nèi)傷亦稱“內(nèi)損”,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中醫(yī)傷科學(xué)講義》中指出:“凡外力影響傷及人體內(nèi)部臟腑經(jīng)絡(luò)氣血的病癥都稱為內(nèi)傷?!迸R床主要辨?zhèn)麣鈧獮橹?。清代沈金鰲指出:“跌撲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nèi),氣血俱傷病也。……故跌撲閃挫,方書謂之傷科,俗謂之內(nèi)傷,其言內(nèi)而不言外者,明乎傷在外而病必及內(nèi),其治之法,亦必于經(jīng)絡(luò)臟腑間求之,而為之行氣,為之行血,不得徒從外涂抹之已也?!眱?nèi)傷的診斷和治療,主要是以氣血為主?!皻狻痹谥嗅t(yī)學(xué)說中,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血之所以能夠周流全身,循環(huán)不息;津液之所以能夠散布于肌膚、關(guān)節(jié);水道之所以通利,汗、尿之所以排泄,都是“氣”的推動作用?!把敝芰餮h(huán)營養(yǎng)全身,人體組織沒有血的營養(yǎng),就不能生存。所以氣血調(diào)和精力充沛,如果一旦受損,“氣”或“血”的作用就受到障礙,因而出現(xiàn)一系列臨床癥狀。治療內(nèi)傷的目的,就是疏通內(nèi)部氣血,使氣血恢復(fù)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亦即制訂本方的理論根據(jù)。
在跌打內(nèi)傷的臨床上,許老喜用蘇木、郁金、生地、大活血、杜鵑花根、馬尾松嫩枝等藥物。許老認(rèn)為,蘇木能行死血,適用于久傷不愈,淤滯作痛等癥。故常用蘇木一味,或佐少量甘草浸成蘇木酒,以治一切新老輕傷。許老認(rèn)為凡病多兼郁,或久病而生郁,或郁久而生病。郁金行氣解郁,涼血破淤,用于內(nèi)傷尤為恰當(dāng)。
生地在主方中用量較大,按習(xí)俗生地涼血,善去血中之熱。一般認(rèn)為,血喜溫而惡寒,寒則氣血凝滯而不行,故很少用生地于傷藥中。他認(rèn)為,鮮生地甘苦大寒,干地黃清熱力減弱,而以滋陰見長。《本經(jīng)》論述干地黃:“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蓖跚迦卧凇把鹩贉敝?,亦重用生地,皆取其逐淤生新之功。
大活血系草藥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其性平,味苦,入肝、大腸二經(jīng)。具有活血、止痛、通經(jīng)絡(luò)的作用。許老認(rèn)為該藥治療跌打損傷,風(fēng)濕疼痛,筋骨疼痛有良好的效果。
杜鵑花根系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Rnododendron simsi Planch)的根。其性平,味辛酸,無毒。有和血活血、散淤、止痛、調(diào)經(jīng)之功。他認(rèn)為能活血散淤,止痛調(diào)經(jīng),常把它用于治療傷科和婦科疾病。
嫩松枝(連松針)為松科植物馬尾松(Pinus masoniana lamb)的嫩枝。其性味苦溫,無毒,有祛風(fēng)寒、活血祛淤、止痛止血之功。故常用來治療跌打損傷。
許老根據(jù)“氣傷痛,形傷腫”和“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以及“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等理論,認(rèn)為新傷、宿傷之疼痛皆因氣滯血淤所致。治傷方中非氣藥不足以止痛,故在此方中加入枳殼、陳皮二味,奏理氣止痛的功效。
本方臨床應(yīng)用許老常采取如下的加減法:咯血加仙鶴草、白茅根,便血加地榆、茅根,腹痛加生香附等。
一、治傷散
處方:連節(jié)鮮藕1500克切片曬干,炒郁金30克,銅錢3枚煅化,炒土鱉9克,研極細(xì)末。
用法:早晚各服1克,米酒送下。
功用:活血破淤,理氣止痛,續(xù)筋接骨。
主治:一切跌打損傷,骨折等。
二、行淤止痛散
處方:杜鵑花根120克,木通30克,澤蘭90克,制乳、沒各24克,土鱉9克,略炒為末。
用法:每日早晚用黃酒吞服3克。
功用:活血破淤,行氣止痛。
主治:一切跌打損傷、腫脹疼痛。
三、接骨散
處方:冬松枝18克,骨碎補(bǔ)12克,研細(xì)末。
用法:每日2次,每次9克。
功用:活血祛淤,止痛止血,補(bǔ)腎堅(jiān)骨。
主治:一切骨折。
四、蘇木酒
處方:蘇木30克,白酒1斤,浸10天。
用法:每日2次,隨意飲之。
功用:活血祛淤,消腫止痛。
主治:一切新老輕傷。
五、敷傷方(適用于未破皮者)
處方:羌活9克,桃樹葉15克,蒼術(shù)12克,生甘草6克,金不換根9克,紫荊皮9克,共為末,酒調(diào)成糊狀。
用法:敷患處。
功用:活血散淤,舒筋通絡(luò),消腫止痛。
主治:跌打損傷,紅腫脹痛。
六、蔥白蜂蜜膏
處方:鮮蔥白20根,蜂蜜適量,先將蔥白切細(xì),杵爛,加蜂蜜拌勻?yàn)楦唷?/p>
用法:厚敷患處最痛處。
功用:通氣散淤,消腫止痛,疏通關(guān)節(jié)。
主治:關(guān)節(jié)扭傷。
聯(lián)系客服